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经营模式论文_李冰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融业经营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融业,模式,金融,经营模式,实体,商业银行,债转股。

金融业经营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冰[1](2018)在《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模式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中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模式过渡的速度越来越快,综合化经营越来越成为国内金融业的主要经营趋势,随之在过渡历程中该选择哪种过渡模式就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对于选择哪种过渡模式的考虑,不仅要看清世界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大势所趋,更不能忽视我国的特殊国情,只有把所有情况考虑进去,我国金融业才能平稳妥善地过渡到混业经营模式。本文从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历史由来入手,深入探讨了我国金融业过渡混业经营的必要性,以及过渡模式的各种诸多选择,并且在此基础上对选择金融控股公司这种过渡模式进行了一系列严谨合理的论证,并对过渡模式背后的配套措施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模式进行一系列深刻的分析和提出具有指导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8年12期)

刘奥南[2](2017)在《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A 具有四大基本特征金融业基本是全世界各个行业中最依赖于数据的,而且最容易实现数据的变现。全球最大的金融数据公司Bloomberg在1981年成立时“大数据”概念还没有出现。Bloomberg的最初产品是投资市场系统(IMS),主要向各类投资者(本文来源于《期货日报》期刊2017-12-27)

庞东梅[3](2017)在《金融业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行业各类商业性服务机构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任务,坚守并完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营模式。一是明确为实体经济服务,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之道,也是其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二是改进和完善现行对金融业的考核激励机制。叁是分别制订债转股、(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7-04-10)

于越[4](2017)在《商业银行视角的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管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了全球金融业的格局开始进行一定的改变。这是因为世界发达国家开始在金融业推行新的制度,迫使金融业的经营模式管理都进行新的改革。而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想要将我国金融业更好的在世界发展,就必须要将我国金融业的传统经营模式管理进行一次新的改革,那么如何进行新的经营模式管理,将商业银行进行混业经营模式管理该怎样发展,这都是我们所要思考的。(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7年02期)

孙晓佳,唐小丰[5](2016)在《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选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0世纪,各国金融业经历了从混业经营到分业经营,并逐步再次转向混业经营的发展过程。为顺应全球金融业发展趋势、融入全球化进程,我们更应分析借鉴国际金融发展方式,推进金融业改革步伐。文章主要研究我国现存的金融业经营模式,利用PEST分析与成本-效益分析法表明,中国金融业向混业方向做出的一系列转变,是顺应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提高自身金融实力的重要举措。(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6年34期)

申法贺[6](2016)在《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业监管模式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进20多年来,金融全球化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现代金融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业混业经营逐渐成为了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1999年美国出台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宣告了美国长期以来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结束,也标志世界各国金融市场进入了混业经营时期。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进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侧面反映了各国金融监管制度方面的缺陷,金融业监管模式的选择和制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安全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健康有效的发展市场经济。最早的金融监管制度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金融业的监管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货币的流通和商业银行的兴起应运而生的。对于各国监管制度的演变,都是顺应着金融结构不断演变的结果,有效的金融监管模式往往是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我国近几年信托、理财、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模式的兴起,汇市的动荡,近期资本市场的波动,影子银行风险频繁的爆发、银行坏账的激增,对当前金融业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频繁暴露的局部性风险表明现行的监管框架与我国目前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存在着体制性矛盾,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的金融监管需求,且不能够适应目前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我国急需对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改革。在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下,我国该如何进行对监管模式的改革,并防范金融业混业经营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关于如何稳步推进改革监管模式,本文对金融业经营体制和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混业经营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选择的结论。接着,本文对世界上几个典型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体制变迁进行了研究,各国监管制度的实践演变对我国的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改革启示。通过对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在探讨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了金融市场混业经营形势对现行监管模式提出的挑战。最后,本文对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探索过渡期和金融市场发展远期进行了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大胆变革设计,并据此对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混业经营的趋势下,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发展趋势与现行的分业、机构型监管体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我国应该在金融监管方面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从而防范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保障我国的金融安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6-06-01)

谭小勇[7](2016)在《我国企业年金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互动发展模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确定收益型和确定缴费型两种,二者的目的均在于保值增值,以发挥对我国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保障老龄员工的资金需求。但是上述两种模式均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单打独斗的特点,导致保值增值的功能不稳定。而金融业混业经营中的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恰巧具有分散各行业经营风险,实现资本利益最大化的优势。将企业年金与金融业混业经营中的金融控股集团互动发展,即将企业年金置于金融控股集团制度的混业经营模式架构之下,将受托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叁种不同的角色混合于一体,共同管理,能够实现二者的共赢。(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6年06期)

刘纪鹏,刘彪[8](2016)在《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下的监管模式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中国金融创新应接不暇,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已是大势所趋,而这也让分散监管的模式束手无策。本文认为,我国应当借鉴国际做法,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统一规划综合监管,建立法治化的金融监管与协调机构。在全球金融行业开放综合经营的背景下,随之配套的监管理论渐兴,各国法学家、经济学家都努力探寻着最优的金融行业监管模式。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转型国家,金融领域正成为中国经济改革运行的实验田,而这个时期的金融监管探(本文来源于《清华金融评论》期刊2016年01期)

蔡晓平[9](2015)在《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利弊与发展模式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加深,特别是世界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的不断加强,我国金融业也逐渐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向混业经营过渡,混业经营已经成为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我国发展的情况,分析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利弊,并通过与国外金融市场的对比,结合我国国情,总结了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模式与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5年29期)

周越浪[10](2015)在《浅析中国金融业未来经营模式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末,为了避免金融业多元化经营出现的混乱状况,我国明确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要求和动力日益增强。为了拉近与发达国家金融行业的差距以及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未来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发展方向选择至关重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针对分业经营和综合经营的模式,我国金融业应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业综合经营之路。(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5年05期)

金融业经营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A 具有四大基本特征金融业基本是全世界各个行业中最依赖于数据的,而且最容易实现数据的变现。全球最大的金融数据公司Bloomberg在1981年成立时“大数据”概念还没有出现。Bloomberg的最初产品是投资市场系统(IMS),主要向各类投资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融业经营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冰.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模式选择[J].时代金融.2018

[2].刘奥南.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挑战[N].期货日报.2017

[3].庞东梅.金融业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模式[N].金融时报.2017

[4].于越.商业银行视角的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管理分析[J].智富时代.2017

[5].孙晓佳,唐小丰.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选择分析[J].现代商业.2016

[6].申法贺.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业监管模式的探讨[D].河南大学.2016

[7].谭小勇.我国企业年金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互动发展模式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

[8].刘纪鹏,刘彪.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下的监管模式选择[J].清华金融评论.2016

[9].蔡晓平.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利弊与发展模式选择[J].现代商业.2015

[10].周越浪.浅析中国金融业未来经营模式的选择[J].山西农经.2015

论文知识图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动态演进资料...信息技术与金融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校级项目(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校级项目(1)礴资料来源:东方证券.证券时报联合调研...金融业集中行政管理演进模式Ⅰ

标签:;  ;  ;  ;  ;  ;  ;  

金融业经营模式论文_李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