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结构和移动终端,充电结构设置于移动终端上,包括:供电端,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的背面,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内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端用于与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进行磁力吸附,并固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可穿戴设备需要充电时,可将可穿戴设备取下,贴设在移动终端壳体的背面,供电端吸附住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将可穿戴设备固定住,移动终端的电池中的电量通过供电端传递给可穿戴设备,从而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由于可穿戴设备是贴设在移动终端上,因此用户可随身携带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并在移动过程中采用移动终端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从而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充电结构,设置于移动终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结构包括:供电端,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的背面,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内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端用于与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进行磁力吸附,并固定所述可穿戴设备;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端是否与所述充电端相互吸合,所述主控板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检测到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充电端吸合后,控制所述电池通过所述供电端向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进行供电。
设计方案
1.一种充电结构,设置于移动终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结构包括:
供电端,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的背面,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内的电池电性连接;
所述供电端用于与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进行磁力吸附,并固定所述可穿戴设备;
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
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控板电性连接;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端是否与所述充电端相互吸合,所述主控板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检测到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充电端吸合后,控制所述电池通过所述供电端向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背面开设用于对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定位的定位槽,所述供电端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手环或手表,且包括: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腕带,所述充电端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且所述主体部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背面还开设用于收纳所述腕带的容置槽,所述腕带收纳于所述容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背面的连接件,用于固定所述腕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有若干个,且至少有两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定位槽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磁性部件,用于吸附并固定所述腕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为霍尔传感器。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结构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多以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主流的产品形态包括以手腕为支撑的watch类(包括手表和腕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的shoes类(包括袜子或者其他腿上佩戴产品),以头部为支撑的Glass类(包括眼镜、头盔、头带等),以及智能服装、配饰等各类非主流产品形态。
上述可穿戴设备一般较小,因此电池容量一般较小,续航时间短,一旦可穿戴设备的电量消耗完,则需要将可穿戴设备取下放置到固定点进行充电,则会降低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结构和移动终端,能够提高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充电结构,设置于移动终端上,所述充电结构包括:
供电端,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的背面,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内的电池电性连接;
