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包括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上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初级处理单元,所述初级处理单元一侧安装有循环补热单元,通过收集罩将雨水进行收集,然后经粗过滤网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雨水下落,而杂质会落入环形槽内,雨水会经过细过滤网以及活性炭滤芯进行二次过滤,然后经过循环泵的抽取进入到太阳能集热板中进行加热,光传感器可检测实时光强,使得太阳能集热板实时调整角度,实现最大化吸能,加热完毕后的水可以进入到恒温水箱中,由注水泵输送至土壤层中的换热管内,实现对土壤的补热,最终由抽水泵将水源抽出,输送回初步处理单元内,进行过滤循环,增长使用年限,使用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包括土壤层(1),所述土壤层(1)上安装有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上安装有初级处理单元,所述初级处理单元一侧安装有循环补热单元。

设计方案

1.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包括土壤层(1),所述土壤层(1)上安装有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上安装有初级处理单元,所述初级处理单元一侧安装有循环补热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处理单元包括一级过滤结构以及二级过滤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结构包括罐体(3),所述罐体(3)固接于安装板(2)上壁面,所述罐体(3)上方开设有进水口(4),所述进水口(4)上安装有电磁阀(5),所述进水口(4)上方安装有收集罩(6),所述罐体(3)下壁面开设有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上套装有节流阀(8),所述罐体(3)下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排污管(9),一对所述排污管(9)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阀门(10),所述罐体(3)内侧壁面安装有环形槽(11),所述环形槽(11)上安装有粗过滤网(12),所述罐体(3)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排杂管(13),所述排杂管(13)上安装有第二阀门(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过滤结构包括细过滤网(15),所述细过滤网(15)为圆柱型结构,所述罐体(3)内侧壁面安装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下方安装有防水箱(17),所述防水箱(17)内安装有驱动电机(18),所述驱动电机(18)驱动端穿透过防水箱(17),位于防水箱(17)外部,所述驱动电机(18)驱动端上安装有转盘(19),所述转盘(19)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杆(20),一对所述转杆(20)内侧壁面上安装有细毛刷(21),所述细过滤网(15)内安装有活性炭滤芯(22),所述安装板(2)上安装有循环泵(23),且所述循环泵(23)与出水口(7)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补热单元包括供热结构以及补热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结构包括安装箱(24),所述安装箱(24)固接于安装板(2)上方,且位于循环泵(23)一侧,所述安装箱(24)侧壁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箱(24)侧壁面安装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上方安装有伺服电机(26),所述伺服电机(26)驱动端上安装有转轴(27),且所述转轴(27)一端穿过安装箱(24)侧壁面通孔,与安装箱(24)内侧壁面活动连接,所述转轴(27)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主齿轮(28),所述安装箱(24)内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卡槽(29),一对所述卡槽(29)内嵌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轴承(30),一对所述轴承(30)之间嵌装有转动板(31),所述转动板(31)上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转动板(31)矩形开口内安装有连接轴(32),所述连接轴(32)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副齿轮(33),且与一对所述主齿轮(28)相啮合,所述转动板(31)上安装有两对结构相同的支杆(34),两对所述支杆(34)上方安装有太阳能集热板(35),且所述太阳能集热板(35)与循环泵(23)相连通,所述太阳能集热板(35)上安装有光传感器(3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热结构包括恒温水箱(37),所述恒温水箱(37)固接于安装板(2)上方,且位于安装箱(24)一侧,所述恒温水箱(37)与太阳能集热板(35)相连通,所述恒温水箱(37)上安装有液位测量仪(38),所述安装板(2)上安装有注水泵(39),所述注水泵(39)与恒温水箱(37)相连通,所述注水泵(39)一端安装有进水管(40),所述进水管(40)穿透安装板(2),位于土壤层(1)内,所述安装板(2)上方安装有抽水泵(41),且位于罐体(3)一侧,所述抽水泵(41)一端安装有出水管(42),且所述出水管(42)穿透安装板(2),位于土壤层(1)内,所述出水管(42)与进水管(40)之间安装有换热管(43),所述抽水泵(41)与罐体(3)之间安装有回水管(44),所述回水管(44)上安装有第三阀门(4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6)为漏斗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6)外侧安装有防灰外壳(46)。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水箱(37)与注水泵(39)连通处安装有第四阀门(4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的装置,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地源热泵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同时环境效益也非常显著,还可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系统维护费用低,但同时也存在不足,目前地源热泵的技术存在的最大不足是“土壤热不平衡”的问题,例如公告号为CN 204115118 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地源热泵土壤补热系统,通过空气源补热机组在空气中吸收热量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土壤中以补充热量,虽然该实用新型专利可以对土壤进行补热,然而需要再安装一个空气源机组,成本高且不利于安装,公告号为CN 207365417 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自补热型地源热泵水箱系统,通过吸附床排出的饱和高压气体氨在冷凝器中的液化放热来实现对水箱的无消耗加热,进而通过水泵将热量传递到地埋管中,实现对地埋管周围土壤环境的补热,该实用新型专利需要利用氨的形态变化来进行对水箱的加热,加热速率慢,公告号为CN 206146009 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结合地源热泵土壤补热装置,通过收集太阳能将液体介质加热后输送至地下,对土壤进行补热,然而该实用新型专利在使用中,使用时间过长时,水箱内的水会减少,此时需要人工进行补水,费时费力,且浪费了雨天的资源,并且介质水在长期加热使用过程中,会导致水垢的产生,如果不进行清理,可能沉积在换热管内,影响补热效率,严重时会造成换热管堵塞,系统瘫痪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包括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上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初级处理单元,所述初级处理单元一侧安装有循环补热单元。

