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振荡判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判据,低频,机组,多维,电压,中心,功率。
振荡判据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远[1](2019)在《基于阻抗特性的直驱风电机组并网次同步振荡稳定判据及优化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调整能源结构,应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大量接入电网,电网形态及运行特性发生显着变化,风电机组与电网相互作用引发的次同步振荡(SSO)问题已经威胁到电网运行安全。本文针对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采用阻抗分析法研究直驱风电场并网的SSO问题。(1)实现了风电场并网SSO稳定性的量化分析。通过解析推导建立了风电机组和电网的序阻抗模型,指出了现有的基于序阻抗模型的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和聚合RLC电路法在量化分析系统稳定特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式多项式函数拟合的SSO稳定性量化分析方法,采用分式多项式函数等效拟合风电场并网系统总阻抗特性,通过求取拟合分式多项式零点获得系统振荡频率和阻尼水平,量化分析了系统稳定特性。并通过一个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2)实现了影响风电场并网SSO主导因素的辨识,提出了基于风机控制参数优化调整的SSO抑制方案。引入频域灵敏度的概念,将阻抗分析法与灵敏度分析相结合,在风电机组和电网正负序阻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系统阻抗对参数的阻抗灵敏度,直观反映参数变化对系统阻抗曲线的影响,从而确定影响风电场并网SSO稳定性的主导因素。进而结合阻抗稳定判据制定具有抑制SSO作用的风电机组控制参数调整方案。并进行时域仿真验证。(3)建立了静止无功发生器(SVG)输出正负序阻抗模型,提出基于SVG控制方式、控制参数优化调整的SSO抑制方案。推导SVG输出正负序阻抗模型,结合风电机组和电网序阻抗模型,研究了 SVG的接入对风电场并网SSO特性的影响。进而采用阻抗灵敏度辨识出SVG控制参数中影响风电场并网SSO稳定性的主导因素。并结合阻抗稳定判据制定具有抑制系统SSO作用的SVG控制方式、控制参数调整方案。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孙铭,陈磊,徐遐龄,闵勇,徐友平[2](2019)在《低频振荡类型多判据综合辨别实用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频振荡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机理不同,低频振荡可分为负阻尼或弱阻尼自由振荡和强迫振荡2类。针对这2种振荡的处理措施不同。因此,振荡类型辨别对于振荡的在线分析和防御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振荡类型辨别方法仅使用单一判据,辨别可靠性较差,难以适应实际系统中复杂的情况。提出了低频振荡类型多判据综合辨别实用化方法,综合稳态波形高次振荡频率分量含量、起振波形特征量和系统固有阻尼比等信息,克服既有方法实用性不足的缺陷,实现低频振荡类型的可靠辨别。通过实际振荡记录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对复杂波形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辨别振荡类型,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吴鹏,柏毅辉,李前敏,张锐锋[3](2018)在《基于历史数据挖掘和劳斯判据的某火电机组功率振荡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恶化时,会引起发电机组功率振荡,进而可能引发电网低频振荡。本文以发生过功率振荡的某660 MW超临界机组为例,通过数据挖掘和劳斯稳定判据原理,挖掘机组历史数据得到实际阀门流量特性,同时建立有功调节系统综合模型,定性、定量地分析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计算得到使系统失稳的阀门流量特性曲线曲率(k)的临界值为3.3438,当k大于临界值时,系统将失稳。同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发现机组在92.7%~96.6%综合阀位指令段的阀门流量特性恶化严重,k值最大达到了7.771,远大于临界值,这是导致机组在该指令区间内发生多次功率振荡事件的根本原因。本文的分析方法对今后类似功率振荡事件的分析诊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电力大数据》期刊2018年07期)
