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服务业成为朝阳产业。《老年社会工作》课程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笔者尝试从生命教育的视角下,加入“爱与关怀”的生命理念,以生命扮演体验的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职业价值认可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生命教育;爱与关怀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3.26%,预计到203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社会对老年福利相关的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中明确提出,要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老年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养老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集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多项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性专业课程。
一、《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老龄工作不同职业中对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往只关注老年人的生理逐步转变为关注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因此,老年社会工作者将成为满足老年人综合需求的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然而,我国对高素质、高能力老年社会工作者的需求与老年社会工作者培养相对传统保守的现状相冲突。传统教育中培养的学生或职业认可度不高,他们有的对有特殊情况的老人歧视排斥,有的从理论学习转到实际处理问题能力不强等。为解决这些现状和问题,在课堂中让学生找到该职业的高价值认同感。在遇到特殊情况老人时,能让老人在平等对待中感受到接纳、尊重和爱;在实际处理问题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老年人的具体情况,给予最合适的帮助。笔者认为,将生命教育嵌入《老年社会工作》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真正内蕴。同时,用“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爱、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这种具有生命力的理念引导和教育学生,能激发学生尊重自己,尊重老人,尊重职业,热爱生命的至高能量。
二、《老年社会工作》课程的生命内蕴
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是针对老年服务的社会工作,对学生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要求都非常高。学生除了要深入了解老年人群体,掌握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外,还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引进关于生命的教学内容, 激发师生的无限潜能。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真正体会到为老年人服务工作的生命力。
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1859~1941)是生命哲学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曾提出“绵延”才是生命真正的实在。他认为如果用河流的源头来比喻“生命冲动”, 那么,“绵延”就是川流不息的状态。而把“绵延”与生命联系起来,它则是一股“生命之流”,柏格森称之为生命的“真正的实在”。[1]如果把人的一生按时期进行划分,老年期则位于生命河流的入海口。那么,如何坚定不移地服务好老年期的老人;如何将生与死的哲学信念传递;如何让老人在生命河流汇入大海之前坦然地面对生,面对死,面对未知,均是未来的老年社会工作者们在《老年社会工作》课程中应该要学习和努力攻克的难题。因此,在《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内容中加入生命哲学命题,变得尤为重要。
2018年,将要过去。对于2019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一句预测,那就是2019年肯定会比2018年好过,这一点,大家不要用惯性思维或者大众思维去思考股市,就像很多人在2017年底以为2018年会好过一样,大家也不要觉得2019年会像2018年一样继续难过。
三、生命教育对《老年社会工作》课程的启示
(一)“爱”让生命“绵延”不息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骨痿”等病证范畴,其病因主要是消渴病失治误治,损伤脾肾,致脾肾亏虚,因肾主骨,肾虚则不能滋养骨髓而发病。因此在治疗时应以健脾补肾为主。中药方中熟地黄、山茱萸、补骨脂、枸杞子、桑寄生、淫羊藿、牛膝等大队补肾药物以补肾填精,配伍山药、白术健脾,当归、赤芍、丹参、延胡索等以补血活血,牡蛎健骨壮筋,全方合用,共奏健脾补肾、活血健骨之效。综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爱”是可以相互传递的能量,是贯穿在生命哲学始终的核心元素。在《老年社会工作》职业道德项目传统教学基础上,强调工作中要“尊重服务对象、全心全意服务”,并在尊重和全心全意中进一步加入“爱与关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鲜明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感。让学生能平等对待自己、同事、老人和特殊情况老人。
The coefficients of Eq. (5) can be found using following boundary conditions[19]
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工作,是一份具有社会光环的职业。热爱这份职业,尊重老年人,让老年人感受到爱与关怀,能让每一个老年社会工作者都成为“我自己”,都能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
所谓的老年社会工作,其实就是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尊重、爱与关怀的流动。当社会工作者给予服务对象尊重、关心和爱的时候,服务对象也会将尊重、关心和爱反馈给社会工作者。这样,一来一去就形成了生命的河流,绵延不息。因此,持续且坚定的职业信仰,能让社工生命中的爱和亮点全部展现出来,为社会、为人间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美丽光彩。
(二)在生命扮演中体验生命
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生命教育乃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2]
一个合格的老年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工作中胜任不同的角色,在各种角色扮演中协调和解决服务对象与之相关的所有社会关系之间的问题和矛盾,以服务对象能适应自身生命发展为最终目标。基于以上要求,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侧重定义了解和背诵,学生在《老年社会工作》课堂中需要了解到扮演不同角色的意义,并能熟练地掌握不同角色实际扮演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在课堂中加入模拟角色扮演的游戏环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角色代入感。同时,也能提升整个课堂的生命力。让学生分别扮演老年人和社会工作者的不同角色,并尝试交替角色模拟,能让学生在扮演中体验不同角色的生命张力。
四、小结
生命教育强调以人为核心,《老年社会工作》课程在尊重人的生与死的哲学宏观视野上,加入“爱与关怀”理念,增加生命角色扮演体验模式,让死气沉沉的课堂重新充满生命力,让看似难以解决的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难题,都在爱的生命之河流动起初,便逐渐消失殆尽,使得生命得以回归到生命本身。
参考文献:
[1]孙梓璇,罗小娟.柏格森生命哲学理论对语文教学智慧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2016,(02),71-73.
[2]冯宝颜.创新教育理念感悟生命真谛[J].赤子,2015(01).
[3]王戈.“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教育广角,2015(01).
[4]江沁馨.“老年社会工作”“导入——服务”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2018(04).
标签:生命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老年论文; 学生论文; 老年人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规划论文; 《科学咨询》2019年第8期论文; 保险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