所述初级处理单元包括一级过滤结构以及二级过滤结构。

所述一级过滤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固接于安装板上壁面,所述罐体上方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进水口上方安装有收集罩,所述罐体下壁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套装有节流阀,所述罐体下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排污管,一对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阀门,所述罐体内侧壁面安装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安装有粗过滤网,所述罐体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排杂管,所述排杂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

所述二级过滤结构包括细过滤网,所述细过滤网为圆柱型结构,所述罐体内侧壁面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下方安装有防水箱,所述防水箱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端穿透过防水箱,位于防水箱外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端上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杆,一对所述转杆内侧壁面上安装有细毛刷,所述细过滤网内安装有活性炭滤芯,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循环泵,且所述循环泵与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循环补热单元包括供热结构以及补热结构。

所述供热结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固接于安装板上方,且位于循环泵一侧,所述安装箱侧壁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箱侧壁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方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端上安装有转轴,且所述转轴一端穿过安装箱侧壁面通孔,与安装箱内侧壁面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主齿轮,所述安装箱内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卡槽,一对所述卡槽内嵌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轴承,一对所述轴承之间嵌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转动板矩形开口内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副齿轮,且与一对所述主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板上安装有两对结构相同的支杆,两对所述支杆上方安装有太阳能集热板,且所述太阳能集热板与循环泵相连通,所述太阳能集热板上安装有光传感器。

所述补热结构包括恒温水箱,所述恒温水箱固接于安装板上方,且位于安装箱一侧,所述恒温水箱与太阳能集热板相连通,所述恒温水箱上安装有液位测量仪,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注水泵,所述注水泵与恒温水箱相连通,所述注水泵一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透安装板,位于土壤层内,所述安装板上方安装有抽水泵,且位于罐体一侧,所述抽水泵一端安装有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穿透安装板,位于土壤层内,所述出水管与进水管之间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抽水泵与罐体之间安装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

