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升:例谈领导讲话中的“应景话”论文

李旭升:例谈领导讲话中的“应景话”论文

领导讲话中的“应景话”,是由讲话的主题、时间、空间、情景、对象、上下文和话语前提等决定的,是与讲话的语境高度契合的一些话语,主要体现在开场白、过渡句、结束语中。简单理解,就是在什么时间说什么话,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基于什么原因说什么话,针对什么内容说什么话,始终做到“应情应景”。在讲话稿起草中准确运用一些“应景话”,往往会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这实际上也是防止讲话稿“写空”的一种有效方法。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把握这样几个要点:

从表2中的数据可看出,用GM(1,1)模型得到的预测值并不是很理想,其平均相对误差为0.038 2%。利用GM(1,1)预测模型来预测第8次沉降值,得到的预测沉降值为20.76,相对误差为0.055%,后验差比值C为0.065。

第一,在时间上突出“新”。这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与最新、最近的重要时间节点结合起来。比如,今年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首先说:“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代表党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因为是在3月8日这个特殊时间节点发出的问候,所以显得很“应景”。这种在特殊时间的礼节性问候,充分体现了尊重与理解,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讲话氛围。在新年贺词或岁末年初的一些讲话中,领导同志向大家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也都属此类情况,虽然是“老套路”,但符合情理,让人听了很暖心。二是回顾历史,缩短时间距离。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开头讲到:“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紧接着切入主题,说明隆重集会的目的是回顾光辉历程、总结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不懈奋斗。这么处理,把听众一下子带回到过去,重温了有关史实,缩短了时间跨度,合乎语境、合乎逻辑。

第二,在空间上突出“近”。常言道,上什么山唱什么歌。领导讲话如果能从听众、主题、场景等方面找到关联点、亲近点,就容易增强现场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比如,习近平主席2018年7月25日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开头这样讲到:“很高兴再次来到‘彩虹之国’, 同大家相聚在风景秀丽的约翰内斯堡。5年前,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出席的首场国际峰会,就是在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3年前,就在这座会议中心,我同非洲各国领导人一道出席了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时隔近3年,再次踏上非洲大陆,我深切感受到非洲大陆的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从这些话语中,听众能够切实体会到一种亲近感,这也正是语言的魅力所在,进一步增强了讲话的亲和力。在这篇讲话的最后,习近平主席讲道:“今年是曼德拉先生诞辰100周年。他有一句名言:‘攀上一座高山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高山等着你去攀登。’金砖合作的历程,正是五国携手勇攀高峰、不断超越的历程。只要金砖国家携手同心,就能不断攀越险峰峭壁,登顶新的高峰、到达新的高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通过缅怀“南非国父”曼德拉先生并引用他的名言,向与会各方发出号召,展望美好愿景,增强了讲话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三,在对象上突出“亲”,即“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引用季米特洛夫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要想到你究竟为什么人写东西,向什么人讲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讲话必须始终站在听众的角度,谈大家关心关注的话题,这样才能引起共鸣。比如,习近平主席2018年7月26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约翰内斯堡会晤大范围会议上的讲话中,一开始讲道:“首先,我要再次感谢拉马福萨总统和南非政府为这次会晤所作的热情周到安排。阔别5年之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再次走进非洲,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对主办方表示感谢,合乎当时的语境,语气上也显得流畅自然。再如,有位领导在全省“最美教师”事迹报告会上讲道:“今天在座的各位‘最美教师’、优秀教师,都是我省教育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型人物,你们用满腔热情书写让每一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责任担当,值得大家学习。”对在场的“最美教师”给予高度评价,致以崇高敬意,符合语境,达到了预期效果。另外,如果是主持讲话,有其他人发言,还应当进行总结或对他人发言作出回应。比如,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前面一段是座谈会的主题和问候语,紧接着一段讲道:“刚才,几位民营企业代表发了言,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收。下面,结合大家发言和关心的问题,我讲几点意见。”既对大家的发言作了回应,又很自然地过渡到后面的内容。

