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唐岭小学276700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热情兴而不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实施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情有独钟
根据单元训练重点组织教学是最为便利的“情有独钟”。如第五册《刘胡兰》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说话的语气。教学中一定要突出朗读训练这一单元重点,以“朗读训练”组织教学,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使其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有感情地朗读是以理解体会为基础的。该文第二段的教学应先引导学生读懂敌人对刘胡兰采取了哪些手段、敌人为什么会一次次地变换手段,意在让学生体会到刘胡兰英勇不屈的精神。教师还可通过范读、导读、引读、小结、评价等形式创设一定的课堂气氛,以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再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品读文中的每一句话,读中品、读中议、读中激,切实地进行大面积的朗读训练,既把朗读作为教学手段,又把朗读作为教学的目的,使朗读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二、演绎虚拟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是以故事为主,有一定的情节,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对课文再加工、编导,演一演课本剧,用身体语言演绎文字语言,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认识,而且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低年级语文课有很多童话故事,它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人们通过想象和幻想,运用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我在教学的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潜能,进行相应的课文表演,再现神奇的童话故事情景,展现童话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储备的基础上提高了创造想象的能力。
三、长文短教
小学语文课本中,随着年级的升高,长文逐步增多。譬如《凡卡》,通常安排3课时,我们可以缩短在2课时内教会相应内容,培养学生更多必要、有效的能力。“短教”是走向“不教”的步骤,要“不教”,就得有完美的自学方法。这就要求“短教”重在教自学方法。以《凡卡》为例,理清故事情节、了解插叙的内容和作用(反衬的写法),也是教学目标之重要一点,而达到这一目标当然可以教给或诱导出有关的正确理论,督促学生训练、记忆。然而,这样很费时,只有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理”(理清)的方法,才是最简捷省时、最实用有效又对以后的学习带有指导意义的方法。“理”《凡卡》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很直观、易学、简便、无误的就是:提示“引导的作用”中的“引用”,指出“引用”所及的内容。在这样的“教”的启发下,由整理写信的内容入手,则插叙内容(回忆)、作者叙述等内容就不“理”自“清”了。“教”和“学”都节约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学生还多“学”了引用的作用和知识。
四、一脉相承
叶圣陶说:“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老师。”文章的思路实际上就是作者的行文线索,抓住这个线索展开教学,往往能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认真研读,理解文章的主旨,找到能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根据这条红线铺展教学,使教学过程一脉相承。
五、拨云撩雾
不少课文看似“自相矛盾”,实则正是作者深化主题之处。抓住这些语句提问,往往可以激起学生积极思考,解除心中疑惑,把课文理解得更深。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写道:“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难道爸爸不疼她吗?如果不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学完课文后,教师再提问:作者为什么既写冷酷的现实又写美好的幻想?使学生理解冷酷现实是造成幻想的原因,两者交织在一起,深刻提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六、独辟蹊径
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另辟蹊径,找准最佳的教学突破口,让学生一入门就引发阅读的兴趣,激起思维的高潮。
例如第八册的《落花生》一课,文章通过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品尝花生时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我们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全文共分三部分,重点是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中父亲的话又是重中之重。我曾经采用“抓中心句入手,学重点段突破”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1.简介作者,激趣导入。
许地山的笔名是“落花生”,作者为什么要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呢?在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由作者的笔名引入,学生感到新奇,激起了探究的欲望。
2.找出中心句,直奔重点段。
学生找到中心句,直奔重点段。学生找到由落花生引起的关于如何做人的道理的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基本读懂了作者是要借落花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然后由这句话带出父亲谈论花生的最关键的一句话:“花生虽然不好看的,但是很有用。”再问:“花生有哪些用处?花生是不好看的,而父亲却说这是最可贵之处,这是为什么?”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层层探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重点段,品味、剖析重点词句,从而读懂文章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