所述收集罩为漏斗形。

所述伺服电机外侧安装有防灰外壳。

所述恒温水箱与注水泵连通处安装有第四阀门。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可通过初级处理单元内的收集罩将雨水进行收集,然后经粗过滤网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完毕的雨水落入下方,而杂质会落入环形槽内,可通过打开第二阀门,将杂物排出,雨水会经过细过滤网以及活性炭滤芯进行二次过滤,转杆配合毛刷可防止细过滤网堵死,过滤完毕后的雨水,经过循环泵的抽取进入到太阳能集热板中进行加热,光传感器可检测实时光强,使得太阳能集热板实时调整角度,实现最大化吸能,加热完毕后的水可以进入到恒温水箱中,由注水泵输送至土壤层中的换热管内,实现对土壤的补热,最终由抽水泵将水源抽出,输送回初步处理单元内,进行再次过滤,防止水垢等杂质堵死换热管现象的发生,以此循环,增长使用年限,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主视图。

图中:1、土壤层;2、安装板;3、罐体;4、进水口;5、电磁阀;6、收集罩;7、出水口;8、节流阀;9、排污管;10、第一阀门;11、环形槽;12、粗过滤网;13、排杂管;14、第二阀门;15、细过滤网;16、支架;17、防水箱;18、驱动电机;19、转盘;20、转杆;21、细毛刷;22、活性炭滤芯;23、循环泵;24、安装箱;25、固定板;26、伺服电机;27、转轴;28、主齿轮;29、卡槽;30、轴承;31、转动板;32、连接轴;33、副齿轮;34、支杆;35、太阳能集热板;36、光传感器;37、恒温水箱;38、液位测量仪;39、注水泵;40、进水管;41、抽水泵;42、出水管;43、换热管;44、回水管;45、第三阀门;46、防灰外壳;47、第四阀门;48、控制电机;49、主伞齿轮;50、副伞齿轮;51、螺纹杆;52、滑块;53、刮板;54、滤板;55、排管;56、第五阀门;57、气缸;58、伸缩杆;59、旋转板;60、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请参阅图1-4,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包括土壤层1,所述土壤层1上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安装有初级处理单元,所述初级处理单元一侧安装有循环补热单元;所述初级处理单元包括一级过滤结构以及二级过滤结构;所述一级过滤结构包括罐体3,所述罐体3固接于安装板2上壁面,所述罐体3上方开设有进水口4,所述进水口4上安装有电磁阀5,所述进水口4上方安装有收集罩6,所述罐体3下壁面开设有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上套装有节流阀8,所述罐体3下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排污管9,一对所述排污管9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阀门10,所述罐体3内侧壁面安装有环形槽11,所述环形槽11上安装有粗过滤网12,所述罐体3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排杂管13,所述排杂管13上安装有第二阀门14;所述二级过滤结构包括细过滤网15,所述细过滤网15为圆柱型结构,所述罐体3内侧壁面安装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下方安装有防水箱17,所述防水箱17内安装有驱动电机18,所述驱动电机18驱动端穿透过防水箱17,位于防水箱17外部,所述驱动电机18驱动端上安装有转盘19,所述转盘19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杆20,一对所述转杆20内侧壁面上安装有细毛刷21,所述细过滤网15内安装有活性炭滤芯22,所述安装板2上安装有循环泵23,且所述循环泵23与出水口7相连通;所述循环补热单元包括供热结构以及补热结构;所述供热结构包括安装箱24,所述安装箱24固接于安装板2上方,且位于循环泵23一侧,所述安装箱24侧壁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箱24侧壁面安装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上方安装有伺服电机26,所述伺服电机26驱动端上安装有转轴27,且所述转轴27一端穿过安装箱24侧壁面通孔,与安装箱24内侧壁面活动连接,所述转轴27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主齿轮28,所述安装箱24内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卡槽29,一对所述卡槽29内嵌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轴承30,一对所述轴承30之间嵌装有转动板31,所述转动板31上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转动板31矩形开口内安装有连接轴32,所述连接轴32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副齿轮33,且与一对所述主齿轮28相啮合,所述转动板31上安装有两对结构相同的支杆34,两对所述支杆34上方安装有太阳能集热板35,且所述太阳能集热板35与循环泵23相连通,所述太阳能集热板35上安装有光传感器36;所述补热结构包括恒温水箱37,所述恒温水箱37固接于安装板2上方,且位于安装箱24一侧,所述恒温水箱37与太阳能集热板35相连通,所述恒温水箱37上安装有液位测量仪38,所述安装板2上安装有注水泵39,所述注水泵39与恒温水箱37相连通,所述注水泵39一端安装有进水管40,所述进水管40穿透安装板2,位于土壤层1内,所述安装板2上方安装有抽水泵41,且位于罐体3一侧,所述抽水泵41一端安装有出水管42,且所述出水管42穿透安装板2,位于土壤层1内,所述出水管42与进水管40之间安装有换热管43,所述抽水泵41与罐体3之间安装有回水管44,所述回水管44上安装有第三阀门45;所述收集罩6为漏斗形;所述伺服电机26外侧安装有防灰外壳46;所述恒温水箱37与注水泵39连通处安装有第四阀门47。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包括土壤层1,所述土壤层1上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安装有初级处理单元,所述初级处理单元一侧安装有循环补热单元;可通过初级处理单元内的收集罩将雨水进行收集,然后经粗过滤网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完毕的雨水落入下方,而杂质会落入环形槽内,可通过打开第二阀门,将杂物排出,雨水会经过细过滤网以及活性炭滤芯进行二次过滤,转杆配合毛刷可防止细过滤网堵死,过滤完毕后的雨水,经过循环泵的抽取进入到太阳能集热板中进行加热,光传感器可检测实时光强,使得太阳能集热板实时调整角度,实现最大化吸能,加热完毕后的水可以进入到恒温水箱中,由注水泵输送至土壤层中的换热管内,实现对土壤的补热,最终由抽水泵将水源抽出,输送回初步处理单元内,进行再次过滤,防止水垢等杂质堵死换热管现象的发生,以此循环,增长使用年限,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下列为本案的各电器件型号及作用:

