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适合青春期需求的营养(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德[1](2021)在《基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渗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性生理卫生教育,而是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相互融合的综合素质教育,适度、适宜的青春期性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现目前许多中学还没有单独开设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初中生物学教学渗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因此,基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研究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利于提升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效果,更有利于初中学生科学的认识性与对待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以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汉中地区的初中学生与生物教师进行了调查,以期了解汉中地区初中学生的青春期性健康认知与发展现状、学生对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态度与期望、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现状。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汉中地区初中学生对青春期性健康的认知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程度还不够,家庭缺乏对孩子科学的指导。通过教师调查表明,汉中地区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力度不够理想,存在该问题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学校对性健康教育重视度不够且缺乏师资力量;第二,教师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第三,教师性健康知识储备不够充足,对渗透点把握不够准确;第四,教师缺乏有效的、多样化的渗透方式方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策略:(1)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和师资培养;(2)更新传统的性教育观念,建立科学和谐的家庭教育;(3)教师要注重自我学习,加强自身知识积累;(4)系统分析教材,认真梳理青春期性教育渗透点;(5)依托生物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解决策略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适时、适度原则;(2)内容科学、准确原则;(3)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4)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原则。最后,针对教师对渗透点把握不准,缺乏有效的、多样化的渗透方式两个突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第一,结合2011版生物学课程标准系统分析教材,认真梳理了生物教材中的渗透点。第二,构建了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分别设计了“课堂讲授”、“主题班会”、“课外讨论交流”、“专家案例辅导”四种渗透方式,并逐一进行了示范案例设计,旨在为汉中地区一线生物教师提供相关的借鉴与参考。
尚正进[2](2021)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青少年性生理成熟提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然而在我国农村,性健康教育极度滞后,导致青少年出现了许多性健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性犯罪事件频频发生,给社会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这种现象尤其在乡镇初中学生中更为突出,乡镇初中学生由于家长大多外出务工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导致这些孩子们家庭教育十分缺乏,而性健康方面的教育尤为缺乏,因而对乡镇初中学生进行性健康方面的教育迫在眉睫。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的使命,尤其是生物学教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足够的、科学的性健康教育。本文通过文献阅读、问卷调查以及实践研究等方法,在充分了解国内外性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赫章县乡镇初中的22名生物学教师和古达中学的650名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开展实践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赫章县乡镇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的现状情况,同时从古达中学七年级中选取两个平行班作为实施渗透性健康教育的教学实践对象,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对学生性知识、性心理、性观念以及生物学成绩的影响效果。通过教师问卷及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发现:从性健康教育现状来看,乡镇初中生物学教师和学生对待性健康教育都很重视,分别有95.45%的教师和89.42%的学生认为进行性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原因是在实施性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其中有81.10%的教师认为主要困难是中国人对“性”很忌讳。从教师性知识水平来看,多数教师掌握性知识的水平较高,具有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性知识储备,但多数教师还未找到合适的方法与学生交流“性”话题。从学生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现状调查来看,多数学生性知识非常薄弱:了解月经或遗精形成原因、知道女性产生卵细胞的器官、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以及精子和卵细胞相遇的地方等相关性知识的学生比例均低于30%。同时多数学生有着错误的的性心理及性观念,调查学生中仅有23.80%的学生能以正常的心理面对第一次月经或遗精,有超过40%的学生不能坚决抵制黄色书刊、黄色网站、光碟等,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获取性知识。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教学实践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和生物学成绩三个方面进行后测分析,并将后测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P值分别为0.000、0.048和0.020,其P值均小于0.05,可见教学实践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和生物学成绩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同时对实验班学生的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和生物学成绩进行了前、后测分析,并将实验班三个方面的前、后测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其P值分别为0.041、0.000和0.000,P值均小于0.05,表明教学实践后学生的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和生物学成绩均显着高于教学实践前的成绩。综上所述,通过现状调查与教学实践研究得出,学生性知识比较欠缺,乡镇初中生物学教师都很重视性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是可行的,在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提高性知识和生物学知识水平,并对初中生形成健康的性心理以及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有着积极的作用。期望各乡镇初中生物学教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养成健康的性心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从而减少乡镇初中青少年各类与性有关的问题的发生。
