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冲淡水论文_李博,卢军炯,王鹏皓,王寇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江冲淡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长江,淡水,盐水,河口湾,斜压,龙江,锋面。

长江冲淡水论文文献综述

李博,卢军炯,王鹏皓,王寇[1](2019)在《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孤立水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17年5月长江口外海域的实测资料,研究了孤立低盐水团的叁维结构以及输运过程,并进一步统计了孤立水团发生的历史事件。低盐水团的水文参数在未脱离前于上层呈现同心圆等值区分布。研究发现,大潮引起的强上升流对低盐水团的脱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孤立低盐水团的生消周期为7—10d,其脱离和输运受长江径流、风场等的影响,偏北风和偏南风对水团输运分别起到抑制和促进作用。低盐水团的脱离及输运过程极大加强了冲淡水跨锋面的营养盐和陆源有机物的输运。这些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对长江冲淡水输运过程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6期)

林俊琪[2](2018)在《九龙江河口湾和长江冲淡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磷胁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当今河口和近岸生态系统的改变愈发明显。磷是河口和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显着影响。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作为浮游生物的胞外酶,能够指示水体磷缺乏和有机磷利用状态,但是目前在复杂的河口湾和冲淡水生态系统中,关于其的变动和影响因子的研究尚少,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本文选取九龙江河口湾及长江冲淡水区,研究河口和冲淡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APA)和磷胁迫的时空变化,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九龙江河口湾的APAchla在空间上,呈从河口上游区(低盐区)往中游区(咸淡水交界的中盐区)方向下降,下游区(中高盐区)和厦门湾(高盐区)略有回升。在季节上,2014年夏季较高,2017年不同季节差异不显着。对于不同粒径的APA,空间上,浮游植物态(3-200μm)和细菌态APA(0.22-3μm)贡献率从上游区往下游区逐渐降低,在下游区和厦门湾差异不显着;游离态APA(0-0.22μm)贡献率则从上游区往下游区逐渐增加,且在厦门湾大于河口区。九龙江河口的APAchla在2014年(均值为97.3 nmol/μgChl a/h,范围为3.6-547.3 nmol/μgChl a/h)要大于2017年(均值为 14.5 nmol/μgChl a/h,范围为0.9-59.4 nmol/μgChl a/h);2017年厦门湾的APAchla(均值为 10.8 nmol/μgChl a/h,范围为1.2-67.9 nmol/μgChl a/h)与河口区差异不显着。2.九龙江河口湾的浮游植物单细胞ELF标记比例在空间上,呈河口下游区大于其他区域,季节上差异不显着。但春季中游区因发生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藻华,ELF标记比例高达55.0%,显着高于其它季节。硅藻和甲藻存在较高的ELF标记比例;绿藻和蓝藻基本没有被ELF标记。3.九龙江河口湾上游区浮游植物磷胁迫程度低,但是悬浮颗粒物附着细菌能够分泌AP并分解颗粒磷,呈高APA水平;中游区磷酸盐浓度较高,浮游植物磷胁迫较低;下游区磷酸盐浓度降低,浮游植物生长受到限制,磷胁迫增加;而厦门湾浮游植物处于长期磷胁迫。4.比较长江冲淡水区及其邻近海域的冲淡水(盐度<31)和高盐水(盐度>34),发现在春、夏、冬季,二者APAchla差异不显着;而在秋季呈冲淡水(均值为13.2 nmol/μgChla/h,范围为7.1-19.6 nmol/μgChla/h)小于高盐水(均值为77.7 nmol/1gChl a/h,范围为3.7-549.1nmol/μgChl a/h)。不同季节的ELF标记比例,空间上呈春季冲淡水(47.5%)和混合水(31<盐度<34)相似(36.5%),夏季冲淡水(45.6%)大于高盐水(8.9%),秋季冲淡水(100.0%)大于混合水(17.8%),冬季冲淡水(35.1%)小于高盐水(72.8%)。春季台湾暖流水加剧了高盐水的磷胁迫,磷酸盐浓度为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磷胁迫的主导因子之一。夏季高盐水由黑潮水次表层水主导,其磷源补充缓解了浮游植物磷胁迫的状态。秋季冲淡水和高盐水浮游植物磷胁迫已经发生一段时间。冬季冲淡水浮游植物磷胁迫已经持续一段时间,而高盐水胁迫较低或不存在。5.比较长江冲淡水区及其邻近海域的季节变化,发现APAchla在冲淡水呈春季和夏季最高,冬季次之,秋季最低;而在高盐水呈春季和夏季较高,秋季和冬季较低。ELF标记比例在冲淡水呈秋季最高,春季和夏季次之,冬季最低;而在高盐水呈冬季大于夏季,混合水呈春季大于秋季。春季水温回升,浮游植物大量生长,营养盐需求增加,开始进入磷胁迫;夏季高氮磷比值冲淡水的输入加剧了浮游植物磷胁迫,而黑潮水注入的磷酸盐缓解了磷胁迫;秋季冲淡水规模降低,层化效应降低,营养盐限制减弱,浮游植物磷胁迫开始得到缓解;冬季受到光照和温度抑制,浮游植磷胁迫逐渐解除。(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9-01)

