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凝固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金,过程,叶片,厚板,速率,数值,铝合金。
凝固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帅勇,孙乐飞,龚红根,操瑞宏[1](2019)在《特厚板坯凝固过程叁维热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铸坯重压下技术是改善大断面铸坯中心偏析、缩孔,提升铸坯致密度的有效手段,但重压下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重压下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以断面420 mm×2 390 mm的ES355特厚板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温度场叁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现场测温和射钉实验的凝固终点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模型研究了过热度、拉速和比水量对ES355凝固过程温度场和固相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过热度和二冷比水量,拉速对ES355铸坯温度场、凝固终点和固相率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王同敏[2](2019)在《层状铝合金复合材料连铸坯凝固过程模型化及界面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工业生产中常用的3系和4系铝合金为典型,以不同形状的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为对象,针对连续铸造过程中复合界面的控制问题以及复层铸坯的成型问题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以期为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直冷连续铸造制备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期刊2019-10-28)
冯艳飞,赵鑫,杨路,张宇,王克[3](2019)在《不同液相分数控制对7A04铝合金凝固过程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不同液相分数下的7A04铝合金凝固过程,分析了不同液相分数对7A04铝合金凝固过程的热焓、潜热、凝固温度、冷却速率、枝晶间距、硬度等影响。研究计算结果表明,7A04合金在凝固过程中计算液相分数的不同对其凝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7A04铝合金凝固过程中,随着液相分数0.1、0.3、0.5、0.8不断增大,热焓剧变温度区间缩小,凝固潜热随着凝固温度的降低释放越迟缓凝,并且凝固过程提前,过冷度增大,相同冷却速率下枝晶间距缩小,硬度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加工》期刊2019年05期)
刘瑞鹏,贾宪振,王永顺[4](2019)在《DNTF凝固过程显微疏松的模拟计算和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DNTF凝固过程的微观特性,采用ProCAST软件热传导模块对DNTF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采用高级缩松模块对DNTF凝固过程显微疏松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获得了DNTF凝固过程中3个测点处的温度曲线和整体显微疏松CT测试结果。结果表明,DNTF凝固过程温度变化符合S型曲线变化规律,采用Logistic函数拟合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997,温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平均误差约为5%;DNTF凝固过程显微疏松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显微疏松具有范围广泛、位置无规的分布特点,凝固条件、过冷度及枝晶结构是导致显微疏松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火炸药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郭军力,文光华,符姣姣,唐萍,侯自兵[5](2019)在《冷却速率对包晶钢凝固过程中包晶转变收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模拟观察了Fe-0.1C-0.21Si-1.2Mn (质量分数,%)包晶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包晶相变过程,然后利用试样表面粗糙度变化反映了包晶转变收缩程度的不同。结果显示,冷却速率超过临界值后包晶转变能够发生快速相变,快速相变引起突然的包晶转变收缩和表面粗糙度变化。随冷却速率的增加包晶钢的包晶转变收缩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冷却速率为20℃/s时表面粗糙度达到最大值,此时的表面粗糙度约是低冷却速率(2.5℃/s)时表面粗糙度的2.8倍。当冷却速率足够大后包晶转变收缩又开始减小,这一变化为高拉速下减少包晶钢连铸坯表面纵裂纹的发生提供了新策略。(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徐山森,常健,吴宇昊,沙莎,魏炳波[6](2019)在《液态五元Ni-Zr-Ti-Al-Cu合金快速凝固过程的高速摄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磁悬浮和自由落体两种无容器熔凝技术,并借助高速摄影实时分析方法,研究了液态五元Ni_(40)Zr_(28.5)Ti_(16.5)Al_(10)Cu_5合金的深过冷能力和快速凝固机制.在电磁悬浮条件下,液态合金的过冷度可达290 K(0.21T_L).当深过冷熔体快速凝固时,高速摄影观察发现悬浮液滴表面呈现点状和环状两种区域形核方式.合金的快速凝固组织由初生Ni_3Ti相、次生Ni_(10)Zr_7相和(Ni_(10)Zr_7+Ni_(21)Zr_8)共晶组成.初生Ni3Ti相以枝晶方式生长,枝晶生长速度随熔体过冷度的增大以幂函数关系单调递增,最高可达12 mm/s,同时其体积分数逐渐减小至13.4%,并发生显着组织细化.在自由落体条件下,尽管合金液滴凝固组织的相组成并未发生变化,但随着过冷度的增大,初生Ni_3Ti相的生长被抑制,凝固组织由晶态向非晶态转变,且非晶相的体积分数线性增大.