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子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子,硝盐,风味,陈化,卤汁,鱼群,青稞。
电子舌论文文献综述
潘岳[1](2019)在《基于电子舌感应技术的肉类硝盐组分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电子舌感应技术测量和预测了猪肉、羊肉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氯化物的含量。建立了3种化合物、4个浓度水平的系统,采用PLS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电子舌传感器PLS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精确度,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其中羊肉的PLS预测模型效果优于猪肉;硝酸盐、亚硝酸盐优于氯化物;高浓度优于低浓度。综上,基于电子舌感应技术的肉类硝盐组分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12期)
刁静雯,李超敏,赵永敢,代建华[2](2019)在《电子舌在甲鱼酶解液滋味评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鱼肉酶解液的滋味品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舌对甲鱼肉酶解液滋味进行检测,并与人工感官评定比较。结果显示,甲鱼肉酶解液滋味鲜味和苦味较为突出,复合蛋白酶联合风味蛋白酶可以增强甲鱼肉酶解液鲜味,降低酶解液苦味。电子舌检测与人工感官评价对甲鱼肉酶解液滋味分析,具有较为一致的评定效果,而电子舌更能灵敏评价出每种滋味的强弱。(本文来源于《肉类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任二芳,牛德宝,温立香,刘功德,谢朝敏[3](2019)在《电子鼻和电子舌在水果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鼻和电子舌分别通过模仿哺乳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对样品的感官品质进行客观快速评定,因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重点对国内外电子鼻、电子舌及电子鼻和电子舌联用在水果检测方面的应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水果采后的快速检测分析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李学林,张耀,陈鹏举,施钧瀚,姚静[4](2019)在《基于口尝评价和电子舌评价的药物苦味迭加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汤剂含有复杂的苦味。该文以中药单体苦味物质简单混合为切入点研究苦味迭加的呈苦规律。以盐酸小檗碱(生物碱类)、栀子苷(萜类)、熊果苷(糖苷类)为母液物质,以槐定碱(生物碱类)、龙胆苦苷(萜类)、葛根素(糖苷类)为添加物质,将不同的添加物质按照浓度梯度分别与不同母液两两混合进行苦味迭加得到混合液,通过口尝评价(THTPM)和电子舌评价添加物溶液和混合液的苦度,以威布尔、对数曲线建立添加物溶液及混合液的苦度-浓度拟合模型。对比分析添加物溶液与混合液的苦度-浓度模型、苦度差值(ΔI_0/ΔI_e),探讨母液对混合液苦度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添加物溶液苦度模型和混合液迭加苦度模型都符合威布尔模型和对数模型(口尝评价:R~2≥0. 887 0,P<0. 01;电子舌评价:R2≥0. 753 2,P<0. 05),威布尔模型的拟合度普遍高于对数模型;口尝苦度差值(ΔI_0)呈单调递减趋势;口尝迭加苦度和电子舌迭加苦度拟合方程:R~2≥0. 874 2,P<0. 01。该文通过对不同种类的中药苦味物质相互迭加,进行口尝和电子舌联合评价,发现迭加后的苦度依然与添加物质浓度呈威布尔或对数关系;口尝评价显示苦味母液对混合液苦度的影响随添加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电子舌迭加苦度和口尝迭加苦度明显相关。但后期需通过筛选浓度梯度、增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殷海艳,王哲,何梦柔[5](2019)在《电子舌在不同来源卤汁的对比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七种来自不同厂、不同卤制工序的卤汁,电子舌通过主成分(PCA)、线性判别(LD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休闲卤豆干厂不同卤制工序的卤汁在组分和香气上存的差异相对较小,而不同休闲卤豆干厂同一卤制工序的卤汁在组分和香气上存在较大差异,从雷达图上可知不同卤豆干厂的卤汁风味各具特色。(本文来源于《粮食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09期)
郭琳琳,罗静,庞荣丽,王瑞萍,乔成奎[6](2019)在《基于电子舌的氯吡脲对草莓风味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草莓"甜查理"盛花后一周,喷施清水及4个浓度(2.5、5.0、10、20 mg/L)的氯吡脲,检测由此产生的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游离氨基酸、单宁等风味营养品质含量,电子舌分析技术检测酸、甜、苦、鲜、咸、涩味、苦味回味、涩味回味等味觉指标,评价氯吡脲的使用及浓度水平对草莓风味营养品质和滋味的影响,并分析电子舌在检测氯吡脲对草莓滋味影响方面运用的优势。结果表明:氯吡脲能够提高草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降低总酸含量,提高固酸比值,降低游离氨基酸种类和游离氨基酸总量;低浓度(2.5、5.0 mg/L)的氯吡脲处理能降低草莓单宁含量,而高浓度(10、20 mg/L)处理会使单宁含量显着升高;电子舌味觉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氯吡脲处理可使草莓甜味增加,酸味降低,但是咸味和鲜味及与其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99)的苦味也相应降低;游离氨基酸总量与鲜味值、单宁含量与涩味回味值、总酸含量与酸味值、固酸比与甜味值均呈正相关性。低浓度氯吡脲使用对草莓的甜味、酸味等滋味和风味组成具有正面影响,而无论氯吡脲浓度使用高低对咸味和鲜味等滋味和风味组成均有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唐红梅,李玉斌,王浩文,吴华昌,任锋[7](2019)在《基于电子鼻与电子舌建立青稞格瓦斯货架期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子鼻与电子舌技术,结合ASLT加速实验,建立青稞格瓦斯货架期预测模型。