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素分析对护士心理素质结构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艳萍[1](2020)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现状;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对其教学能力、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影响情况;明确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为降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工作倦怠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属于非实验性研究的相关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从山东省威海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50名临床护理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本研究共发放250份问卷,回收问卷247份,回收有效问卷233份,有效回收率93.2%。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问卷、中文版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压力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量化评估。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工作倦怠总分为72.55±15.08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按照得分的高低,由高到低依次为:降低自我效能感25.53±5.99分、情感枯竭22.55±7.40分、讥诮态度22.13±6.97分,在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编制、工作年限、带教年限、技术职称、教学后培训、护理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总分为85.81±14.86分,处于中等水平。在年龄、护理兴趣、技术职称、工作年限、带教年限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角色压力总分为105.97±21.69分,处于中等水平,但部分单项评分≥3分,也应引起足够的关注。在工作编制、护理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对象的教学能力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30(P<0.01);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8(P<0.01);教学能力与角色压力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55(P<0.05)。(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护理兴趣、带教年限、教学能力与角色压力得分是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工作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工作倦怠处于较高水平,角色压力处于中等水平。(2)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教学能力与角色压力呈负相关。(3)护理兴趣、带教年限、教学能力与角色压力得分是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工作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左亚梅[2](2020)在《临床教学行为与新护士转型冲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了解兰州市三级医院临床教学行为与新护士转型冲击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临床教学行为对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影响。一方面为开展降低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干预研究及构建我国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全国常模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为新护士临床护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19年5月至2019年7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教学行为量表、新护士转型冲击量表,通过会议现场利用问卷星平台收集电子问卷的方法,对兰州市10所三级医院的新护士临床带教教师1890名和近3年内入职的新护士1115名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新护士临床带教教师1554份、新护士983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2.2%、88.2%。研究结果(1)临床带教教师自评教学行为得分为(98.98±11.83)分,标准化得分率为86.1%,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教书育人、运用教学策略、指导跨专业沟通、营造学习氛围、反馈与评价、表示关心与支持。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带教教师的年龄段、婚姻状况、第一志愿、聘用方式、是否参加过教学知识培训、是否参加过院校教学、是否参加过讲课比赛、是否参加过技能比赛的情况不同,对临床教学行为的自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参加过教学知识培训、是否参加过讲课比赛、婚姻状况及是否参加过技能比赛是临床带教教师自评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可解释自评临床教学行为的24.6%。(2)新护士评价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行为得分为(89.45±16.55)分,标准化得分率为77.8%,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教书育人、反馈与评价、运用教学策略、指导跨专业沟通、表示关心与支持及营造学习氛围。(3)临床带教教师对临床教学行为的自评与新护士对临床教学行为的评价在总分和维度水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带教教师的自评高于新护士的评价。(4)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为(92.58±21.91)分,标准化得分率为68.6%,各维度的转型冲击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身体方面、心理方面、知识技能方面及社会文化方面。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新护士的第一志愿、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是否独立工作及带教方式不同,其转型冲击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带教教师对教学行为评价的总分及各维度与新护士转型冲击的总分及各维度呈显着负相关(r=-0.128-0.474,P<0.05)。(6)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是否独立工作、第一志愿是否为护理学、婚姻状况、带教方式、教书育人、营造学习氛围及运营教学策略是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影响因素,可解释转型冲击的32.1%。研究结论(1)通过双向评价发现临床带教教师与新护士对临床教学行为的评价存在差异,说明评价临床教学行为需从临床带教教师及新护士两个角度双向评价,才能客观真实的反应临床教学行为的情况。(2)临床带教教师的临床教学行为尚有不足,临床带教教师自评最差的是表示关心与支持方面的临床教学行为;新护士评价最差的是营造学习氛围方面的临床教学行为。医院管理者有待进一步加强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行为培训,提高新护士的临床教学质量,加强临床护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3)兰州市三级医院的新护士转型冲击程度较高,医院管理者应提高对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关注,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新护士群体降低身体方面、心理方面的转型冲击,促进新护士群体的职业健康发展。(4)新护士的临床教学行为越好,其转型冲击程度越低。可通过加强新护士临床带教教师的临床教学行为与教学能力,有效降低新护士的转型冲击程度,促进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吴胜秋[3](2019)在《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阶段波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工作投入作为其重要分支之一,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心理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众多领域学者及相关实践工作人员的重点研究对象。