王潇,刘辉,胡小宝,蓝海波,吴林林[4](2018)在《基于等效电路阻尼稳定性判据的风电经柔性直流并网振荡风险与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大规模风电送出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存在因风电和柔直各自电力电子设备控制相互作用而引发系统振荡风险。首先,为从物理意义上解释振荡机理,以阻抗分析法为基础,推导基于等效电路阻尼的互联系统稳定性判据。然后,基于此判据和时域仿真结果,分析风机网侧变流器、锁相环和柔性直流换流器的控制带宽与振荡风险的关系,指出系统振荡频率随控制参数改变的变化规律。最后,分析风速和并网风机台数对风电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的等效电路阻尼特性影响,提出振荡稳定性约束的控制参数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2018年01期)
郭珂[5](2017)在《多频失步场景下失步振荡中心特性与定位判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特高压线路的不断建成投运,在提高电力系统输电上限的同时,也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区域电网的局部故障极有可能通过大区电网间的联络线快速远距离传播,引发严重连锁故障。并且随着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日益复杂,电力系统失步后的失稳模式从传统的两频失步向多频失步转变的趋势越发显着,传统基于两频失步模型研究所得与失步振荡中心有关结论及判据其适用性存疑。因此亟需在多频失步场景下搭建电力系统失步振荡模型,研究失步振荡中心变化规律。本文在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大电网重大专项(2012-2015)、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2016-2018),围绕多频失步场景下失步振荡中心特性与定位判据,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搭建了多频失步场景下两种典型的失步振荡模型,基于所搭建的模型详细推导了多频失步场景下电压、电流及其频率的解析表达式。并发现在多频失步振荡过程中系统中任一点处的电压、电流及其频率与系统内等值电源电压幅值比、电源频差以及该点在系统内所处位置密切相关。(2)基于所得到的电气量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仿真及实际电网算例仿真分析得到了在多频失步振荡场景下失步振荡中心的电压频率的变化特性。具体而言就是如果不同的观测点位于失步振荡中心的同一侧,那么这些观测点的电压频率波形的波动方向一致;如果线路上不同的观测点位于失步振荡中心的异侧,那么这些点电压频率波形的波动方向相反。(3)分析了电力系统内部可能对失步振荡中心动态迁移造成影响的因素。研究发现电力系统网架结构变化、电力系统内部配置的串联补偿器因故障退出运行均会改变电网等值阻抗,从而造成失步振荡中心的动态迁移;不恰当的切负荷操作则会因为对故障后的系统带来二次冲击,改变电力系统主导振荡模式,从而引发失步振荡中心动态迁移;而静止无功补偿器由于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无功支撑而会被闭锁退出运行,不会对失步振荡中心动态迁移造成影响。(4)基于所得失步振荡中心电压频率特性,本文给出了多频失步场景下失步振荡中心定位及动态迁移判据。首先对电压频率数据进行时间尺度对标的预处理,从而减少所需要计算分析的特征参数数量,简化了定位判据的实施流程。IEEE标准算例及某地区实际电网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多频失步场景下失步振荡中心定位判据的快速性与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5-01)
夏成军,陈翠琼,涂亮,陈亦平,门锟[6](2016)在《多频振荡下失步解列判据的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使用的失步解列装置应用的失步判据都是在两机失稳的情况下推导得出,在多频失步振荡情况下是否仍然适用值得探讨。以叁机等值系统为模型,推导出各电气量的表达式,得出在多频振荡时失步中心在不同线路之间以及同一线路的不同位置之间发生迁移,而且各机组越不同调,失步中心可能在更多的线路之间发生迁移。此外,对基于Ucosφ轨迹、测量阻抗轨迹以及视在阻抗角变化规律的三种失步解列判据在多频振荡情况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可知叁种失步判据都存在误判的风险,建议将基于视在阻抗角判据与线路两端相角差判据配合使用,提高失步解列装置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6年04期)
