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机电源安装结构论文和设计-张建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机电源安装结构,包括机壳、背板、电源、侧板、扣板、散热孔、插孔槽、托座,所述机壳背部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顶部连接有电源,所述背板上部两侧垂直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顶部之间的背板垂直固定有扣板,所述扣板端部为直角三角体,两所述侧板之间的背板开有散热孔和插孔槽,两所述侧板下方分别设有托座。本实用新型极大的缩短了电源的安装及拆卸时间,侧板保证了电源在安装时保持竖直,通过托座、扣板与电源扣接的连接方式,替代了以往电源与背板螺钉连接方式,避免了传统螺钉安装产生的滑丝现象,使电源安装更加牢固,电源风扇的灰尘清理更加便捷。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主机电源安装结构,包括机壳(1)、背板(2)、电源(3)、侧板(4)、扣板(5)、散热孔(6)、插孔槽(7)、托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背部连接有背板(2),所述背板(2)顶部连接有电源(3),所述背板(2)上部两侧垂直固定有侧板(4)所述侧板(4)顶部之间的背板(2)垂直固定有扣板(5),所述扣板(5)端部为直角三角体,两所述侧板(4)之间的背板(2)开有散热孔(6)和插孔槽(7),两所述侧板(4)下方分别设有托座(8)。

设计方案

1.一种主机电源安装结构,包括机壳(1)、背板(2)、电源(3)、侧板(4)、扣板(5)、散热孔(6)、插孔槽(7)、托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背部连接有背板(2),所述背板(2)顶部连接有电源(3),所述背板(2)上部两侧垂直固定有侧板(4)所述侧板(4)顶部之间的背板(2)垂直固定有扣板(5),所述扣板(5)端部为直角三角体,两所述侧板(4)之间的背板(2)开有散热孔(6)和插孔槽(7),两所述侧板(4)下方分别设有托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机电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8)包括托块(9)、拨动板(10)、固定轴(11)、支撑板(12)、扭力弹簧(13),所述托块(9)为三角体,所述托块(9)与底部的拨动板(10)一体成型,所述托块(9)与拨动板(10)夹角为120°,所述托座(8)与拨动板(10)连接处垂直设有固定轴(11),所述拨动板(10)外侧设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和固定轴(11)垂直固定与背板(2),所述固定轴(11)套接有扭力弹簧(13),所述扭力弹簧(13)两端分别抵于托块(9)与支撑板(1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主机电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主机电源是把220伏(V)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专门为电脑配件如CPU、主板、硬盘、内存条、显卡、光盘驱动器等供电的设备,是电脑各部件供电的枢纽,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源安装中,通常是通过螺钉的安装方式,而在电源安装第一颗螺钉时,电源悬空无支撑点需要手扶,而单手上丝难度大且不安全,而电源拆卸安装时也容易产生滑丝现象,给安装带来不便,也使电源的安装不够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机电源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主机电源安装结构,包括机壳、背板、电源、侧板、扣板、散热孔、插孔槽、托座,所述机壳背部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顶部连接有电源,所述背板上部两侧垂直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顶部之间的背板垂直固定有扣板,所述扣板端部为直角三角体,两所述侧板之间的背板开有散热孔和插孔槽,两所述侧板下方分别设有托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托座包括托块、拨动板、固定轴、支撑板、扭力弹簧,所述托块为三角体,所述托块与底部的拨动板一体成型,所述托块与拨动板夹角为120°,所述托座与拨动板连接处垂直设有固定轴,所述拨动板外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固定轴垂直固定与背板,所述固定轴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两端分别抵于托块与支撑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源包括风机孔、电源插座、扣槽、托槽,所述风机孔与散热孔对接,所述电源插座插于插孔槽内,所述扣槽为三角槽,所述扣槽与扣板端部扣接,所述托槽设于电源底部两侧,所述托块与托槽扣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安装方便,极大的缩短了电源的安装及拆卸时间,侧板保证了电源在安装时保持竖直,通过托座、扣板与电源扣接的连接方式,替代了以往电源与背板螺钉连接方式,避免了传统螺钉安装产生的滑丝现象,使电源安装更加牢固,电源风扇的灰尘清理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板与电源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板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托座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源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背板,3、电源,4、侧板,5、扣板,6、散热孔,7、插孔槽,8、托座,9、托块,10、拨动板,11、固定轴,12、支撑板,13、扭力弹簧,14、风机孔,15、电源插座,16、扣槽,17、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5所示,一种主机电源安装结构,包括机壳1、背板2、电源3、侧板4、扣板5、散热孔6、插孔槽7、托座8,所述机壳1背部连接有背板2,所述背板2顶部连接有电源3,所述背板2上部两侧垂直固定有侧板4所述侧板4顶部之间的背板2垂直固定有扣板5,所述扣板5端部为直角三角体,两所述侧板4之间的背板2开有散热孔6和插孔槽7,两所述侧板4下方分别设有托座8。

所述托座8包括托块9、拨动板10、固定轴11、支撑板12、扭力弹簧13,所述托块9为三角体,所述托块9与底部的拨动板10一体成型,所述托块9与拨动板10夹角为120°,所述托座8与拨动板10连接处垂直设有固定轴11,所述拨动板10外侧设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和固定轴11垂直固定与背板2,所述固定轴11套接有扭力弹簧13,所述扭力弹簧13两端分别抵于托块9与支撑板12。

所述电源3包括风机孔14、电源插座15、扣槽16、托槽17,所述风机孔14与散热孔6对接,所述电源插座15插于插孔槽7内,所述扣槽16为三角槽,所述扣槽16与扣板5端部扣接,使电源始终保持水平,避免电源3掉落,所述托槽17设于电源3底部两侧,所述托块9与托槽17扣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电源3从托座8底部沿侧板4内壁向上推动,直至托块卡入托槽17内,同时扣板5扣入扣槽16,使电源始终保持水平,即完成安装,手动将两侧拨动板10向内侧拨动,使托块9与托槽17脱离,将电源3沿侧板4方向向下滑动,完成电源3拆卸。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主机电源安装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2361.9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311984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G06F 1/26

专利分类号:G06F1/26

范畴分类:40B;

申请人:深圳市艾优威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艾优威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盐田街道深盐路2028号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1号楼9层902室

发明人:张建;张秀群

第一发明人:张建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艾优威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邢江峰

代理机构:1158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主机电源安装结构论文和设计-张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