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和AST/ALT在诊断丙肝后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和AST/ALT在诊断丙肝后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湖南省株洲县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湖南株洲412100

【摘要】目的:探究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血清自身抗体及AST/ALT检测结果在丙肝后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丙肝后肝硬化患者45例为A组,选取同期丙型肝炎非肝硬化患者45例作为B组。分别对上述2组患者进行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和AST/ALT检测,对比2组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和AST/ALT检结果差异性。结果:A组ASTA组(80.31±18.50)U/L、ALT(72.97±10.73)U/L、AST/ALT(1.03±0.05),B组分别为:(175.06±25.34)U/L、(156.64±40.06)U/L、(2.18±1.41),AST、ALT及AST/ALT检测结果均低于B组。A组ANA阳性3例、ASMA阳性2例、AMA阳性3例、ALKM阳性3例、总阳性11例,B组分别为10例、9例、11例、10例、40例,A组ANA、ASMA、AMA及ALKM等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比例明显少于B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和AST/ALT加以检测,能够作为丙肝后肝硬化诊断的依据之一,其检测简单方面、检测速度较快,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丙型肝炎;血清自身抗体;AST;ALT;诊断;丙肝后肝硬化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肝脏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是由丙肝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疾病,该病对造成患者肝脏逐渐呈现出纤维化、坏死,从而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1]。鉴于此,研究丙型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检查尤为必要,本研究通过对比丙型肝炎肝硬化及非肝硬化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和AST/ALT指标,探究丙肝后肝硬化诊断的检测依据。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丙肝后肝硬化患者45例为A组,其中,男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29例,女性患者16例。最小年龄38周岁,最大年龄73周岁,中位年龄(61.6±9.3)周岁。另选取同期丙型肝炎非肝硬化患者45例作为B组。男性丙型肝炎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年龄36周岁,最大年龄72周岁,中位年龄(60.8±8.7)周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分组方式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与B组均于清晨空腹阶段抽取静脉血样,血样剂量为5ml,抽取后于半小时内送至实验室。AST/ALT相关检测:血样离心后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血清之中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予以确定,二者正常范围均为0~40U/L,因此AST/ALT,值超过1即可判定为肝硬化[2]。血清自身抗体检测:血液样本到达实验室后进行离心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式针对血液样本ANA(抗核抗体)、ASMA(抗平滑肌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及ALKM(抗肝肾微粒体抗体)等方面予以测定,当抗体滴度超过1:100时,判定其检测结果为阳性[3]。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比分析本研究90例丙型肝炎患者相关数据,A组与B组AST、ALT及AST/ALT检测结果数据行t检验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ANA、ASMA、AMA及ALKM等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呈阳性情况行X2检验,采用(n%)表示。对比差异性较高(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丙型肝炎患者AST/ALT检测结果比较

对比A组与B组丙型肝炎AST/ALT检测结果数据(见表1),两者差异明显(P<0.05),A组AST、ALT及AST/ALT检测结果均低于B组。

3讨论

丙型肝炎临床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易疲劳、乏力、腹胀,少数患者会出现黄疸症状,临床中部分丙型肝炎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其肝脏组织受到炎症的刺激而出现纤维化症状,在几年内发生肝硬化问题,严重威胁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命安全[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丙型肝炎病毒与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逐渐为临床医师所重视,在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因病毒的影响,造成患者CD8细胞活性有所增长,因此造成其免息系统功能亢进,通过对血清抗体检测,主要表现为抗核、抗平滑肌、抗线粒体及抗肝肾微粒体等抗体呈阳性[5]。另外,转氨酶是人体肝脏运转中的重要因子,也是患者肝脏健康程度的诊断的关键性指标,通过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测定,可以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肝脏功能情况,其比值越高,说明患者肝部功能水平越低,也就是患者纤维化程度越重[6]。

综上所述,血清自身抗体与AST/ALT是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诊断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中可通过对上述项目进行检查,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肝硬化问题、肝硬化程度,本研究结果证实,肝硬化及非肝硬化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与AST/ALT检测结果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因此,丙型肝炎实施血清自身抗体与AST/ALT检测能够在肝硬化诊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钰鑫,琚坚,叶江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及与AST、ALT、HCV-RNA相关性分析[C]//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2017.

[2]陈庄.慢性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总胆汁酸及AST/ALT比值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27-28.

[3]郭惠莲,孙源彬,汪云霞.血清HCV-RNA、抗-HCV抗体及肝脏酶谱诊断丙型肝炎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46-48.

[4]汪云霞,黄东平,薛春玲.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载量与ALT、AST、AST/ALT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5):613-614.

[5]张洪美,袁美莲.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和AST/ALT在诊断丙肝后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A诊断学,2016,20(3):443-445.

[6]汪云霞,黄东平,薛春玲.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载量与ALT、AST、ANT/ALT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5):613-614.

标签:;  ;  ;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和AST/ALT在诊断丙肝后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