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驱论文_沙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生物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生物,收率,技术,油藏,气田,矿场,优缺点。

微生物驱论文文献综述

沙帆[1](2019)在《试述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各种油田采油工程越来越多。为了有效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很多油田都会采用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其可以有效提高采油的效率,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文章对内源微生物驱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27期)

王天源,修建龙,崔庆锋,黄立信,马原栋[2](2019)在《微生物驱数值模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微生物驱采油机理,从数学模型和软件应用2个方面介绍和总结微生物驱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由于经典微生物驱油模型(Islam模型、Zhang模型和Chang模型)不包含代谢产物组分,分别从产物主要以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以及其他产物模型来阐述现存模型的优缺点;主要从MTS,UTCHEM,CMG-STARS,ECLIPSE和MRST这5个方面总结微生物驱数值模拟的软件应用。当前微生物驱数学模型无法准确体现实际微生物驱油过程,均存在些许不足。因此,今后研究的重点和趋势为:1)建立完善的多孔介质空间模型来准确描述多孔介质内部孔隙结构;2)系统地研究微生物的形状尺寸对微生物运移和驱油的影响;3)建立多因素、多组分耦合影响下的微生物驱数学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云普,杜志清[3](2019)在《让残留油变天然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张云普 特约记者杜志清)5月5日,记者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中心微生物采油技术实验室了解到,微生物驱油技术已在大庆油田聚驱后和外围油田开展了矿场试验,可提高采收率3至5个百分点。这个实验室正在开展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生成天然气技术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9-05-13)

孙刚正,钱钦,胡婧,王增林,李希明[4](2019)在《不同类型激活剂条件下沾3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内源微生物驱油过程中激活剂注入的类型对胜利油田沾3油藏内源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驱油功能菌浓度及驱油效果的影响,利用室内长岩心连续动态驱替实验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激活剂多轮次注入条件下产出液微生物特征、原油性质及驱油效果。研究证实添加糖蜜、玉米浆和无机盐的富营养激活剂体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降低内源菌群的多样性,选择性激活油藏内源驱油微生物,在多种驱油功能菌的协同作用下提高原油采收率,在一次水驱的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23. 59%。与富营养体系相比,单纯添加无机盐不加碳源的寡营养激活剂体系中菌群多样性降低幅度小,优势菌及驱油功能菌的激活速率低,注入后可以在一次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3. 61%。两种激活剂注入后产出液原油C12-C21的烷烃组分比例明显降低,寡营养体系降幅明显大于富营养体系。(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刘涛,汪庐山,胡婧,巴燕,刘方[5](2019)在《微生物驱油过程中配气对菌群结构及驱油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油藏条件下微生物驱油过程中配注空气对菌群结构及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岩心驱替模拟实验研究了配气量对微生物驱驱油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显微镜、高通量测序仪和气相色谱分析了产出液中的菌群和小分子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驱油过程中,配注空气量对菌群结构及驱油效果的影响显着。配注不同体积的空气激活微生物作用后产生了明显的驱替效果,并且随着配气量的增加驱替效率升高并逐渐稳定,液气比为1∶5时的驱替效率最高(8.77%)。随配气量增加产出液中菌数升高,不同类型的功能微生物被激活,其中4类主要优势功能菌占整个菌群比例的67%,功能微生物主要以产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的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为主。配气量为液气比1∶5时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代谢产生的小分子酸浓度较高,微生物代谢活性最佳。液气比1∶5可以作为现场实际配气的选择依据。图3表3参19(本文来源于《油田化学》期刊2019年01期)

刘杰,王超,孙朝阳[6](2019)在《微生物驱油在油田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对产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出现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微生物驱油技术。主要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我国石油开采业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01期)

