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拟静力实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静力,钢筋混凝土,位移,村镇,梁柱,心高,曲线。
拟静力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丁辉,顾冬生[1](2019)在《基于Open Sees的FRP加固RC圆柱拟静力实验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增强塑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圆柱(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RC)提高其抗震性能得到广泛运用,模拟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圆柱动力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滞回反应是桥梁抗震研究的重要内容。以6个FRP加固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柱的拟静力实验结果为依据,基于Open Sees中的非线性梁柱单元、零长度单元,建立了考虑弯曲变形、粘结滑移变形的桥墩柱抗震数值分析模型,同时考虑FRP及箍筋对混凝土的共同约束作用,选用吴刚强化模型作为混凝土强度依据,在对实验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参数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吴刚强化模型计算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合理,纤维单元模型对加固柱的滞回曲线有较好的模拟,且能体现柱在加载过程中刚度、强度的变化,FRP加固量、轴压比、剪跨比对加固柱的承载力及破坏位移角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曾诗雄,邹中权[2](2016)在《基于拟静力实验的桥墩局部植筋加固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地震事故灾害的频繁发生,地震破坏的强大已经让人们越来越重视抗震加固的研究。目前,抗震加固主要有减少地震作用和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本项研究属于增大结构抗震能力中的外包加固法。现有的外包加固法中,如外包钢筋混泥土面层加固法,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钢构套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虽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构件的抗震能力,延性和抗裂性能,但是对于新老构件的连接却研究甚少。而植筋加固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钢筋砼结构加固技术,它不仅施工方便,能极大提高结构的整体延性从而提高抗震性能。而且可以很好的解决新老构件的连接与整体性问题。本研究基于室内拟静力实验,通过对相同条件的墩柱植入不同直径的钢筋的对比来分析不同植筋率下塑性铰区域的抗震性能问题。(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6年06期)
王涛,孙严,孟丽岩[3](2016)在《基于OpenSEES的RC柱拟静力实验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OpenSEES软件中基于位移法梁柱单元建模时,需要人为事先定义单元模型参数。为了验证参数取值对数值模拟结果精度的影响,基于钢筋混凝土中柱C的拟静力实验数据,进行建模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位移法梁柱单元建模时,积分点个数及混凝土纤维划分数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不十分敏感;与纤维截面纤维个数、积分点个数相比,单元个数对模拟精度的影响更大。单元划分数量、单元个数为5、积分点个数在5和7之间可以提高模拟精度。(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王长伟[4](2015)在《基于OpenSees的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柱拟静力实验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3根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实验数据位依据,利用Open Sees有限元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够很好的对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柱构件进行抗震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5年01期)
王博,王兆南[5](2014)在《薄璧空心高墩拟静力实验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叁个空心薄璧桥墩模型的拟静力加载实验,研究了空心高墩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滞回特性,能量耗散。通过分析模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粘滞阻尼系数,得出了空心薄璧桥墩在地震作用下一般呈弯曲破坏的破坏机理,耗能能力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科技》期刊2014年05期)
田原源,熊峰[6](2014)在《废旧轮胎垫隔震层的拟静力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农村低层砌体民居,利用廉价的废旧汽车轮胎,根据基础隔震的原理,提出了STP(scrap tire pads)隔震技术。本文介绍了该隔震元件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STP隔震层的构造,并以刚体质量块代替刚度较大的砌体建筑物,对STP隔震垫进行了单向拟静力周期加载试验。结果显示,此STP隔震元件具有稳定的竖向刚度、较小的水平刚度、较大的阻尼比,性能良好稳定,减震效果明显。STP隔震元件造价低廉、取材环保,将它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4年03期)
赵刚,潘鹏,聂建国,王宗纲[7](2011)在《基于力和位移混合控制的多自由度结构拟静力实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自由度结构拟静力实验中需对各自由度按照特定的力比例模式进行加载,因此力控制加载自然成为多自由度结构拟静力实验的选择。然而,结构进入倒塌阶段后承载力急剧下降,采用力控制加载的拟静力加载实验难以实施。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自由度结构拟静力实验的力和位移混合控制方法。采用此混合控制实验方法既能够保证结构各自由度的受力符合特定的力比例关系,又可以保证在结构进入倒塌阶段后实施稳定的加载控制。基于MTS公司的Flex-TestⅡm平台采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多自由度力和位移混合控制拟静力加载实验控制软件TMPTG,并进行了具体实验验证了混合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1年S1期)
邱法维,杜文博,刘中田,潘鹏,李文峰[8](2003)在《结构在复杂加载路径下的拟静力实验方法及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结构在复杂加载路径下的拟静力实验方法和控制,基于WINDOWS-NT平台和Visual C++语言开发了可进行叁维任意加载路径下的拟静力加载实验控制软件TUFT。实验控制可以同时采用位移控制和力控制两种加载方式。在控制软件TUFT中加入了数据采集部分,使实验加载和数据采集同步进行,形成了完善的结构实验系统。具体试件实验检验了控制软件的性能和数据采集的使用功能。(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12期)
邱法维,李文峰,潘鹏,钱稼茹[9](2001)在《钢筋混凝土柱的双向拟静力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双向拟静力实验,研究钢筋混凝土柱在双向受力下的相互影响,特别是不同加载路径下破坏特点,分析比较钢筋混凝土柱在不同的双向加载路径下的累积滞回耗能和损伤情况。实验采用了目前结构抗震中比较常用的六种加载规则,实验是以位移控制的加载方法进行的。(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01年05期)
拟静力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地震事故灾害的频繁发生,地震破坏的强大已经让人们越来越重视抗震加固的研究。目前,抗震加固主要有减少地震作用和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本项研究属于增大结构抗震能力中的外包加固法。现有的外包加固法中,如外包钢筋混泥土面层加固法,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钢构套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虽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构件的抗震能力,延性和抗裂性能,但是对于新老构件的连接却研究甚少。而植筋加固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钢筋砼结构加固技术,它不仅施工方便,能极大提高结构的整体延性从而提高抗震性能。而且可以很好的解决新老构件的连接与整体性问题。本研究基于室内拟静力实验,通过对相同条件的墩柱植入不同直径的钢筋的对比来分析不同植筋率下塑性铰区域的抗震性能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拟静力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1].丁辉,顾冬生.基于OpenSees的FRP加固RC圆柱拟静力实验数值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曾诗雄,邹中权.基于拟静力实验的桥墩局部植筋加固抗震性能研究[J].智能城市.2016
[3].王涛,孙严,孟丽岩.基于OpenSEES的RC柱拟静力实验数值分析[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6
[4].王长伟.基于OpenSees的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柱拟静力实验数值分析[J].安徽建筑.2015
[5].王博,王兆南.薄璧空心高墩拟静力实验研究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4
[6].田原源,熊峰.废旧轮胎垫隔震层的拟静力实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
[7].赵刚,潘鹏,聂建国,王宗纲.基于力和位移混合控制的多自由度结构拟静力实验方法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1
[8].邱法维,杜文博,刘中田,潘鹏,李文峰.结构在复杂加载路径下的拟静力实验方法及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2003
[9].邱法维,李文峰,潘鹏,钱稼茹.钢筋混凝土柱的双向拟静力实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