白玫[3](2018)在《用SOM神经网络方法研究长江冲淡水的多尺度时空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冲淡水与周围海水发生混合、层化作用,对东海及其相邻海区环流结构、水团组成、泥沙沉淀、生态环境和海洋生产力有重要影响。以往对长江冲淡水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但多为定常态和瞬时场的分析,或者用经验正交函数(EOF)进行线性分解。这些均不能简洁而又客观地再现复杂动力条件下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方式和机制。本文运用神经网络SOM(self-organizing map)方法,对数值模型ECOM-si在真实动力条件下模拟结果进行数据特征提取和模态识别分析。模态结果展现了长江冲淡水区域的表层盐度和温度场的季节变化过程和潮汐变化特征,后聚焦于浙闽沿岸的穿刺锋现象,进一步研究了浙闽沿岸穿刺锋发生的时空规律及动力机制。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全年的海表温度和盐度变化可以运用SOM方法分别聚类分析为9个模态,每一时刻对应其中一个模态。模态不仅展现出长江冲淡水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而且可以区分冲淡水大小潮以及天气尺度的变化特征。冬季长江冲淡水向南沿浙闽沿岸扩展,流幅较窄,冲淡水区形成一个低温带。黄海西海岸存在冷水区,向东南方向延伸成为低温水舌,由于该低温水舌与黑潮和台湾暖流区域的水体温差较大,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温度梯度。夏季长江冲淡水的扩展范围增大,出口门后先顺势向东南方向流动,后转向东北方向,其低盐水舌可延伸至济州岛附近,夏季时苏北低温区范围减小,向东南方向扩展的低温水舌范围减弱。浙江近海特别是舟山群岛附近存在低温区,它产生于春季,在夏季时最为强盛。春、秋两季长江冲淡水处于转向时期,扩展范围和方向及其温度的分布变化都处于冬夏季间的过渡阶段。短时间尺度较稳定时期的冲淡水具有潮汐特征的周期性变化。小潮期间冲淡水表层的扩展范围较大,海表温度相对较高,而大潮期间冲淡水扩展范围小,海表温度较低。这是由于小潮期间水体垂向混合较弱,冲淡水更容易浮在水体表面有利于扩展,夏季表层的暖水与底层冷水混合减弱,使表层暖水的温度较高;大潮期间水体垂向混合较强,导致了相反的结果。运用SOM方法聚焦于浙闽沿岸穿刺锋面的分析,可以有效的识别出穿刺锋面发生的时间、位置以及形态,也可以对该海域的快速变化的表层流场进行分类识别。研究表明穿刺锋面最常出现的月份是每年的十到十一月份,有时也会发生在秋季和冬季的其它月份,在此期间出现的穿刺锋面伸展的方向全部都向东或者东南。夏季七、八和九月中上旬偶尔也会发生时间短跨度小的穿刺现象,形态为向东北方向延伸。穿刺锋面出现在28°N到30°N之间,特别是在28.5°N到29.5°N之间的区域,穿刺锋面出现较为频繁。穿刺锋发生时的流场方向和大小是交替变化的,并且常有向南的表层沿岸流,外海区域常有离岸流和涡旋出现。最后,本文对穿刺锋面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28°N到30°N之间的区域是潮汐辐散区,潮汐引起的垂向混合减弱,容易引发水体跃层的波动,使海区域易发生穿刺现象。同时,十月和十一月份浙闽海域的海表高度造成的正压梯度力有利于长江冲淡水在浙闽沿岸产生穿刺锋面。风场是驱动穿刺锋面发生的重要因素,长时间强劲的偏北风和偏东北风过后,有利于穿刺锋的发生,风速较小的偏北风和东南风有利于穿刺锋面的维持,有时也会促成穿刺锋的产生。(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韦钦胜,于志刚,张学雷,吴辉,王保栋[4](2014)在《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低盐水团及其生态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6和2008年夏季长江口外海域的实测资料,研究了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的低盐水团现象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存在脱离冲淡水主体的离岸低盐水团现象,该离岸低盐水在局部可达底层;长江口东北部海域典型化学和生物要素分布与离岸低盐水团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以下认识:东海北部/黄海南部气旋式涡旋西侧边界附近的潮致混合、台湾暖流沿地形爬升所形成的双上升流系统,以及长江口外反气旋式涡旋,是诱发离岸低盐水团分离的重要动力机制,离岸低盐水团的运移和扩展同长江口外海域的背景流场具有密切的联系;离岸低盐水的形成可产生一系列生态效应,包括削弱冲淡水扩展过程中营养盐输送的保守性能、加剧水体和悬浮颗粒物的输运分离、促进浮游植物繁殖、影响海水层化和物质垂向输送、影响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分布和扩展等。本研究深化了对长江冲淡水分布/扩展中离岸低盐水团形态、形成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27)