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母机,其工作投入状况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教育政策践行的完成度及学生身心正向发展水平。由此,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是当前相关管理人员与研究者意图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国家整体教育状况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与工具。本研究将在进行文献梳理与合理理论分析之后,以前人成果为基础,运用UWES量表、因素影响程度表及影响因素状况表等量表,对来自我国12个省市的214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研,分析其工作投入水平伴随着专业素养的提升、婚姻状况的改变及社会地位的改善,是否呈现一定阶段波动趋势。访谈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年轻的时候身体素质良好、家庭与工作冲突较少,提出未婚、青年前期及教龄较短的阶段是他们工作投入水平最高的时期;相当比例的管理者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年轻教师可追求的荣誉较多、上升空间较大,可能呈现工作投入水平更高的状态。但在实际调研中却发现身处青年前期、教龄较短、未婚、荣誉称号级别较低等阶段的中小学教师,其工作投入水平显着低于处于中年后期、教龄较长及已婚育有一子等阶段的教师。现阶段部分研究者都将提高教师工作投入的视线落在中年教师身上,认为该群体的职业倦怠感强烈。但事实却与之相悖,早期阶段教师会呈现较为低迷的工作投入状况,而后期阶段却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工作投入水平。这种现象具体原因可能源自于个体的实际付出与绩效反馈之间差异较大、专业水平不足以满足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管理制度不健全、对职业认识的不清晰等。要想提高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工作投入水平,不能一概而论,必须针对不同阶段的可能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对症下药。据此,本论文筛选出14个影响教师工作投入的因素,借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数理分析法删去3个影响因素后降维至管理氛围、绩效反馈、工作要求和职业追求四个公共因子,探究其与整体及不同阶段教师工作投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提升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蔡建政[4](2019)在《基于Belk情境理论的护士工作过场所暴力高危情境要素识别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护士工作场所暴力(Workplace Violence,WPV)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而探讨护士 WPV高危情境要素,以帮助护士早期、快速识别WPV,为今后构建应对策略提供依据,从而降低护士 WPV发生率。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1.护士 WPV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选取2017年10-12月苏州市在职临床护士 2566名进行调查,描述护士 WPV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基于调查结果,分析WPV的高危科室,为第二部分质性研究受访者的选择与确定提供依据。2.护士 WPV高危情境要素的质性研究根据Belk情境理论围绕不同受访者设计编制而成的半结构式访谈提纲。为使访谈对象更具有代表性,根据第一部分调查结果,采用目的性抽样,对WPV高危科室的36名护士 WPV经历者、事件目击者及处理该事件管理者进行访谈,并结合第-部分量性调查结果,从而明确护士 WPV高危情境要素。结果1.护士 WPV现况:(1)发生率:护士 WPV总体发生率为68.4%,其中心理暴力的发生率为67.7%,身体暴力的发生率为13.1%;(2)发生特征:①环境特征:66.6%的护士 WPV发生在白班,且86.2%的暴力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病室、病区护士站等护士工作的区域;②施暴者特征:96.2%的暴力事件是由患者或患者家属实施的,70.6%的施暴者集中在男性,其中中年人群占比为62.7%;(3)发生原因:因“素质低”、“其不合理的要求被拒绝”、“认为医疗费用贵”、“等候时间长”以及“对医生工作不满意”等原因引发的护士 WPV分别占总体暴力事件的61.4%、49.0%、34.8%、33.6%、23.4%;2.护士 WPV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科室、护士对WPV的认知与态度及医院对WPV的态度与应对措施是护士 WPV的影响因素,其中进一步对科室具体分析,发现急诊室、输液室、门诊、精神科及儿科为护士 WPV高危科室。3.护士 WPV高危情境要素的质性研究护士 WPV高危情境要素(1 1个):①先行状态(2个):患方为酗酒患者;精神状态异常时。②环境或制度要素(2个):对医院综合环境不满时;对医院就诊制度或流程不满时。③目的要素(3个):多次寻医生或护士未果时;等待时间较长时;不合理要求被拒绝时。④时机要素(4个):拒绝接受当前病情时;质疑医疗费用时;对护士服务态度或沟通不满意时;接受有创操作首次不成功时。结论1.护士 WPV现况:①苏州市在职临床护士遭受WPV的现象较为普遍,暴力类型主要以心理暴力为主;②护士 WPV事件主要发生在白班,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病室和护士站;施暴者主要是由中年男性的患者或患者家属组成;③“素质低”、“其不合理的要求被拒绝”、“认为医疗费用贵”、“等候时间长”以及“对医生工作不满意”为护士 WPV常见诱发因素。2.护士 WPV影响因素分析:科室、护士对WPV的认知与态度及医院对WPV的态度与应对措施是护士 WPV的影响因素。3.本研究基于Belk情境理论通过混合型研究设计最终析出护士 WPV高危情境要素,其中先行状态2个:患方为酗酒患者;精神状态异常时;环境或制度要素2个:对医院综合环境不满时;对医院就诊制度或流程不满时;目的要素3个:多次寻医生或护士未果时;等待时间较长时;不合理要求被拒绝时;时机要素4个:拒绝接受当前病情时;质疑医疗费用时;对护士服务态度或沟通不满意时;接受有创操作首次不成功时。
丰志强[5](2018)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乡村医生胜任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乡村医生胜任力现状,针对乡村医生职业特点探索一种直观高效的胜任力测评方式,在分析乡村医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关系基础上,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乡村医生胜任力测评模型,选用BP神经网络对乡村医生胜任能力进行评价,识别乡村医生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当前乡村医生胜任力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乡村医生胜任力提升与发展提供相关策略和依据。方法:本研究结合课题组前期对乡村医生胜任力理论研究,在前期研究建立的胜任力评价指标池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维度与条目建立乡村医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该评价体系进行验证,最终确定乡村医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现状研究,运用课题组设计问卷并进行横断面调查,选用人工神经网络中BP神经网络对乡村医生胜任力进行评价,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分析方法识别重点人群,并提出适应当前乡村医生发展的策略,建立乡村医生可持续发展路径。结果: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基础上,提取并构建乡村医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个人特质、专业技能、职业认知5个维度共计24项评价指标。随后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要素结构体系和结构进行验证,验证性因子显示,主要拟合指标中CMIN/DF=1.86,RMR=0.038、GFI=0.924,TLI=0.926,IFI=0.942,CFI=0.941,均高于拟合要求,模型结构效度检验通过,说明该模型整体拟合理想。选择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神经网络对乡村医生胜任力进行评价,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一个24-7-4向前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经过训练和测试该BP神经网络胜任力评价模型达了模型接受标准,评价结果显示所调查乡村医生中,良好等次最多,占43.84%;其次为一般等次,占28.08%;优秀等次占23.89%;较差等次最少占4.19%。乡村医生胜任力影响因素中,总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收入水平、参加培训、设备条件、养老保障。