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桶座圈,所述马桶座圈的后端部与马桶基座铰接,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两侧固定有缓冲限位装置,所述缓冲限位装置包括缓冲部和限位部;所述缓冲部设有缓冲面及缓冲腔,所述缓冲面用于与所述马桶基座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缓冲腔设于所述缓冲面的背面;其中,所述限位部为形成于所述缓冲部一端的凸起,其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向下延伸至马桶基座内,并与马桶基座的内侧壁左限位配合和\/或右限位配合。本实用新型使马桶座圈在马桶基座上的位置受限,防止马桶座圈与马桶基座发生左右偏移,同时防止座圈与马桶基座直接磕碰。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马桶座圈,所述马桶座圈的后端部与马桶基座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两侧固定有缓冲限位装置,所述缓冲限位装置包括缓冲部和限位部;所述缓冲部设有缓冲面及缓冲腔,所述缓冲面用于与所述马桶基座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缓冲腔设于所述缓冲面的背面;其中,所述限位部为形成于所述缓冲部一端的凸起,其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向下延伸至马桶基座内,并与马桶基座的内侧壁左限位配合和\/或右限位配合。
设计方案
1.一种马桶座圈,所述马桶座圈的后端部与马桶基座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两侧固定有缓冲限位装置,所述缓冲限位装置包括缓冲部和限位部;
所述缓冲部设有缓冲面及缓冲腔,所述缓冲面用于与所述马桶基座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缓冲腔设于所述缓冲面的背面;
其中,所述限位部为形成于所述缓冲部一端的凸起,其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向下延伸至马桶基座内,并与马桶基座的内侧壁左限位配合和\/或右限位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马桶基座贴合的弧形凸起,所述限位部的厚度由端部至所述缓冲面逐渐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限位装置设为两个以上且对称设置在所述马桶座圈底部的左右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内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装配槽的内壁留有预设距离;
所述缓冲限位装置设有与所述装配槽相适配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的中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连接柱高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端部与所述装配槽的槽底设有预设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限位装置由TPR 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后端对称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底面与所述缓冲面平行。
9.一种马桶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马桶盖及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马桶座圈。
10.一种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马桶座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桶座圈、马桶盖板及马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马桶大多将马桶盖板的后端两点铰接于马桶基座上,当翻下座圈时,座圈容易摆动,导致落在马桶基座上的座圈向左或向右偏移,人们方便时,还需要将座圈旋转到中间位置才能使用,给用户带来不便。
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CN108606710A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止马桶盖板左右偏移的装置,其通过在马桶盖板的座圈底部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座和固定设置在定位座侧部的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从座圈底部向下延伸至马桶基座内,并与马桶基座的内侧壁左限位配合和\/或右限位配合。其可有效解决马桶座圈与马桶基座之间不固定,出现左右偏移的情况,但其需要多个连接件才能将定位片固定安装在座圈底部,且需要在定位件上装配缓冲垫才能达到缓冲效果,装配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马桶座圈,使马桶座圈在马桶基座上的位置受限,防止马桶座圈与马桶基座发生左右偏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桶座圈,所述马桶座圈的后端部与马桶基座铰接,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两侧固定有缓冲限位装置,所述缓冲限位装置包括缓冲部和限位部;
所述缓冲部设有缓冲面及缓冲腔,所述缓冲面用于与所述马桶基座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缓冲腔设于所述缓冲面的背面;
其中,所述限位部为形成于所述缓冲部一端的凸起,其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向下延伸至马桶基座内,并与马桶基座的内侧壁左限位配合和\/或右限位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马桶基座贴合的弧形凸起,所述限位部的厚度由端部至所述缓冲面逐渐增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缓冲限位装置设为两个以上且对称设置在所述马桶座圈底部的左右两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内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装配槽的内壁留有预设距离;
