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工程规模优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规模,边际,水资源,目标,工程,优化配置,渠道。
工程规模优选论文文献综述
王欢,陈江海,孙敏华,肖紫薇[1](2018)在《厦门筼筜湖东水西调工程引水规模的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选择厦门筼筜湖东水西调工程引水规模。[方法]基于引清活水改善水环境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引水规模与水环境改善效果之间的相关规律,提出采用拐点理论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水环境改善角度判别东水西调工程引水的适宜规模。[结果]东水西调工程引水的适宜规模为25 m~3/s。[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东水西调工程在节约经济投入的同时实现环境效益最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5期)
张家坤[2](2017)在《多目标边际优选法在水利工程渠道规模优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将系统工程、渠道优化设计和工程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起来,构建了最大供水量、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及最优工程规模利用率为目标的渠道规模多目标边际优选模型,除了达到上述目标外,还有利于项目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并以乌什县2015年度农业高效节水项目为例,进行了项目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控制流量的确定、不同频率下设计流量和加大流量确定的多目标边际优选,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17年12期)
张玉英[3](2016)在《板涧河水库工程规模确定及坝型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浪底引黄工程前期两个关键工作是确定板涧河水库工程规模和对坝型进行优选。以板涧河水库为背景,通过水文计算确定了板涧河水库的工程规模,并根据水库规模比较、工程量及投资等比选,推荐板涧河水库采用面板堆石坝方案,水库总库容3 336万m~3,正常蓄水位535.5 m,设计洪水位535.5 m,总投资约14 516万元。(本文来源于《水电与新能源》期刊2016年05期)
魏清福[4](2016)在《基于拐点理论的引江济太工程规模优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要求从改善水环境角度确定其工程规模,然而由于水环境改善效果的复杂性,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较成熟、统一的方法,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从改善水环境角度确定水利工程的适宜规模,避免由于水利工程规模过大而带来的投资浪费,以及由于工程规模偏小而导致工程效果不佳和不能充分发挥工程应有效益的问题,基于水环境变量间存在的普遍曲线规律,探讨了利用曲线拐点判别水利工程改善水环境适宜规模的方法,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分析了拐点理论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应用的有效性。为水利工程在水环境方面的研究论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6年02期)
江燕,刘昌明,胡铁松,武夏宁[5](2009)在《多水库联合调水工程的规模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引哈济锡"调水工程中调出区水库的正常高水位、输水工程的隧洞过水能力和受水区水库的正常高水位,建立了一个以供水量最大、缺水量和弃水量最小为目标,以逐月的调水量和供水量为决策变量的多库多目标调水工程的规模优选模型.在满足供水保证率和缺水量不超过破坏深度的前提下,对调水工程规模的每种组合方案,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以投资费用为评价参考,优选出适宜的工程规模.(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Z1期)
尹正杰,王小林,胡铁松,陈鲁莉,武夏宁[6](2006)在《灌区田间灌溉蓄水工程的规模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灌区缺乏调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优选田间灌溉蓄水工程规模的模型。模型同时考虑灌区来水与用水的随机性,以旬为分析时段单元,生成泉源来水和灌溉需水的人工长系列,基于蒙特卡罗(M on teC arlo)方法,模拟计算了不同规模的蓄水工程在设计运行期内对灌溉区农业的增产效益,以净效益最大为标准优选田间蓄水池规模,结果表明,对于单位灌溉面积最优的蓄水工程规模为2100 m3,相应的灌溉可靠度提高到95.0%。(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阳书敏,邵东国,刘丙军[7](2004)在《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优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江济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最重要的补水工程之一,主要任务是改善汉江兴隆梯级以下河道的农业灌溉、城市供水、航运和生态环境用水条件,使供水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得到合理的修复,以期实现"南北互利"。引江济汉工程的渠道规模是影响工程量、投资费用和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对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和水源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用系统工程、渠道设计、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以供水量最大、生态环境需水量缺水量最小和工程规模利用率最大为目标、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渠道规模多目标优选模型,首次提出了不同频率组合控制流量的多目标边际优选法,对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了满意成果。(本文来源于《水资源研究》期刊2004年03期)
阳书敏,邵东国,刘丙军[8](2004)在《多目标边际优选法及其在大型引水工程渠道规模优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引水工程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工程措施之一。应用系统工程、渠道设计、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建立了以供水量最大、生态环境缺水量最小和工程规模利用率最大为目标 ,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大型渠道工程规模多目标优选模型。首次提出了不同频率组合控制流量边际优化法 ,并以长江流域某一引水工程为例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04年04期)
阳书敏,邵东国[9](2004)在《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期调水95亿立方米,远景调水130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下泄水量减少,水位降低,势必会改变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和生态环境条件,加剧该地区日趋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该地区在1997现状水平年下,多年平均缺水量4.2亿立方米,(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报》期刊2004/03/25)
阳书敏,邵东国,刘丙军,许明祥,林德才[10](2004)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补水工程——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引江济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最重要的补水工程之一,主要任务是改善汉江兴隆梯级以下河道的农业灌溉、城市供水、航运和生态环境用水条件,使供水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得到合理的修复,以期实现“南北互利”。引江济汉工程的渠道规模,是影响工程量、投资费用和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对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和水源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应用系统工程、渠道设计、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以供水量最大、生态环境需水量缺水量最小和工程规模利用率最大为目标、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渠道规模多目标优选模型,首次提出了不同频率组合控制流量的多目标边际优选法,对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了满意成果。(本文来源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期刊2004年01期)
工程规模优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将系统工程、渠道优化设计和工程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起来,构建了最大供水量、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及最优工程规模利用率为目标的渠道规模多目标边际优选模型,除了达到上述目标外,还有利于项目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并以乌什县2015年度农业高效节水项目为例,进行了项目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控制流量的确定、不同频率下设计流量和加大流量确定的多目标边际优选,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程规模优选论文参考文献
[1].王欢,陈江海,孙敏华,肖紫薇.厦门筼筜湖东水西调工程引水规模的优选[J].安徽农业科学.2018
[2].张家坤.多目标边际优选法在水利工程渠道规模优化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
[3].张玉英.板涧河水库工程规模确定及坝型优选[J].水电与新能源.2016
[4].魏清福.基于拐点理论的引江济太工程规模优选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
[5].江燕,刘昌明,胡铁松,武夏宁.多水库联合调水工程的规模优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尹正杰,王小林,胡铁松,陈鲁莉,武夏宁.灌区田间灌溉蓄水工程的规模优选[J].农业工程学报.2006
[7].阳书敏,邵东国,刘丙军.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优选研究[J].水资源研究.2004
[8].阳书敏,邵东国,刘丙军.多目标边际优选法及其在大型引水工程渠道规模优化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
[9].阳书敏,邵东国.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优选[N].中国水利报.2004
[10].阳书敏,邵东国,刘丙军,许明祥,林德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补水工程——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优选[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