通过社会人口学特征下乡村医生胜任力水平差异性检验,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执业资格、不同工作角色、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乡村医生存在差异,胜任力水平相对较低的乡村医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年龄为30岁以下,学历为本科及以上,执业资格为职业(助理)医师的普通乡村医生,应列为重点关注人群。结论:本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乡村医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的方式,系统构建了包含5个维度共计24项胜任力评价指标的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乡村医生胜任力水平评价结果显示当前山东省乡村医生胜任力总体状况较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收入水平、参加培训、设备条件、养老保障为乡村医生胜任力影响因素。通过胜任力水平差异性检验,识别出应重点关注的乡村医生群体,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乡村医生可持续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乡村医生胜任力水平提供全新视角,也为改善乡村医生队伍整体工作状态,以期为新形势下能够对乡村医生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借鉴。
倪强[6](2017)在《上海市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对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老年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其养老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在家庭养功能逐步弱化的背景下,机构养老作为社会化养老方式的一种,承担着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对缓解养老压力,释放养老服务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养老护理员作为机构养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当前养老护理员面临着结构性的瓶颈,一方面需求总量缺口大仍然较大,另一方面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在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增长缓慢的前提下,特别是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下的积极倡导下,如何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素质水平,满足老年人标准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在分析上海市机构养老护理员现状基础上,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运用扎根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需求进行分析,并运用spss21.0对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供给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明确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水平存在的短板,为提升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水平提供可参考的政策依据。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相关概念解释和理论基础,为下一部分研究论文展开做铺垫;第二部分为第三、四章,第三章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运用扎根理论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机构养老护理人员素质需求结构进行分析,第四章则围绕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需求,对养老护理员素质水平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明确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水平存在的短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由由第五章构成,该部分从国外实践经验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挖掘可借鉴的成功模式;第四部分由第六章构成,针对上述实证分析,为提升机构养老护理人员素质提出针对性建议;第五部分为第七章,是对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进行总结和未来展望。本研究创新之处是在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研究相对缺乏现实下,通过文献梳理、资料分析,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将运用扎根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用于机构养老护理人员素质需求分析,以此为依据对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水平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明确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所存在的短板,并借鉴国外在养老护理方面成功的实践经验,为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提升提供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张婉莉[7](2016)在《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研究》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因此强烈的实践性是该学科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1]。《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指出,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与人格完善的基本目标。在诸多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中,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周期长、见效慢、难度大、易反复等特点所决定,耐挫力与意志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两种心理素质集中体现于辅导员的职业心理韧性上。职业心理韧性是最具整合性和实践性的一种重要的职业心理能力,它是指在经历重要的职业压力或逆境时,辅导员自身及其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与其自我调节过程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辅导员获得快速复原和积极成长的适应过程。职业心理韧性水平的高低,关乎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工作适应、工作绩效,乃至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心理韧性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解决当前这两个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路径,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理论模型→测量模型→测量工具→影响作用→影响机制→培养开发”等研究任务,系统深入地回答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心理韧性是什么、怎么测、会怎样、怎么办等问题。论文基于自主研发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针对全国高校展开大样本调查研究,借助实证统计分析了解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能力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并围绕职业心理韧性与高校辅导员工作适应相关议题,涉及到的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包括职业认同、职业承诺、心理授权和组织公民行为等,通过科学的建模技术,进一步探讨诸多心理素质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开发了具有整合性的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培养方案。论文采用的方法和获取的成果,将有利于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提升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全文除了导论与结论外,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研究任务:任务一:编制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测评工具(对应第三章)。