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传递特性论文_童耀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矩传递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矩,特性,离合器,联轴器,黏性,耦合器,膜片。

转矩传递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童耀文[1](2017)在《基于空化效应的液粘离合器传递转矩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粘离合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调速装置,依靠多组摩擦副间油膜的粘性剪切传递动力,在矿山、冶金和水利机械中运用广泛,具有显着的节能效果。本文以液粘离合器径向油槽为研究对象,基于油膜空化效应,分析油膜厚度、转速和供给流量对流场特性及输出转矩的影响,探究油膜在高转速区输出转矩降低的原因,主要内容如下:在纯油膜剪切阶段以一对摩擦副间的油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流场特性数学模型,采用分布解析法得到流场速度、压力以及流量的分布情况,并且分析了油液的粘度、转速以及供给流量对油液径向速度的影响,基于空化Reyonlds边界条件建立了油膜等效半径模型,求解了油膜的等效转矩。基于油膜的空化效应,建立了自由表面VOF模型,对摩擦副间油膜的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相流区域的演变规律,通过改变输入转速、供给流量、入口温度和油膜厚度,揭示了两相流区域以及传递转矩的变化情况。基于油膜的空化效应,建立多组不同油槽参数的油膜仿真模型,分析油膜表面剪切应力、压力以及气体的体积量分布情况,发现了油槽产生的动压效应可以加强壁面粘性剪切力,以及总压能够产生负转矩的情况,研究表明:转速、油膜厚度和油槽参数都对油膜的空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美国通用技术中心印度分公司离合器传递转矩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油膜空化条件下,传递转矩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6-01)

庞茂,胡凯翔,高峰[2](2014)在《车用黏性耦合器试验机开发及其转矩传递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汽车黏性耦合器试验机的开发,对试验机机械系统、测控系统、软件系统等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车用黏性耦合器的转矩传递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机性能稳定、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可对不同试件的"驼峰"特性、"回归"特性等进行准确评价,为该类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试验支撑。(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4年15期)

任洪海[3](2014)在《膜片弹簧离合器传递转矩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合器作为AMT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离、接合特性对AMT实现自动变速功能具有关键作用。当离合器接合滑磨时温度快速上升,对离合器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尤其是膜片弹簧与从动盘总成受温升影响较大,导致离合器传递转矩大小也发生变化,使离合器工作性能发生改变。本文针对AMT离合器膜片弹簧温升特性、热-结构耦合特性、载荷-变形特性和离合器的传递转矩特性,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建立了离合器总成传热模型,对热分析理论知识及仿真分析时所需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根据离合器总成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简化并建立了膜片弹簧和压盘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离合器的实际运行工况确定了热分析边界条件。综合考虑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叁种传热方式,应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了离合器在不同温度时压盘与膜片弹簧的稳态温度场分布。利用顺序耦合法进一步对离合器压盘和膜片弹簧进行了热-结构耦合特性分析,得到不同温度时膜片弹簧的热应力分布和热变形,还得到膜片弹簧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载荷-变形特性与压紧力变化趋势。分析了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及其传递转矩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离合器压紧力有限元分析结果,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离合器的饱和转矩与分离过程中的传递转矩。利用离合器综合性能试验台计入温度等实际工况条件对离合器的载荷-变形特性以及接合转矩特性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在不同温度下离合器小端载荷-变形特性曲线、离合器压紧力与传递转矩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将所得离合器分离载荷-变形特性试验曲线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离合器载荷-变形特性随温度升高呈现出降低的变化规律;经仿真分析计算得到的传递转矩与分离、接合试验所得到的结果相吻合,试验中离合器输出转矩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4-03-25)

陈雪梅[4](2003)在《液体粘性联轴器的设计及转矩传递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液体粘性传动技术的发展,液体粘性联轴器正日益广泛地应用到四轮驱动汽车之中。但是目前对于液体粘性联轴器的转矩特性、工作流体特性以及硅油/空气的两相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并不十分成熟。本文在已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实验研究。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说明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液体粘性联轴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介绍了常时四轮驱动汽车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液体粘性联轴器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包括粘性联轴器的扭矩计算,扭矩输出所受的影响因素,驼峰发生的机理、驼峰触发的温度、驼峰发生时的最小转速差,联轴器在发生驼峰现象之前硅油剪切的内部温度特性,联轴器的传热模型以及汽车速度、滑移率对转速差的影响。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进行类简单的概括;第叁章描述了液体粘性联轴器工作介质(硅油/空气)的特性,指出盘片的结构尺寸、工作介质的特性与液体粘性联轴器的寿命及转矩传递特性密切相关,并对低粘度的硅油的粘温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第四章对液体粘性联轴器进行了设计与校核,所有的实验件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采用了新的密封件---氟胶密封,选用了低粘度的硅油,分别采用0.017m~2/s、0.027m~2/s和0.037m~2/s,采用了盘片间隙0.4mm;第五章对液体粘性联轴器的扭矩传递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搭建了实验台,并对不同粘度、不同填充率、不同输入转速下的扭矩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不同因素对扭矩输出的影响,并观察了液体粘性联轴器的驼峰现象;还对液体粘性联轴器内部的温度特性选定模型进行计算,给出了液体粘性联轴器处于剪切工作状态时内部温度随转速差、硅油粘度、填充率等一些因素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拟合公式,还用TH5102红外热像仪对液体粘性联轴器的温度进行了实际的测量,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吻合。 总之,本文所设计的液体粘性联轴器可以实现粘性剪切和驼峰两种工作状一况。扭矩传递实验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其中,液体粘性联轴器的密封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液体粘性联轴器的最高温度的预测对实验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论文对密封件和最高温度的预测也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3-05-01)

转矩传递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一种汽车黏性耦合器试验机的开发,对试验机机械系统、测控系统、软件系统等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车用黏性耦合器的转矩传递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机性能稳定、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可对不同试件的"驼峰"特性、"回归"特性等进行准确评价,为该类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试验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矩传递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童耀文.基于空化效应的液粘离合器传递转矩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7

[2].庞茂,胡凯翔,高峰.车用黏性耦合器试验机开发及其转矩传递特性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4

[3].任洪海.膜片弹簧离合器传递转矩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4].陈雪梅.液体粘性联轴器的设计及转矩传递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离合器结合转矩传递特性起步过程离合器转矩传递特性离合器接合行程X离合器接合转矩传递离合器磨损对转矩传递特性的影...离合器转矩传递特性离合器磨损对转矩传递特性的影...

标签:;  ;  ;  ;  ;  ;  ;  

转矩传递特性论文_童耀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