伺服电机:采取110AEA12020-SH3型号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

驱动电机:采取GMD3型号的直驱电机,直驱电机是直接驱动式电机的简称,主要指电机在驱动负载时,不需经过传动装置(如传动皮带等),直驱电机适合用于多类场合,主要利益点包括静音、节能、平稳、动力强劲。

控制电机:采取国迈科技品牌130-15025型号的伺服电机。

电机驱动器:采用科尔摩根伺服驱动器的S700系列驱动器,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

气缸:采取SC80型号的气缸,气缸是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

下列为本案中的安装板、罐体、收集罩、环形槽、转盘、转杆、安装箱、固定板以及转动板的形状以及材质的说明;

安装板:采取Q235材质的矩形板。

罐体:采取Q235材质的圆柱形罐体。

收集罩:采取Q235材质的漏斗形罩体,用于增加雨水收集面积。

环形槽:为Q235材质,固接于罐体内,用于存储杂质污物。

转盘:采取聚苯乙烯材质的圆形板。

转杆:采取聚苯乙烯材质的圆柱形杆材。

安装箱:为聚苯乙烯材质的无盖箱体。

固定板:为聚苯乙烯材质的矩形板。

转动板:为聚苯乙烯材质的矩形板,其上开设有矩形开口。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实施例1:当雨天来临时,罐体3上方进水口4上的电磁阀5打开,雨水掉落至收集罩6内,经过收集罩6的收集作用后,进入到罐体3中,首先会经过粗过滤网12进行过滤,雨水中掺杂的砂石等体积较大的杂质会被冲刷进入环形槽11中,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定期打开排杂管13上的第二阀门14,通过排杂管13将杂质等污物排出,经过粗过滤网12过滤完毕后的雨水继续下落,防水箱17内的驱动电机18启动,带动转盘19转动,安置于转盘19下方的一对转杆20随之转动,转杆20在转动的同时,内侧的细毛刷21会对细过滤网15不断的擦刷,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过滤网15被堵死现象的发生,雨水经过细过滤网15的过滤后,由活性炭滤芯22进行再次过滤,将雨水中细小的颗粒进行吸附,此时可以打开节流阀8,完成过滤后的雨水,在循环泵23的作用下,进入到太阳能集热板35中,而被细过滤网15挡住的细小杂质,可以通过打开排污管9上的第一阀门10,将污物排出,进入太阳能集热板35的雨水,经过太阳能集热板35的集热作用,使水温升高,最终进入恒温水箱37中,由于一天中,太阳在实时运动,这样便会导致太阳能集热板35无法大面积的面向太阳光,从而导致加热效率慢,且浪费能源,此时太阳能集热板35上的光传感器36,感受到光强信号后,固定板25上方的伺服电机26接收到电机驱动器发出的信号后,驱动端开始转动,同步带动与其连接的转轴27以及上方的一对主齿轮28进行转动,与主齿轮28啮合的一对副齿轮33随之转动,通过连接轴32同步带动转动板31进行转动,转动板31上方通过支杆34连接的太阳能集热板35随之转动,使之调整角度,大面积的面向太阳光,从而加快加热效率,节约能源,当加热完毕后的水源存储在恒温水箱37中,此时打开第四阀门47,启动安装板2上方的注水泵39,注水泵39将热水通过进水管40,送入至土壤层1中的换热管43内,通过换热管43的作用,使介质的热量换入到土壤层1中,实现对土壤层1的补热,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