依据心理测量学和统计学原理,以职业心理韧性的自我调节理论为模型,研制本土化的测量工具。所开发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具有科学的测量模型(包含8个维度32个条目)和理想的信度与效度。任务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现状分析(对应第四章)。采用《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面向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余所高校进行大样本调查,总共抽取了 1249个一线辅导员样本,分析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心理韧性总体发展水平和人口学差异。任务三: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对应第五章)。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适应的指标问题,本文从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与职业情绪情感三个维度,整合了职业承诺、工作倦怠与组织公民行为三种职业心理行为,全面立体勾勒出一副具有良好工作适应性的辅导员职业形象——高承诺—低倦怠—高绩效。然后,基于全国大样本调查数据分析,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适应现状。任务四:职业心理韧性对高校辅导员工作适应性的影响分析(对应第五章)。首先检验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对其工作适应性的直接解释力,然后建构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①,考察职业心理韧性对辅导员工作适应的内在作用机制问题。研究选取最能反映辅导员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职业适应过程,从中锁定职业认同与心理授权两种职业心理能力,通过建模技术尝试回答职业心理韧性究竟是通过什么(怎样起作用)、在什么条件下(何时起作用)来影响辅导员的工作适应性,揭示在重要的职业时刻辅导员的诸多心理资源是如何相互作用来影响其工作适应性。任务五: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培养(对应第六章)。基于论文实证研究结果,从培养的理论取向、培养路径和培养方法三个水平,整合了诸多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并从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分别给出了开发韧性的思路,对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培养与辅导员培训工作提供系统且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实现成果转化的研究初衷。
苏红[8](2017)在《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测量及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医学硕士研究生是国家高技能型人才,担负着国家医学前进与发展的重任,事实证明,其心理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其生活、学习与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对于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仅需重视提升科研水平与临床技能,也必须重视对其心理素质的提升。然而,以往的心理素质研究多是以大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于研究生的研究颇少,对于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素质的系统研究几乎空白,对于如何有效提升其心理素质水平更是研究颇少。基于此,本课题主要进行以下研究:1.采用定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确定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与调查结果构建其结构,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与适应性品质3个维度,认知品质包括应变性、深刻性、监控性与创造性等4个因子,个性品质包括责任感、求知性、有恒性、耐挫性、规划性与自律性等6个因子,适应性包括社会适应、职业适应与社会适应等3个因子。依据概念与结构构建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经过三次预测后形成正式问卷,问卷包括62个题项。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问卷的信效度较好,可以用于测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素质。2.运用自编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对来自西南、华南、华北、东北的6所医学院校的1599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心理素质的总分、三个维度、各因子在年级、年龄、性别、曾是否就业、婚姻状态、就业状态等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3.运用自编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调查问卷,采用开放式问卷及封闭式问卷对专家和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三次调研,利用频次分析,选取频次高的内容结合前期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特点调查结果,构建了“三阶段递进式”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并设定教育训练目标、内容、组织方式、效果评价方式等。4.研究者抽取模式中的一部分,进行实证研究,前期特点调查发现,二年级的医学硕士研究生正处于心理素质从高向低转化的阶段,因此,选取二年级医学硕士研究生作为被试,对其进行心理素质提升的干预训练,利用模式构建中第二阶段的教育训练内容,对研究生们进行了10次较密集的心理训练,然后利用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研究生压力问卷、压力应对与心理健康问卷对该干预组成员进行干预训练前后测,并结合对照组成员的前后测结果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结果发现,干预组训练前后在5个测量工具上均显示显着性差异。表明训练对于提升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及缓解其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程度等有效,也表明构建的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有效。采用对研究生本人及其同学同事进行访谈的方式进行定性研究,以进一步测查干预的结果,结果显示,训练在对于研究生改变认知、完善个性、增强适应性方面有效。5.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测查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研究生压力及压力应对、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理清它们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显示心理素质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有直接效应,心理素质也可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影响其压力、压力应对及心理健康水平。6.基于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前期的一系列工作,提出医学院校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管理对策:院校领导与导师重视、有必要的心理专业人员、有必要的经费、有必要的教育训练场所、有必要的制度以及分阶段分对象对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刘芳,仲从善[9](2014)在《中职与普高学生心理素质差异及其结构模型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与在普通高中就读将处于青年初期的学子们分成了两类人群,即高中生和中职生,可以说,职校校园与普高校园是两个迥然不同的学习氛围,中职生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也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所以本研究以中职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确定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成分,从而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王贺芳[10](2014)在《构建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深入开展,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已成为提高临床护理服务内涵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为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逐渐受到重视,众多院校结合医学教育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医院增加相关培训以提高在职人员的人文执业能力,但教育、培养效果如何,还有待于客观工具的评价。