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引发论文_池再香,蒋仕华,白慧,李贵琼,孙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温引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低温,种子,玉米,管道,发芽率,猪瘟,活力。

低温引发论文文献综述

池再香,蒋仕华,白慧,李贵琼,孙翔[1](2019)在《冬春季低温高湿条件易引发贵州红心猕猴桃溃疡病》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红心猕猴桃品种"红阳"为试验材料,2013-2018年每年3-4月在贵州红心猕猴桃主要种植区15个基地对溃疡病进行监测,并统计各基地同期气象要素,采用迭加方法和剔除方法,分析冬季-翌年春季低温高湿的具体指标及其持续时间,结合溃疡病发生地、发生时间及发病率,探讨溃疡病与低温高湿及其持续时间的定量关系,确定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冬季-翌年春季低温高湿及持续时间指标阈值。结果表明:贵州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时期为3月。在冬季,连续5d及以上日平均气温≤2℃、日最低气温≤-2℃、日平均相对湿度≥75%的低温高湿气象条件,有利于溃疡病病菌在树体内生存。在春季,连续5d及以上日平均气温≤18℃、日平均相对湿度≥80%的低温高湿气象条件易诱发溃疡病发生、流行。利用未发生溃疡病的猴场等11个基地2013-2018年每年12月-翌年4月气象要素对上述低温高湿条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猴场等11个基地冬-春季的温、湿条件均不能满足溃疡病所需的低温高湿气象条件。建议以此低温高湿气象条件作为红心猕猴桃溃疡病防御的预警指标,积极组织预防,以提高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19年09期)

夏军,王远远,乔露,陈宗奎,马卉[2](2019)在《营养元素引发对低温下棉苗保护性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工模拟气候条件下,以MnSO_4·H_2O、KCl、CuSO_4·H_2O为相应Mn源、K源、Cu源,对棉种进行营养元素引发试验,研究不同营养元素引发对低温(8℃)胁迫下棉种发芽率、棉苗保护性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与CK处理相比,经过营养元素引发,棉种种子活力增强,发芽率提高,棉花幼苗期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低温胁迫24 h后,营养元素引发处理组棉花幼苗叶片的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平均值分别比CK处理高16.67%、17.55%、42.23%、6.09%,以Mn、K、Cu浓度分别为3.500、0.746、0.280 g/L时,棉种引发24 h的效果最佳。因此,中微量营养元素引发可增强低温胁迫下棉种活力,提高发芽率,同时增强棉苗的保护性酶活性,降低膜系统过氧化程度,提高叶片光合性能,进而增强棉花的抗低温能力。(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王慰亲[3](2019)在《种子引发促进直播早稻低温胁迫下萌发出苗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华中地区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中,直播早稻播种后易遭受低温胁迫而导致种子发芽、出苗率低,出苗困难的问题严重限制了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种子处理技术是指在播种前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种子,从而提高种子萌发性能和抗逆性的一种技术。评价和筛选不同种子处理技术在直播早稻中的应用效果,并探索其调控机理,对于保障直播早稻的“一播全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考察了两种引发处理、两种包衣处理和四种包衣+引发处理组合对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了作用效果较好的两种引发处理,分别为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通过测定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和可溶性糖含量,不同类型α-淀粉酶基因表达量,赤霉素和脱落酸代谢基因相对表达量,GA_3和ABA的含量,呼吸速率,ATP含量和呼吸代谢酶活,对两种引发处理促进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早生快发的机理进行了探索。最后,结合华中地区大面积使用的早稻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进一步评价了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幼苗生长、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直播早稻播种后遭遇了严重的低温胁迫,其播种后1-10天的土壤白天平均温度为18.8℃,夜间平均温度为12.7℃,最低温度仅6.3℃。低温胁迫显着抑制了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使直播早稻的发芽率下降了17.7%,使水稻幼苗的根长、芽长、单根重和单芽重降低了82.6%-92.2%。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显着促进了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萌发出苗,且硒和水杨酸引发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提升效果相当。两种包衣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提升效果不理想,其可能的原因是包衣剂的疏水性成分抑制了种子的吸涨吸水过程。四种包衣+引发处理组合虽然显着促进了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早生快发,但是其作用效果与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相比并无显着差异。2.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引发处理使受赤霉素调控的α-淀粉酶基因OsRamy1A、OsRamy3B基因分别上调表达了6.7倍和7.1倍。进一步研究发现,和未处理相比,引发处理显着上调了赤霉素合成基因OsGA_3ox1和OsGA_(20)ox1的相对表达量,使种子中的GA_3含量增加了86.8%-149.7%。此外,引发处理下调了脱落酸(ABA)合成基因OsNCED1的表达,使种子中的ABA含量下降了51.5%-57.0%。表明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可能是通过改变种子中GA/ABA的代谢平衡,并诱导相应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了淀粉代谢,加速了种子的萌发。3.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显着促进了种子萌发过程的呼吸代谢,使呼吸速率增加了76.5%-191.2%,使ATP含量增加了62.1%-63.0%。进一步研究发现,引发处理显着增加了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中糖酵解途径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磷酸果糖激酶(PFK)和叁羧酸循环中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水稻胚细胞的结构发现,低温胁迫下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种子胚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多,结构完整。表明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呼吸代谢的提升可能与提高糖酵解与TCA循环关键代谢酶活性,并加速线粒体和细胞器的提前修复和再合成有关。4.大田条件下,引发处理均显着提升了直播早稻的发芽率,促进了幼苗的生长。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的作用效果相当,引发处理间无显着性差异。但是本研究选用的引发处理促进杂交稻品种萌发出苗的效果要优于常规稻品种。最终,引发处理增加了直播早稻的产量,其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增加。以上结果表明,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在不同种子处理和处理组合间表现最优。引发处理能显着促进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早生快发、促进幼苗的生长,并最终增加了直播早稻的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引发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出苗的调控作用是通过促进淀粉代谢、呼吸代谢和调控激素代谢水平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艳梅[4](2019)在《对猪病混合感染与隐性猪瘟引发低温症的防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猪养殖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国民提供了丰富而安全的肉类食品,也为我国的GTP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国的生猪养殖仍处于比较低端的水平,生猪疫病不可避免。其中猪病混合感染和隐性猪瘟引发的低温症给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应引起关注。1猪低温症的概述猪低温症是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调、体内产热不足或者散热过多而引起猪体温下降的一种临床共有症状。病因很复杂,可单一疾病引起,也可多种疾病混感引起,可能非传(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05期)