刘宝超,李建平,冯立成[5](2013)在《风影响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数值模式建立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叁维水动力学模型,用于研究风对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基于实测资料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潮汐、海流、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过程。敏感性试验的结果显示,风对夏季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有着非常显着的影响。在Ekman输送的作用下,长江冲淡水将向风向的右侧扩展。5m/s风速下,东风、东南风、南风和西南风4个风向下的冲淡水明显向外海扩展,而西风、西北风、北风和东北风下的冲淡水都被限制在近岸水域。Ekman输送的强度随风速增强而增强,冲淡水向风向右侧的扩展也越来越明显。舌轴区因为层结明显,湍流活动相对较弱,对风能量的耗散相对较小,所以相同的风速增量对舌轴区表层水的加速作用最强,这导致更多的淡水经由舌轴区输送,使得淡水舌宽度随风速的增加而变窄。对长江口海域表面风的气候统计分析表明,上述数值试验结果能够很好的解释气候态下长江冲淡水扩展方向与表面风变化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3年01期)

王凯敏,熊学军,郭炳火,华锋,江志辉[6](2012)在《2006-2007年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形态及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6—2007年观测的高密集度CTD测站和海床基ADCP连续测流站资料,分析了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形态和垂向结构。结果表明,各季节观测时段内:春季、秋季和冬季的表层长江冲淡水扩展基本被限制在长江口、杭州湾及舟山水域附近。夏季长江冲淡水的扩展由内向外可分为3个阶段:射形流阶段,长江径流直接向东南冲入海;水舌形态扩展阶段,冲淡水以1个水舌的完整形态指向东北,其运动受台湾暖流和南黄海海盆气旋式环流等背景流场的影响明显;扩散阶段,冲淡水先以较大团块运动,后以不断变小的水块随着背景流场运动,其中一支向东北移动进入南黄海,另一支转向东偏南,绕东海东北部冷涡运动。(本文来源于《海岸工程》期刊2012年01期)