王婷[3](2020)在《中小学性教育课程设计及教学效果评价 ——以昆明市S校为例》文中认为中小学生的健康与发展事关民族前途和国家未来,近几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有不断提前的趋势,随着时代发展,学生的性观念逐渐开放,但同时他们普遍缺乏对于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知识的正确认识,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性传播疾病及性别暴力等多方面风险,通过学校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从文本分析与实证研究两方面入手对中小学生学校性教育进行探索,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昆明市两所学校共1800名中学生进行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与性法制三个方面的考察,了解近十年间中学生接受性教育情况以及需求变化;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2009至2019十年间涉及青少年性教育的文献进行共词聚类分析,通过梳理文献的方式了解近十年我国中小学生性教育的研究热点。结合问卷调查及文本分析结果,设计出适合实验学校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并对实验学校小学学段及初中学段的669名学生开展性教育课程教学。利用具有较好信度、效度的性教育评价量表对其实际性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展开评估。通过对近十年间国内中小学生性教育研究热点进行共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文献总发文量较少,发文量增加速度较缓慢,但是总体上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研究热点多集中在“健康知识”“性行为”“性道德”“性认知”等方面;对于全面性教育的研究开展时间较晚且发文量少,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仅一人。通过对昆明市两所中学初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现为被试获取性教育的来源存在性别差异,男生获取性教育的首要来源为互联网,女生获取性教育的首要来源为学校老师;性生理知识是中学生所接受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女生中九成以上接受过性生理知识相关教育;中学生对于性传播疾病的了解情况有随年级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但不同性别的掌握情况存在有不平衡性;对其自身性别悦纳程度有随着年纪增长逐渐降低的趋势,女性中学生对自己性别的悦纳程度低于男性中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中学生对性少数学生持友善、包容的积极态度。通过实践研究收集到的前、后测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性教育教学过程中需适时适度的传递全面的性知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性教育核心素养养成;性教育教学中需防范性别刻板印象对学生的消极影响;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性教育阵地;系统性的性教育课程有助于中小学生构建正向性态度。在本研究中介绍了性教育课程大纲及教学案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期望对今后中小学性教育课程开设提供参考。
李萍[4](2020)在《“生物圈中的人”主题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临潭县XX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STS教育是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教学策略,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在现行教育制度改革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策略。要处理好科学(S)、技术(T)、社会(S)之间的复杂关系,就有必要从初中生物学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本文在相关教育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材《生物圈中的人》进行分析,明确了教材中有关STS内容,进而对所在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初中生物学教学中STS教育的渗透情况乃至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情况,探讨了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途径,包括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渗透STS教育、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渗透STS教育、通过实施校内活动渗透以及通过课堂教学渗透STS教育。最后在笔者所教的七年级1班和7班实行了一学期的实践教学研究,并形成了几个典型的教学案例。STS教育教学实施后,从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分析,可以看出在“生物圈中的人”主题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对学生在很多方面都有提高和改善。具体表现在:(1)能够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2)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能够使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
陈莉[5](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闫瑞[6](2020)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 ——基于初中女生学习意愿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对于正值青春发育早期的初中生而言,性教育在解决困惑与焦虑、帮助他们平稳度过发育高峰期、甚至奠定一生身心健康与发展上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但我国至今尚未出台国家级或省市级性教育框架,故学校仍未开展统一的性教育课程。本研究目的在于构建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以期为将来山西省性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首先利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及焦点小组讨论法,参考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建议的内容,制定出青春期性教育初始主题框架,再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验证。调查样本依据地区经济水平和学校层次采用分层等额及方便抽样法获得,共覆盖了山西省11个市33所初中学校(其中包括12所完全中学、20所三年制初中及1所九年制学校)。研究工具为本课题组自编的、经预调查和专家认证信效度均良好的《青春期性教育调查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399份,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并利用Amos 26.0软件对性教育框架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初中女生学习意愿重构的性教育理论框架包含八个主题,经Amos结构方程检验,证实模型拟合度指数(χ2/df=2.553、GFI=0.874、AGFI=0.832、NFI=0.849、CFI=0.902、RMSEA=0.040)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即该模型与学生学习意愿相符。性教育八大主题分别为:(1)文化、社会与性;(2)态度、两性交往礼仪与性价值观;(3)家庭、婚姻与人际关系;(4)青春期发育与卫生;(5)生殖生育与风险防护;(6)健康生活与性信息决策技能;(7)道德、法治与安全技能;(8)艾滋病专题。这些主题对性教育内容的解释率分别为:85%、92%、93%、87%、86%、90%、91%和87%。2、初中女生对性教育总体内容及各主题的学习意愿均值都在3.5-4.5之间,标准差均在0.7-0.9之间。在八个主题中,学生对“态度、两性交往礼仪与性价值观”和“家庭、婚姻与人际关系”的学习意愿均值在4.0以上。初二女生对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意愿较其他年级略低。3、关于初中女生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1)抚养类型及男女性抚养人文化水平不同的学生对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意愿有极显着差异(P=0.000);(2)地区经济水平及家庭年均收入不同的学生间学习意愿在0.01水平上有显着差异(P1=0.002;P2=0.006);(3)不同家庭类型学生的学习意愿在0.05水平上差异显着(P=0.03);(4)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意愿无显着差异(P=0.07)。其中,中等经济水平地区、家庭年均收入10万元及以上、双亲家庭、抚养人文化水平在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学习意愿较高。4、92.04%的学生认为性教育课程应从初中甚至更早开设。初中女生意愿度较高的性教育课程形式有:必修课、选修课、主题班会及社团活动(对这些形式的选择率均在70%以上)。5、95.65%的专家认为有必要在初中开展性教育课程,且专家认为本研究制定的性教育内容适合在初中开展,印证了上述研究结果。由以上调查与访谈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初中女生学习意愿构建的性教育内容框架具有理论意义;2、初中女生对性教育总体内容及各主题的学习意愿均较强;3、地区经济水平、家庭年均收入、家庭类型、抚养类型及男女性抚养人文化水平等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意愿有显着影响,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意愿无显着差异;4、性教育课程应在初中或更早阶段开始,开设形式可以是必修课、选修课、社团活动及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初中女生性教育课程实施提出纲要性建议。