当直径小于275μm时,合金液滴实现了完全非晶态凝固.(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许庆彦,杨聪,柳百成[7](2019)在《镍基高温合金定向凝固过程枝晶组织相场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镍基高温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其铸态组织尤其是枝晶组织对最终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开发了耦合热力学数据库的相场模型,用于模拟多元镍基高温合金的枝晶生长过程。使用了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来加速相场计算,以实现大尺度范围下的凝固组织相场模拟。对定向凝固单晶枝晶生长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从基底形成枝晶臂经历了从瞬态生长到稳态生长的过程,且整个过程受到传热与溶质扩散的控制。对定向凝固双晶竞争生长(θ=±15°)进行了模拟研究,其中发散型枝晶生长中择优取向枝晶能竞争掉非择优取向的枝晶使得晶界发生移动,而汇聚型枝晶生长中晶界保持不变。最后研究了自然对流对枝晶生长的影响,并将模拟得到元素偏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19期)
陶飞,巩秀芳,郭雄,马德新[8](2019)在《重型燃机导向叶片定向凝固过程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ProCAST数值模拟软件对某重型燃机高温合金导向叶片定向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和晶粒组织形成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的抽拉速率对叶身糊状区和柱晶组织的影响,确定最佳抽拉速率,并根据模拟结果开展了导叶片铸造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采用将外橼板四边分别与四个引晶块相连,并将叶身下端面延长的方法可获得致密和均匀柱状晶组织的重型燃机导向叶片。在定向凝固过程中,抽拉速率的大小显着影响温度场的分布和晶粒的生长。通过模拟凝固界面的形态变化,可以确定最佳抽拉速率。(本文来源于《东方汽轮机》期刊2019年03期)
王海洋,张琼元,李林蓄,马德新,杨照宏[9](2019)在《单晶叶片定向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的缘板部分存在横截面的突然扩展,造成定向凝固过程中极易产生杂晶缺陷。本文以自主研发的M4706DS合金作为研究材料,采用Bridgman定向凝固技术制备某单晶叶片,并通过Procast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定向凝固过程中叶片缘板处温度场的分布及过冷区域的形成,预测叶片缘板产生杂晶的可能性,模拟结果显示通过降低缘板部分的抽拉速率,可以有效地降低缘板处过冷度,从而减少杂晶形成,这与定向凝固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东方汽轮机》期刊2019年03期)
翟薇,常健,耿德路,魏炳波[10](2019)在《金属材料凝固过程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凝固作为冶金铸造技术的一个重要工艺过程,经历了从古老技艺向现代科学的漫长演化,于20世纪后半叶发展成为材料科学中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领域。随着各种相关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凝固科学技术正在迅速转型发展。本文系统总结了最近20年来国内外在液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物化性质、晶体形核与过程调控、凝固组织形成机理、超常凝固动力学以及新型材料凝固制备成形等五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并分析展望了这一学科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凝固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选取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工业生产中常用的3系和4系铝合金为典型,以不同形状的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为对象,针对连续铸造过程中复合界面的控制问题以及复层铸坯的成型问题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以期为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直冷连续铸造制备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研究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凝固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帅勇,孙乐飞,龚红根,操瑞宏.特厚板坯凝固过程叁维热模拟研究[J].铸造技术.2019
[2].王同敏.层状铝合金复合材料连铸坯凝固过程模型化及界面质量控制[C].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2019
[3].冯艳飞,赵鑫,杨路,张宇,王克.不同液相分数控制对7A04铝合金凝固过程的模拟研究[J].有色金属加工.2019
[4].刘瑞鹏,贾宪振,王永顺.DNTF凝固过程显微疏松的模拟计算和试验研究[J].火炸药学报.2019
[5].郭军力,文光华,符姣姣,唐萍,侯自兵.冷却速率对包晶钢凝固过程中包晶转变收缩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9
[6].徐山森,常健,吴宇昊,沙莎,魏炳波.液态五元Ni-Zr-Ti-Al-Cu合金快速凝固过程的高速摄影研究[J].物理学报.2019
[7].许庆彦,杨聪,柳百成.镍基高温合金定向凝固过程枝晶组织相场模拟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9
[8].陶飞,巩秀芳,郭雄,马德新.重型燃机导向叶片定向凝固过程数值模拟[J].东方汽轮机.2019
[9].王海洋,张琼元,李林蓄,马德新,杨照宏.单晶叶片定向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东方汽轮机.2019
[10].翟薇,常健,耿德路,魏炳波.金属材料凝固过程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