王建丰,王玉,王刚[7](2012)在《基于FVCOM数值模拟和观察资料的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FVCOM海洋模式,建立长江口附近海域海洋模型。通过径流、风场、潮汐、斜压和背景流场等不同环境因素下的数值模拟并结合"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长江口区域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对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情况进行研究。数值实验再现了长江冲淡水在夏季的转向现象,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发现长江冲淡水的转向主要是受风场控制,其中斜压效应、潮汐潮流、背景流场对冲淡水的转向影响不明显。长江径流和潮汐潮流只影响长江口附近的较小区域,背景流场本身比较稳定,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季节变化影响不大,斜压效应在长江冲淡水转向过程中所起作用较小。(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2年02期)

张文静[8](2010)在《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低盐水团的数值模拟及动力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是东中国海重要的水文现象。观测表明,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有时存在孤立的低盐水团,该现象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冲淡水的羽状扩展形态,还改变了东中国海的盐度分布特征。目前对这种低盐水团现象缺乏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常用的σ坐标、z坐标和混合坐标用于长江冲淡水扩展数值计算的优缺点,提出新型σ-z混合坐标,即流场计算采用σ坐标,盐度计算采用σ-z混合坐标,在海水上部是σ坐标,在海水下部是z坐标。该坐标的斜压梯度力计算在盐度计算层进行,盐度计算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实现流场与盐度场的衔接。将新型σ-z混合坐标引入POM模式,建立了POM-σ-z模式。本文利用POM-σ-z模式和POM模式分别建立长江冲淡水扩展数值模式,对1996年9月和2000年8月的冲淡水扩展进行了数值模拟,POM-σ-z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冲淡水扩展特征,对长江口的近口锋、羽状锋和杭州湾盐度锋面的模拟能力明显优于POM模式,单站和垂直断面盐度模拟的验证效果也比POM模式好。目前长江冲淡水扩展数值模拟基本上没有给出实际的低盐水团特征。本文对1975年8月、1977年8月、1980年8月、1983年8月、1986年8月、1991年8月、1996年8月、1997年8月的低盐水团进行了数值模拟。POM-σ-z模式在6个月份模拟出了低盐水团,其中,1977年8月、1983年8月、1986年8月、1997年8月模拟的低盐水团与观测特征基本相符;POM模式在5个月份模拟出了低盐水团,其中,1977年8月、1997年8月模拟的低盐水团与观测特征相似,但是其相似程度不如POM-σ-z模式的模拟结果。本文建立与长江口类似的理想河口数值模型,分析了β效应、斜压效应、地形、径流量、风对冲淡水扩展及低盐水团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场变化模拟的低盐水团与观测的低盐水团尺度相当,可能是实际低盐水团产生的重要机制。本文利用POM-σ-z模式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1977年8月、1983年8月、1986年8月、1997年8月低盐水团的形成和演变特征,并将它们归纳了风生低盐水团、潮致低盐水团、风生和潮致共同作用低盐水团等叁种类型。本文对1977年8月、1983年8月、1986年8月、1997年8月实际低盐水团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风场几乎对每个低盐水团都有重要影响:它是风生低盐水团、风生和潮致共同作用低盐水团的形成和维持的主要动力机制;潮致低盐水团的形成和维持一般也需要适当的风场条件(有利于冲淡水向东或东北扩展的风场)。天文潮对低盐水团的影响机制比较复杂:一般而言,潮混合作用有抑制低盐水团的作用,但是小潮转大潮的垂向潮混合作用有利于形成低盐水团,潮致Lagrange余流也有利于在口外东北海域形成低盐水团。径流量大小和台湾暖流强弱不是产生这些低盐水团的主要动力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0-05-20)