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构建护士人文执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工具,为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测评提供可操作的量化工具。方法1.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通过国内外数据库查阅人文执业能力及相关测评工具相关文献,分析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知识结构,结合对6名护理专家进行关于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知识结构的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构建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理论结构框架,并初步形成护士人文执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专家咨询将护士人文执业能力评价指标按照“非常重要”到“非常不重要”5级评分法制定专家咨询表,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7名护理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依据专家建议及统计结果对指标进行修订,形成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初始测评工具,题项采用“非常符合”、“符合”、“一般”、“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Likert-5级评分法,依次分别赋值为5、4、3、2、1。3.测评工具初测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80名在职护士进行测评。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题项进行分析和筛选,确立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工具。4.正式施测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4所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400名在职护士进行施测。用内部一致性分析、内容效度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测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1.专家咨询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初步收集8个维度,60个指标,经归纳、分析、整理,删除护理人文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两个维度和相关指标,保留6个维度及49个指标。第一轮专家咨询保留6个维度、40个指标,其中删除“能不断从传统和现实中汲取‘仁爱’营养”、“有审美情趣”等13个指标,增加“掌握美的基本原则”、“专业知识扎实”等4个指标,修改9个指标。第二轮专家咨询形成由6个维度,37个条目组成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初始测评工具,其中删除“能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用护理法指导临床实践”等3个指标,修改5个指标。2.项目分析各条目临界比率值在7.790-13.826之间,P<0.001; Pearson相关分析各条目相关系数在0.544-0.720之间,P<0.001。3.效度检验(1)内容效度:本研究进行了专家访谈和两轮专家咨询,对条目进行了修订,同时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大于0.4,且P<0.001,保证了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工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2)结构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共萃取了5个因素,删除14个条目,保留了23个条目,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在0.566~0.815之间,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294%;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X2=386.243、χ2/df=2.158、P<0.001、NFI=0.915、TLI=0.944、 CFI=0.952、IFI=0.953、RFI=0.901,最终确定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工具,由护理沟通能力、心理适应能力、护理审美能力、法律运用能力、关怀实践能力5个维度,21个条目组成。4.信度检验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工具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35,各维度Cronbach’s a系数在0.786~0.898之间;分半信度系数为0.827,各维度分半系数在0.726~0.905之间;重测信度为0.822,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82~0.848之间。结论本研究构建了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工具,且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因素分析对护士心理素质结构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素分析对护士心理素质结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抽样方法 |
2.4 研究工具 |
2.5 资料收集 |
2.6 统计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8 伦理原则 |
2.9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 |
3.2 研究对象工作倦怠现状 |
3.3 研究对象教学能力现状 |
3.4 研究对象角色压力现状 |
3.5 研究对象教学能力、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
3.6 研究对象工作倦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 |
4.2 研究对象工作倦怠现状分析 |
4.3 研究对象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
4.4 研究对象角色压力现状分析 |
4.5 研究对象教学能力、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分析 |
4.6 研究对象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已发表综述) |
参考文献 |
(2)临床教学行为与新护士转型冲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护士离职率高,转型冲击严重,需针对性干预 |
1.1.2 新护士的临床教学行为亟待关注 |
1.2 理论依据 |
1.2.1 社会学习理论 |
1.2.2 行为主义理论 |
1.2.3 “金”的概念框架模型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临床教学行为研究现状 |
1.3.2 新护士转型冲击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相关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
1.6.1 相关概念 |
1.6.2 操作性定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2.1 研究总体 |
2.2.2 研究样本 |
2.2.3 样本量估算 |
2.2.4 临床带教教师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5 新护士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研究工具 |
2.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3.2 临床教学行为量表 |
2.3.3 新护士转型冲击量表 |
2.4 研究资料收集与整理 |
2.4.1 资料收集 |
2.4.2 资料整理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学问题 |
2.8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参与调查医院情况 |
3.1.2 临床带教教师一般资料情况 |
3.1.3 新护士一般资料情况 |
3.2 新护士相关的临床教学行为现状 |
3.2.1 临床带教教师自评教学行为现状 |
3.2.2 新护士对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现状 |