所述缓冲限位装置设有与所述装配槽相适配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缓冲腔的中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连接柱高度相同。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柱的端部与所述装配槽的槽底设有预设距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缓冲限位装置由TPR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后端对称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底面与所述缓冲面平行。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马桶座圈的马桶盖板及马桶。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马桶座圈的底部两侧固定有缓冲限位装置,其缓冲部设有缓冲面及设于缓冲面背面的缓冲腔,其限位部形成于所述缓冲部一端,并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部向下延伸至马桶基座内,并与马桶基座的内侧壁左限位配合和\/或右限位配合,既能防止马桶座圈与马桶基座发生左右偏移,又可防止座圈与马桶基座直接磕碰,保护马桶基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马桶座圈与马桶基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马桶座圈与缓冲限位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剖面俯视图;
图4是图2的马桶座圈及缓冲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马桶的一实施例马桶座圈与陶瓷基座的B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马桶座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桶座圈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马桶座圈1的后端部与马桶基座2铰接,所述马桶座圈1的底部两侧固定有缓冲限位装置3,结合图2,所述缓冲限位装置3包括缓冲部31和限位部32;所述缓冲部31设有缓冲面311及缓冲腔312,所述缓冲面311用于与所述马桶基座2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缓冲腔312设于所述缓冲面311的背面;其中,结合图3,所述限位部32为形成于所述缓冲部31一端的凸起,其从所述马桶座圈1的底部向下延伸至马桶基座2内,并与马桶基座2的内侧壁左限位配合和\/或右限位配合。
本实施例在马桶座圈1的底部两侧固定有缓冲限位装置3,其缓冲部31设有缓冲面311及设于缓冲面311背面的缓冲腔312,其限位部32形成于所述缓冲部31一端,并从所述马桶座圈1的底部向下延伸至马桶基座2内,并与马桶基座2的内侧壁左限位配合和\/或右限位配合,既能防止马桶座圈1与马桶基座2发生左右偏移,又可防止座圈与马桶基座2直接磕碰,保护马桶基座2。
如图4所示,为实现良好的限位作用,所述限位部32为与所述马桶基座2贴合的弧形凸起,所述限位部32的厚度由端部至所述缓冲面311逐渐增大。所述缓冲限位装置3优选由TPR材料制成,且所述限位部32与所述缓冲部31一体成型。其中,TPR材料为热塑性橡胶,具有硫化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软质塑料的工艺加工性能。由于不需再像橡胶那样经过热硫化,因而使用简单的塑料加工机械即可很容易地制成最终产品,便于本实施例的缓冲限位装置3的结构成型。所述缓冲限位装置3设为两个以上且对称设置在所述马桶座圈1底部的左右两侧。结合图5,为实现缓冲限位装置3与马桶座圈1的装配,所述马桶座圈1的底部设有装配槽11,所述装配槽11内设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与所述装配槽11的内壁留有预设距离;所述缓冲限位装置3设有与所述装配槽11相适配的连接柱33,所述连接柱33设有与所述固定柱12相适配的安装孔34,所述固定柱12与所述安装孔34过盈配合。该结构的缓冲限位装置3与马桶座圈1无需其他连接件即可实现二者的连接,装配简单、方便。
为实现更佳的缓冲效果,所述连接柱33的端部与所述装配槽11的槽底设有预设距离,当马桶座圈1向下翻的冲击力较大时,所述缓冲部31有更大的缓冲空间,减轻连接柱33与马桶基座2的碰撞。为增加缓冲面311的强度,所述缓冲腔312的中间设有加强筋313,所述加强筋313与所述连接柱33高度相同。此外,如图6所示,为减少马桶座圈1的底部后端与马桶基座2之间的磨损,所述马桶座圈1的底部后端对称设有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4的底面与所述缓冲面311平行。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马桶座圈1的马桶盖板及马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马桶座圈1的底部两侧固定有缓冲限位装置3,其缓冲部31设有缓冲面311及设于缓冲面311背面的缓冲腔312,其限位部32形成于所述缓冲部31一端,并从所述马桶座圈1的底部向下延伸至马桶基座2内,并与马桶基座2的内侧壁左限位配合和\/或右限位配合,其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既能防止马桶座圈1与马桶基座2发生左右偏移,又可防止座圈与马桶基座2直接磕碰,有效保护马桶基座2;
2、缓冲限位装置3与马桶座圈1配合安装,无需其他连接件即可实现二者的连接,装配简单、方便;
3、本实用新型马桶座圈1在底部后端对称设有缓冲垫4,避免了马桶座圈1的底部后端直接与马桶基座2硬接触,减少磨损。
4、缓冲限位装置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对称设置座圈底部的左右两侧,可有效防止座圈的相对的偏移,使座圈更加稳定。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2350.4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899247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A47K13/24
专利分类号:A47K13/24
范畴分类:16G;
申请人:广东乐华家居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乐华家居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漫江工业园南区3号
发明人:谢岳荣;鲁作为;余角锋;符志良;伍惠明
第一发明人:谢岳荣
当前权利人:广东乐华家居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胡枫
代理机构:442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