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腐熟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堆肥,废弃物,污泥,秸秆,氮素,发芽率,反应器。
腐熟度论文文献综述
薛卫,胡雪娇,韦中,梅新兰,陈行健[1](2019)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堆肥腐熟度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目前堆肥腐熟度主要采用复杂的化学、生物学方法进行判断,操作繁琐且效率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拟人类视觉,既可保留堆肥图像的颜色信息,也提取了轮廓、线条、粒度等更加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从而避免了因光照条件不同对堆肥腐熟度预测识别效果的影响。本文提出了通过堆肥图像判断堆肥腐熟度的方法,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堆肥腐熟度预测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进行堆肥腐熟度判断的准确度。【方法】供试堆肥样本采集自江苏、山东、浙江叁省,堆肥原料分别为秸秆、尾菜和畜禽粪便,堆肥周期依次为50 d、45 d和60 d。在厂棚内的堆肥槽中,用海康威视摄像头(型号为C3W,焦段为广角,焦距2.8 mm,清晰度1080 p,夜间自动补光,摄像头距堆肥表面约1 m)拍摄不同腐熟时期的堆肥图像,图像格式为JPEG。分别取叁种不同原料的堆肥图像样本构成叁组图像数据集,将叁种原料的图像按照尾菜∶秸秆∶畜禽粪便原料1∶1∶1构成第四组图像数据集。每组数据集中,80%的图像数据用于训练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建立预测模型参数。剩余20%的图像用于测试,验证模型的腐熟度预测效果。【结果】搭建的堆肥腐熟度预测模型由输入层、3层卷积层、3层池化层、2层全连接层和输出层构成。构建的腐熟度预测模型在秸秆、尾菜、畜禽粪便及叁者堆肥混合图像数据集上的腐熟度预测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8.7%、98.7%、98.8%和98.2%。与几种经典高效的图像特征提取、分类方法相比,较每个数据集上最优经典算法的平均准确率提升了3~14个百分点。通过CNN方法判断堆肥腐熟度,纹理特征比颜色特征更加有效。【结论】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的堆肥腐熟度预测模型能够提取堆肥图像外观特征,实现在可见光条件下直接通过堆肥图像准确、快速地识别堆肥腐熟度,可为堆肥企业生产实践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肖翔,谢冬容,江文清,周仕全,邱慧明[2](2019)在《不同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腐熟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适宜闽北地区的水稻秸秆腐熟剂,研究在水稻秸秆中添加7种不同秸秆腐熟剂腐熟14 d、28 d、42 d后的秸秆失重率,并分析腐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种腐熟剂不同程度提高水稻秸秆腐熟效率,不同阶段的腐熟效率不同,其中A2(爱益康牌)、A6(纯微牌)的促腐效果最佳,适宜在闽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福建稻麦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蔡娟,张应虎,张昌勇,张显明,王召梅[3](2018)在《牛粪堆肥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及腐熟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牛粪堆肥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及有机肥的腐熟程度。选用条垛式堆肥方式,采用肉牛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高温堆肥发酵,研究堆肥过程中物料及腐熟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堆体颜色逐渐变深,臭味变淡,颗粒松散度变大;堆体含水率随温度变化呈下降趋势,pH跟微生物活动相关,呈上升趋势;堆体的C/N比值从初始的34.5降至堆肥结束时的22.16;敏感试验材料青菜种子的发芽指数至堆肥结束时达最大值(96.55%),物料营养平衡指标及植物毒性指标均达腐熟标准。4∶6的物料比,并配以高效的生物发酵菌,30d即可达腐熟要求,大大缩短了牛粪自然堆肥时间,有效提高了牛粪资源化利用的效率。(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孟国欣,查同刚,巩潇,张晓霞,陈茜[4](2018)在《污泥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过程参数变化及腐熟度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污泥添加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过程中相关参数变化及腐熟度综合评价,选取表观指数、堆肥高温期(≥55℃)持续时间、p H值、碳氮降解率、种子发芽指数等5项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了7种不同工况(添加的园林废弃物体积分别占总堆肥体积的0%、10%、20%、30%、40%、50%和60%,依次记为工况S、G1S9、G1S4、G3S7、G2S3、G1S1、G3S2)堆肥样品0~60 d的腐熟程度,为研究北京市污泥处理处置和污泥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堆肥过程中,温度、p H值、种子发芽指数整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稳定的过程,碳氮降解率呈先增大后稳定的规律。