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血管病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血管,糖尿病,半胱氨酸,白蛋白,血红蛋白,冠状动脉,糖尿病肾病。
微血管病变论文文献综述
黄珂[1](2019)在《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3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114例)与未合并微血管病变组(268例),采取患者空腹血与静脉血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中的相关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合并微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未合并微血管病变组,P <0.05;同时危险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也证明,同型半胱氨酸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组间数据差异显着,P <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在临床上对2性糖尿病患者干预期间,针对异常同型半胱氨酸指标都需要考虑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可能,并及时采取治疗干预手段,这样才能缓解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保证预后。(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李玉婷,王嘉欣,吴美巧,李璐瑶,管海飞[2](2019)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为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初诊T2DM患者228例,根据是否伴微血管并发症分为微血管病变组(n=98)和无微血管病变组(n=130)。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体格检查及血糖、血脂、肾功能及HCY水平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应用LSD-t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微血管病变组、无微血管病变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及HCY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较低(P<0.05);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微血管病变组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及HCY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收缩压(OR=2.307,95%CI:1.031-5.163)、糖化血红蛋白(OR=4.464,95%CI:1.577-12.639)、血肌酐(OR=2.502,95%CI:1.094-5.721)及HCY(OR=1.394,95%CI:1.085-1.791)水平均为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血浆HCY水平诊断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0.773-0.911)。结论血浆HCY水平是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T2DM微血管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11期)
殷静波,朱旭明,黄建荣,陈艳,崔玉宝[3](2019)在《骨转换标志物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转换标志物(BTMs)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MV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5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02名体检合格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a2+、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肌酐、葡萄糖、25-OH维生素D(25-OH-VitD)、骨钙素、总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tP1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水平进行检测,对病例组患者的MVCD患病率进行现状调查,并探讨血清BTMs水平与MVCD发生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GLU、β-CTX水平中位数高于对照组,血清25-OH-VitD、骨钙素、tP1NP水平中位数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病例组中,有38例患者诊断为MVCD,患病率为26. 76%。合并MVCD患者的血清β-CTX水平中位数高于未合并MVCD患者,血清tP1NP水平中位数低于未合并MVCD患者(P <0. 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P1NP、β-CTX水平与MVCD的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P <0. 05)。血清tP1NP、β-CTX水平诊断MVC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882和0. 717,在Cutoff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740、0. 711和0. 974、0. 683,当对两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时,AUC为0. 915,在Cut off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947和0. 808。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骨形成标志物水平的下调和骨吸收标志物水平的上调,合并MVCD的患者上述表现更加显着,β-CTX、tP1NP等BTMs可单独或联合用于MVCD的辅助诊断。(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2期)
刘薇,李湘[4](2019)在《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与凝血四项、C肽、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与凝血四项、C肽、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微血管病变组42例与非微血管病变组38例。患者均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凝血四项等检测。分析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四项与C肽、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结果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短于非微血管病变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非微血管病变组(P<0.05)。微血管病变组胰岛素抵抗较非微血管病变组明显。微血管病变组C肽含量显着高于非微血管病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0.05),纤维蛋白原(FIB)、HOMA-IR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呈正相关(OR=1.34、1.56),C肽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呈负相关(OR=-1.47)。结论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与凝血四项、胰岛素抵抗水平呈正相关,与C肽水平呈负相关,凝血四项、胰岛素抵抗水平可能是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C肽可能是微血管病变发生的保护因素。(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21期)
王亚梅,上官海燕,仲彬,李杰,陈晓倩[5](2019)在《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265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A组)152例和微血管病变组(B组)113例,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组)80例,比较叁组间OPN差异。同时比较T2DM患者无糖尿病肾病组(NDN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血清OPN水平差异,比较T2DM患者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DR非增殖期组(NPDR组)、DR增殖期组(PDR组)的血清OPN水平差异。结果:B组OPN水平明显高于A组、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OPN水平高于NDN组,NPDR组OPN水平高于NDR组,PDR组OPN水平高于NP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OPN是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血清OPN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中度预测性能(AUC为0.787)。结论:血清OPN水平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黄妙玲,杜钢[6](2019)在《探讨维格列汀对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及微血管病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维格列汀对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及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质疏松和微血管病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IC分别为5.3±1.1、6.3±2.7、4.6±2.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各部位骨密度分别为2.31±0.62、2.29±0.57、1.98±0.65、1.83±0.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网膜病变Ⅰ、Ⅱ、Ⅲ、Ⅳ期的发病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维格列汀在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骨质疏松和微血管病变。