龚动庭[5](2019)在《硅与γ-氨基丁酸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低温是限制油菜种植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我国油菜主要种植于长江流域,多熟制种植模式推迟油菜播种期,直播油菜出苗时气温偏低,导致发芽缓慢、出苗不齐、成苗弱现象严重。另外,低温冷害是长江流域常见气象灾害,正常播期油菜也易遭受低温威胁。因此,通过种子引发提高油菜耐寒性,对保证油菜种植面积与稳定最终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8个油菜品种的耐寒性进行了鉴定。然后以耐寒型和冷敏感型油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硅酸钠(Si)与γ-氨基丁酸(GABA)引发对种子萌发期和油菜幼苗生长期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8个油菜品种萌发期的耐寒性进行了鉴定。在常温(20℃)和低温(10℃)胁迫下测定了种子萌发特性与幼苗素质等指标,以指标相对值作为耐寒系数。相关性分析发现,除相对苗干重外,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平均发芽时间和相对苗鲜重之间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可以作为评价油菜耐寒性的指标。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对8个油菜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油菜耐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中油杂200、浙大619、浙油50、浙大630、浙大622、高油605、浙双72、德新油53。2.研究了 Si与GABA引发对低温逆境下不同耐寒型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耐寒型油菜(中油杂200,ZYZ200)和低温敏感型油菜(德新油53,DXY53)为试验材料,测定了 Si与GABA引发对低温(10℃)胁迫下种子发芽指标、萌发代谢、能量调动和抗寒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2mM Si与1mMGABA引发显着提高油菜低温下的发芽速度、发芽率和幼苗活力,萌发7天后幼苗素质高于未引发处理。引发处理显着提高种子中异柠檬酸裂解酶基因BnICL和酯酶基因BnGDSL1的表达,增强异柠檬酸裂解酶与酯酶活性,且低温吸胀24 h的指标与种子萌发指标呈显着相关。引发处理促进种子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分解,促进脯氨酸的积累,其中低温吸胀48 h的脯氨酸含量、吸胀72h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吸胀48、72h的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萌发指标显着相关。引发后,油菜DXY53种子中抗寒响应相关基因BnCAMTA1、BnICE1、BnCBF、BnCOR25均上调表达,而在ZYZ200种子中下调表达;低温吸胀24h后,ZYZ200种子BnICE1表达量显着增加。因此,Si与GABA引发通过促进种子萌发代谢与能量调动,并调节抗寒基因表达,缓解低温对种子萌发的抑制,增强油菜耐寒性。3.研究了 Si与GABA引发对低温逆境下不同耐寒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不同耐寒型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幼苗低温胁迫前,低温(5℃)胁迫后以及恢复生长后生理生化变化与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引发处理显着提高低温胁迫后叶片含水量和脯氨酸含量,恢复生长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Si与GABA引发处理显着降低超氧阴离子与过氧化氢的积累,降低丙二醛含量、脂氧合酶活性和电导率。低温胁迫后,引发处理显着提高BnSOD、BnPOD等基因表达,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低温胁迫抑制DXY53油菜中抗寒基因表达,促进ZYZ200抗寒基因表达,而引发处理增强DXY53叶片中BnCAMTA1、BnICE1、BnCBF表达,促进ZYZ200中BnCAMTA1、BnICE1、BnCOR25上调表达。因此,Si与GABA引发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减轻叶片失水,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少活性氧积累并减轻氧化伤害,维持细胞膜完整性,同时诱导抗寒基因表达,最终增强油菜耐寒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15)