其中,工况G2S3堆肥高温期持续时间较长(16 d),p H值升高和下降速度都比较快,碳氮降解率、种子发芽指数都大于其他工况。(2)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显示工况S和工况G1S9均为基本腐熟,而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均为未腐熟;两种评价方法均显示,工况G1S4、G3S7,最终达到较好腐熟;工况G2S3、G1S1、G3S2在第27天达到完全腐熟。(3)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都综合考虑了各参数对堆肥腐熟度的影响,但权重计算方法不同,前者主要根据实测值确定权重,强调极值的作用,导致实测值小的指标失去评价的作用;后者主要根据评价标准值来确定权重,权重隐含在变化幅度不同的各级标准值中。综合考虑,灰色聚类法更适用于污泥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腐熟度评价。综上所述,工况G2S3使污泥与园林绿化废弃物均能得到最大化利用,且能促进堆肥腐熟,取得较好的堆肥效果。(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于建,宋以玲,肖承泽,郭新送,洪丕征[5](2018)在《不同腐熟剂对猪粪腐熟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猪粪和玉米秸为原料,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腐熟剂A和B进行堆肥,通过检测堆肥过程中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来研究腐熟剂对堆肥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腐熟剂A 20 d后,猪粪就能达到基本腐熟,种子发芽指数达到50%以上;第35 d时,种子发芽率接近85%,碳氮比(C/N)在16左右,达到完全腐熟,比添加腐熟剂B提早3~5 d。添加腐熟剂A的堆肥过程升温迅速、高温期长,能够促进猪粪的快速腐熟。(本文来源于《化肥工业》期刊2018年03期)
赵桂红,冯玉杰[6](2018)在《叶梗比对烟草废弃物好氧堆肥腐熟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废弃烟叶与烟梗共同堆肥转化处理时的较佳配比,利用好氧堆肥反应器研究不同叶梗比下堆肥的性质变化,并借此评价堆肥稳定性及腐熟度。叶梗质量比为9∶1和8∶2的堆肥温度超过55℃持续3 d以上,堆肥结束时,其电导率不超过限定值0.3 S/m、铵态氮达到阈值400 mg/kg、硝态氮稳定在1 200 mg/kg附近,有机质的氧气呼吸速率分别稳定在2.3、2.1 g/(kg·h)、发芽指数分别为105%和118%,而叶梗比为6∶4的处理发芽指数未超过80%,仅为72%。结果表明:梗的添加在一定范围内加快了堆肥启动,延长了高温持续分解时间,促进了堆肥稳定和腐熟,但过高添加量不利于堆肥过程的进行。叶梗比8∶2最有利于堆肥的快速启动以及堆肥的稳定和腐熟。该研究为烟草废弃物堆肥转化工艺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迟孟浩[7](2018)在《厨余垃圾与污泥联合堆肥对腐熟度和氮素损失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厨余垃圾和污泥联合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是影响堆肥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不同物料配比和通风速率均会造成氮素的不必要浪费。本文以厨余垃圾和污泥作为堆肥研究对象,在确保腐熟度和减少氮素损失的基础上,探讨最佳物料配比和通风速率以实现堆肥最优化。论文首先在通风速率一定的前提下研究不同物料配比对堆体温度、O_2、腐熟度、氮素损失等因素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物料配比。其次在最佳物料配比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通风速率下腐熟度和氮素损失的变化情况,以确定最佳通风速率。试验结果如下:1)在最佳物料配比的确定试验中,不同物料添加比例对高温期持续时间有显着的影响。T_3处理(添加比例厨余:污泥:秸秆=40%:45%:15%)高温期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经试验得知,厨余垃圾添加比例过高会抑制物料的腐熟。考虑到厨余垃圾和污泥的总量,本试验认为厨余:污泥:秸秆=40%:45%:15%的物料配比进行联合堆肥为最优配比方式。2)在最佳物料配比的确定试验中,不同物料配比对氮素的损失存在明显影响。高厨余垃圾或污泥添加比例均会增加堆肥过程中NH_3等含氮气体的排放,降低堆肥品质。厨余:污泥:秸秆=40%:45%:15%的物料配比方式,能够在保证腐熟的前提下可使TN含量提高25.39%。3)在最佳通风速率的确定试验中,不同通风速率对积温和高温期持续时间存在显着影响。T_2处理(0.36 L·kgDM~(-1)·min~(-1))的通风速率在满足微生物耗氧需求的前提下积温可达12588℃/d,高温期持续8 d。经过试验研究得知,0.36L·kgDM~(-1)·min~(-1)的通风速率可以在消耗较低能耗的基础上保证物料达到腐熟要求。4)在最佳通风速率的确定试验中,NH_3排放主要集中在高温期,N_2O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堆肥前期。0.36 L·kgDM~(-1)·min~(-1)的通风速率在满足物料腐熟的前提下能够降低氮素损失。至堆肥结束,T_2处理(0.36 L·kgDM~(-1)·min~(-1))NH_4~+-N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为2.21 g·kg~(-1)·DM;TN含量为33.27 g·kg~(-1)DM,提升了55.83%。