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干部迁徙生活方式满意调查结果分析

离退休干部迁徙生活方式满意调查结果分析

潘雨利徐萍通讯作者李修英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582-02

2007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空巢老人在各大城市的平均比例已达30%以上,个别大城市甚至超过50%,预计到2025年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1】。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下面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离退休老干部迁徙生活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做如下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2014年迁徙外地生活的215名离退休老干部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迁徙时间半年以上,迁徙地跨越为省。迁徙方式为:①“候鸟”形式,即每年南北方各居住半年;②投奔亲戚朋友的;③随子女迁移的。年龄大于60岁。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设计

自行设计迁徙老人生活现状问卷,问卷有两部分内容组成:⑴迁迁徙老年人生活状况满意度:采用被广泛应用于感觉或心情的描述以及测量的视觉模式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VAS)进行测量【2】:在10cm长直线的两端分别标记“十分满意”记10分和“十分不满意”记0分,迁徙的离退休老干部根据对异地生活满意程度的实际感受在执线相应部位做上表,标记的数字就是生活满意度的得分。⑵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问卷:迁徙年限,异地的生活现状,身体健康状况,异地就医形式,精神慰藉情况,与人交往状况等六个方面。

1.2.2调查方法

对迁徙的离退休干部来医院办理补办异地就医的进行问卷调查,征得老人的同意,按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进行询问,调查人员填写问卷。所有问卷当场收回。有效问卷215份。

1.3统计学分析

将收回的资料经检查核对后所得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t和x2检验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离退休干部的一般情况见(表1)

2.2迁徙离退休干部生活状况满意度得分迁徙前和迁徙后比差异有统计学习意义(P<0.01)见(表2)

2.3异地生活对迁徙离退休干部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见(表3),表3中异地迁徙年限和异地亲戚朋友相处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地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异地就医报销、子女孝顺程度及与人交往状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迁徙老年人指的是在年老或离退休后,迁离其工作生活过的原居住地,搬迁到其他城市或地区居住的老年人【2】。空巢老年人的迁徙可,分为三种情况,“候鸟”形式、投亲戚朋友和偷看子女的形式迁居他地生活。“候鸟”形式大多是退休老年人一般情况是南北方各地居住半年左右,这种情况需要身体状况好,具有来回迁徙的能力。投奔亲戚朋友的主要是孤寡老人,因为在居住地没有亲人,年龄大了,身体状况不好,需要人照顾,于是去亲戚朋友那里居住。投奔子女的是因为老年人的子女都在外地,或者是居住地的子女生活条件不如外地子女优越,或是老年人对外地子女有偏爱,喜欢和他们居住等。

3.1迁徙的离退休干部迁徙后生活满意度有所提高

迁徙老年人生活质量是一个国家在和谐化发展过程中体现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参与指标【3】。大部分的迁徙的离退休干部迁徙前远离子女居住处于空巢状态,或者老人生活质量还很好,能够独立生存,基于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冬南夏北远离子女的“候鸟”生活方式【4】。此时老年人缺乏子女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容易产生孤独感,精神生活单调,所以生活满意度下降,于昌妹等【5】研究结果显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低于非空巢老人,而家庭功能尤其是子女经济状况好,支持和照顾老年人的生活,及精神慰藉等方面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其中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也支持上述结论,迁徙离退休干部迁徙后的生活满意度比迁徙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是因为空巢离休干部回归的非空巢状态,同亲朋好友、子女共同生活,生活上有人照料,精神上得到了慰藉,空虚感及孤独感减轻。候鸟式的生活方式的老年人,因为远离了自己多年的生活环境,到了自己不太熟悉的新环境,长生新鲜感,在加之南北气温的差异,对老年人老说是喜欢在温度暖和适宜生活的环境居住。所以迁徙后离退休干部生活满意度较迁徙前有所提高。