徐海峰,张宗豪,刘欣,李玉玲,李秀璋[6](2018)在《低温胁迫下PEG引发对珠芽蓼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冬虫夏草寄主蝠蛾幼虫喜食植物珠芽蓼种子为研究对象,分析低温吸胀冷害对珠芽蓼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PEG引发处理对预防珠芽蓼种子萌发期吸胀冷害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温吸胀处理后珠芽蓼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降低了51. 3%,38. 5%,53. 0%和57. 6%,显着低于对照(P <0. 05)。随着引发时间的延长,珠芽蓼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引发时间为6h~12h之间达到最高值,显着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P <0. 05)。当引发时间为12h时,相对于对照处理,珠芽蓼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16. 4%,9. 1%,18. 3%和29. 1%,差异显着(P <0. 05)。当引发浓度为-0. 6MPa时,珠芽蓼种子经12h和24h的PEG引发处理后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达到最高,分别提高了12. 7%,11. 4%,21. 7%和36. 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着(P <0. 05)。统计分析表明,低温吸胀胁迫处理下珠芽蓼种子的发芽势(F=4. 828,P <0. 001)、发芽率(F=4. 437,P <0. 001)、发芽指数(F=4. 435,P <0. 001)和活力指数(F=3. 868,P=0. 001)明显受PEG引发时间和浓度交互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青海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徐建军[7](2018)在《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1月25日,江苏叁木物流有限公司丙烷输送管道泄漏引发火灾。事故造成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万元人民币。2016年11月25日17时39分左右,江苏叁木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叁木物流")丙烷输送管道泄漏引发火灾,至26日8点48分,明火完全熄灭。事故造成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万元人民币。事故经过叁木物流经营范围包括危险品运输,危险化学品批发、零售,港口货物装卸、仓储和港内驳运等。许可作业危险货物包括丙烯、丙烷、苯、丁二烯等44种。(本文来源于《劳动保护》期刊2018年08期)

