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铑膦络合物论文_何珍红,侯震山,王永垒,刘远凤,刘红来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溶性铑膦络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络合物,水溶性,两相,体系,催化剂,羧基,丁烯。

水溶性铑膦络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何珍红,侯震山,王永垒,刘远凤,刘红来[1](2011)在《水溶性钯膦络合物催化1-辛烯的氢羧基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水溶性配体TPPTS与Pd(OAc)2在水相中催化1-辛烯的氢羧基化反应,能实现有机相产物与水相催化剂的清洁分离和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分别考察了钯浓度、表面活性剂(CTAB)、酸助剂、反应时间、CO压力以及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在H2O=16 mL,c(Pd)=2.0 mmol/L,c(TPPTS)/c(Pd)=25,c(p-TsOH)=33.8mmol/L,c(CTAB)=79.4 mmol/L,反应时间5.5 h,CO压力为4 MPa,反应温度150℃时,烯烃转化率可达到90.8%,生成壬酸的选择性为76.8%,正异构壬酸的摩尔比为3.96,催化剂循环3次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最后,通过对钯膦络合物的31P NMR分析,推测出反应过程中可能的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1年05期)

李贤均,陈华,黎耀忠,陈骏如,李瑞祥[2](2008)在《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低碳烯烃氢甲酰化合成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溶性金属有机络合物为催化剂的两相(有机相-水相)催化体系的研究,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得到迅速发展。1984年,Ruhrchemie公司和Rhone-Poulenc公司第一次成功地将水溶性铑-膦络合物,HRh(CO)(TPPTS)3[TPPTS:P(m-C6H4SO3)Na3],用于催化丙烯氢甲酰化的工业化生产(简称为RCH/RP过程)[1-3],大大地促进了有关两相催化体系的基础和开发研究,已成为均相络合催化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4]。两相催化体系之所以受到重视,是由于与传统的均相催化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是它显示(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10-14)

李贤均,陈华,黎耀忠,李瑞祥,陈骏如[3](2005)在《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低碳烯烃氢甲酰化合成醛的清洁生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在水/有机两相反应体系中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低碳烯烃氢甲酰化制备醛的小试和中试研究,证时了利用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剂,以炼油厂尾气提浓的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醛,以纯丙烯,1-丁烯或1-丁烯和2- (?)烯混合物为原料合成丁醛和戊醯是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路线,具有工业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林棋,付海燕,袁茂林,陈华,李贤均[4](2005)在《离子液体介质中水溶性钯膦络合物催化羰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离子液体介质中水溶性钯膦络合物催化卤代芳烃的羰化反应.结果表明,利用所合成的离子液体 [bmim][p-CH3C6H4SO3]作为反应介质,能很好地促进羰化反应(con.96.9%,TOF 1938 h-1),更重要的是催化体系可以循环使用十次以上,且反应活性基本不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付海燕,李敏,陈华,黎耀忠,李贤均[5](2004)在《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以水溶性铑 膦络合物RhCl(CO) (TPPTS) 2 作为催化剂前体在水 /有机两相体系中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的进展 ,阐述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速作用和介稳态胶束 离子对协同作用机理关系 .通过两相体系中界面分子组装和选择与烯烃分子链长相匹配的表面活性剂 ,设计制备了高区域选择性复合催化剂体系 .当采用双长链表面活性剂与铑 膦络合物组成的复合催化体系时 ,在不搅拌的情况下就显示出极高的催化活性 .(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04年12期)

