中古汉语论文_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古汉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语,中古,读本,方言,词汇,学术研讨会,河西。

中古汉语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第十二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征集论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十二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拟于2020年10月16-1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一室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承办,欢迎海内外学者参加。现征集参会论文提要,截止日期:2020年3月31日;评审通过后,邀请函寄出日期:2020年5月中旬。论文提要要求:题目3号宋体,正文5号宋体;一式两份,一份不署名,一份署上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19年06期)

[2](2019)在《“第十二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征集论文通知》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十二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0月16-1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承办,欢迎海内外学者参加。参加会议的学者请提交论文提要,会议筹备组组织专家评审,被评审录用者会在5月下旬收到邀请函。提交论文提要截止日期:2020年3月31日;会议邀请函寄出日期:2020年5月中旬。论文提(本文来源于《古汉语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王南冰,宋兆祥[3](2019)在《论中古汉语方言的蟹摄一等韵——基于闽语及相关方言进行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闽语及相关方言材料结合文献资料来观察,秦-西汉时代源于之微两部的咍韵说法不同,且泰韵与咍灰轩轾两分;古青徐和江东地区的汉语泰与咍灰亦有别,但就咍灰而言,前者为开合关系,后者则合而为一;唐朝长安话和唐代以降的中原汴洛汉语泰咍灰叁韵不分。《切韵》时代的主要方言咍灰的元音不存在差异,二者分立源于它们在某些方言里的特殊关系以及"合者须再分"的立韵原则。(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余娟娟[4](2019)在《中古汉语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晋书法大家王献之曾说:“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世说新语·言语》)近日捧读由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方一新教授、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王云路教授共同编着的《中古汉语读本》,感觉和王献之行走在山阴道上的心境很相似。《中古汉语读(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9-04-10)

李贵生[5](2019)在《中古汉语词汇词义在河西方言中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汉语研究与现代方言相结合,是汉语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不但语音史的研究如此,词汇史的研究也概莫能外。中古汉语词汇词义在甘肃河西走廊各地市方言中的发展,与汉语史词汇系统的演变规律相一致:体现了语言的连续性和变异性;单音词复音化过程中派生词与同义连用现象非常突出,且复音词以联合式、偏正式为主;词义的引申导致了词义的缩小与转移。(本文来源于《河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熊润竹[6](2019)在《《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阅读札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注释详细,但其中"家亲、辞白、专习、触类"的释义尚可商榷。(本文来源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孙雅倩[7](2019)在《中古汉语“为”的词缀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词缀化的最终完成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从自身系动词的用法中发展而来的。受当时双音化趋势的影响,"为"逐渐与前面作状语的单音词粘合在一起,由此开始了它词缀化的历程。之后随着"单音节词+为+VP"形式的出现,"为"的系动词意义开始消失,最终降格定型为一个只有语法意义的词缀。在类推的作用下,"为"的构词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其作为词缀的双音节副词在中古时期开始不断产生。(本文来源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化振红[8](2019)在《试论中古汉语语料库佛教文献分词规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标准《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基础上,兼顾中古词汇的过渡性、佛教文献的特殊性、人工分词的操作性、分词软件识别的便利性等多方面因素,讨论了中古汉语语料库佛教文献的词语切分问题,建立了针对中古佛教文献的分词规范:以分词单位作为中古汉语语料库的基本单位;判定分词单位适当从严;依据意义标准、频率标准、语感标准界定词与非词;如何切分佛教文献中的外来词、同义复词、多音节词、专有名词,以及动补结构的词语、过渡性质的词语。(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汪维辉[9](2019)在《中古汉语的第叁身代词和旁指代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中古汉语的第叁身代词和旁指代词两个问题。关于第叁身代词,文章简要介绍了已有的主要结论和尚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古的旁指代词有"他、余、异、诸、别"五个,文章逐一予以讨论,重点是"诸"和"别",因为"诸"还无人论及,而"别"则特别重要,并通过考察四种典型语料分析了五个旁指代词的语体差异。"他"作为上古汉语最重要的旁指代词,进入中古以后向第叁身代词转变,主要职能发生变化。"他"空出的位置就由"余、异、诸、别"来填补,并最终以"别"胜出而定局。"他、余、异、诸、别"用作旁指代词的语义来源各不相同。从语体差异看,"他、异、余"大概都是承用自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词,而"别"则是中古新兴的口语词,而且语义单一,所以具有其他几个词所没有的生命力,一直沿用至今。"诸"作旁指代词虽然也是中古时期新产生的用法,但是由于语义上的局限性,不可能胜出,后世也只是在书面语中偶一用之而已。(本文来源于《东方语言学》期刊2019年01期)

荣景[10](2018)在《上古、中古汉语语法体貌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从体标记个案分析、情状类型研究及体貌系统考察等方面初步回顾了上古、中古汉语语法的体貌研究,然后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多个案研究,少系统考察"、"重有标记,轻无标记"、"对汉语体貌表达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得不够详尽"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尝试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汉语史研究集刊》期刊2018年02期)

中古汉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十二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0月16-1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承办,欢迎海内外学者参加。参加会议的学者请提交论文提要,会议筹备组组织专家评审,被评审录用者会在5月下旬收到邀请函。提交论文提要截止日期:2020年3月31日;会议邀请函寄出日期:2020年5月中旬。论文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古汉语论文参考文献

[1]..第十二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征集论文[J].中国语文.2019

[2]..“第十二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征集论文通知[J].古汉语研究.2019

[3].王南冰,宋兆祥.论中古汉语方言的蟹摄一等韵——基于闽语及相关方言进行的探讨[J].语言研究.2019

[4].余娟娟.中古汉语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N].中华读书报.2019

[5].李贵生.中古汉语词汇词义在河西方言中的发展[J].河西学院学报.2019

[6].熊润竹.《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阅读札记[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9

[7].孙雅倩.中古汉语“为”的词缀化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8].化振红.试论中古汉语语料库佛教文献分词规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9].汪维辉.中古汉语的第叁身代词和旁指代词[J].东方语言学.2019

[10].荣景.上古、中古汉语语法体貌研究述评[J].汉语史研究集刊.2018

论文知识图

:古代的一种回文诗.[水]在古汉语中的语义体系3.2现代...4“土”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义拓展体系.现代汉语中[水]的语义网络4.对比分...微课“造字法辨析”片段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论文(2)

标签:;  ;  ;  ;  ;  ;  ;  

中古汉语论文_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