章琳洁[7](2020)在《某高职院校女生贫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基于对南京某高职院校青少年女性血样中血红蛋白数据分析,判断是否贫血并计算贫血发病率,同时对血样中其他贫血相关成分:血清铁(Serum iron,SI)、未结合铁(Unsaturated Iron-Binding Capacity,UIBC)、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g saturation,TS)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贫血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膳食调查等对贫血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对比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前后的贫血治愈率、膳食摄入情况,探讨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对学生膳食情况的影响以及贫血改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取的方法,抽取南京某高职院校600名女生,进行全血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Serum iron,SI)等相关指标测定和膳食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筛检出贫血学生88名。将88例贫血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进行均衡性检验,确保干预前两组之间的血红蛋白含量、铁、蛋白质以及能量的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均告知贫血情况和饮食注意事项。对干预组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包含富含铁膳食干预、课堂健康教育以及家长健康信息干预。在干预期间,研究人员对干预组的学生有3次一对一指导,了解干预组学生的食物摄取情况,及时纠正,时刻监督干预组学生的饮食情况。对照组不进行上述相关干预实验。实验结束之后,对两组研究对象再次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主观感受调查以及膳食调查。结果:对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587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8.99%。根据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判断,587名女学生中检出缺铁性贫血患者88例,贫血的患病率为15.00%。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女学生的成绩、早餐情况、水果的食用频率、零食的食用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学生之间在生源地、母亲受教育程度、月经量、晚餐食用情况、动物性食物的食用频率以及肉类食物的食用量6个因素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学习成绩和动物性食物的食用频率可能收到其他混杂因素的干扰,P>0.05;生源地、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月经量、晚饭情况、肉类食物的食用量均为高职院校女学生贫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对贫血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生源地为农村、母亲具有高中及以上的文化水平以及能正常食用晚餐为该类学生贫血的保护因素(OR>1)。而肉类食物的食用量对发生贫血的保护作用随着食用量的增高而增高(OR=26.445)。贫血组女生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显着低于非贫血组,未结合铁和总铁结合力显着高于非贫血组(P值均<0.05)。贫血组血清铁水平为12.62±6.79μmol/L。进一步分析发现88名贫血女生普遍出现贫血相关自觉症状。贫血女学生各类食物均有摄入,每日人均能量的摄入量为RNIs的78%,总能量摄入不足,每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总量约为68.31g。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比较后发现,贫血女学生的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钙、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的摄入均存在不足的情况。在开展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后,干预组有24人血红蛋白含量检测超过120g/L,贫血治愈率达54.5%,对照组为14人,治愈率31.8%,干预组的贫血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2,P<0.05)。干预组铁元素的每日摄入量为21mg(营养素摄入量数据呈偏态分布,取中位数),显着高于对照组17mg,两组数据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铁吸收相关的营养素蛋白质摄入量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无显着性差异,维生素C的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情况,对于纠正学生贫血状况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高筱卉[8](2019)在《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关于美国大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student-center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以下简称SC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研究。SC改革把学生放在首位,从促进学生发展、强化学生学习、关注学习效果三个角度去改善本科教学。和“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C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故又称“新三中心”改革。美国大学的SC改革始于1990年左右,并在此后30年席卷了美国所有高校,至今仍在继续。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创造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改善了美国的本科教育,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使美国本科教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美国大学的SC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今日成就,与过去近百年来,尤其是过去30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有关。正是这些学术进步表明,传统的老三中心模式是过时的,而新三中心模式是更加符合科学的。因此在研究SC改革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必须关注它的科学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SC改革放在科学基础之上。只有明白了科学基础,才能提高SC改革的自觉性,才能提高改革的效果和效益。目前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本科教学改革。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发起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攻坚战,开启了中国本科教育新时代。改革的方向是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重点是改革本科课程教学,以打造“金课”、杜绝“水课”为标准。这场振兴中国本科教育质量的攻坚战已经在全国高校中引起巨大反响。然而在改革中,很多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打造“金课”,如何杜绝“水课”。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显然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然而不幸的是,中英文文献中都没有关于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介绍。