袁茂林,付海燕,刘小华,陈华,黎耀忠[6](2004)在《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1-丁烯氢甲酰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以水溶性铑膦络合物RhCl(CO)(TPPTS)2为催化剂的两相体系中,反应温度、压力、膦铑比、催化剂浓度、CO/H2分压比、底物浓度等对1 丁烯氢甲酰化反应的活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hCl(CO)(TPPTS)2对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1 丁烯氢甲酰化反应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区域选择性,在100℃,2.5MPa,[TPPTS]/[Rh]=25时,生成戊醛的TOF高达2500h-1,生成正戊醛的选择性达到87.5%.(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李志华[7](2002)在《纳米硅胶负载型水溶性铑膦络合物烯烃氢甲酰化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烯烃氢甲酰化催化剂经过60多年的发展,有许多催化剂被研制出来,如烃溶性的Rh-TPP(叁苯基膦)系催化剂、固载型烃溶性催化剂(SLPC)、含磺酸化(钠盐)叁苯基膦单齿配体(如TPPTS:P(m-C_6H_4SO_3Na)_3)的铑膦系水溶性催化剂、负载水相催化剂(SAPC)等体系。和所有均相催化反应一样,采用均相Rh-TPP系催化剂进行丙烯氢甲酰化,存在催化剂分离问题。虽然SLPC部分克服了均相反应的缺点,但未能解决底物通过多相的传质问题使反应催化活性下降和铑从载体上脱落等问题。 70年代中期出现的水溶性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催化剂的分离回收过程。1984年,Ruhrchemie公司和Rh(?)ne-Poulenc公司第一次成功地将Kunz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即HRh(CO)(TPPTS)_3,用于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催化丙烯氢甲酰化的工业生产(简称RCH/RP过程)。该过程与已有的均相催化过程相比,显示出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地促进了有关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已成为目前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但是,因随着烯烃碳链的增长,烯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烯烃和催化剂水溶液间的传质速度成为两相催化体系的速控因素,可因转化率太低而失去工业化价值。解决的办法包括采用两亲水溶性配体、在体系中加入共溶剂或表面活性剂、采用温控相转移催化剂体系、或者是制备成负载水相催化剂(SAPC)。已有的研究表明,SAPC催化剂集中了均相和多相催化剂的优点,并克服了均相催化剂与产物不易分离的缺点,适于更广泛碳数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 本论文以纳米硅胶为载体,以制备实用型长链烯烃氢甲酰化负载型水相催化剂为目的,研究了纳米硅胶负载型水相催化剂的长链烯烃氢甲酰化性能及其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与失活机理,其主要结果如下: 1、同等条件下,纳米硅胶负载型水相催化剂的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催化活性比非纳米硅胶负载型水相催化剂以及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高110倍,略低于表面活性剂CTAB修饰的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的活性:而纳米硅胶负载型水相催化剂的锗流失比CTAB修饰的水溶性催化剂低近一个数量级。2、纳米硅胶负载型水相催化剂与非纳米硅胶负载型水相催化剂相比,具有较宽的最佳含水量范围,达 15~20 Wt%;其最佳含水量范围与纳米硅胶的种类、催化剂中的磷锗比等因素无密切关联。3、载体及催化剂的 BET、SEM、TEM、’‘P-N’MR和毗陡1PD等谱学表征表明,纳米硅胶负载型水相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可能主要缘于硅胶纳米粒子之间可以构成丰富的一维介孔孔道,负载化的水溶性锗磷络合物分子结构保持其水溶液中的叁角双锥构型。这种一维的介孔孔道易于使负载水相配合物分子和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和扩散,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4、烯烃在纳米硅胶负载型水相催化剂上的氢甲酚化遵循业己建立的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中的催化作用机理,反应条件包括烯锗比、磷错比、压力等均对催化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5、载体表面的酸性位和体系中吸附的分子氧将导致纳米硅胶负载水相催化剂中配合物分子中配体TPPTS的解络直至氧化成弱配位能力的OTPPTS,使催化活性降低。在催化剂中添加适量碱性盐并经真空脱气,可有效地抑止水溶性磷配体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成OTPPTS。6、纳米硅胶负载型水相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若于次,表现出稳定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因重复使用将抽提催化剂的水份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但这种活性下降可采用补充适量水份的方法得以恢复。(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2-08-01)

