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听觉论文-肖仁余,王健,龚泽慧,沈家栋

空间听觉论文-肖仁余,王健,龚泽慧,沈家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听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听觉体验,公共空间,情感体验

空间听觉论文文献综述

肖仁余,王健,龚泽慧,沈家栋[1](2019)在《探究听觉体验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以听觉体验为主体,从行为学、身体学等学理范畴,针对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等方面来探讨公共空间设计中听觉所起的作用。以各类公共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在如今体验经济下消费者与用户的直观感受与需求,并分析听觉体验在公共空间中的设计原则,提出相应的设计研究策略,为用户营造更为舒适与满意的公共环境。(本文来源于《大观》期刊2019年11期)

董倩妍[2](2019)在《基于空间听觉P300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使用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活动作为控制信号,不依赖中枢神经和外围肌肉实现与计算机的直接通信。目前国内外视觉诱发的BCI范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比之下听觉诱发的BCI发展有所滞后。听觉诱发的BCI主要面向晚期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以及视觉通路受阻人群。基于听觉诱发脑电信号种类较多,其中P300作为事件相关电位的一种,具有潜伏期恒定、波形恒定的特点,其表征为电位之间的相位锁定。本文的研究课题是基于空间听觉P300的BCI技术研究,相关研究性工作开展如下:(1)空间听觉P300的BCI系统设计。首先设计了空间听觉注意诱发P300信号实验范式:采用叁音oddball范式(刺激序列包含两种靶刺激,一种非靶刺激),每个被试按要求注意某个靶刺激声音,忽略非靶刺激声音,采集8导联的脑电信号。然后,基于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搭建了信号采集系统平台,设计了具有用户图形界面、参数设置模块、声音刺激模块、计时模块、数据采集显示模块和数据保存模块的软件系统。(2)基于P300时域特征的脑电信号分类。采用小波滤波插值、基于噪声统计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自相关去噪和少次迭加平均等方法来提高P300信号的信噪比,再通过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相关算法选择电极组合,以选取含P300成分明显的导联,最后通过逐步线性判别分析(Stepwise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SWLDA)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对P300信号的时域特征进行分类,结合Kappa系数分析分类结果的一致性。最终,进行电极筛选的分类准确率最高可达到81.03%,9名被试的平均识别率可达77.43%。(3)基于深度学习的脑电信号分类。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具有强大的非线性特征表示能力,本文分别介绍了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以及一种基于深度卷积(Depthwise Convolutional)和可分离卷积(Separable Convolution)来识别脑电信号特定模型EEGNet。依据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当所有测试范例中只有有限的训练数据可用时,EEGNet可以更好地推广范例,并且在参考算法中实现相对较高的性能。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准确率最高达到71.33%,平均准确率为65.67%;EEGNet的分类准确率最高达到72.67%,平均准确率为68.78%,相较卷积神经网络高出3.11%。在运行时间方面,EEGNet比卷积神经网络平均节约了25.44s。(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隋欣[3](2017)在《互联网听觉空间:形成、特征与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互联网听觉空间的概念,概括了互联网听觉空间的形成过程与叁个阶段。之所以判断互联网听觉空间已经形成,是因为其具有典型复杂的系统特征:拥有数量巨大、形态简单的个体——声音产品;具有弱中心控制的组织形式——“声音产品—应用—互联网听觉空间”;产生了显着的系统行为——满足广泛网络用户的听觉需求,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适应性。本文还考察了互联网听觉空间的内容特征,并对传统广播系统与互联网听觉空间进行了对比。(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范德兰[4](2019)在《耳机内外的感官漫游:论后现代空间的听觉媒介与个人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当中的符号泛滥将视觉从众多感官中提升出来,以至于很多学者将现代性社会称为视觉时代。但实际上,现代性的到来也同样改变了古典社会的自然声音环境,将现代人们置于喧嚣的环境当中。伴随着后现代的空间转向,主体性逐渐苏醒的人们也开始积极的使用声音技术以获得听觉掌控权,耳机的使用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听觉私人化方式。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下耳机的具体使用情况,发现耳机的确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听觉工具。随后通过文本分析、半结构访谈深入探究耳机使用者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个体实践行为:使用场景、原因、扮演角色等,基于后现代空间当中微观主体的听觉经验探讨了耳机使用背后的内在需求,以及听觉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连接。文章延用了霍尔“文化的循环”理论,从耳机使用中的主体实践经验出发,基于表征与认同、生产与消费、规则等五方面要素,分析了听觉主体在耳机的不同使用行为背后,所折射出来的自我、感知、身份等几方面的关系,试图去发现“耳机使用”表征了什么,联结了什么样的社会认同,并如何参与社会文化交往。借由耳机使用现象的“怎么用”到“为什么用”再到“反应了什么”,在听觉现象的背后,反映了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对个人产生的一些影响:群体陷入信任风险,进而产生了焦虑与不安感;消费通过“诱惑、上瘾”的方式带来了“虚幻的主体性”;公共与个人的空间边界变得岌岌可危,融入和流动成了常态。与此同时,在后现代空间的胁迫下,人的听觉行为相较于往常来说,也越发呈现出个人化、松散化和无序化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4-30)