为了推动中国本科教学改革,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和掌握美国大学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本研究把系统梳理和介绍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研究主题。本研究做了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全面收集和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对它们的成就、经验和影响做出适当分析和评价;二是简要介绍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四个领域的学术进步,并说明它们对本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在梳理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统一的概念框架和分类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模型和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四是在梳理和研究时,发现其中的断裂和空白,并尝试性地提出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希望这个研究能为我国大学教师学习美国大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为全面振兴中国本科教育做贡献。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包括介绍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包括定义基本术语、介绍分类研究方法、综述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方面的进步,为深刻理解SC改革本质及其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奠定基础。第三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四分类系统。这一章批评了美国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研究中的通用化趋势,同时提出被美国学术界忽略的课程专门化设计模式是提高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的基本模式,也是彻底根治美国大学教学咨询中针对性不足问题的重要方法。第四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提出的各种教学法,并根据方法功能分类法把它们整理成一个六分类体系。这个分类法的优点是明确提出教学问题的性质决定教学法选择。因此,教师们要根据教学拟解决问题的性质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五章是一个简要总结。因此,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1)首次对美国SC改革中创造的不同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做一个系统梳理的研究,同时介绍了它们的科学基础;2)首次提出了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的四分类系统,同时指出课程专门化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应该努力发展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3)首次梳理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各种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教学方法的功能分类法,即根据教学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的原则。但是需要指出,所有这些创新都还是尝试性的,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研究也有三点局限性:1)研究范围仅涉及了教师教学问题,没有涉及教学支持系统问题;2)研究主要依赖文献,缺少现场观察和讨论;3)研究主要关注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涉及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学习效果评价评估问题。这些方面显然也是大学教学的重要方面。希望今后能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粟畅[9](2019)在《音乐教学中家长的参与方式对儿童音乐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以钢琴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音乐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被重视,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音乐科目中有突出代表性的钢琴这一乐器来学习。随着现在思想的不断进步,家长对于儿童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大多数家长会选择参与到儿童的教学活动中来,尤其是音乐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而音乐教学中的钢琴教学(本课题中提到的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钢琴教学以普及音乐教学为准),又是国内现在最为普及的音乐课程之一,也是最多孩子选择的乐器之一。当在上钢琴课时,绝大多数家长会陪儿童一起来上课。那么,怎样才能使家长更好的配合教师来达到教学目标呢?家长不良的参与方式不仅仅会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延缓,同时也会给儿童课堂积极性造成影响。笔者通过对于前人文献资料的整理,发现前人对钢琴或音乐教育中家长的参与方面或是家长怎样参与进音乐课堂以及怎样陪练有一些研究,但从儿童行为以及自身心理角度来进行分析的研究很少,而笔者认为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的意愿更为重要,因此本文将从儿童自身的角度出发,寻找钢琴课堂中家长最适宜的参与方式。本文在前部分会介绍此领域现有的一些研究理论,为课题的研究进行理论铺垫。在本文后部分中,第一项研究调查,主通过对90位以上的学生在钢琴课上的行为进行观察。根据家长参与音乐课堂的程度、方式与儿童的行为反应进行记录与测评。并在结束后对教师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家长是否参与课堂与参与课堂方式对学生积极性造成的影响。论文的第二项研究过程中将学生按年龄分为三组(详见年龄划分部分)通过对学生自身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自身出发,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对家长参与课堂的需求。希望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能对今后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面起到参考作用,从而从学生的自身心理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内心需求,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参与孩子音乐课堂(以钢琴教学为例)对儿童的课堂积极性有一定影响,所得出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赵茜[10](2018)在《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等特点,对罪错少年进行司法保护也已成为国际共识。社区矫正由于其自身优势成为了中美两国罪错少年矫正的主要方式与发展趋势,其中,教育矫正是罪错少年社区矫正的核心任务与根本方法,是社区矫正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从历史与现状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少年司法与社区矫正起步较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尚未颁布,少年司法制度也不完善。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我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仍主要滞留在法律基础建构,与制度完善的层面上,对于罪错少年的专门性社区教育矫正,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相比之下,而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在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理论体系、制度以及模式与方法上都更加成熟,美国现阶段更注重通过实证化研究,促进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方法与技术的革新,降低矫正成本提升矫正效果,同时追求教育矫正的个体化、专业化、科学化。可以说,美国已经进入了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深入发展阶段。