所述供电端用于与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进行磁力吸附,并固定所述可穿戴设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充电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充电结构包括供电端,并且该供电端设置在移动终端壳体的背面,并且与移动终端壳体内的电池电性连接,同时,供电端还用于与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进行磁力吸附,固定可穿戴设备,也就是说,当可穿戴设备需要充电时,可将可穿戴设备取下,贴设在移动终端壳体的背面,此时,移动终端背面的供电端吸附住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将可穿戴设备固定住,移动终端的电池中的电量通过供电端传递给可穿戴设备,从而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由于可穿戴设备是贴设在移动终端上,因此用户可随身携带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并在移动过程中采用移动终端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从而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所述壳体的背面开设用于对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定位的定位槽,所述供电端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定位槽可对穿戴设备进行定位,从而方便用户将可穿戴设备置入定位槽内,同时定位槽还可用于对可穿戴设备进行收纳。
另外,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手环或手表,且包括: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腕带,所述充电端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且所述主体部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另外,所述壳体的背面还开设用于收纳所述腕带的容置槽,所述腕带收纳于所述容置槽内。
另外,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背面的连接件,用于固定所述腕带。通过连接件对腕带进行固定,可放置可穿戴设备在充电过程中脱落。
另外,所述连接件设有若干个,且至少有两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定位槽相对设置。
另外,所述连接件为磁性部件,用于吸附并固定所述腕带。
另外,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
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控板电性连接;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端是否与所述充电端相互吸合,所述主控板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检测到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充电端吸合后,控制所述电池通过所述供电端向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进行供电。
另外,所述检测模块为霍尔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壳体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供电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充电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给可穿戴设备充电时的电路模块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供电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充电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充电结构。如图1和2所示。充电结构设置在移动终端上,并且包括:供电端2,该供电端2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壳体1的背面,并且与移动终端的壳体1内的电池电性连接,同时,该供电端2还能够与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3进行磁力吸附,并固定可穿戴设备,该供电端2还用于在吸附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3后,与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3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充电结构包括供电端2,并且该供电端2设置在移动终端壳体1的背面,并且与移动终端壳体1内的电池电性连接,同时,供电端2还用于与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3进行磁力吸附,固定可穿戴设备,也就是说,当可穿戴设备需要充电时,可将可穿戴设备取下,贴设在移动终端壳体1的背面,供电端2吸附住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3,将可穿戴设备固定住,移动终端的电池中的电量通过供电端2传递给可穿戴设备,从而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由于可穿戴设备是贴设在移动终端上,因此用户可随身携带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并在移动过程中采用移动终端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从而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具体的,如图1所示,壳体1的背面开设用于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定位的定位槽11,充电结构的供电端2设置在该定位槽11内,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为手环或手表,且包括:主体部71和与主体部71连接的腕带72,其中,充电端3设置在主体部71上,并且主体部71位于定位槽11内,主体部71的外形与定位槽11的外形相契,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可穿戴设备为手表,因此主体部71为表盘,该表盘外形为圆形,因此定位槽11也为一个圆形的定位槽11。当表盘放置于定位槽11内后,表盘有部分可裸露在定位槽11外,当然,优选的,当表盘放置于定位槽11内后壳完全设置于定位槽11内,如此,该定位槽11可对主体部71其收纳作用,避免可穿戴设备过于凸出,刮到其他东西。
另外,具体的,如图1所示,壳体1的背面还开设用于收纳腕带72的容置槽12,可穿戴设备的腕带72收纳于容置槽12内,由于腕带72收纳在容置槽12内,因此可避免腕带72从移动终端中凸出来,刮到其他东西,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可穿戴设备是吸附在壳体的背面,壳体的背面位置较大,可穿戴设备可摊开,使得可穿戴设备能够不突兀出来,被其他设备碰撞,从壳体的背面掉落下来。
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壳体1的背面也可以不开设容置槽12,而仅仅开设定位槽11,当壳体1的背面仅仅开设定位槽11时,主体部71可以只有底部嵌入定位槽11内,这样可以即可以收纳主体部71,又可以避免将移动终端做得过厚。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手环或手表与主体部71连接的腕带72包括:第一腕带段721和第二腕带段722,其中,第一腕带段721和第二腕带段722相对设置在主体部71的两侧,收容槽包括:第一槽段121和第二槽段122,第一槽段121和第二槽段122沿移动终端壳体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在定位槽11的两侧,且均与定位槽11连通,第一腕带段721至少有部分嵌设在第一槽段121内,第二腕带段722至少有部分嵌设在第二槽段122内,在实际情况中,第一腕带段721可以全嵌入也可以半嵌入第一槽段121内,第二腕带段722可以全嵌入也可以半嵌入第二槽段122内。
