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实南福建省南安市龙泉中学362304
摘要: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证。学校管理者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应发挥领导力作用,知人善任。要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运用适当的领导方式,消除教师职业倦怠;要发挥欣赏力作用,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关键词:教师管理积极性思考
汉高祖刘邦曾说:“吾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谋不如张良,然能成事者,善用人也。”一语道出了“成事”的最基本条件:“善用人也”。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点,更是学校发展壮大组织的保证和源动力,可以说,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在教师。
一直以来,有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尤其是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各方面条件不理想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此外,教师群体中不少人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后,陷入了职业倦怠之中,本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应对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能,成为学校领导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的领导者,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充分发挥领导力的作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运用恰当的领导方式,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发挥欣赏力作用,充分激发教师的潜能。
一、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福利待遇
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是一所学校正常运行的基础,学校的管理制度,还应该能够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如一些关于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管理制度。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应通过学校的教代会,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以此规范学校里人、财、物等各方面的管理,用制度管人、管事。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包括教代会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教学科研制度等,这些制度都应该予以完善。因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学校规范管理的基石。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注意体现人文关怀,应能够对教师的行为起到约束、规范作用,能够对教师工作积极性起到激励的作用,尤其是涉及到教师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
如绩效工资的分配制度。我国从2009年起,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以此来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在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让绩效工资能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真正能够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然而,现实中很多学校不仅没能让绩效工资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甚至由于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不合理而引起教师的不满,不能有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有的甚至还起到反作用。这就是制度的不健全造成的。
不断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最基本条件。教师的收入增加了,福利待遇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才能提高,这个道理非常浅显。
二、运用适当领导方式,消除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如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则是摆在我们学校领导者面前的一个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有一些教师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工作后,就会进入到低迷状态中,主要表现为在工作中“只求做了,不求做好”的甘为平庸心理,对工作缺乏激情,对学生缺乏耐心,对教育教学中的固有环节感到厌烦,情绪低落。这种教师职业倦怠,在一部分中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很明显,是教师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作为学校管理者,除了努力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之外,还应该通过改变领导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发挥欣赏力作用,提高工作积极性
要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就要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发挥欣赏力的作用。很多学校的校长在管理的过程中习惯了以指导、批评的方式去履行作为学校管理者的职责,他们把自己定位为医术高超的“医生”,认为校长的领导作用就是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找问题,找差距,解决问题。把学校当成需要救治的“病人”,及时发现学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把脉”,然后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或手段对问题进行“诊疗”。这种问题诊断方式对学校的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管理方式也存在缺陷,学校管理者不能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师生员工也就不愿意也不可能在学校管理者的那种“居高临下”的目光下发挥出主观能动作用,当然不可能发挥出工作积极性,更遑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了,工作效果当然也就可以想象了。
如果说,依靠学校管理制度来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向后看的话,那么,依靠管理者的欣赏力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则是向前看。学校管理者适当运用领导方式,是消除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方法。
总而言之,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要真正坚持以人为本,改变学校管理的思维方式,从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可能让教师真正发挥出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巨大潜力,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平《应多思考一些“领导问题”》.《人民教育》,2014年,第14期,P56。
[2]谌启标主编《有效学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