基于这种现状,本文采用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等综合方法,以基本理论、制度、模式与方法为研究主线,由理论到实务、由宏观至微观的对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研究视角的创新——立足于学科交叉地带,改变了目前法学研究“一边倒”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创新——研究中美两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方面最新、最前沿的的理念与方法等;以及实践创新——研究尝试将美国的一些先进模式与方法,有机的融入到我国本土化的社区教育矫正实践中区,立足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本研究的意义并不在于对美国经验的简单复制,而是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扬长避短,最终的目的在于吸收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经验和启示,以及将美国的经验、教训与我国的现实国情结合后,为我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深入发展提出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如下:第一,从数据的视角看中美两国罪错少年群体的现象与发展趋势,发现近年来中美两国的罪错少年问题各自都处于稳中向好的趋势,但从数据的横向对比来看,美国的罪错少年问题远比中国严重。这一结论必须考虑两国统计单位、统计范围不同所造成的误差。第二,在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措施趋向保护性、福利性、教育性、康复性的表层共性之下,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性质其实存在根本性差别:鉴于美国少年司法体系的独立性,美国对罪错少年的社区教育矫正,就是促进他们康复的“服务”,没有刑罚的性质;而中国的的社区教育矫正则是刑罚执行的性质。基于性质的根本差别,中美罪错少年社区矫正的目的也存在根本性差异:概括来讲,美国在维护少年最大利益的基础上,尽量平衡各方的利益,是对罪错少年最大利益的“单向保护”,突出矫正的“康复性”目的,是社会福利取向;而中国,则坚持“双向保护”立场,既保护罪错少年,又保护社会,对罪错少年实行“有底线”的司法保护,突出矫正的“改造性”目的,是社会控制取向。第三,通过对社区教育矫正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中美两国的少年司法制度比较发现:建立在“国家亲权”思想的基础上,美国的少年司法体系独立于成人刑事司法体系;而中国的少年司法体系并未完全与刑事司法体系分离,这也直接导致了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制度的根本性差异:美国的社区教育矫正是非刑罚的、灵活的、个体化的;而中国则是严格、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因此,在社区教育矫正机构的职能定位上,美国以服务性为主,而中国则具有鲜明的执法性;在工作主体方面,中国以执法人员为主,美国以少年保护观察官为主;在工作机制上,美国的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实则是需要付费的服务性质,而中国的社区教育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活动,完全由政府财政负担。第四,从中美社区教育矫正的基本模式及方法的对比发现,美国的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模式与方法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与个体化,以研究为基础,以更为积极的“能力发展观”为出发点,不断追求矫正成本的降低与矫正效果的提升。而中国正的社区矫正发展时间较短,对于罪错少年的针对性矫正措施仍很不完善。目前,中国已积极的吸取和借鉴了许多域外的教育矫正模式与方法,如个案调查评估、分级与分类矫正、循证矫正与平衡与恢复性矫正等。在这些方面,美国丰富的研究与实践经验经有助于我国相关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已不满足于“孤立”的犯罪后矫正,而呈现出内涵不断延伸,体系不断扩大,机制不断完善,最终“大矫正观”的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上文的系统比较,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本文提出了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比较带给我国的积极启示:包括优化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理念,完善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制度,以及深化与创新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模式与方法等等。总结来看,中美的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其中中国由于社会制度、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性质等原因,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社区教育矫正的严肃性与严格性,取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随着我国将社区矫正的侧重点逐渐由“监管”转向“教育矫正”,中国在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内容与方法上也正在快速的创新发展。而美国在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专业化、科学化、个体化等方面经验更为丰富,特别是美国对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专业化的模式与方法最值得学习与借鉴。
二、最适合青春期需求的营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适合青春期需求的营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学生因“性”结束生命事件的感触 |
1.1.2 青少年性行为低龄化,性犯罪率不断上升 |
1.1.3 “健康中国2030”对青少年健康提出了新要求 |
1.1.4 生物学课程渗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1.2 国内外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
1.2.1 国外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
1.2.2 国内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问卷调查法 |
1.5.2 教材分析法 |
1.5.3 行动研究法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青春期 |
2.1.2 性健康教育 |
2.1.3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青春期性健康基础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4 学科渗透理论 |
第3章 渗透现状调查 |
3.1 学生的问卷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对象 |
3.1.2 问卷设计 |
3.1.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教师的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1 调查对象 |
3.2.2 问卷设计 |
3.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存在的问题 |
3.3.1 学校对性健康教育重视度不够且缺乏师资力量 |
3.3.2 家庭缺乏对孩子的科学指导 |
3.3.3 教师的青春期性健康知识储备不足 |
3.3.4 教师对生物教材中的渗透点把握不准 |
3.3.5 教师缺乏有效的、多样化的渗透方式方法 |
第4章 渗透策略与原则 |
4.1 渗透策略 |
4.1.1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4.1.2 改变传统观念,建立科学、和谐的家庭教育 |
4.1.3 注重自我学习,加强性健康知识积累 |
4.1.4 系统分析教材,认真梳理教材中的渗透点 |
4.1.5 依托生物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
4.2 渗透原则 |
4.2.1 适时、适度原则 |
4.2.2 科学、准确原则 |
4.2.3 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
4.2.4 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原则 |
第5章 渗透内容分析与方法研究 |
5.1 渗透内容分析 |
5.2 渗透方法研究 |
5.2.1 课堂讲授 |
5.2.2 主题班会 |
5.2.3 课外讨论交流 |
5.2.4 专家案例教学 |
研究结论与反思 |
1.研究结论 |
2.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调查研究(学生卷) |
附录Ⅱ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调查研究(教师卷) |
附录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复杂的社会大背景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
1.1.2 青少年对性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 |
1.1.3 乡镇初中学生家庭性健康教育的缺失 |
1.1.4 初中生物学的学科特点 |
