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沟肠杆菌菌株论文_唐坎凯,董朝晖,邵学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阴沟肠杆菌菌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阴沟,杆菌,基因,菌株,脱氨酶,糖苷,亲缘。

阴沟肠杆菌菌株论文文献综述

唐坎凯,董朝晖,邵学平[1](2019)在《耐药阴沟肠杆菌一线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及菌株亲缘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耐药阴沟肠杆菌中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元件的携带状况,以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1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分离的20株耐药阴沟肠杆菌,用Kirby-Bauer法检测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耐药基因经测序后作BLAST比对。对耐药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20株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外均为耐药,7株对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20株菌共检出2种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3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样本聚类分析显示,20株菌可分为A与B二群。A群共有16株,呈明显的聚集性,其中12株疑似克隆传播。B群又可分为B-a和B-b二个亚群,但无疑似克隆传播。结论本组20株阴沟肠杆菌携带耐药基因是对β-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且基因型与耐药表型对应。本组菌检出的12株菌疑似克隆传播。(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王怡倩,付宝庆,熊衍文,叶长芸[2](2018)在《某医院72株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分子型别与耐药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72株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分子型别和耐药特征,为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热休克蛋白基因和肽指纹图谱进行分子分型;采用琼脂药敏纸片法分析耐药表型;利用PCR扩增法对20个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运用SA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2株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分为2个分支9个基因群,以分支1(基因群Ⅲ、Ⅵ和Ⅷ)菌株为主(50株,69.4%)。临床菌株对一至叁代头孢、氨苄西林/舒巴坦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另外9种抗生素较为敏感。共检测到8个耐药基因(mir-act、dha、shv、tem、ctx-M、qnr A、qnr B和qnr S)。通过组内统计学分析发现,各型别菌株的临床分布、耐药率和耐药基因携带率不完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两种分型方法,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中存在优势型别,不同型别的菌株在耐药率和耐药基因携带率上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期刊2018年05期)

王金星,费娜,王睿瑞,吴国军,张梦晖[3](2014)在《阴沟肠杆菌B29菌株脂多糖合成基因(waaL,waaG)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脂多糖(LPS)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功能作用在不同菌株中已有研究,但尚未有对肠杆菌属LPS结构与功能的报道。本研究试图构建能引起肥胖的阴沟肠杆菌B29菌株waaL和waaG基因的缺失突变株,以了解突变体菌株产生的LPS结构与活性与野生菌株产生的LPS的差异。根据同源重组技术原理,利用广宿主自杀性质粒构建成敲除载体pKNG101△waaL和pKNG101△waaG,转化E.coli SM10菌株,并与B29菌株进行双亲杂交,再以抗生素和蔗糖筛选条件筛选waaL和waaG基因缺失突变株;利用多重PCR、ERICPCR、PCR-DGGE、DNA测序结果均证实突变株B29△waaL和B29△waaG构建成功;最后,对野生菌株B29与两个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银染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B29菌株的脂多糖为光滑型结构,突变株的LPS结构明显缺失O抗原,B29△waaG突变株同时还缺失了外部核心部分;用鲎试剂法检测LPS的内毒素活性显示,突变株的内毒素活性与野生型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B29△waaL突变株的生长速率与野生型相当,而B29△waaG突变株的生长速率则相对降低。本研究成功构建两种内毒素活性下降的突变株,为下一步利用突变株研究B29菌株在肥胖发生中的机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4年01期)