唐飞,杨健,廖清芬,郭珂,叶笑莉[7](2015)在《基于母线电压频率的失步振荡解列判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复杂互联电网背景下,研究能够实时、准确判定失步中心的解列判据是电网实施解列的先决条件。从瞬时频率的角度研究失步中心电气量的特性,提出基于母线电压频率的电力系统失步解列判据。首先,通过建立与求解电网的失步模型,得到失步振荡时任意位置的电压频率解析表达式,详细分析失步中心与非失步中心的电压频率特性。然后,构造失步中心迁移的典型场景,研究该场景下电压频率的变化规律。最后,提出基于母线电压频率的解列判据,给出判据的使用说明。判据实现较简单,判据可以适应失步中心的迁移,且不受电网结构与运行方式的限制。CEPRI 36节点系统和某实际区域互联电网算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判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鹿伟,王增平,郑涛,俞隽亚[8](2015)在《基于振荡边界圆的失磁保护新判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失磁保护判据——振荡边界圆判据,来解决传统的失磁保护阻抗元件无法区分失磁与振荡这一问题。推导了发生振荡时机端阻抗轨迹的方程,经过分析得到系统发生低励磁振荡时,低励程度越深,机端阻抗轨迹圆越小,并且形成包含关系。根据这一结论,提出振荡边界圆判据,当机端测量阻抗轨迹进入振荡边界圆内,认为发生了失磁故障,保护直接动作,通过仿真验证了该判据的正确性。针对振荡边界圆判据,提出了一套新的失磁保护方案,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新失磁保护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5年03期)
陈恩泽[9](2014)在《考虑振荡中心迁移的电网失步解列判据及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系统互联规模的扩大,区域电网的相互影响越发复杂,区域电网的局部故障可能通过联络线波及整个系统,引发大停电事故。国内外近年来频发的大停电事故表明传统的叁道防线已难以适应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失步解列控制作为第叁道防线的重要控制措施,是预防大停电事故的重要保障,但是现有失步解列控制受离线整定、安装点固定、就地测量控制、缺乏全局信息等因素的影响,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系统运行方式,当振荡中心迁移时,解列装置更是面临失效的风险。因此,在系统发生失步振荡时,如何快速有效的实施解列控制措施,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论文从振荡中心迁移现象入手,研究引起振荡中心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研究振荡中心动态迁移规律,研究振荡中心迁移对失步解列控制的影响,研究具有强适应性的失步解列判据,研究合理的失步解列策略,并对连锁故障下的失步振荡进行研究:(1)以两机系统为模型,基于等频差原则,推导了失步振荡过程中等值机功角、联络线电流、电压、联络线有功功率、母线电压相角差等电气量的表达式,研究了失步振荡过程中电气量的变化特征,为振荡中心、失步解列判据的研究提供依据。(2)以实际电力系统事故中振荡中心迁移所造成的危害为依据,通过对CEPRI-36节点系统进行单一故障扫描,分析振荡中心与失稳模式的相互联系,研究故障切除时间对失步振荡的影响,研究引起振荡中心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研究振荡中心的动态迁移规律。从失步振荡现象入手,发现了失稳模式与振荡中心的对应关系,传统的同调判别准则对于失步振荡并不适用,提出了计及失稳模式与振荡中心对应关系的发电机同调识别方法,认为故障切除时间是失稳模式改变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失稳模式改变是振荡中心迁移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力系统振荡中心的动态迁移规律及对失步解列控制的影响,并在实际系统算例中进行了仿真验证,作为全文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3)依据前文所得出振荡中心迁移对解列控制的影响,分别对现有失步解列装置中所采用的基于ucosφ的失步解列判据、基于相位角的失步解列判据进行了原理分析,并依据振荡中心迁移现象,根据失步中心出现频率与支路两端母线频差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基于支路两端母线频差的失步解列判据。对振荡中心迁移下的失步解列判据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受振荡中心迁移的影响,基于轨迹变化的解列判据受动作区域整定的影响,可能发生误判,而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支路两端母线频差的失步解列判据具有良好的适用性。(4)以前文分析得出的振荡中心迁移对现有失步解列控制所采用的解列判据、动作周期、动作时序、安装地点、解列策略等方面的影响,分别从主动解列和被动解列两个角度对失步解列策略进行研究。