1.1.5 初中新课标对生物学教学的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性及性健康 |
1.3.2 性教育及性健康教育 |
1.3.3 性生理 |
1.3.4 性心理 |
1.3.5 性观念 |
1.3.6 渗透性健康教育 |
1.4 性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
1.4.1 性健康教育的心理理论基础 |
1.4.2 性健康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
1.4.3 性健康教育的教育理论基础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2.1 现状调查 |
2.2.2 实践研究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对比实验法 |
2.4 研究思路 |
2.5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2.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渗透性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教师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1 教师基本信息 |
3.1.2 教师对性知识的了解情况 |
3.1.3 教师实施性健康教育的现状 |
3.1.4 教师实施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
3.2 学生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期望 |
3.2.2 学生的性知识现状 |
3.2.3 学生的性心理现状 |
3.2.4 学生的性观念现状 |
4 渗透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
4.1 教材中能渗透性健康教育的相关素材的梳理 |
4.2 渗透性健康教育的实践案例 |
4.2.1 渗透性知识案例 |
4.2.2 渗透性心理及性观念案例 |
4.3 教学实践结果与分析 |
4.3.1 前测分析 |
4.3.1.1 两个班生物学成绩的前测分析 |
4.3.1.2 两个班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的前测分析 |
4.3.2 后测分析 |
4.3.2.1 两平行班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的后测分析 |
4.3.2.2 两平行班生物学成绩的后测分析 |
4.3.3 实验班教学实践前、后的差异性分析 |
4.3.3.1 实验班性知识的前、后测结果分析 |
4.3.3.2 实验班性心理及性观念的前、后测结果分析 |
4.3.3.3 实验班生物学成绩的前、后测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教师问卷调查结论与讨论 |
5.2 学生问卷调查结论与讨论 |
5.3 教学实践结论与讨论 |
6 乡镇初中渗透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6.1 存在的问题 |
6.1.1 学校对性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
6.1.2 教师缺乏有效的方法 |
6.1.3 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识 |
6.2 建议 |
6.2.1 将性健康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 |
6.2.2 加强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 |
6.2.3 充分利用“家校合作”渠道 |
7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二 初中生性健康教育调查前测问卷(含现状调查) |
附录三 初中生性健康教育调查后测问卷 |
附录四 教学设计(一) 渗透性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 |
附录五 教学设计(二) 渗透性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 |
致谢 |
(3)中小学性教育课程设计及教学效果评价 ——以昆明市S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现状 |
二、我国性教育研究现状 |
第三节 2009至2019年间国内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工具 |
二、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的发文趋势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目的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性教育实施的理论依据 |
一、合作学习理论 |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三、吉利根的青少年发展性别差异理论 |
四、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性 |
二、性教育 |
三、全面性教育 |
第三节 性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
一、问题驱动教学模式 |
二、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 |
第三章 中学性教育现状调查 |
第一节 中学性教育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式及内容 |
三、资料处理 |
第二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获得性教育的主要途径 |
二、初次月经/遗精的年龄 |
三、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的了解 |
四、中学生对于性传播疾病的了解 |
五、中学生对于自慰的态度 |
六、中学生的自我性别认同 |
七、中学生对于性别平等的态度 |
八、中学生对于性侵犯的态度 |
九、看待中学生性行为的态度 |
第四章 性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
第一节 性教育课程设计 |
第二节 性教育教学实践 |
一、小学学段性教育教学活动案例 |
二、初中学段性教育教学活动案例 |
第五章 中小学的性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
第一节 性教育效果评价设计 |
一、性教育效果评价目的 |
二、性教育效果评价方法 |
三、性教育效果评价对象 |
四、性教育效果评价工具及内容 |
五、资料处理 |
第二节 实验结论与建议 |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
二、资料处理 |
三、性知识部分结果分析 |
四、生活技能及行为意向部分结果分析 |
五、性态度部分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性教育教学过程中需适时适度的传递全面的性知识 |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性教育核心素养养成 |
三、性教育教学中需防范性别刻板印象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
四、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性教育阵地 |
五、系统性的性教育课程有助于中小学生构建正向性态度 |
第二节 研究反思及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特色与创新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学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 B 小学阶段性教育课堂调查问卷(前测/后测) |
附录 C 初中阶段性教育课堂调查问卷(前测/后测)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生物圈中的人”主题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临潭县X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STS教育为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提供了途径 |
2.STS是初中生物学重要的学习内容 |
3.开展STS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4.个人教学实践的思考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相关概念界定 |
2.国内外STS教育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1.学习迁移理论 |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3.人本主义理论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研究实施 |
1.现状调查的实施 |
2.课堂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 |
3.课堂实践效果评估 |
三、“生物圈中的人”主题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
1.教师教学意识中的STS教育 |
2.《课程标准》中对STS教育的要求 |
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渗透的STS教育 |
4.学习评价中渗透的STS教育 |
5.习题中渗透的STS教育 |