另外,如图1所示,充电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背面的连接件4,该连接件4用于固定腕带72,且连接件4设有若干个,且至少有两个连接件4沿定位槽11相对设置,具体的,连接件4为磁性部件。
具体的,连接件4为磁铁,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为两个,两个磁铁相对设置在定位槽11两侧,其中,一个磁铁设置在第一槽段121内,用于吸附住第一腕带段721,因此在第一腕带段721上也设置有一个磁铁5,设置在第一槽段121内的磁铁与第一腕带段721上的磁铁相互吸合,从而固定住第一腕带段721,另一个磁铁设置在第二槽段122内,用于吸附住第二腕带段722,因此在第二腕带段722上也设置有一个磁铁6,设置在第二槽段122内的磁铁与第二腕带段722上的磁铁相互吸合,从而固定住第二腕带段722。
在实际情况中,如图1和3所示,供电端2包括:两个供电点,该两个供电点一个为正极,一个为负极,每个供电点均包括:第一金属触点21、环绕在第一金属触点21外的第一磁环22,其中,第一金属触点21和第一磁环22均设置在定位槽11内,并与移动终端的壳体1固定连接,且第一金属触点21还与移动终端壳体1内的电池电性连接。
另外,具体的,如图2和4所示,充电端3包括:两个充电点,两个充电点和两个供电点一一对应,相互吸附且电性导通,每个充电点均包括:第二金属触点31、环绕在第二金属触点31外的第二磁环32,第一磁环22和第二磁环32的磁性相反,其中,第二金属触点31和第二磁环32均设置在可穿戴设备的外壳上,且第二金属触点31还与可穿戴设备壳体1内的电池电性连接,在实际情况中,第一金属触点21和第二金属触点31可以是金手指或焊盘等。
第一磁环22用于与第二磁环32相互吸附,当第一磁环22与第二磁环32相互吸附后,第一金属触点21与第二金属触点31电性连接且导通。从而使得移动终端能够向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充电端中的两个充电点与供电端中两个供电点抵持后,能够将移动终端中的电量传递给可穿戴设备,因此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是有线充电的,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移动之间除了采用上述的有线充电外,还可以采用无线充电。
另外,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如图5所示,充电结构还包括:检测模块,检测模块设置在壳体1内,与移动终端的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端2是否与所述充电端3相互吸合,所述主控板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检测到所述供电端2与所述充电端3吸合后,控制所述电池通过所述供电端2向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3进行供电。具体的,该检测模块为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设置在定位槽11内。
当第一磁环22与第二磁环32相互吸附后,会产生磁场,霍尔传感器感应到该磁场时,则可判断供电端2和充电端3已相互吸合,则移动终端的主控板控制移动终端内的供电端2向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
具体的,移动终端的供电端2和电池之间设置有OTG功能开关,该OTG功能开关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移动终端在默认状态下OTG功能关闭,当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磁场时,主控板控制OTG功能开关开启,此时供电端2附加有5V的电压,可对外充电。当霍尔传感器未检测到磁场时,例如在充电过程中,用户将可穿戴设备取走了,则霍尔传感器检测不到磁场了,主控板控制OTG功能开关关闭,此时供电端2没有电压。
OTG是On-The-Go的缩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技术,2001年12月18日由USBImplementers Forum公布,主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设备或移动设备间的联接。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供电端2上的电压也可以常开,不管是不是在充电,供电端2均可以附加有5V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充电结构,其主要区别点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供电端2包括:两个供电点,该两个供电点一个为正极,一个为负极,每个供电点均包括:第一金属触点21、环绕在第一金属触点21外的第一磁环22,充电端3包括:两个充电点,两个充电点和两个供电点一一对应,相互吸附且电性导通,每个充电点均包括:第二金属触点31、环绕在第二金属触点31外的第二磁环32,也就是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充电端与供电端之间为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充电端与供电端之间为无线充电,具体如下:
如图6所示,供电端2包括:第一共振线圈23、环绕在第一共振线圈23外的第一磁铁环24,第一共振线圈23的高度低于第一磁铁环24的高度,第一共振线圈23和第一磁铁环24均设置在定位槽11内,并与移动终端的壳体1固定连接,且第一共振线圈23还与移动终端壳体1内的电池电性导通。
如图7所示,充电端3包括:第二共振线圈33、环绕在第二共振线圈33外的第二磁铁环34,第二共振线圈33的高度低于第二磁铁环34的高度,第一磁铁环24和第二磁铁环34的磁性相反,其中,第二共振线圈33和第二磁铁环34均设置在可穿戴设备的外壳上,且第二共振线圈33还与可穿戴设备壳体1内的电池电性连接,
第一共振线圈23与移动终端的主控板电性连接,主控板能够对第一共振线圈进行控制,当第一共振线圈23和第二共振线圈33频率相同时,第一共振线圈23和第二共振线圈33共振,因此第一共振线圈23能够无线将电量发送给第二共振线圈33,从而实现无线充电。
在实际情况中,当第一磁铁环24与第二磁铁环34吸附后,第一共振线圈23和第二共振线圈33相互隔开,第一共振线圈24能够将电量发送给第二共振线圈33,从而实现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池和主控板,以及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充电结构、分别与主控板和充电结构中的充电端3电性连接的OTG功能开关。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3092.2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419262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H02J 7/00
专利分类号:H02J7/00
范畴分类:37C;38G;
申请人: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天谷八路211号环普产业园C幢5楼
发明人:熊祖安;郭元元;李闯闯
第一发明人:熊祖安
当前权利人: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戴莹瑛
代理机构:31260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