白虹,王凡[9](2010)在《台湾暖流水和长江冲淡水在32°N断面和PN断面上的分布及其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暖流和长江冲淡水是东海西部环流的两个关键分量。台湾暖流起源于台湾海峡和黑潮,通常沿福建和浙江海岸向北流动(翁学传等,1984a;Su et al.,1987;Guan,1994)。与已形成于长江口外的长江冲淡水为特征的沿岸水相遇后,台湾暖流转向东北,甚至转向东(Hu,1994)。冬季,长江冲淡水在一个非常窄的范围内沿海岸线向南流动,但在江河径流(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集刊》期刊2010年00期)

周锋,宣基亮,倪晓波,黄大吉[10](2009)在《1999年与2006年间夏季长江冲淡水变化动力因素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径流量,1999年和2006年夏季的长江分别处于显着洪季和旱季。此期间的月平均风向也有显着区别。根据同期的海洋现场观测:相对1999年8月,2006年同期的长江口以东、以南毗邻水域表层盐度显着较高,而在长江口东北部海域则相对偏低;长江口附近海域的底层盐度有所偏高,但在浙江中南部沿海底层盐度则相对偏低。利用Regional Ocean Modelling Systems数值模式,对1999年和2006年实际的径流量、风场和黑潮及其分支变化等3个因素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模拟试验和对比。对比试验表明:相对1999年8月,2006年夏季长江流量大幅度减小是长江口毗邻海域表层盐度升高的主要原因;风场是导致长江冲淡水相对偏北,并使长江口北部出现表层盐度负异常的主要因素;黑潮及其分支在东海北部入侵相对增强、在东海南部入侵相对减弱,使长江口南部表层盐度正异常海域扩大,并促使长江淡水向江口北部扩散增强、而向东部扩散减弱。长江口毗邻海域环流和水团的变化可能对夏季低氧区位置变化产生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9年04期)