第四,在内容上突出“实”。“应景话”最终要为讲话的实质内容服务,所以本身必须实实在在,而不是虚头巴脑、空穴来风。这里,试以某位领导同志在三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例来分析。第一次是在2018年11月全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上,一开始这样讲:“昨天××发生了‘11·13’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人死亡、×人受伤,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今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召开全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强化措施,研究部署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因为是针对前一天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而召开的紧急会议,所以讲话直奔主题,通报事故伤亡情况,说明会议的主要任务,目的十分明确。第二次是在省安委会2018年第四季度全体会议上,开头讲道:“当前,正值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关键时期,召开这次会议非常及时,也很有必要。刚才,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作了发言,就相关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工作建议,×××、×××同志也结合分管工作谈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成,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点意见。”在开头部分交代开会的必要性,并对前面同志的发言作出回应,直接切入讲话主体部分,提出明确要求。第三次是在省安委会2019年第一季度全体会议上,讲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强调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3月21日、 3月25日,总书记两次对江苏‘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深刻吸取教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李克强总理也分别对江苏‘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我省×ב1·12’重大煤尘爆炸事故等作出批示。可以说,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都会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带来重大影响。”讲话一开始交代相关背景,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进一步说明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抓好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深刻汲取有关事故教训,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难看出,三次讲话中的“应景话”虽然不同,但都围绕安全生产这个主题展开,突出了一个“实”字,针对性、实效性都很强。

第五,在形式上突出“活”。“应景话”多用在讲话的开头或结尾,有些也用在讲话的中间。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间有一段是这样讲的:“我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说,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这种情况就属于中间部分活用,回顾之前已经讲过的内容,用以佐证和阐述观点,体现思想观点的一贯性。实践中,还可以综合把握各种语境,灵活处理、准确运用。比如,在某地级州领导干部大会上,有位继任领导在任职表态发言时首先讲:“转眼又到了‘立冬’之日,当内地浓浓的秋意还没有完全褪尽的时候,××草原已是冬意阵阵、寒气袭人。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都知道,这里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而冬天往往提前报寒。这样一个特殊的季节循环,仿佛印证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世事变迁。刚才,省委组织部×××部长宣布了省委的任免决定,并代表省委发表了重要讲话,我坚决拥护,坚决服从。×××部长的讲话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字里行间体现着对××工作的充分肯定,饱含着对×××同志和×××同志的高度评价,寄托着对继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自觉把×××部长的讲话精神融入到××发展稳定的伟大实践中去。”这位领导作为该州继任一把手,很好地把握了时间、地点、对象、情境等非语言因素,让人听了很有现场感而又没有做作之嫌。再加上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在任职表态类讲话中别有一番风味,给人印象深刻。这篇讲话发表后,网络上纷纷转载,评价其“饱含深情”“诗意深沉”。

本研究是对文献数据集中的关键词进行提取、统计和分析,故而关键词表达文献主题的准确度对研究结果影响较大,而论文关键词系作者主观确定,不同作者对于同一主题的认识和归纳不一致,导致论文关键词出现同义词、近义词等影响统计分析的现象。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对文献数据集中的关键词做了数据清洗,如将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东北” “东北”等统一改为 “东北地区”, “移民开拓团”统一为 “开拓团”, “日本关东军”统一为 “关东军”,同时将带引号的关键词统一去除引号,如 “满洲拓殖公社” “试点”移民、 “附属地”等关键词中的引号去掉,以提高关键词统计和结果分析的准确性。

特别要注意的是,“应景话”不同于那些不痛不痒的客套话或者溜须拍马的奉迎话,而是讲话所必需的、与讲话的语境高度契合的话语。我们在具体操作中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精准拿捏、精当使用。举个例子来说,上级部门督促检查某项工作,有领导在汇报会上讲道:“您在百忙之中来××开展调研和督查,对我们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使我们深受教育和感动,对我们做好工作是极大的激励和鼓舞。这里,我代表××,向您和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因为在入场前或者迎接的时候,已经有了礼节性寒暄,所以没必要在汇报会上再讲这些客套话,而应当根据会议安排,直奔主题、直接汇报有关工作情况。正所谓“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今年以来,一些地方相继出台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有关政策措施,规定省内会议、活动对领导同志的称呼不加“尊敬的”,讲话不称“重要讲话”,不作“热烈的欢迎”等等,要求大力弘扬“短实新”的文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繁琐,做到简明扼要、文风朴实,实际就是出于这种目的。文稿起草者应在平时仔细琢磨、认真体悟,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写出紧扣主题、合情境、合时宜、合逻辑的“应景话”,多为讲话内容添彩。

(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

标签:;  ;  ;  ;  ;  ;  ;  ;  ;  ;  

李旭升:例谈领导讲话中的“应景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