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可能父母就不断告诫我们:“别去麻烦别人”,“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凡事都要靠自己”。于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不少人都成了不肯轻易开口求助的人。
但前两天,朋友阿默讲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她怀二宝的时候,刚好遇到她们公司改制。阿默在新注册的公司缴纳生育险没到1年,原以为这次生孩子要自己付全款了。这时,她看到公司有一项新政策,但没明确说明生育险能否报销,于是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认真准备了材料,然后去向公司的负责同事求助。寄送材料时,阿默写了一张小卡片:“感谢您认真审阅我的材料,辛苦了。如有疑问,请随时致电。新年将至,祝您春节快乐。”没想到,这项新政策对她正好适用,她的生育险真的报销了。
我们总以为麻烦别人会遭人反感,于是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也不敢主动求助。但其实,遇到难题时麻烦别人,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因为我们不仅要自我提升,还要向外界学习。也许很多机会,就隐藏在每一次的“麻烦”他人背后。
知乎上有人提问,“不想麻烦别人”和“不愿被别人麻烦”的心理是不是很好?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在求助的过程中,并非单纯地找别人要东西。求助者在此过程中付出了自尊心、信任的风险;施助者也不是单纯地付出,他获得了尊严、人际信任感。不愿麻烦别人,其实是你不愿意付出这些心理代价,或者说,在你的价值体系里,尊严面子更重要。”
一个朋友气冲冲地对我说:“同事去香港,我让她顺便帮我买瓶化妆水和两盒面膜,这就是随手的事嘛,没想到她直接拒绝了。”听了她的吐槽,我也满头黑线。也许这位同事去香港有急事,也许她自己也有东西要买,为什么一定要给你带货呢。人家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千万别把对方的帮助当做理所当然。
而且,麻烦别人时,态度一定要好。有次在机场排队安检,有位女士横冲直撞地闯到队伍最前面,边跑边说:“让开让开,我的飞机要起飞了。”很多被撞的人都十分生气,而排在队伍最前面的那个人直接对她说:“我的飞机也要起飞了,麻烦你再等等。”
有时候,敢于麻烦别人,非但不会成为对方的负担,反而会提升对方的重要感和价值感,令对方对你好感倍增。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我们可以麻烦别人,但不代表别人有义务来帮助你。麻烦别人的时候,需要有尺度和界限,别把对方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
胖子出门似乎就是为了散散心解解闷,一看到老道连捧带夸,也就打开了话匣子:“不瞒道爷,我确实是有几个闲钱。之前做生意也做得不小了,不知怎么最近连黄了好几笔单子,心里不顺。朋友说是我身边少了个驱秽避邪的法器,所以特地来古玩店晃晃。不过要说的话,”胖子把之前在隔壁摊位买的玉坠展示给老道看,“这种骗人的玩意买了也只是心理安慰。不知道道爷你这边有没有什么稀罕货,要不我还是上庙里找个住持去买两串佛珠带着得了。”
用户的交互性提升。在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传播过程中,用户能够针对同一信息进行自我观点的阐述,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进一步提升了用户和信息的交互性,更有利于实现信息传播的要求。
接下来的几个人也都以同样的理由不让她插队,这位女士气急败坏地等了五分多钟,才在一个小女孩之前过了安检。其实,乘客们并不是不愿意帮助她,只是她的态度让大家拒绝对她提供帮助。俗话说,怒拳不打笑脸人,麻烦别人时态度好一点,成功率就会大一点。中国有句老话说“礼尚往来”。没有人愿意一直被人麻烦,你帮我一次,我再帮你一次,互帮互助才能建立起最强韧的人际关系。
(4)高校教师数据教学应用。从数据挖掘与交流方面来看:76.7%的教师利用数据制定教学目标,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76.7%的教师根据数据选择调整教学计划;而经常统计学生的兴趣并运用到教学计划中占样本总体的13.3%;选择从不统计学生兴趣,并不会将其运用到教学计划中占比30%;其余56.7%采取偶尔统计学生兴趣并运用到教学计划中。从这方面来看,内蒙古高校教师数据教学应用范围较窄,应用能力较弱。
曾听过这样一段话:“你肯为别人打伞,别人才愿意为你打伞。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能帮人遮点雨就遮点吧。这也是我下雨时即使不带伞,也不会被淋湿的妙法啊。”
标签:麻烦论文; 教学计划论文; 态度论文; 数据论文; 人时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时代邮刊》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