吴启峰,白胤,薛芸[5](2019)在《基于听觉障碍特征的特殊教育学校交通空间需求智能设计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听觉障碍特征,研究听觉障碍学生行走行为模式下对教学楼内部交通空间的需求,通过听觉障碍学生在听觉障碍缺陷的情况下,针对在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对环境的感知特点,利用智能触感系统加强视觉障碍感知能力为设计理念,归纳出特殊教育学校交通空间行走无障碍设计策略。(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2019年04期)

季凌霄[6](2019)在《从“声景”思考传播:声音、空间与听觉感官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受限于视觉性的思维框架,以声音媒介及其使用为议题的传播研究倾向于关注社会情境中人对声音内容的接受过程,将具有空间性的声音压缩到平面世界来讨论,忽略了声音环境本身的形塑、声音的空间性以及它与人类感官的互动。而声音景观研究则从空间与听觉者的感官经验出发来考察声音环境,以及经由人的听觉方式(包括解读声音文化意义的能力和听觉的涉身倾向)而在内心形成的对此声音环境的印象。声景研究将声音视作一种直接跟身体感官互动的环境,而非仅是内容的承载者。声景与听觉方式呈现出某一时期特定的权力关系与物质技术特征。通过考察更广泛空间中的声景,能够拓展与联系各个声音媒介的传播情境/场所,洞见它们之间的位置安排与权力关系。(本文来源于《国际新闻界》期刊2019年03期)

刘畅,覃玉荣,时文健[7](2018)在《视听觉刺激下大脑头皮电位空间变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脑机接口(BCI)技术可以为肢体残障人士提供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在医疗康复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单一视觉刺激的BCI系统难以适用于实际场合中多感觉信息输入的情况,需要进一步了解听觉刺激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为视听混合刺激下的BCI技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闪光刺激为12和42 Hz条件下分别加入12和42 Hz的听觉刺激,研究听觉刺激的加入对视觉刺激下大脑头表额、枕、中央、顶、颞5个空间点脑电功率的影响。结果:视听脉冲同时刺激条件下,枕区脑电功率最大,其余空间点的功率随测试点到枕区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与单一视觉刺激下空间某点的脑电功率相比,听觉刺激的加入对该点脑电功率起增强还是抑制作用,主要取决于该点的空间位置。结论:研究结果为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在BCI中的整合及多模态脑机接口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谢菠荪,孟庆林[8](2018)在《听觉障碍患者的空间听觉》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听觉是对声音空间属性或特性的主观感觉,包括对声源的定位、对环境反射声的主观感觉等。复杂声学环境下的语言获取也和空间听觉密切相关。听觉障碍通常会包括空间听觉能力的下降甚至缺失,影响语言的获取能力。人工听觉是治疗听觉障碍的手段,理想情况下应能恢复或改善患者的空间听觉能力。该文综述了听觉障碍患者的空间听觉及其人工恢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2018年05期)