6.教师成长中的STS教育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1.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看法和态度 |
2.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模式 |
3.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度及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度 |
4.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
5.学校、教师、教材中STS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
四、“生物圈中的人”主题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实践及案例分析 |
(一)“生物圈中的人”主题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内容设计 |
(二)渗透途径及案例分析 |
1.通过课堂教学的途径渗透STS教育 |
2.通过实施校内活动的途径渗透STS教育 |
3.通过社会调查的途径渗透STS教育 |
五、研究效果与分析 |
(一)课堂观察 |
1.学生的学习态度 |
2.课堂文化 |
(1)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 |
(2)课堂有了奇思妙想 |
(二)学生访谈 |
1.访谈题目 |
2.访谈内容及结果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1.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
2.渗透STS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3.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
4.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课堂参与度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七年级生物学趣味知识竞赛题 |
(5)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理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回顾 |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6)健康中国背景下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 ——基于初中女生学习意愿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家及教育层面 |
1.1.2 个体发展层面 |
1.1.3 个人兴趣及经历方面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
2.1 研究现状 |
2.1.1 国外性教育发展及内容体系 |
2.1.2 国内性教育发展及研究现状 |
2.2 概念界定 |
2.2.1 性 |
2.2.2 性教育 |
2.2.3 全面性教育 |
2.3 研究问题 |
2.4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 |
2.4.1 研究思路 |
2.4.2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问卷调查及访谈样本 |
3.1.1 取样方法介绍 |
3.1.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3.2 研究工具 |
3.2.1 《青春期性教育调查》初始问卷 |
3.2.2 《青春期性教育调查》专家问卷 |
3.2.3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教科书文本内容分析法 |
3.3.2 文献法 |
3.3.3 焦点小组讨论法 |
3.3.4 问卷调查法 |
3.3.5 访谈法 |
3.3.6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 |
3.4 研究过程 |
3.4.1 前期准备 |
3.4.2 预调查 |
3.4.3 正式调查 |
3.5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5.1 学生问卷数据的收集、录入与整理 |
3.5.2 专家问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5.3 专家访谈结果的收集与整理 |
3.6 结构方程建模 |
3.6.1 项目分析 |
3.6.2 因子分析 |
3.6.3 学生问卷信度分析 |
3.6.4 学生问卷效度分析 |
3.7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基于学习意愿的性教育内容理论框架 |
4.2 学习意愿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初中女生对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的分析 |
4.2.2 初一女生对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的分析 |
4.2.3 初二女生对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的分析 |
4.2.4 初三女生对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的分析 |
4.3 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不同年级女生学习意愿差异分析 |
4.3.2 地区经济水平对初中女生学习意愿的影响 |
4.3.3 家庭因素对初中女生学习意愿的影响 |
4.4 初中女生对性教育课程开设相关问题的看法 |
4.4.1 初中女生认同的性教育课程开始阶段 |
4.4.2 初中女生希冀的性教育开设形式 |
4.5 专家问卷调查结果 |
4.5.1 性教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
4.5.2 对性教育课程男女分开授课的看法 |
4.6 专家访谈结果 |
4.6.1 初中校长访谈结果分析 |
4.6.2 初中教务主任访谈结果分析 |
4.6.3 初中班主任访谈结果分析 |
4.6.4 初中生物老师访谈结果分析 |
4.6.5 初中心理咨询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6.6 初中校医访谈结果分析 |
5 结论 |
5.1 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 |
5.2 初中女生对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意愿 |
5.3 初中女生对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 |
5.4 对于性教育课程开设的相关问题 |
5.4.1 学生意愿概述 |
5.4.2 专家意见概述 |
6 讨论与建议 |
6.1 讨论 |
6.1.1 对于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的讨论 |
6.1.2 对于初中女生学习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讨论 |
6.1.3 对于性教育课程开设的讨论 |
6.2 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实施建议 |
6.2.1 课程目标 |
6.2.2 课程开展形式 |
6.2.3 教学原则 |
6.2.4 教学内容 |
6.2.5 教学方法 |
6.2.6 教学评价 |
7 创新与不足 |
7.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1.1 内容框架的创新之处 |
7.1.2 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山西省 2017 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 |
附录 B 山西省各市教育局网址 |
附录 C 《青春期性教育调查》初始问卷 |
附录 D 《中学性教育调查专家问卷》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表H-1专家对性教育主题及内容适合度的评定结果 |
致谢 |
(7)某高职院校女生贫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某高职院校女生贫血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2 体质测量和贫血情况 |
2.3 贫血影响因素 |
2.4 贫血自觉症状调查 |
2.5 贫血患者膳食调查结果 |
3 讨论 |
3.1 贫血发病率 |
3.2 血清生化指标与贫血 |
3.3 贫血患者体质指数分布状况 |
3.4 贫血患者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
3.5 贫血主观感觉与症状 |
3.6 贫血影响因素 |
第二部分 某高职院校女生贫血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评价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后贫血改善状况 |
2.2 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后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比较 |
2.3 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后能量及营养素摄入达标率比较 |
3 讨论 |
3.1 干预后能量及各营养素改变 |
3.2 干预后贫血改变 |