李刚山,王意银,朱琼媛,朱姝媛,张琳[4](2011)在《阴沟肠杆菌菌株中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岛irp-2基因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从云南战区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是否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 IP(H ighPathogen ic ity Island)毒力岛irp-2基因,并研究菌株的毒力及耐药情况。方法:用PCR扩增法检测毒力岛irp-2基因,小白鼠腹腔注射检测毒力。结果:从1040例腹泻病人粪便分离的25株阴沟肠杆菌中,检测出18株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 IP毒力岛irp-2基因,毒力试验证实有较强毒力,药敏试验筛选出了敏感、中度敏感及耐药叁类药敏谱。结论:云南战区检出的阴沟肠杆菌含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 IP毒力岛irp-2基因且为毒力较强的菌株,对人类的健康具有潜在性的威胁。建立的药敏谱,为军队和地方今后在治疗由此菌引起的感染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贺应龙[5](2011)在《具备乙醇转化能力的阴沟肠杆菌新菌株AFB4-4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木糖是木质纤维素水解产物中含量仅次于葡萄糖的一种单糖,它的有效利用是木质纤维素物质转化生产乙醇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筛选有效利用木糖转化生产乙醇的菌种对于推动整个纤维素燃料乙醇制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高效转化木糖生产乙醇的菌种,本研究进行了菌种筛选、鉴定和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木糖为唯一碳源,通过从玉米地、牛粪堆积地、自制堆肥和落叶腐烂处土壤等广泛取样,利用TTC平板法初步筛选出了5株具有较强木糖发酵能力的菌株,并通过进一步摇瓶筛选,获得了一株利用木糖生产乙醇能力较好的菌株,命名为AFB4-4。2.通过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16S rDNA鉴定,确定菌株AFB4-4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该菌能广泛利用各种碳源,可发酵木糖、葡萄糖等多种糖。3.通过发酵试验考察供氧条件、温度、初始pH、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乙醇产量的影响,优化发酵条件,得出菌株AFB4-4发酵木糖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5℃,初始pH7,接种量6×107个/mL,发酵48h。在此条件下,进行了菌株AFB4-4发酵单糖和混合糖对比试验,发酵20g/L木糖产乙醇4.95g/L,乙醇得率为理论值的53.8%,发酵20g/L葡萄糖产乙醇2.44g/L,乙醇得率为理论值的23.9%,该菌利用木糖转化乙醇的能力优于葡萄糖。20g/L木糖与10g/L葡萄糖共发酵时,乙醇的产量可达6.28g/L,表明菌株AFB4-4是能同时发酵木糖和葡萄糖生产乙醇的天然菌株。(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1-04-01)

缪应雷,杜艳[6](2009)在《阴沟肠杆菌AmpC酶阳性菌株中整合子参与的多重耐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阴沟肠杆菌AmpC酶阳性菌株,探寻阳性菌株中整合子参与的耐药机制,指导合理用药,为临床治疗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KB法药敏;纸片表型和叁维试验筛选AmpC酶阳性菌株;PCR扩增ampC、ampD和整合子保守序列CS;PCRmapping研究阳性菌株中ampC和ampD在整合子中的位置。结果74株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纸片表型筛选的阳性率为35.1%;叁维试验为28.4%。PCR扩增定位的阳性率为89.2%;ampD为86.5%,整合子保守序列CS为49%。PCR mapping阳性率为33.3%,片段均小于1000bp。结论除亚胺培南和丁胺卡那敏感外,74株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都>50%,为多重耐药菌株。纸片表型筛选更方便实用,适于临床常规开展;叁维试验最准确可靠,但操作烦琐,难推广普及;PCR方法操作复杂、试剂昂贵。插入的耐药基因可能位于整合子上游。(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09年07期)

蔡培泉,过毅[7](2009)在《阴沟肠杆菌痰液分离株耐药基因谱及菌株亲缘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ECL)痰液分离株耐药基因谱与亲缘性。方法采用PCR检测16株ECL 15种耐药基因,并作聚类分析。结果16株中TEM、OXA-1群、DHA、ACT-1、aac(6′)-Ⅰ、ant(3″)-Ⅰ、qnr、dfrA17、sul1和intⅠ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8.6%、6.3%、18.8%、75.0%、78.6%、56.3%、6.3%、37.5%、87.5%和87.5%,聚类分析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TEM、DHA、ACT-1、aac(6′)-Ⅰ、ant(3″)-Ⅰ、dfrA17、sul1和intⅠ1基因检出率高,ECL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09年07期)

董德平,韩立中,陈士林,倪语星[8](2007)在《阴沟肠杆菌流行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江苏苏中地区阴沟肠杆菌流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状况。方法采用改良的双纸片法(MDDT)进行ESBLs的初筛;以ESBLs引物(CTX-M、CTXM-1、CTX-M-2、CTX-M-9、SHV、TEM、VEB、PER型)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MDDT初筛结果证明该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型ESBLs引物有扩增产物,序列分析表明该株阴沟肠杆菌携带CTX-M-3型ESBLs。结论江苏苏中地区阴沟肠杆菌流行株产CTX-M-3型ESBLs,是造成该流行株对叁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07年03期)