主动解列方面,提出了基于改进同调分群—半监督谱聚类的主动解列策略,应用图论的方法,以线路传输有功功率的绝对值作为权值,生成系统的无向权图,采用改进同调分群方法进行同调机群的识别,基于谱聚类算法以最小潮流冲击为目标函数进行图分割,以考虑同调约束的半监督谱聚类算法确保解列后子系统的连通性;被动解列方面,提出基于广域测量信息的自适应失步解列策略,通过获取线路两端母线频率和电压相角,采用基于线路两端母线频差和电压相角差的复合判据,动态跟踪并定位振荡中心,当振荡中心所在断面满足可行解列断面时,立刻实施解列操作。通过在实际系统算例中的仿真验证,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两种解列策略的有效性。因此,得出本文的一般性结论:鉴于失步振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振荡中心迁移现象,主动解列策略的制定关键在于同调分群的准确性,当确定初始同调分群时,立即开始断面搜索并实施解列;自适应解列策略的关键在于能够动态的定位振荡中心,当振荡中心所在断面满足可行解列断面时,立即实施解列操作,以避免振荡中心迁移可能造成的动作失效、误动作以及无序解列等风险。(5)从连锁故障的角度,依据事故链原理,模拟电网线路故障、潮流转移、线路相继过载的典型故障模式,构造合理的多重扰动序列,分析系统在连锁故障下的失步振荡及振荡中心迁移现象,结果表明,受线路相继开断的影响,振荡中心发生了迁移,振荡中心可能落在区域电网内部,将使安装在区间联络线上的失步解列装置失去作用,采用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广域测量信息的自适应失步解列策略可以快速有效的定位振荡中心、判断失步状态并实施解列控制。(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4-05-01)
高东磊,苏杰,刘友宽,李晓娇,张建辉[10](2013)在《基于PLC的水火电机组功率振荡判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频振荡时刻威胁着电网的安全与稳定,电厂与机组侧的不稳定是导致电网振荡的主因之一,从源头上及时发现功率的振荡,然后采取措施消除电网振荡的可能性、避免进一步扩大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提出了一个机组功率振荡判据,并将此方法在施耐德PLC上实现,通过模拟振荡信号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云南电力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振荡判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低频振荡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机理不同,低频振荡可分为负阻尼或弱阻尼自由振荡和强迫振荡2类。针对这2种振荡的处理措施不同。因此,振荡类型辨别对于振荡的在线分析和防御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振荡类型辨别方法仅使用单一判据,辨别可靠性较差,难以适应实际系统中复杂的情况。提出了低频振荡类型多判据综合辨别实用化方法,综合稳态波形高次振荡频率分量含量、起振波形特征量和系统固有阻尼比等信息,克服既有方法实用性不足的缺陷,实现低频振荡类型的可靠辨别。通过实际振荡记录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对复杂波形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辨别振荡类型,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荡判据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明远.基于阻抗特性的直驱风电机组并网次同步振荡稳定判据及优化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2].孙铭,陈磊,徐遐龄,闵勇,徐友平.低频振荡类型多判据综合辨别实用化方法[J].电网技术.2019
[3].吴鹏,柏毅辉,李前敏,张锐锋.基于历史数据挖掘和劳斯判据的某火电机组功率振荡机理分析[J].电力大数据.2018
[4].王潇,刘辉,胡小宝,蓝海波,吴林林.基于等效电路阻尼稳定性判据的风电经柔性直流并网振荡风险与影响因素分析[J].全球能源互联网.2018
[5].郭珂.多频失步场景下失步振荡中心特性与定位判据研究[D].武汉大学.2017
[6].夏成军,陈翠琼,涂亮,陈亦平,门锟.多频振荡下失步解列判据的适用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
[7].唐飞,杨健,廖清芬,郭珂,叶笑莉.基于母线电压频率的失步振荡解列判据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
[8].鹿伟,王增平,郑涛,俞隽亚.基于振荡边界圆的失磁保护新判据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
[9].陈恩泽.考虑振荡中心迁移的电网失步解列判据及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4
[10].高东磊,苏杰,刘友宽,李晓娇,张建辉.基于PLC的水火电机组功率振荡判据[J].云南电力技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