长江冲淡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当今河口和近岸生态系统的改变愈发明显。磷是河口和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显着影响。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作为浮游生物的胞外酶,能够指示水体磷缺乏和有机磷利用状态,但是目前在复杂的河口湾和冲淡水生态系统中,关于其的变动和影响因子的研究尚少,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本文选取九龙江河口湾及长江冲淡水区,研究河口和冲淡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APA)和磷胁迫的时空变化,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九龙江河口湾的APAchla在空间上,呈从河口上游区(低盐区)往中游区(咸淡水交界的中盐区)方向下降,下游区(中高盐区)和厦门湾(高盐区)略有回升。在季节上,2014年夏季较高,2017年不同季节差异不显着。对于不同粒径的APA,空间上,浮游植物态(3-200μm)和细菌态APA(0.22-3μm)贡献率从上游区往下游区逐渐降低,在下游区和厦门湾差异不显着;游离态APA(0-0.22μm)贡献率则从上游区往下游区逐渐增加,且在厦门湾大于河口区。九龙江河口的APAchla在2014年(均值为97.3 nmol/μgChl a/h,范围为3.6-547.3 nmol/μgChl a/h)要大于2017年(均值为 14.5 nmol/μgChl a/h,范围为0.9-59.4 nmol/μgChl a/h);2017年厦门湾的APAchla(均值为 10.8 nmol/μgChl a/h,范围为1.2-67.9 nmol/μgChl a/h)与河口区差异不显着。2.九龙江河口湾的浮游植物单细胞ELF标记比例在空间上,呈河口下游区大于其他区域,季节上差异不显着。但春季中游区因发生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藻华,ELF标记比例高达55.0%,显着高于其它季节。硅藻和甲藻存在较高的ELF标记比例;绿藻和蓝藻基本没有被ELF标记。3.九龙江河口湾上游区浮游植物磷胁迫程度低,但是悬浮颗粒物附着细菌能够分泌AP并分解颗粒磷,呈高APA水平;中游区磷酸盐浓度较高,浮游植物磷胁迫较低;下游区磷酸盐浓度降低,浮游植物生长受到限制,磷胁迫增加;而厦门湾浮游植物处于长期磷胁迫。4.比较长江冲淡水区及其邻近海域的冲淡水(盐度<31)和高盐水(盐度>34),发现在春、夏、冬季,二者APAchla差异不显着;而在秋季呈冲淡水(均值为13.2 nmol/μgChla/h,范围为7.1-19.6 nmol/μgChla/h)小于高盐水(均值为77.7 nmol/1gChl a/h,范围为3.7-549.1nmol/μgChl a/h)。不同季节的ELF标记比例,空间上呈春季冲淡水(47.5%)和混合水(31<盐度<34)相似(36.5%),夏季冲淡水(45.6%)大于高盐水(8.9%),秋季冲淡水(100.0%)大于混合水(17.8%),冬季冲淡水(35.1%)小于高盐水(72.8%)。春季台湾暖流水加剧了高盐水的磷胁迫,磷酸盐浓度为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磷胁迫的主导因子之一。夏季高盐水由黑潮水次表层水主导,其磷源补充缓解了浮游植物磷胁迫的状态。秋季冲淡水和高盐水浮游植物磷胁迫已经发生一段时间。冬季冲淡水浮游植物磷胁迫已经持续一段时间,而高盐水胁迫较低或不存在。5.比较长江冲淡水区及其邻近海域的季节变化,发现APAchla在冲淡水呈春季和夏季最高,冬季次之,秋季最低;而在高盐水呈春季和夏季较高,秋季和冬季较低。ELF标记比例在冲淡水呈秋季最高,春季和夏季次之,冬季最低;而在高盐水呈冬季大于夏季,混合水呈春季大于秋季。春季水温回升,浮游植物大量生长,营养盐需求增加,开始进入磷胁迫;夏季高氮磷比值冲淡水的输入加剧了浮游植物磷胁迫,而黑潮水注入的磷酸盐缓解了磷胁迫;秋季冲淡水规模降低,层化效应降低,营养盐限制减弱,浮游植物磷胁迫开始得到缓解;冬季受到光照和温度抑制,浮游植磷胁迫逐渐解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江冲淡水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博,卢军炯,王鹏皓,王寇.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孤立水团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9

[2].林俊琪.九龙江河口湾和长江冲淡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磷胁迫研究[D].厦门大学.2018

[3].白玫.用SOM神经网络方法研究长江冲淡水的多尺度时空变化规律[D].华东师范大学.2018

[4].韦钦胜,于志刚,张学雷,吴辉,王保栋.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低盐水团及其生态影响[C].“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2014

[5].刘宝超,李建平,冯立成.风影响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的数值模拟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

[6].王凯敏,熊学军,郭炳火,华锋,江志辉.2006-2007年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形态及季节变化[J].海岸工程.2012

[7].王建丰,王玉,王刚.基于FVCOM数值模拟和观察资料的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12

[8].张文静.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低盐水团的数值模拟及动力机制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

[9].白虹,王凡.台湾暖流水和长江冲淡水在32°N断面和PN断面上的分布及其变化[J].海洋科学集刊.2010

[10].周锋,宣基亮,倪晓波,黄大吉.1999年与2006年间夏季长江冲淡水变化动力因素的初步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9

论文知识图

典型站位粒度频率曲线分布图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冬季海流系统示意...站位3600-5温度、盐度、密度垂直剖面...:黄海及其邻区流系(冬季)与水深分...黄海及邻近流系(冬季)和气旋涡旋位...黄海流系示意图(引自韦钦胜等,2011)

标签:;  ;  ;  ;  ;  ;  ;  

长江冲淡水论文_李博,卢军炯,王鹏皓,王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