3.3 建议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干预措施的现况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8)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和主题 |
1.2 现状和不足 |
1.3 范围和角度 |
1.4 设想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结果和意义 |
2 术语、分类法和理论基础 |
2.1 术语 |
2.2 分类法及其意义 |
2.3 理论基础 |
3 SC教学设计模式 |
3.1 大学教学设计:概念与历史 |
3.2 通用模式 |
3.3 方法专门化模式 |
3.4 专业专门化模式 |
3.5 课程专门化模式 |
3.6 总结 |
4 SC大学教学方法 |
4.1 问题与方法 |
4.2 以真实世界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
4.3 积极学习与主动学习方法 |
4.4 合作学习方法 |
4.5 通识学习方法 |
4.6 专业学习方法——以医学教育为例 |
4.7 积极讲座法 |
5 简要总结 |
5.1 背景与目标 |
5.2 理论与方法 |
5.3 基本内容 |
5.4 主要创新 |
5.5 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书籍目录 |
(9)音乐教学中家长的参与方式对儿童音乐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以钢琴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念说明及本领域研究理论 |
第一节 概念说明 |
第二节 本领域研究综述 |
第二章 音乐学习中影响儿童的因素 |
第一节 音乐学习的环境因素 |
一、家长参与音乐课堂对心理安全的影响 |
二、家长参与音乐课堂对心理自由的影响 |
三、家长参与音乐课堂对心理动力/动机的影响 |
第二节 、课堂中关注学习者自身的重要性 |
第三节 、父母对儿童音乐学习积极性影响的调查 |
一、研究调查假设与被试分组依据 |
二、家长参与与儿童课堂行为的关联性 |
三、教师主观评价调查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不同年龄段学生对家长参与课堂的需求 |
第四章 问卷研究有效性验证与结论 |
一、专家测评建议 |
二、研究调查结论 |
1、家长参与课堂方式对儿童产生的影响 |
2、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对家长参与音乐课堂方式的需求 |
第五章 有关音乐教学中家长参与度的建议 |
第一节、对教师的建议 |
第二节、对家长的建议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0)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三、研究概念界定 |
(一)少年 |
(二)罪错少年 |
(三)教育矫正与矫正教育 |
四、研究现状 |
(一)中国的研究现状 |
(二)外国的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美罪错少年群体的现象与特征 |
一、中美罪错少年群体的现象与趋势——数据的视角 |
二、中美罪错少年的特征 |
(一)中美罪错少年的个体水平特征 |
(二)中美罪错少年的社会化特征 |
第二章 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基本理论 |
一、中美罪错少年保护理论 |
(一)儿童的特殊性 |
(二)儿童权利概述 |
(三)罪错少年的司法保护 |
二、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理论基础 |
(一)法学理论基础 |
(二)心理学理论基础 |
(三)教育学理论基础 |
(四)社会学与犯罪学的理论基础 |
三、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历史与现状 |
(一)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历史沿革 |
(二)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现状 |
四、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性质与目的 |
(一)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性质 |
(二)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目的 |
(三)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性质与目的之差异本质的剖析 |
第三章 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制度 |
一、中美社区教育矫正制度的前提与基础—少年司法制度 |
(一)少年司法的独立性 |
(二)少年案件的裁量与社区矫正 |
二、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
(一)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主要法律保障 |
(二)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管理体系与机构设置 |
(三)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工作主体 |
(四)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工作机制 |
第四章 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模式与方法 |
一、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基本模式 |
(一)“医疗模式”与“思想模式” |
(二)循证矫正模式与经验矫正模式 |
(三)个别化矫正模式与集体矫正模式 |
(四)家庭参与模式与官方主导模式 |
二、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具体方法与技术 |
(一)个案调查与评估 |
(二)分类矫正与分级矫正 |
(三)循证矫正模式 |
(四)平衡与恢复性司法矫正模式 |
三、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发展趋势 |
(一)少年司法与儿童福利一体化的趋势 |
(二)从“矫正”到“预防”的趋势 |
第五章 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比较的启示 |
一、优化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理念 |
(一)更新对社区教育矫正的基本认识 |
(二)树立能力发展取向的社区教育矫正观 |
(三)培育社区教育矫正的社会参与观 |
二、完善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制度 |
(一)延伸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 |
(二)细化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法律条款 |
(三)采取多种方式巩固与落实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经费保障 |
(四)建立少年社区矫正服务中心与“少年社区矫正官”制度 |
三、深化与创新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方法和技术 |
(一)深化循证矫正模式 |
(二)加强调查评估与分级矫正机制 |
(三)创立本土化的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范例项目 |
(四)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罪错少年预防与矫正连续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最适合青春期需求的营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渗透研究[D]. 张利德.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为例[D]. 尚正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中小学性教育课程设计及教学效果评价 ——以昆明市S校为例[D]. 王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生物圈中的人”主题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临潭县XX中学为例[D]. 李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6]健康中国背景下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 ——基于初中女生学习意愿调查[D]. 闫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某高职院校女生贫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评价研究[D]. 章琳洁. 东南大学, 2020(01)
- [8]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D]. 高筱卉.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音乐教学中家长的参与方式对儿童音乐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以钢琴教学为例[D]. 粟畅. 上海音乐学院, 2019(02)
- [10]中美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比较研究[D]. 赵茜. 鲁东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