侯研博,宋欣,孙刚正,谭晓明[7](2018)在《新型激活剂提高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引入微生物生长促进因子,形成一种新型激活剂体系。当新型激活剂体系中微生物生长促进因子RPOS-12质量分数为0.05%时,激活后内源微生物数量大于8.8×10~8个/mL,同时提高了两种功能菌的含量,即乳化菌由10~4个/mL提高至10~6个/mL、产脂肽菌由10~3个/mL提高至10~4个/mL。该体系激活后对柴油乳化指数达到100%、原油降黏率达到95.79%,洗油效率达到95.07%,一维物模实验提高水驱稠油采收率17.7%。现场试验表明,试验区单井产油量由4.3t/d升至8.1t/d,含水率从95%下降到86.5%,6个月4口井累增油量1 639t。(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期刊2018年05期)

吴晓玲,李越,曹功泽,郭辽原,刘涛[8](2018)在《采出程度对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油藏采出程度对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采用填砂岩心开展内源微生物驱油物模实验,研究采出程度(10%、20%、30%、40%、50%)对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向不同采出程度岩心注入激活剂后,内源微生物均达到3×108个/m L,但随着二次水驱细菌浓度下降幅度不同,岩心采出程度越高越容易形成主流通道,二次水驱过程中微生物很容易随主流通道被冲刷出去,微生物滞留时间较短最终浓度低,影响内源微生物驱油效率。采出程度低于30%时内源微生物驱油可提高采收率9%以上,驱油效果较明显。(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魏睿[9](2018)在《低渗透油田高含水期微生物驱油技术完善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分析法,介绍了一种低渗透油田高含水期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完善思路,包括深度调剖剂的用量、驱油剂用量等,并对其施工流程进行了阐述;最后根据实验流程,评价了微生物驱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高含水期的应用效果。从研究结果可知,采用该技术后,低渗透油田的平均产油量提高了3.75~3.8t,累计增产约有920t,证明该方法科学有效。(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8年06期)

杨禹希[10](2018)在《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详细说明了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阐述了微生物驱油的方式及其局限性,最后举例说明了微生物驱油的实用性,以期为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8年12期)

微生物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微生物驱采油机理,从数学模型和软件应用2个方面介绍和总结微生物驱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由于经典微生物驱油模型(Islam模型、Zhang模型和Chang模型)不包含代谢产物组分,分别从产物主要以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以及其他产物模型来阐述现存模型的优缺点;主要从MTS,UTCHEM,CMG-STARS,ECLIPSE和MRST这5个方面总结微生物驱数值模拟的软件应用。当前微生物驱数学模型无法准确体现实际微生物驱油过程,均存在些许不足。因此,今后研究的重点和趋势为:1)建立完善的多孔介质空间模型来准确描述多孔介质内部孔隙结构;2)系统地研究微生物的形状尺寸对微生物运移和驱油的影响;3)建立多因素、多组分耦合影响下的微生物驱数学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生物驱论文参考文献

[1].沙帆.试述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化工管理.2019

[2].王天源,修建龙,崔庆锋,黄立信,马原栋.微生物驱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张云普,杜志清.让残留油变天然气[N].中国石油报.2019

[4].孙刚正,钱钦,胡婧,王增林,李希明.不同类型激活剂条件下沾3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规律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刘涛,汪庐山,胡婧,巴燕,刘方.微生物驱油过程中配气对菌群结构及驱油效果的影响[J].油田化学.2019

[6].刘杰,王超,孙朝阳.微生物驱油在油田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9

[7].侯研博,宋欣,孙刚正,谭晓明.新型激活剂提高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研究及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8

[8].吴晓玲,李越,曹功泽,郭辽原,刘涛.采出程度对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魏睿.低渗透油田高含水期微生物驱油技术完善与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8

[10].杨禹希.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与应用[J].化工管理.2018

论文知识图

菌液浓度和原油勃度随微生物驱过...五里湾复合空气泡沫驱井组及ZJ22010005...港东二区七断块微生物驱油试验区...试验区数值模拟微生物驱效果预测...一7单菌种10%稀释液整个微生物驱...微生物驱12口井综合水驱规律曲...

标签:;  ;  ;  ;  ;  ;  ;  

微生物驱论文_沙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