黄海泉,黄美娟,丁小维,梁雪泥,刘飞虎[9](2006)在《阴沟肠杆菌UW4菌株ACC脱氨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UW4菌株提取细菌总DNA,根据已报道的阴沟肠杆菌ACC脱氨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aciddeaminase)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1条约1.02kb特异片段,把该片段连接到pGEM-Tvector上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017bp,共编码338个氨基酸残基,与报道的序列相比仅存在8个核苷酸的差异,同源性达99.1%;将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后发现,仅引起了4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化,氨基酸同源性为98.2%。利用DNASIS软件对蛋白质二级结构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蛋白质二级结构及其单元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b进行诱导表达,发现其表达蛋白在分子量约39kD处比对照多出一明显条带;经Westernblot分析检测,发现此带即为His-ACDS融合蛋白。(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姚学萍[10](2002)在《广谱拮抗菌阴沟肠杆菌B8菌株拮抗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谱拮抗菌阴沟肠杆菌B8菌株和拮抗活性缺失菌株B8B、B8F及从B8B和B8F二菌株克隆获得的重组质粒pB、pF为基础,对阴沟肠杆菌B8菌株拮抗相关的B和F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F片段长度为728bp,与现有生物数据库的BLAST比较分析,发现该序列仅有局部短于1OObp的区域与polyketide合成酶基因或与脂肪酸合成酶基因有低的同源性,推测为一新基因;B片段长约4kb,序列拼接结果推测靠近Tn5插入位点部位有重复序列,对B片段Tn5远端的部分序列进行BLAST比较,发现它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强毒力岛有一定的同源性。 鉴于B片段的BLAST分析结果,对B8、B8B和B8F菌株进行了动物试验,测定各菌株毒力。结果显示,B8和B8F具有弱的一过性毒力,而B8B菌株无毒力。 试验研究设计并合成了由40和44个碱基的寡聚脱氧核苷酸组成的染色体爬行接头,在接头序列和测定的F片段近Tn5的序列上,设计了2对染色体爬行用的PCR引物,从B8菌株中提取基因组DNA,BamHI酶切,与染色体爬行接头连接,依次用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出239bp产物,经克隆、测序,发现其中18bp为扩增的相应于F片段在B8F菌株Tn5插入位点对面的序列,其余则为F片段728bp序列的一部分,为进一步进行染色体爬行,克隆和测定整个B和F基因,揭示阳菌株的拮抗分子机制提供了技术资料贮备。(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2-05-01)

阴沟肠杆菌菌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72株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分子型别和耐药特征,为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热休克蛋白基因和肽指纹图谱进行分子分型;采用琼脂药敏纸片法分析耐药表型;利用PCR扩增法对20个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运用SA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2株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分为2个分支9个基因群,以分支1(基因群Ⅲ、Ⅵ和Ⅷ)菌株为主(50株,69.4%)。临床菌株对一至叁代头孢、氨苄西林/舒巴坦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另外9种抗生素较为敏感。共检测到8个耐药基因(mir-act、dha、shv、tem、ctx-M、qnr A、qnr B和qnr S)。通过组内统计学分析发现,各型别菌株的临床分布、耐药率和耐药基因携带率不完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两种分型方法,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中存在优势型别,不同型别的菌株在耐药率和耐药基因携带率上存在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阴沟肠杆菌菌株论文参考文献

[1].唐坎凯,董朝晖,邵学平.耐药阴沟肠杆菌一线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及菌株亲缘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2].王怡倩,付宝庆,熊衍文,叶长芸.某医院72株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分子型别与耐药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8

[3].王金星,费娜,王睿瑞,吴国军,张梦晖.阴沟肠杆菌B29菌株脂多糖合成基因(waaL,waaG)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4

[4].李刚山,王意银,朱琼媛,朱姝媛,张琳.阴沟肠杆菌菌株中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岛irp-2基因的检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

[5].贺应龙.具备乙醇转化能力的阴沟肠杆菌新菌株AFB4-4的选育[D].湖南农业大学.2011

[6].缪应雷,杜艳.阴沟肠杆菌AmpC酶阳性菌株中整合子参与的多重耐药[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

[7].蔡培泉,过毅.阴沟肠杆菌痰液分离株耐药基因谱及菌株亲缘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

[8].董德平,韩立中,陈士林,倪语星.阴沟肠杆菌流行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

[9].黄海泉,黄美娟,丁小维,梁雪泥,刘飞虎.阴沟肠杆菌UW4菌株ACC脱氨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

[10].姚学萍.广谱拮抗菌阴沟肠杆菌B8菌株拮抗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菌株irp-2基因...ECLC074 ampC基因的PCR扩增结果LAMP扩增invA基因特异性电泳图种培养基培养的标准菌株的质谱图菌株的扫描电镜照片质粒ampC基因PCR产物电泳结果

标签:;  ;  ;  ;  ;  ;  ;  

阴沟肠杆菌菌株论文_唐坎凯,董朝晖,邵学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