冯珍,杨菁菁[9](2018)在《选择性注意条件下人脑视听觉空间信息处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中约有94%来源于视、听两通道。人脑是自然界最复杂、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信息融合处理机制对信息进行判断分析,指导人体活动。因此,研究人脑视听觉信息处理机制,并将其应用于现代生活,具有重要科研及现实意义。设计选择性注意实验,要求被试只注意听觉/视觉通道,对注意通道的刺激的空间位置进行判断,研究被试对单通道视/听觉刺激、双通道视听混合刺激的反应时间及正确率的规律。实验证实,不同注意条件下视听觉信息的处理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不同实验任务下,影响效果不同。(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李荣,曾向阳,王海涛,李娜[10](2018)在《基于结构参数变化的封闭空间声场听觉感知变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封闭空间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然而,有关因封闭空间的结构参数(如容积、形状等)改变引发室内声场听觉感知变化性的研究则很少见,尤其缺乏系统深入的量化研究。为此,首先以双耳可听化技术配合室内声场测量,通过对听觉场景的模拟,获取了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的封闭空间室内双耳信号若干。随后,借助听音实验,对上述双耳信号开展了空间听觉感知变化性及其变化程度的定量评价研究。研究发现:(1)封闭空间容积、形状、壁面吸声系数的改变均能够引发声场听感变化,按照其变化明显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壁面吸声系数、形状、容积;(2)变换听音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因空间容积与形状改变导致的室内声场听感变化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空间听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使用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活动作为控制信号,不依赖中枢神经和外围肌肉实现与计算机的直接通信。目前国内外视觉诱发的BCI范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比之下听觉诱发的BCI发展有所滞后。听觉诱发的BCI主要面向晚期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以及视觉通路受阻人群。基于听觉诱发脑电信号种类较多,其中P300作为事件相关电位的一种,具有潜伏期恒定、波形恒定的特点,其表征为电位之间的相位锁定。本文的研究课题是基于空间听觉P300的BCI技术研究,相关研究性工作开展如下:(1)空间听觉P300的BCI系统设计。首先设计了空间听觉注意诱发P300信号实验范式:采用叁音oddball范式(刺激序列包含两种靶刺激,一种非靶刺激),每个被试按要求注意某个靶刺激声音,忽略非靶刺激声音,采集8导联的脑电信号。然后,基于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搭建了信号采集系统平台,设计了具有用户图形界面、参数设置模块、声音刺激模块、计时模块、数据采集显示模块和数据保存模块的软件系统。(2)基于P300时域特征的脑电信号分类。采用小波滤波插值、基于噪声统计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自相关去噪和少次迭加平均等方法来提高P300信号的信噪比,再通过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相关算法选择电极组合,以选取含P300成分明显的导联,最后通过逐步线性判别分析(Stepwise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SWLDA)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对P300信号的时域特征进行分类,结合Kappa系数分析分类结果的一致性。最终,进行电极筛选的分类准确率最高可达到81.03%,9名被试的平均识别率可达77.43%。(3)基于深度学习的脑电信号分类。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具有强大的非线性特征表示能力,本文分别介绍了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以及一种基于深度卷积(Depthwise Convolutional)和可分离卷积(Separable Convolution)来识别脑电信号特定模型EEGNet。依据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当所有测试范例中只有有限的训练数据可用时,EEGNet可以更好地推广范例,并且在参考算法中实现相对较高的性能。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准确率最高达到71.33%,平均准确率为65.67%;EEGNet的分类准确率最高达到72.67%,平均准确率为68.78%,相较卷积神经网络高出3.11%。在运行时间方面,EEGNet比卷积神经网络平均节约了25.44s。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听觉论文参考文献

[1].肖仁余,王健,龚泽慧,沈家栋.探究听觉体验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大观.2019

[2].董倩妍.基于空间听觉P300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D].广州大学.2019

[3].隋欣.互联网听觉空间:形成、特征与现状[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7

[4].范德兰.耳机内外的感官漫游:论后现代空间的听觉媒介与个人实践[D].南京大学.2019

[5].吴启峰,白胤,薛芸.基于听觉障碍特征的特殊教育学校交通空间需求智能设计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

[6].季凌霄.从“声景”思考传播:声音、空间与听觉感官文化[J].国际新闻界.2019

[7].刘畅,覃玉荣,时文健.视听觉刺激下大脑头皮电位空间变化特性[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

[8].谢菠荪,孟庆林.听觉障碍患者的空间听觉[J].应用声学.2018

[9].冯珍,杨菁菁.选择性注意条件下人脑视听觉空间信息处理机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李荣,曾向阳,王海涛,李娜.基于结构参数变化的封闭空间声场听觉感知变化性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

标签:;  ;  ;  

空间听觉论文-肖仁余,王健,龚泽慧,沈家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