(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贾哲,杨文文,杨雅昊,秦胜花[7](2019)在《转化生长因子-β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中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具有多项功能及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广泛分布于人体肾脏、视网膜、微血管等多种组织及器官细胞中,并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GF-β可通过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蛋白的生成并抑制其降解,致肾小球纤维化、诱导炎症反应,进而造成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眼组织周细胞分泌TGF-β可抑制内皮细胞失常式增殖,进而起到保护作用,但在DR期,TGF-β则通过调控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增殖生长,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眼组织细胞外基质堆积、炎症趋化、免疫增加细胞外胶质粘连度增加,进而促进增殖期DR的发生发展;TGF-β也可通过趋化炎症因子、新生血管形成促进糖尿病足溃烂的修复,并通过不同的TGF-β亚型抑制其过度修复。(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30期)
彭金祥,姚祖培[8](2019)在《化瘀复元胶囊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心绞痛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化瘀复元胶囊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心绞痛(心脏X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应用常规药物)、观察组(35例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复元胶囊1.5 g,每天3次)。治疗3月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给药前相比,给药第1、2月,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分别显着减少(P<0.05),第3月,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未进一步下降(P>0.05),观察组与第2月相比仍有显着减少(P<0.05)。用药3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绞痛发作及ST段下降达1mV所需的运动时间均延长,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及ST段下降达1mV所需的运动时间比对照组更长,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DW、hs-CRP、ET-1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复元胶囊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冠脉微循环内皮功能,进而改善冠脉微血管病变心绞痛患者的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张艳霞,刘玉清,张娟,马朝阳[9](2019)在《Ghb、HCY及ALB与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其自身病情变化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患者,临床上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1组单纯患有糖尿病,观察2组为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对叁组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的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方面,两个观察组患者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显着的差异,P<0.05;两个观察组之间进行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观察1组患者,且组间对比具有显着的差异,P<0.05;在HbAcl方面,观察1组患者平均为(8.03±1.15)%,观察2组患者平均为(10.52±1.51)%,对照组患者平均为(5.42±0.77)%;在Hcy方面,观察1组患者平均(11.71±1.67)μmol/L,观察2组患者平均为(13.52±1.93)μmol/L,对照组患者平均为(5.19±0.74)μmol/L;在mALB方面,观察1组患者平均为(31.24±4.46) mg/24 h,观察2组平均为(39.05±5.59) mg/24 h,对照组患者平均为(29.53±4.22) mg/24 h;在HDL-C方面,观察1组患者平均为(50.26±3.18)mm Hg,观察2组平均为(52.24±1.16)mm Hg,对照组患者平均为(47.15±3.25)mm Hg;在LDL-C方面,观察1组患者平均为(5.17±0.62)mm Hg,观察2组平均为(5.02±0.53)mm Hg,对照组患者平均为(4.97±3.14)mm Hg。P<0.05。结论从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角度来看,其自身在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方面,各项指标的水平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在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的过程中,应着重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以避免患者出现肾脏微血管病变。(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杨柳,查云飞[10](2019)在《糖尿病骨髓微血管病变影像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骨病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患骨折、骨质疏松的风险明显增加,且难以治愈,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糖尿病骨髓病变与微血管病变密不可分,影像学可以从多方面无创性评价骨髓,如X线可测量骨密度,CT可评估骨微结构的变化,MRI可以评估其血流灌注及骨髓脂肪沉积等,为糖尿病骨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可视化影像学的研究证据。笔者就糖尿病骨病与骨髓微血管病变、骨密度、骨结构、骨代谢及骨折风险评估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磁共振成像》期刊2019年10期)
微血管病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为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初诊T2DM患者228例,根据是否伴微血管并发症分为微血管病变组(n=98)和无微血管病变组(n=130)。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体格检查及血糖、血脂、肾功能及HCY水平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应用LSD-t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微血管病变组、无微血管病变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及HCY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较低(P<0.05);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微血管病变组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及HCY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收缩压(OR=2.307,95%CI:1.031-5.163)、糖化血红蛋白(OR=4.464,95%CI:1.577-12.639)、血肌酐(OR=2.502,95%CI:1.094-5.721)及HCY(OR=1.394,95%CI:1.085-1.791)水平均为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血浆HCY水平诊断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0.773-0.911)。结论血浆HCY水平是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T2DM微血管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血管病变论文参考文献
[1].黄珂.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研究.2019
[2].李玉婷,王嘉欣,吴美巧,李璐瑶,管海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3].殷静波,朱旭明,黄建荣,陈艳,崔玉宝.骨转换标志物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医学综述.2019
[4].刘薇,李湘.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与凝血四项、C肽、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J].河北医药.2019
[5].王亚梅,上官海燕,仲彬,李杰,陈晓倩.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19
[6].黄妙玲,杜钢.探讨维格列汀对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及微血管病变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9
[7].贾哲,杨文文,杨雅昊,秦胜花.转化生长因子-β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中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9
[8].彭金祥,姚祖培.化瘀复元胶囊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心绞痛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
[9].张艳霞,刘玉清,张娟,马朝阳.Ghb、HCY及ALB与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J].医药论坛杂志.2019
[10].杨柳,查云飞.糖尿病骨髓微血管病变影像学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