3.2迁徙因素对离退休干部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迁徙年限和迁徙后与亲朋相处好坏对迁徙离退休干部生活质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地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异地就医报销、子女孝顺程度及与人交往状况迁徙后对离退休干部生活满意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异地生活状况看,因为老年人到了新的生活环境,生活空间从人文环境,地域差异,饮食习惯,社会关系等都存在差异性,这对离退休干部也是一大障碍,因为离退休干部,在原来的家乡是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社会关系都是生活在领导基层的人物,家乡的资源包括熟悉的环境、朋友、生活习惯以及社会资源和社会福利都是比较优越的。移居他地,沦落成普通人的待遇,心理很是不平衡,饮食习惯,和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都需要适应。这会对他们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对于身体和心理素质好的干部来说,会很快适应,对于身体和心理素质差的干部来说就会引起身体健康问题。因此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所以此调查也会出现异地生活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方面出现差异。

身体状况出问题,就涉及到就医问题,但是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是在原居住地,异地就医成为迁徙干部人群的有一大难题。异地就医,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因为异地工作、异地安置(比如候鸟老人和迁徙老人)、异地转诊就医等原因,在参保统筹区域之外的医疗机构就医或购药的行为【7】。因为异地就医,不能走医保程序,这样就需要自己先垫付医疗费用,然后到原居住地报销。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医疗保险体制尚不发达,全国各地的医疗保险统筹层次还很低,而且各统筹地政策不统一、医疗保险待遇标准也不一致,各地的医疗保险结算起付线、自付比例、封顶额度等计算标准都不相同。各地的医保政策不尽相同,而且信息资源缺乏互通共享,异地就医的参保人员的医保待遇得不到完全保障,这就给异地养老就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和隐患。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采取的是属地化管理模式,在国家层面尚没有跨省、跨部门的异地医保就医协调机构[8]。这样报销环节复杂,程序麻烦。报销不及时,比例不统一,如果票据丢了,坏了都会有报销不了的能性,所以本次调查显示异地就医报销情况不满意百分比高于满意的人群。

配偶能在经济,情感和生活相互照料等方面会提供帮助,这有助于提高离退休干部生活满意度,由于人际关系减少,迁徙离休干部的寂寞感较强,所以与夫妻共同迁徙的满意度高。鼓励丧偶、离异的老干部再婚,最好是迁徙地找配偶更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意度。

人际关系交往影响迁徙离退休干部生活满意度,因为地域差异,异地语言障碍,交流困难,人际关系网难建立,如果子女不帮助建立人际关系,老年人就会产生孤独感,长期如此会导致抑郁和痴呆症的发生。但老干部文化程度较高,生活阅历丰富,会积极主动与人交往能在迁徙地的老人重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减少其迁徙地的孤独感,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4小结

随子女迁徙养老相对留守空巢养老是一个较好的养老方式,迁徙后子女孝顺程度,会给老年人提供经济支持、人文交流,社会关系的帮助。社会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老年人建立性的社会关系网。通过家庭、社会和迁徙离退休干部的共同努力来提高迁徙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慧清,吴清爱.“空巢候鸟”老人的心理需求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

2902-2904.

[2]符丽燕,杨晔琴,余昌妹,等.迁移情况对温州市迁移老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分析[C].第15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2,6:233-235.

[3]肖海静,张苇,彭明芳,等.武汉市江汉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1691-1692.

[4]李贝,吴清福.SF-36量表测定广大省移居老年人生活质量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5:378-381.

[5]赖新环,张尽晖.大城市候鸟式老人生活状况研究[J].西北人口,2008,29(5):22-26.

[6]余昌妹,薛超,潘莹莹,等.生活不能自理空巢老人健康与社会支持现状调查[J].2010,24(34):3119-3121.

[7]梁红,刘明,陈迪.从定点医院看医保异地就医管理问题[C].北京:第二届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学术年会,2010:91—93.

[8]赵红,李铁占,高峰,等.从“候鸟老人’就医状况分析医保异地管理问题[J].空军医学杂志,2012,28(2):108-109.

作者简介:

潘雨利(1964-)女,本科,主管护师。

标签:;  ;  ;  

离退休干部迁徙生活方式满意调查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