高巧红,丁希政,牛志浩,黄婷婷,曹高燚[8](2017)在《水杨酸引发处理对低温吸胀期间玉米种子生理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水杨酸(SA)引发处理下玉米种子在低温吸胀期间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以玉米品种郑单958种子为试验材料,用0.1 mmol/L SA引发处理玉米种子36 h,在15℃低温下吸胀不同时间(0、12、24、36、48 h),研究SA引发处理对玉米种子胚、胚乳及种皮在低温吸胀期间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A引发处理显着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吸胀时间的延长,种子浸出液核苷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种胚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胚乳的POD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种皮的CAT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与未引发种子相比,SA引发处理在大部分吸胀时间里,表现为可提高玉米种子胚乳和种皮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胚、胚乳和种皮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胚乳和种皮的CAT和POD活性,降低种子浸出液中核苷酸含量,从而增强玉米种子对低温胁迫的抵抗能力。(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兰进好,臧珊,唐双,刘喜燕,刘亚莉[9](2017)在《硅酸盐引发处理后玉米杂交种对低温胁迫抗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0个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萌发阶段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10℃低温胁迫环境。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不同浓度的硅酸盐溶液对玉米杂交种发芽势、发芽率、生长指标和干物质积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种不同浓度的硅酸盐溶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玉米杂交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等生长指标并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且随硅酸盐浓度的增加,各项指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根数没有显着变化。利用浓度为1 500倍的硅酸盐溶液引发处理后的玉米杂交种对低温胁迫抗性最强,发芽势、发芽率较对照提高30%~60%,苗长、根长较对照分别增长0.2~0.6 cm、0.5~1.1 cm,苗部及根部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增加0~0.004 g。综合分析表明,用1 500倍的硅酸盐浓度引发处理玉米杂交种能有效抵抗发芽阶段的低温胁迫,提高玉米的发芽率、培养壮苗。(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7年02期)

杨宗杰,刘玉成[10](2016)在《磁珠低温性能引发的中断故障》一文中研究指出某产品在生产中出现低温下中断故障,引发产品多项测试失败,导致多项参数测试失败,通过对故障的分析和验证,最终确定为磁珠低温性能引发的中断故障。(本文来源于《计量与测试技术》期刊2016年11期)

低温引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人工模拟气候条件下,以MnSO_4·H_2O、KCl、CuSO_4·H_2O为相应Mn源、K源、Cu源,对棉种进行营养元素引发试验,研究不同营养元素引发对低温(8℃)胁迫下棉种发芽率、棉苗保护性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与CK处理相比,经过营养元素引发,棉种种子活力增强,发芽率提高,棉花幼苗期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低温胁迫24 h后,营养元素引发处理组棉花幼苗叶片的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平均值分别比CK处理高16.67%、17.55%、42.23%、6.09%,以Mn、K、Cu浓度分别为3.500、0.746、0.280 g/L时,棉种引发24 h的效果最佳。因此,中微量营养元素引发可增强低温胁迫下棉种活力,提高发芽率,同时增强棉苗的保护性酶活性,降低膜系统过氧化程度,提高叶片光合性能,进而增强棉花的抗低温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温引发论文参考文献

[1].池再香,蒋仕华,白慧,李贵琼,孙翔.冬春季低温高湿条件易引发贵州红心猕猴桃溃疡病[J].中国农业气象.2019

[2].夏军,王远远,乔露,陈宗奎,马卉.营养元素引发对低温下棉苗保护性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王慰亲.种子引发促进直播早稻低温胁迫下萌发出苗的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4].王艳梅.对猪病混合感染与隐性猪瘟引发低温症的防治策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5].龚动庭.硅与γ-氨基丁酸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9

[6].徐海峰,张宗豪,刘欣,李玉玲,李秀璋.低温胁迫下PEG引发对珠芽蓼种子萌发的影响[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8

[7].徐建军.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J].劳动保护.2018

[8].高巧红,丁希政,牛志浩,黄婷婷,曹高燚.水杨酸引发处理对低温吸胀期间玉米种子生理指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7

[9].兰进好,臧珊,唐双,刘喜燕,刘亚莉.硅酸盐引发处理后玉米杂交种对低温胁迫抗性的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7

[10].杨宗杰,刘玉成.磁珠低温性能引发的中断故障[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6

论文知识图

利用不同引发剂聚合所得粒子的透射电...抽真空系Fig.2-5Vacuumpumpingsystem...(A)紫外光引发聚合(B)低温引发...(A)低温引发聚合(B)紫外光引发...3.1Si与GABA引发对油菜低温发...生长箱条件下常温-对照、低温-对照、...

标签:;  ;  ;  ;  ;  ;  ;  

低温引发论文_池再香,蒋仕华,白慧,李贵琼,孙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