3.2.3 临床带教教师和新护士评价教学行为的差异分析 |
3.3 新护士的转型冲击现状 |
3.3.1 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 |
3.3.2 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单因素分析 |
3.4 临床教学行为与新护士转型冲击相关 |
3.4.1 临床带教教师自评教学行为与新护士转型冲击的相关性 |
3.4.2 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新护士相关的临床教学行为亟待提高 |
4.1.1 临床带教教师自评教学行为的分析 |
4.1.2 新护士评价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 |
4.1.3 临床带教教师和新护士对临床教学行为评价的差异分析 |
4.1.4 新护士相关的临床教学行为区别于实习护生 |
4.1.5 临床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新护士的转型冲击程度较高 |
4.2.1 新护士转型冲击的整体状况分析 |
4.2.2 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单因素分析 |
4.3 临床教学行为与新护士转型冲击相关 |
4.4 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创新性 |
5.3 研究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5.3.1 研究不足之处 |
5.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阶段波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实现国家教育发展的应然之需 |
1.1.2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波动性亟需归纳总结 |
1.1.3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亟待完整丰富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工作投入的研究现状 |
1.2.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3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选定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阶段波动趋势 |
2.1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波动趋势的问卷设计、发放与检验 |
2.1.1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波动趋势的问卷设计 |
2.1.2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波动趋势的问卷发放 |
2.1.3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波动趋势的问卷检验 |
2.1.4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总体状况 |
2.2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阶段波动趋势分析 |
2.2.1 年龄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阶段波动趋势 |
2.2.2 教龄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阶段波动趋势 |
2.2.3 职称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阶段波动趋势 |
2.2.4 婚姻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阶段波动趋势 |
2.2.5 荣誉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阶段波动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阶段影响因素研究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检验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问卷调查的发放 |
3.1.3 调查问卷的检验 |
3.2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分析 |
3.2.1 KMO和 Bartlett检验 |
3.2.2 方差分析 |
3.2.3 共同因素的提炼与检验 |
3.3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3.2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与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4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阶段影响因素研究 |
3.4.1 新手阶段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2 适应阶段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3 熟练阶段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4 专业阶段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阶段提升建议 |
4.1 合理分配新手阶段教师工作任务,增强组织归属感 |
4.2 改善适应阶段教师的薪资待遇,建立合理晋升机制 |
4.3 给予熟练阶段教师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
4.4 打破专业阶段教师“舒适区”,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波动趋势调查表 |
附录二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因素影响程度表 |
附录三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影响因素水平表 |
附录四 :附表汇总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基于Belk情境理论的护士工作过场所暴力高危情境要素识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1.1 工作场所暴力的概念 |
1.2 国内外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现况 |
1.3 护士WPV的负面影响 |
1.4 护士WPV的风险识别 |
2.研究目的 |
3.研究内容 |
4.相关概念界定 |
4.1 工作场所暴力 |
4.2 情境 |
4.3 Belk情境理论 |
5.研究设计 |
6.伦理学考量 |
7.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 |
2.2 调查工具 |
2.3 问卷收集 |
2.4 资料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3.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 护士不同类型WPV的发生率 |
3.3 护士WPV发生特征 |
3.3.1 护士WPV发生的环境特征 |
3.3.2 WPV施暴者特征 |
3.3.3 暴力发生的原因 |
3.4 护士WPV的影响因素 |
4.讨论 |
4.1 护士WPV事件发生现况 |
4.2 护士WPV发生的特征 |
4.3 护士WPV的影响因素 |
5.总结 |
第二部分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高危情境要素识别的质性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方式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2 研究场所 |
2.3 资料收集 |
2.4 资料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3.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 护士WPV高危情境要素 |
4.讨论 |
5.建议 |
6.总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1 伦理审查批件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调查工具 |
致谢 |
(5)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乡村医生胜任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4 质量控制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基本情况 |
2 乡村医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3 乡村医生胜任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胜任力评价模型的训练与测试 |
5 乡村医生胜任力现状评价 |
讨论与建议 |
1 讨论 |
2 建议 |
结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点 |
3 问题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6)上海市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养老护理员素质研究 |
