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轶馨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一中266555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已成人化,他们都希望能够发挥自身的创建性思维,自主获取知识,自主探索数学。但是由于高考压力的空前,高中生的主动学习倾向一直受到压抑,被动听讲、被动做题严重打击了学生对于数学浓厚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自主学习进行研究,变疲惫学习为快乐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革新,人类面临着空前的知识大爆炸,高生中仅仅凭借课堂上接受的有限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从接受型学习逐步过渡到发展型学习,建立方法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数学作为人类进步的主要工具学科,需要学习者具备浓厚的科学兴趣、主动的探索欲望、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清晰的求证思想,可以说数学学科为我们提供了标准的土壤,来实现终身式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求我们在总体学习目标的引导下,借助教育者的一定指导,根据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方式的需要,自主化地有选择地进行观念学习、内容学习和方法学习,并通过自我调控的方法不断构建和调整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以达成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对于我们学习者而言,就是逐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研究学习,变短期学习为长效学习,化课堂一体式学习为个体需求式学习,取代老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提高自我的探究能力、发现能力、批判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激发自身的内部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为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从目前数学学科的学习状况来看,有近一半的同学不能适应数学学习,在他们的学习世界里,数学是枯燥、乏味、拖后腿的学科。因此,从高中生的角度开发数学学科的自主学习是我们目前值得思索的。
一、课前主动搜集学习素材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达到高质量的听课效果,必须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提前预习课程内容,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将预习与个人习惯紧密地结合起来。首先每一位同学要认真研读规定教材,主动探索教材的编写意图,把知识呈现的先后顺序理清,寻找到接受知识的线索。虽然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系数比较高,学习量比较大,章节间的上下联系紧密,但是把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身边找到知识的原型还不是一件难事。因此要有意识地拓宽学习素材范围,自主学习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竭力让知识生活化,让同学们更加具体地了解知识的来源,为以后应用知识提供可靠的心理保证。
二、课堂上主动参与
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尤其对数学这样一门极具思考推理氛围的学科来讲,一个教与学互动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要让更多的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走上讲台,向大家汇报自己的预习结果,展示预习阶段搜集的素材。学生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授课原则,通过亲身授课不仅可以让自己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锻炼自己数学实战的逻辑思维。学生应采用图文并茂的授课素材,让这些素材既能体现出所要讲解知识的价值,又能激发同学们主动追寻问题的潜质,鼓励同学们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议学生之间组成研讨小组,听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列坐,授课结束后开展知识讨论。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很多题目需要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比如圆柱这一章节,各小组就可以在一起研究圆柱的不同呈现形态,共同研究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共同研究圆柱题目容易设计的陷阱等等,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
三、课下形成自主总结的学习习惯
课下针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同学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完成,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简单地过一遍,不必再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温习。对于理解薄弱的知识点,不仅要完成对应的作业内容,而且要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再进行学习和探究,继续结合生活实际来自主恢复知识的原型、研究知识的结构,并且自己尝试给自己编题求解。这样可以提高同学们对难点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弥补知识的漏洞,自主找到破解的办法。我们要善于对教材蓝本进行合理的增补。课本总归是成文死板的教条,单纯地照搬书本很难实现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我们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现实,在课下合情合理地对蓝本进行补充和更改,把教科书当做学习的大纲,随机应变学习内容,灵活掌握。做好学习内容的巩固之后,需要进一步理清学习思路,提炼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开辟道路,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要想永远吃到鱼,就要学会自己捕鱼”的道理,要主动地对数学学习和研究的过程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发展,不断发现新问题、获取新信息、提出新观点、探索新方法、得出新结论,对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进行原因分析,找到学习方法的薄弱环节,通过咨询老师进一步修正,最终达成连续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克艳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1,2(10),212-213。
[2]胡海敏自主性学习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2,8(1),115-117。
[3]刘晔找准探究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教育新干线,2012,6(11),22-23。
[4]王聪慧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J].教育学文摘,2010,2(1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