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环境承载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能力,环境,自然资源,资源,安顺市,适宜,国土。
水环境承载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吕晟君[1](2019)在《我市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掀开新篇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吕晟君)受市生态环境局委托,由兰州交通大学承担的《黄河兰州段水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估》顺利通过验收。12月5日,该局负责人表示,这为我市下一步环境管理、环境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助推我市逐步实现以水定产、以水定容的良(本文来源于《兰州日报》期刊2019-12-06)
耿建新,吕晓敏,刘尚睿[2](2019)在《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以我国林木资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决策部署之一。自从这一任务提出之后,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研究范围涉及审计目标、主体、范围、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认真梳理后发现,现有研究所探讨的多是领导干部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执行规范等,鲜见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考虑;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环境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究范围。文章以我国的林木资源为例,对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框架、范围、内容、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看法和建议。(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9年24期)
杜海娥,李正,郑煜[3](2019)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本文首先探讨双评价的概念内涵,然后梳理双评价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归纳双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最早为单因素评价,主要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承载力等进行评价,后期由于区域环境的复杂性逐渐转变为综合指标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涵盖各个方面,并已形成多要素迭置综合评价、空间作用及其趋势模拟、基于生态位的适宜性评价和参与式综合评价四种适宜性评价方法。未来的双评价应广泛借鉴区域环境评价的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完善的研究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指标体系规范与统一,完善评估框架与技术方法,研发开放式评价系统,构建可与空间管制政策对接的适宜性分类体系,扩展适宜性评价的案例研究和应用范围,同时应促进宏观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微观建设适宜性的统一和整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9年S2期)
刘江宜,窦世权,黎清华,张洁[4](2019)在《旅游海岛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岛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支点,资源环境的有限性是制约海岛持续开发利用的瓶颈因素。论文以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切入点,分析旅游海岛资源环境禀赋对人类活动的支撑力度;运用系统动力学,根据海岛水资源环境特性和经济发展特征,构建了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体系;选择对海岛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海水入侵作为承载能力评价标准,以"边际风险递增"思路对海水入侵风险进行量化;并以广西涠洲岛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不同人类活动规模和强度下的海岛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情景分析,最后针对海岛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张庆全,孙靖,刘禹鑫,林富明[5](2019)在《黑龙江省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构建我省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需建立手段完备、数据共享、实时高效、管控有力、多方协同的自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有效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合理控制空间开发强度,切实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本文阐述了平台建设目标和内容,并详细介绍了平台框架、业务流程、功能模块等设计,以及数据资源设计与建设内容。(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9年06期)
谢海澜,夏雨波,孟庆华,赵长荣,马震[6](2019)在《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中关于地面沉降的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要求(试行)(地质部分)》中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与社会经济建设关联性差的问题,以地面沉降为研究对象,将高铁线路坡度变化作为地面沉降承载状态评价的指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不均匀地面沉降对现有运行高铁线路坡度的影响分析,评估了地面沉降对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的影响,建立起地面沉降与高铁安全运行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地质环境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与社会经济建设相关联,增强承载状态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同时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思路借鉴。(本文来源于《地质调查与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王颖,喻阳华,孙波[7](2019)在《贵州省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喀斯特石漠化发育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机理,阐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因素,对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修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贵州省安顺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17年统计年鉴,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结果表明:安顺市气候、空气质量、水、土、农、林、经济资源禀赋条件较好;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西秀区(1.648)>平坝区(0.704)>普定县(0.297)>关岭县(-0.005)>镇宁县(-0.706)>紫云县(-1.938)。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子优先顺序是水土流失占国土面积比、人均供水总量、人均营造林面积。说明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中水、土、林要素是驱动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提升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应采取调整林分结构、集成可持续经营技术体系、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燃油品质、加强道路的规划与管理等措施促进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修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S1期)
王佳韡,伍世代,王强,曾月娥,林宝民[8](2019)在《南方山地丘陵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探讨——以福建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福建省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地理比较法、GIS空间分析和数理模型等研究方法,按照评价技术与区域特色相匹配、开发阈值与主体功能相协调、划分结果与自然分异相统一的设计思路,构建适宜山地丘陵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改进方案。提出:①评价模型中引入山地丘陵区的特征要素,着重探讨土地资源评价中坡度、生态保护红线、行洪通道等影响因子分值的调整,水资源评价方法的替换,重点生态功能区集成方法的调整等。②在地形复杂多变、区域差异显着的情况下,宜尽可能采用具有全域覆盖特征的数据替代孤立点位数据。集中体现在农产品主产区采用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数据,生态评价采用的以地灾点为中心的地质灾害综合影响指数中。(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朱艳春,邹长新,刘冬[9](2019)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纳入自然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纳入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对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判断资源是否稀缺是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而资源环境承载状况是判断资源稀缺性的标准。通过对价格构成、价格分类、价格征收等叁方面的价格调整的分析研究进而对自然资源价格形成进行结构性调整,以价格机制干预资源环境消耗,从而实现保护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来源于《环境生态学》期刊2019年01期)
[10](2019)在《省自然资源厅加快推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1日,省自然资源厅在南京组织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特邀农业、生态、城市规划、海洋等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邀请发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交通、林业等相关部门,对我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试评价试点成果进行论证。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如海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巡视员宋玉波,国土空间规划局等相关处室和规划院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本文来源于《江苏城市规划》期刊2019年04期)
水环境承载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决策部署之一。自从这一任务提出之后,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研究范围涉及审计目标、主体、范围、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认真梳理后发现,现有研究所探讨的多是领导干部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执行规范等,鲜见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考虑;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环境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究范围。文章以我国的林木资源为例,对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框架、范围、内容、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环境承载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吕晟君.我市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掀开新篇章[N].兰州日报.2019
[2].耿建新,吕晓敏,刘尚睿.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以我国林木资源为例[J].会计之友.2019
[3].杜海娥,李正,郑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19
[4].刘江宜,窦世权,黎清华,张洁.旅游海岛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J].生态经济.2019
[5].张庆全,孙靖,刘禹鑫,林富明.黑龙江省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设计与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
[6].谢海澜,夏雨波,孟庆华,赵长荣,马震.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中关于地面沉降的评估研究[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9
[7].王颖,喻阳华,孙波.贵州省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
[8].王佳韡,伍世代,王强,曾月娥,林宝民.南方山地丘陵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探讨——以福建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9
[9].朱艳春,邹长新,刘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纳入自然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J].环境生态学.2019
[10]..省自然资源厅加快推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J].江苏城市规划.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