1.2.2 国内养老护理员素质相关实践研究 |
1.2.3 研究小结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养老护理员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机构养老 |
2.1.2 养老护理员及素质 |
2.2 理论基础 |
2.2.1 激励理论 |
2.2.2 胜任力理论 |
第三章 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需求分析 |
3.1 上海市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发展现状 |
3.1.1 上海市养老机构发展概况 |
3.1.2 上海市机构养老护理员基本概况 |
3.2 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需求结构分析 |
3.2.1 扎根理论及可行性 |
3.2.2 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需求分析 |
3.2.3 研究过程 |
3.3 检验和修正 |
3.3.1 问卷设计 |
3.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3.3.3 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需求分析 |
第四章 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水平的实证研究 |
4.1 调查概述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内容及检验 |
4.1.3 研究方法 |
4.2 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水平评述 |
4.2.1 基本情况概述 |
4.2.2 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水平存在的问题 |
4.3 养老护理员素质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 |
4.3.2 研究方法及过程分析 |
4.3.3 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水平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国外实践经验借鉴 |
5.1 日本—标准化模式 |
5.1.1 严格的资格准入机制 |
5.1.2 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 |
5.1.3 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
5.2 美国—专业化模式 |
5.2.1 健全的分级分层制度 |
5.2.2 专业的培训教育体系 |
5.3 德国—制度化模式 |
5.3.1 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 |
5.3.2 标准化的养老护理教育 |
5.4 澳大利亚—职业化模式 |
5.5 研究小结 |
5.5.1 完善养老护理政策法规体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
5.5.2 加强养老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强化护理实践应用 |
5.5.3 细化机构养老服务职能体系,健全分级分层制度 |
第六章 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提升对策 |
6.1 制度层面 |
6.1.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福利 |
6.1.2 健全养老法规条例,保障合法权益 |
6.1.3 健全竞争激励制度,提升个人福利 |
6.1.4 加快构建教育培训制度,强化专业素养 |
6.2 管理层面 |
6.2.1 完善职业监管体系,确保政策执行效率 |
6.2.2 建立分层管理体系,细化养老服务职能 |
6.2.3 完善人员准入机制,提高职业鉴定标准 |
6.3 社会层面 |
6.3.1 激发企业活力,增加养老资本存量 |
6.3.2 加强培训力度,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
6.3.3 拓宽职业空间,满足自我发展需求 |
6.3.4 转变养老观念,树立自助养老意识 |
6.3.5 加强政策宣传,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
6.4 自身层面 |
6.4.1 强化基本职业素养 |
6.4.2 弥合知识结构短板 |
6.4.3 拓展业务技能范围 |
6.4.4 加强自身品格塑造 |
6.4.5 完善长期职业规划 |
6.4.6 培养自身创新能力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研究 |
四、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健康的研究 |
五、关于职业心理韧性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想与方法 |
一、研究设想 |
二、研究方法 |
三、拟实现的学术创新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活动观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观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韧性思想 |
一、儒家“进取”的韧性观 |
二、道家“顺应”的韧性观 |
三、佛家“超脱”的韧性观 |
第三节 职业心理韧性的因素-过程整合模型 |
一、职业心理韧性的理论变迁 |
二、职业心理韧性的三种因素-过程整合模型 |
第四节 辅导员韧性研究的其他心理学理论 |
一、心理发展生态系统理论 |
二、心理资本理论 |
三、自我调节的社会认知理论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测评工具编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预测版)》编制 |
一、构建量表的原始题项池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预测版)》项目分析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预测版)》结构分析 |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检验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结构验证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信度分析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效度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总体发展水平 |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水平的差异分析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在性别、学历和婚姻状态上的差异 |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经验对职业心理韧性的影响差异 |
三、组织特征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影响差异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第四节 不同复原力水平的高校辅导员之职业心理韧性特点 |
一、复原力量表在高校辅导员群体中的适用性分析 |
二、三种复原力水平的高校辅导员筛选 |
三、复原力水平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影响差异 |
小结 |
第五章 职业心理韧性对辅导员工作适应的影响 |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工作适应的测量指标 |
一、高职业承诺 |
二、高工作绩效 |
三、低工作倦怠 |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三节 职业心理韧性对高校辅导员工作适应的影响 |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适应的现状分析 |
二、职业心理韧性与高校辅导员工作适应的相关分析 |
三、职业心理韧性对高校辅导员工作适应的直接影响 |
四、关于职业心理韧性影响效应的讨论分析 |
第四节 职业心理韧性对高校辅导员工作适应的影响路径 |
一、影响变量的选取依据与建模技术 |
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之统计验证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分析 |
四、高校辅导员心理授权的调节作用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培养 |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培养的理论取向 |
一、心理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取向 |
二、积极组织行为学取向的韧性提升模式 |
三、自我调节取向的韧性提升模式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整合式提升方案 |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培养途径 |
一、缓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压力源 |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自身的韧性资产 |