陈黎[8](2002)在《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芳基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六十年代Wilkinson催化剂被发现以来,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成为众多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采用水溶性铑-膦络合催化剂在两相(水/有机物)体系中进行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合成相应的正/异构醛,具有反应条件缓和、催化剂和产物容易分离的特点,而且用水作溶剂既便宜又安全,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引起国内外化学家重视,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在进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一:以水溶性铑-膦配合物RhC1(CO)(TPPTS)_2[TPPTS:P(m-C_6H_4-SO_3Na)_3]和TPPTS复合体系为催化剂,添加十四烷基苄基氯化胺(TBAC),研究了该体系对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TBAC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组成的混合胶束体系调整反应微环境,显着提高了苯乙烯的转化率和生成正构醛的选择性。在90℃,2.0MPa,TBAC/SDS=12,V_水/V_烯=3的条件下反应两小时苯乙烯的转化率为98.3%,醛的异/正比为1.30。提高反应条件至110℃和0.5MPa,生成正构醛的选择性进一步提高,正构醛含量达69%。 二:以水溶性铑-膦络合物RhC1(CO)(TPPTS)_2为催化剂,TPPTS为配体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添加TBAC或β-CD,研究了两种催化反应体系对四种反应底物:苯丙烯、对甲氧基-苯丙烯、黄樟油素、异黄樟油素的氢甲酰化反应催化性能,并讨论了底物的不同结构和电子效应对反应的影响。发现两种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结构的底物可发挥不同的催化效能。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BAC后四种底物的反应速率都明显提高,且表现出胶束-离子对作用特征。添加β-CD对前叁种底物的影响不太大,但对黄樟油素的加速作用明显。反应的TOF由添加前的96h~(-1)提高到798h~(-1);对正构醛的选择性也明显提高,正/异比由5.6 提高到14.4。 同时发现在烯烃的氢甲酚化反应中,底物的空间位阻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关 键因素,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也有一定的影响。结合前一部分工作,在以p(D 为助剂的反应条件下,五种反应物的活性顺序为:苯丙烯>对甲氧基-苯丙烯> 苯乙烯>黄樟油素>异黄樟油素;在以*8*C为助剂时,其反应活性顺序略微”变化为:苯丙烯>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丙烯>黄樟油素>异黄樟油素。(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2-04-18)

水溶性铑膦络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水溶性金属有机络合物为催化剂的两相(有机相-水相)催化体系的研究,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得到迅速发展。1984年,Ruhrchemie公司和Rhone-Poulenc公司第一次成功地将水溶性铑-膦络合物,HRh(CO)(TPPTS)3[TPPTS:P(m-C6H4SO3)Na3],用于催化丙烯氢甲酰化的工业化生产(简称为RCH/RP过程)[1-3],大大地促进了有关两相催化体系的基础和开发研究,已成为均相络合催化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4]。两相催化体系之所以受到重视,是由于与传统的均相催化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是它显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溶性铑膦络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何珍红,侯震山,王永垒,刘远凤,刘红来.水溶性钯膦络合物催化1-辛烯的氢羧基化反应[J].分子催化.2011

[2].李贤均,陈华,黎耀忠,陈骏如,李瑞祥.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低碳烯烃氢甲酰化合成醛的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3].李贤均,陈华,黎耀忠,李瑞祥,陈骏如.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低碳烯烃氢甲酰化合成醛的清洁生产技术[C].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4].林棋,付海燕,袁茂林,陈华,李贤均.离子液体介质中水溶性钯膦络合物催化羰化反应[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

[5].付海燕,李敏,陈华,黎耀忠,李贤均.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速作用[J].化工学报.2004

[6].袁茂林,付海燕,刘小华,陈华,黎耀忠.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1-丁烯氢甲酰化反应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7].李志华.纳米硅胶负载型水溶性铑膦络合物烯烃氢甲酰化催化性能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

[8].陈黎.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芳基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D].四川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水溶性双膦配体的结构配体1和配体2的结构一15102一A一SAPC反应前后的SEM图一2NaZC03修饰5102入A一SAPC反应前后的...一3NaZHP04修饰5102一NA一SAPC反应前后...一5反应后5102一NA一SAPC的TEM图

标签:;  ;  ;  ;  ;  ;  ;  

水溶性铑膦络合物论文_何珍红,侯震山,王永垒,刘远凤,刘红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