温度不平衡现象的产生,换热完毕后,可启动抽水泵41,将换热管43内的介质水,抽取出来,并通过回水管44,将水源送回至罐体3内,进行再次过滤,这样可以将长时间使用,由水产生的水垢等杂质过滤出去,防止介质水在循环使用中,水垢堆积过多,导致换热管43换热性能差,且容易被堵死现象的发生,过滤完毕后的介质水,会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再次循环,介质水在循环使用中,久而久之,会越来越少,当恒温水箱37内的水感知到水量液位不足时,可发出信号,此时罐体3上方进水口4处的电磁阀5会打开,再次进行雨水收集,进行介质水的自动补充,节约能源,使用方便。

实施例2:当一级过滤结构部分组件由控制电机48、主伞齿轮49、副伞齿轮50、螺纹杆51、滑块52、刮板53、滤板54、排管55以及第五阀门56组成时,雨水通过收集罩6的收集作用后,通过进水口4进入罐体3中,体积较大的砂石等杂质会经过滤板54的阻隔作用,残留在滤板54上方,雨水则继续下落,此时可以启动控制电机48,控制电机48驱动端顺时针转动,同步带动驱动端的主伞齿轮49进行转动,与主伞齿轮49啮合的副伞齿轮50,以及嵌装于其内的螺纹杆51同步转动,旋接于螺纹杆51上方的滑块52由于刮板53的固定作用,无法转动因此会变为直线运动,在螺纹杆51上向右运动,同步带动刮板53向右运动,刮板53将滤板54上方的杂质推动,最终可以打开第五阀门56,将杂质由排管55排出,其余实施例皆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方便。

实施例3:当供热结构部分组件由气缸57、伸缩杆58、旋转板59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接块60组成时,当太阳能集热板35上方的光传感器36感知到光强信号后,气缸57启动,气缸57驱动端伸长,可带动与其活动连接的连接块60上升,而连接块60上方的旋转板59两端活动连接于安装箱24内,因此旋转板59右端会向上抬起,此时旋转板59左端下降,伸缩杆58被压缩,当气缸57驱动端向下运动时,可带动旋转板59右端向下运动,此时活动板左端升高,伸缩杆58伸长,这样可以通过气缸57驱动端的伸长与缩短实现,实现旋转板59以及上方的太阳能集热板35的角度调节,使用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7139.5

申请日:2019-03-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5(内蒙古)

授权编号:CN209960800U

授权时间:20200117

主分类号:F25B30/06

专利分类号:F25B30/06;F24S50/00;F24S80/00;C02F9/02;C02F9/10

范畴分类:35D;

申请人:内蒙古聚能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内蒙古聚能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1400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稀土高新区软件园C座311-12号

发明人:王臻;刘庆勋

第一发明人:王臻

当前权利人:内蒙古聚能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地源热泵用自补给太阳能土壤补热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