将青稞格瓦斯储藏于25、35、45℃条件下,以感官、pH、可溶性固形物、透光率为主要指标,综合分析在不同温度下青稞格瓦斯品质随时间的变化,并应用Q10模型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25、35、45℃下青稞格瓦斯货架期为18、12、6 d。将储藏温度与货架期进行拟合得到货架期预测模型:Y=—0.6X+33,R~2=1(Y为货架期;X为储藏温度)。选取28、38℃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较小,说明此模型可初步预测青稞格瓦斯的货架期,该模型的建立为格瓦斯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郭金英,李杰,吴影,任国艳,崔国庭[8](2019)在《基于电子舌和色谱技术分析蒸煮猪肉滋味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3种原料猪肉(藏香猪、叁门峡黑猪、杜长大白猪)分别蒸煮后,利用液相色谱分别测定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气相色谱测定脂肪酸含量,电子舌检测样品滋味物质,采用SPSS 19分析3种猪肉滋味的差异。结果表明:蒸煮后叁门峡黑猪肉的游离谷氨酸含量最高,藏香猪肉的肌苷酸含量最高,二者的鲜味较强。蒸煮后藏香猪肉5′-腺嘌呤核糖核苷酸(5′-AMP)和5′-次黄嘌呤核苷酸(5′-IMP)含量最高,达192.41mg/100g,叁门峡黑猪次之,杜长大白猪最小,藏香猪鲜味增强作用较强。蒸煮后,叁门峡黑猪总脂肪酸含量最高为(2.25±0.02)mg/g,叁门峡黑猪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其次为藏香猪,杜长大白猪含量最低。蒸煮后3种猪肉的第1主成分贡献率值距离较近,表明蒸煮后3种猪滋味具有相似性。蒸煮后藏香猪、叁门峡黑猪和杜长大白猪肉鲜味物质差异较大,滋味相似。(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9年08期)
易宇文,胡金祥,刘阳,彭毅秦,邓静[9](2019)在《电子鼻和电子舌联用技术在评价酱油风味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比较电子鼻、电子舌及其信号联用技术在酱油风味评价中的效果,试验分别利用电子鼻、电子舌及其融合合并的检测信号,结合主成分、判别指数、质量控制模型和马氏距离等数学方法综合评价8种不同产地酱油风味。电子鼻分析表明8个样品可分成3组,但同组的4、8号两个样品无法区分;电子舌分析表明2、3号样品相似度最高,1、5、6号和8号样品有一定相似度,4、7号样品差异最大;电子鼻和电子舌检测信号融合分析表明8个样品分成3组(即3种风味),且每组样品无交叉重合,区分效果好。电子鼻/电子舌检测信号联用能从气味和滋味综合评价酱油,且分辨能力强,是智能感官评价食品风味的新趋势。(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4期)
国婷婷,殷廷家,杨正伟,荆晓语,王志强[10](2019)在《基于WPT-IAF-ELM的小麦储存年限电子舌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对不同储存年限的陈化小麦进行快速、客观的评价分析,提出基于小波包变换(WPT)、改进鱼群算法(IAF)和极限学习机的小麦储存年限电子舌检测模型(WPT-IAF-ELM)。针对电子舌输出信号复杂、数据量大的特点,采用小波包变换对原始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以降低数据维度,缩减数据规模。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鱼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参数,建立小麦储存年限检测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对5个储存年限的陈化小麦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与分别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ELM算法相比,WPT-IAF-ELM的分类效果更优,其训练集正确率、测试集正确率、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6%、92%、95%和0. 91,表明提出的组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电子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甲鱼肉酶解液的滋味品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舌对甲鱼肉酶解液滋味进行检测,并与人工感官评定比较。结果显示,甲鱼肉酶解液滋味鲜味和苦味较为突出,复合蛋白酶联合风味蛋白酶可以增强甲鱼肉酶解液鲜味,降低酶解液苦味。电子舌检测与人工感官评价对甲鱼肉酶解液滋味分析,具有较为一致的评定效果,而电子舌更能灵敏评价出每种滋味的强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子舌论文参考文献
[1].潘岳.基于电子舌感应技术的肉类硝盐组分可行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
[2].刁静雯,李超敏,赵永敢,代建华.电子舌在甲鱼酶解液滋味评定中的应用[J].肉类工业.2019
[3].任二芳,牛德宝,温立香,刘功德,谢朝敏.电子鼻和电子舌在水果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食品工业.2019
[4].李学林,张耀,陈鹏举,施钧瀚,姚静.基于口尝评价和电子舌评价的药物苦味迭加规律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
[5].殷海艳,王哲,何梦柔.电子舌在不同来源卤汁的对比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
[6].郭琳琳,罗静,庞荣丽,王瑞萍,乔成奎.基于电子舌的氯吡脲对草莓风味影响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9
[7].唐红梅,李玉斌,王浩文,吴华昌,任锋.基于电子鼻与电子舌建立青稞格瓦斯货架期预测模型[J].食品科技.2019
[8].郭金英,李杰,吴影,任国艳,崔国庭.基于电子舌和色谱技术分析蒸煮猪肉滋味物质[J].食品与机械.2019
[9].易宇文,胡金祥,刘阳,彭毅秦,邓静.电子鼻和电子舌联用技术在评价酱油风味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10].国婷婷,殷廷家,杨正伟,荆晓语,王志强.基于WPT-IAF-ELM的小麦储存年限电子舌检测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