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用建筑柱论文和设计-李玉来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柱,包括柱芯笼、组合框构、锚钩和钢筋,组合框构以上下结构设置在柱芯笼外部并且包括包括侧面角板、顶板和底板,侧面角板的内侧设置有直角肋板,所述直角肋板与柱芯笼通过锚钩连接,钢筋孔中设置有贯穿顶板的钢筋,顶板和底板上设置有十字框与四方框板的一体件。本实用新型利用组合框构和锚钩将柱芯笼固定在组合框构的内部,防止在拆模以及使用的过程中建筑柱被损坏,而且组合框构采用上下结构降低了生产难度和组合难度,凸字形面孔有利于组合框构、柱芯笼与混凝土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利用四方框板能够伸入到柱芯笼的内部边缘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建筑柱较高的垂直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柱,包括柱芯笼,所述柱芯笼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芯笼的外部设置有上下结构的组合框构,所述组合框构包括四个侧面角板、一个顶板和一个底板,相邻的侧面角板与顶板、底板之间形成凸字形面孔,所述侧面角板的内侧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直角肋板,所述直角肋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用来连接柱芯笼的锚钩,所述直角肋板上位于连接孔之间设置有钢筋孔,所述钢筋孔中设置有钢筋并且穿过顶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上设置有十字框,所述十字框的中间设置有四方框板。

设计方案

1.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柱,包括柱芯笼,所述柱芯笼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芯笼的外部设置有上下结构的组合框构,所述组合框构包括四个侧面角板、一个顶板和一个底板,相邻的侧面角板与顶板、底板之间形成凸字形面孔,所述侧面角板的内侧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直角肋板,所述直角肋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用来连接柱芯笼的锚钩,所述直角肋板上位于连接孔之间设置有钢筋孔,所述钢筋孔中设置有钢筋并且穿过顶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上设置有十字框,所述十字框的中间设置有四方框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建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框构包括结构相同的上框构和下框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建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方框板的自身高度范围为10~2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建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框构的表面涂覆有环氧粉末层。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柱。

背景技术

建筑柱分为结构柱和构造柱,框架柱是承受房屋重力荷载及水平荷载和地震水平作用的竖向重要构件,而构造柱不是承重构件,是加强墙体整体稳定的构造措施或抗震构造措施,构造柱能方便的与相连墙体统一材质,结构柱需要单独设置;建筑柱与墙连接后,会与墙融合并继承墙的材质。建筑柱的建造形式基本上都是预先构架好桩芯笼并且用支撑模板支撑,然后采用浇筑来完成建筑柱的主体。

现有的浇筑建筑柱的混凝土部分直接与建筑模板相接触,在拆除的过程中,建筑柱的边棱容易与建筑模板发生磕碰,通常需要采用补角的方法将边棱补齐再进行之后的美化工作,而且之后在使用过程中也有磕角的现象,这样的话也增加了装潢成本,而且外观结构的一体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浇筑建筑柱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质量好、美观且成本低的建筑工程用建筑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用建筑柱,包括柱芯笼,所述柱芯笼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柱芯笼的外部设置有上下结构的组合框构,所述组合框构包括四个侧面角板、一个顶板和一个底板,相邻的侧面角板与顶板、底板之间形成凸字形面孔,所述侧面角板的内侧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直角肋板,所述直角肋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用来连接柱芯笼的锚钩,所述直角肋板上位于连接孔之间设置有钢筋孔,所述钢筋孔中设置有钢筋并且穿过顶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上设置有十字框,所述十字框的中间设置有四方框板。

作为优选,所述组合框构包括结构相同的上框构和下框构。

作为优选,所述四方框板的自身高度范围为10~20cm。

作为优选,所述组合框构的表面涂覆有环氧粉末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用建筑柱,利用组合框构和锚钩将柱芯笼固定在组合框构的内部,由于组合框构具有封边效果,使得浇筑后的建筑柱的棱边被有效保护起来,防止在拆模以及使用的过程中被损坏,而且组合框构采用上下结构降低了生产难度和组合难度;同时,凸字形面孔有利于组合框构、柱芯笼与混凝土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利用四方框板能够伸入到柱芯笼的内部边缘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建筑柱较高的垂直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建筑工程用建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底座;2、组合框构;21、侧面角板;22、顶板;221、十字框;222、四方框板;23、底板;24、直角肋板;241、连接孔;242、钢筋孔;3、锚钩;4、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用建筑柱,包括柱芯笼(图中未画出),柱芯笼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柱芯笼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是在柱芯笼的外部设置有上下结构的组合框构2,组合框构2包括四个侧面角板21、一个顶板22和一个底板23,相邻的侧面角板21与顶板22、底板23之间形成凸字形面孔,侧面角板21的内侧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直角肋板24,直角肋板24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孔241,连接孔241中设置有用来连接柱芯笼的锚钩3,直角肋板24上位于连接孔241之间设置有钢筋孔242,钢筋孔242中设置有钢筋4并且穿过顶板;其中,钢筋4的作用是将上下结构的组合框构2连接组合在同一垂直高度直线上;组合框构2与柱芯笼通过直角肋板24、锚钩3使混凝土浇筑进来之后将两者稳定地连接成一体,混凝土有一部分突出于组合框构的内壁且与外壁平齐,从而保证了整个装置的一体性;更重要的是,组合框构2将建筑柱的每条边有效地保护起来,避免在拆模和后期使用过程中边棱发生严重损坏,而且降低了装潢难度,而且组合框构采用上下结构的形式降低了组合框构本身的生产难度以及在安装过程中的难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框构2包括结构相同的上框构和下框构,顶板22在上框构的顶部,底板23在下框构的底部,在顶板22和底板23上设置有十字框221,十字框221的中间设置有四方框板222,四方框板222的自身高度范围为10~20cm且能够伸入到桩芯笼的内部边缘,一方面可以对组合框构2实现固定,另一方面,上下两个框构上的四方框板222对正后能够保证柱芯笼的垂直度,进而提高建筑柱的质量;再者,采用十字框221是为了在浇筑的最后阶段从十字框与顶板的间隔空中下料,不致混凝土料在最后阶段的被四方框板隔档。

为了避免腐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框构的表面涂覆有环氧粉末层,环氧粉末层,环氧粉末是一种热固性、无毒涂料,固化后形成高分子量交联结构涂层,具有优良的化学防腐性能和较高的机械性能,尤其耐磨性和附着力最佳。该涂料为100%固体,无溶剂,无污染,粉末利用率可达95%以上,不仅是优质防腐涂料,还能提高装潢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建筑工程用建筑柱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4413.0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585429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E04C 3/30

专利分类号:E04C3/30

范畴分类:36D;

申请人:李玉来

第一申请人:李玉来

申请人地址: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顺河街4号

发明人:李玉来

第一发明人:李玉来

当前权利人:李玉来

代理人:庞庆芳

代理机构:37278

代理机构编号:济南誉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建筑工程用建筑柱论文和设计-李玉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