(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小鸿,李磊,郭小平,赵斌,陈晓雪[8](2018)在《翻堆和补水工艺对绿化废弃物堆肥腐熟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翻堆和补水工艺对绿化废弃物堆肥腐熟度的影响,以园林绿化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好氧条垛式堆肥方法,设计2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补水和翻堆工艺对堆肥进程中碳氮比(C/N)、p H、电导率(EC)等指标的影响规律;同时选取T值、高温持续时间、发芽指数(GI)、吸光度比值(E4/E6)等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法进行腐熟度评价。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各处理的碳氮比逐渐降低,p H逐渐上升,温度、EC值和E4/E6随堆肥进行均先升后降,发芽指数相反;除高温好氧堆肥处理外,其他处理均达到腐熟;其中T4处理腐熟度最好;最优水平组合为每4 d翻堆、每8 d补水;影响腐熟程度的主因素是补水频率,其次是翻堆频率。(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07期)
张洪铭,李刚,邵晶,雷曼琴,陈萌[9](2017)在《果皮废弃物堆肥特性及腐熟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各种水果皮为原料,采用自制家用自动破碎堆肥器进行了人工堆肥,全面观察堆肥过程中与腐熟度有关的物化与生物指标的变化,同时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评价了堆肥腐熟度。结果表明:在37℃恒温堆肥下,以4∶1的果皮与有效微生物(EM)质量比进行堆肥,在堆肥熟化期内,pH值先减小后增大;有效磷含量先增加后下降;固体果皮中氨氮的含量先增加后下降;第12d时可以观察到发酵液颜色开始向浑浊方向变化、pH值已经超过8,说明该环境已经不适合微生物生长且有部分微生物已经死亡,故据此该反应器堆肥周期为12d。(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7年24期)
林皓,卓倩,吴菁,杨文卿,饶瑞晔[10](2017)在《碳氮比对半静态强制通风堆肥反应器堆肥腐熟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污泥/猪粪为堆肥原料,以锯末为辅料,探讨碳氮比(C/N比)对自制半静态强制通风堆肥反应器好氧堆肥腐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氮比为15时,污泥/猪粪在半静态强制通风堆肥反应器内的混合好氧堆肥腐熟效果最好,高温期最长,其可挥发性固体的降解效率最优秀,可达39.12%,C/N比的T值最小,为0.53.温度、p H、电导率、含水率、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显示的腐熟度也均好于C/N为20、25、30和35的堆体.(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腐熟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筛选出适宜闽北地区的水稻秸秆腐熟剂,研究在水稻秸秆中添加7种不同秸秆腐熟剂腐熟14 d、28 d、42 d后的秸秆失重率,并分析腐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种腐熟剂不同程度提高水稻秸秆腐熟效率,不同阶段的腐熟效率不同,其中A2(爱益康牌)、A6(纯微牌)的促腐效果最佳,适宜在闽北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腐熟度论文参考文献
[1].薛卫,胡雪娇,韦中,梅新兰,陈行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堆肥腐熟度预测[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2].肖翔,谢冬容,江文清,周仕全,邱慧明.不同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腐熟度的影响[J].福建稻麦科技.2019
[3].蔡娟,张应虎,张昌勇,张显明,王召梅.牛粪堆肥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及腐熟度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8
[4].孟国欣,查同刚,巩潇,张晓霞,陈茜.污泥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过程参数变化及腐熟度综合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8
[5].于建,宋以玲,肖承泽,郭新送,洪丕征.不同腐熟剂对猪粪腐熟度的影响[J].化肥工业.2018
[6].赵桂红,冯玉杰.叶梗比对烟草废弃物好氧堆肥腐熟度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8
[7].迟孟浩.厨余垃圾与污泥联合堆肥对腐熟度和氮素损失的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
[8].刘小鸿,李磊,郭小平,赵斌,陈晓雪.翻堆和补水工艺对绿化废弃物堆肥腐熟度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9].张洪铭,李刚,邵晶,雷曼琴,陈萌.果皮废弃物堆肥特性及腐熟度评价[J].绿色科技.2017
[10].林皓,卓倩,吴菁,杨文卿,饶瑞晔.碳氮比对半静态强制通风堆肥反应器堆肥腐熟度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