三、改善高校辅导员职业环境中的韧性资源 |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具体培养方法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叙事疗法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的档案干预法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研究路径具有生态性与整合性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具有理想的信度与效度 |
三、高校辅导员的自我调控力是提升其职业心理韧性的关键资源 |
四、职业心理韧性能直接预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适应性水平 |
五、职业心理韧性通过积极路径间接促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适应性 |
六、开发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心理韧性应有整合观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致辅导员老师 |
附录2: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工作流程示意图 |
附录3: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预测量表》题项 |
附录4: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预测量表》因素分析实际工作流程图 |
附录5: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题项 |
附录6: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 |
附录7: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的构面与题项分析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测量及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
第二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概念及结构的构建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程序 |
第三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的编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特点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5 讨论 |
第五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调查研究 |
5.1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第一次调查 |
5.2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第二次调查 |
5.3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第三次调查 |
5.4 讨论 |
第六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 |
6.1 构建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的理念探索 |
6.2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目标体系构建 |
6.3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内容体系构建 |
6.4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组织方法体系构建 |
6.5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
6.6 讨论 |
第七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实证研究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对象 |
7.3 研究所遵循的伦理原则 |
7.4 研究程序与使用的工具 |
7.5 研究方法 |
7.6 数据处理 |
7.7 研究结果 |
7.8 讨论 |
7.9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八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
8.1 医学院校领导重视 |
8.2 医学院校导师重视 |
8.3 有必要的心理专业人员 |
8.4 提供必要的训练场所 |
8.5 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
8.6 建立必要的制度 |
8.7 注重分阶段分对象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训练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9.1 研究结论 |
9.2 本课题创新点与不足 |
9.3 本研究下阶段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我国心理素质30年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
附件2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
附件3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
附件4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
附件5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研究专家问卷(第一次) |
附件6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研究咨询问卷 |
附件7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研究专家(研究生)问卷 |
附件8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研究专家(研究生)问卷 |
附件9 心理团体活动人员招募 |
附件10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修订版) |
附件11 研究生心理压力问卷 |
附件12 应对方式量表 |
附件13 医学硕士研究生团体活动方案设计(试行) |
附件14 医学硕士生团体活动访谈结构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9)中职与普高学生心理素质差异及其结构模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心理素质含义及其结构 |
1.1 两种心理素质观 |
1.2 心理素质结构 |
2 中职生与普高生的心理素质调查 |
2.1 问卷编制 |
2.2 施测及调查结果 |
2.2.1 心理素质成分的重要性排序和分析项目的筛选 |
2.2.2 中职生和普高生应然心理素质成分重要性排序对比分析 |
2.2.3 中职生和普高生实然心理素质自评对比 |
3 中职生心理素质结构探析 |
(10)构建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对象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护士人文人文执业能力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因素分析对护士心理素质结构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研究[D]. 孙艳萍. 延边大学, 2020(05)
- [2]临床教学行为与新护士转型冲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左亚梅. 兰州大学, 2020(01)
- [3]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阶段波动性研究[D]. 吴胜秋.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基于Belk情境理论的护士工作过场所暴力高危情境要素识别的研究[D]. 蔡建政. 苏州大学, 2019(04)
- [5]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乡村医生胜任力评价研究[D]. 丰志强. 潍坊医学院, 2018(04)
- [6]上海市机构养老护理员素质提升对策研究[D]. 倪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
- [7]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研究[D]. 张婉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8]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测量及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D]. 苏红. 第三军医大学, 2017(11)
- [9]中职与普高学生心理素质差异及其结构模型探析[J]. 刘芳,仲从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11)
- [10]构建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D]. 王贺芳. 新乡医学院,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