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资产组合选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合,资产,方差,家庭,模型,均值,变量。
资产组合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辉,谭红日[1](2019)在《基于单指数模型的最优风险资产组合选择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指数模型在构造基于马科维茨资产组合选择模型所需的协方差矩阵时,有估计量少、计算简便等独特优势。因此,选择单指数模型,利用上证A股指数及上证A股股票进行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的构造,并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作为市场收益率测度的上证A股指数,其超额收益分布并不具有正态性,单指数模型并不适用于上证A股市场,其构造的投资组合会乐观估计组合的总体方差,从而低估风险。(本文来源于《征信》期刊2019年02期)
李爱忠,汪寿阳,彭月兰[2](2019)在《考虑随机利率和通货膨胀的连续时间资产组合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随机控制技术、Bellman最优性原理和HJB方程研究了通货膨胀、随机利率和交易成本等因素影响下的连续时间投资组合选择的最优化问题,将利率假定为服从Vasicek利率模型的随机过程,应用连续时间的动态均值-方差方法得到符合实际意义的HJB方程,通过多重网格的数值逼近方法求解相应的HJB方程得到双目标优化问题的最优投资策略。用实证方法与国内证券市场上代表性指数基金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以及经济环境和投资者的异质信念等因素均会对最优策略产生影响,有效前沿会随之发生变化,债券与股票之间的投资比例并不是简单维持固定比例就可以保证总资产最优,拓展了基金分离定理。考虑通货膨胀和交易成本等因素的资产组合选择模型可以实实在在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客观的实践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唐艺,周通平[3](2018)在《基于迁移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的资产组合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设计心理学的动力角度对农村向城镇迁移的居民家庭(即迁移家庭)开展数据调查,探究迁移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行为特征,及引起该行为特征的心理动力因素。研究发现,迁移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存在失衡,房产投资对其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有序的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表明,认知水平、投资心理、进入城镇的不同方式,以及社会保障对迁移家庭的金融资产参与度有显着影响,认知水平较高的迁移家庭在金融资产选择上更加多元化,家庭决策者的投资心理影响整个家庭对不同风险程度金融资产的选择,社会保障相对健全对迁移家庭而言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更愿意主动迁移,因此,对金融资产的参与度更高。(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谭浩[4](2018)在《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资产选择行为与家庭投资组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已由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跻身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序列,当下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伴随着国家的总体发展,中国居民家庭在收入、财富方面也获得了较为普遍的提高。据瑞士信贷银行全球财富报告显示,至2016年底中国居民家庭财富总量达23万亿美金,仅次于美、日两国位于世界第叁位。在分析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分配问题及财富不平等的过程中,中等收入家庭作为代表性整体,受到了广泛关注。从总量上看,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但就收入分配格局而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在社会总体占比上仍有待提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支撑。那么,如何进一步提升居民家庭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呢?本文尝试从家庭金融研究的视角,基于家庭资产配置及投资组合构建的角度,为促进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转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供理论参考。在文章内容方面,本文首先于第二章对国内外有关中等收入群体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方法。进而于全文第叁章采用世界收入与财富不平等数据库(WID)最新统计数据,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及规模状况进行了准确刻画,于其间穿插了城乡差异及跨国比较分析。第四、五章基于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SHFA)以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首先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低、中、高各收入群体的收入来源及资产构成状况,突出了中等收入群体的资产配置特征。继而采用实证手段,从市场参与比率及参与深度两个层面,对中等收入群体的风险资产选择行为及其推动因素展开了研究。第六章借助分位数回归方法,探讨了有效金融投资对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的贡献,揭示金融市场在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战略中可能发挥的重大作用。在前文充分讨论了家庭财富增值的基础上,第七章对中等收入群体的资产保值及抗通胀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无论在收入水平还是人群规模上都取得了较大提升。但由于收入分配方面的原因,收入差距有所扩大。若以相对划分方法而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仍较低,约占社会总体的36%左右。当前社会整体收入分配格局仍呈金字塔型结构。2、从收入构成上讲,财产性收入逐渐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财富配置及资产选择行为来看,安全资产及房地产构成了居民家庭财富的主要方面,但中等收入群体相对而言则更为重视对股票、基金等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3、家庭收入的提升是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投资于风险金融市场的重要因素,但该影响并非唯一。实证结果表明,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稳定以及较强理财规划理念等因素同样推动了中等收入群体的风险金融市场参与行为。4、实证结果表明,有效的家庭金融投资可以显着促进家庭的收入增长,并且该效应表现出随家庭收入上升而不断增强的结构性特征,在控制了内生性影响之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因而可以通过利用金融市场引导居民家庭合理投资,从而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5、家庭资产的通胀保护性方面,中等收入家庭由于对房产、股票、基金等通胀保护资产的大量持有,使自身财富具备较强的抵抗通胀的能力。而相应低收入群体由于大量以现金、储蓄的形式配置资产,家庭财富易受通胀侵蚀。收入差距因而相应拉大,具体而言通货膨胀每上升1%,人群收入基尼系数随之上升0.1%。在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转化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家庭合理调整资产结构,控制通胀对居民家庭收入及财富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5-01)
王翌秋,王昊宇[5](2018)在《城乡家庭子女数量与家庭资产组合选择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满巢期城乡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资产组合选择行为的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了子女数量内生性问题,准确识别出满巢期城乡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资产组合选择行为的因果效应。研究表明: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利他主义动机与遗产性动机,处于满巢期阶段的城乡家庭会因子女数量的增加而调整家庭资产组合选择策略,增加房产的持有,同时减少金融资产的持有,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在满巢期阶段,家庭会调整其持有的资产组合,以调节因子女数量变化所带来的父母养育子女的经济压力。(本文来源于《金融与经济》期刊2018年03期)
李超伟,万佳乐,秦海林[6](2018)在《收入结构、金融资产选择与投资组合有效性——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微观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收入结构对资产选择及投资组合有效性之间的异质性影响。通过计量分析及内生性检验研究表明: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越高,其参与股票、基金与国债的概率就越高;转移性收入比重的增加对于股票与基金两种风险资产并不存在统计上的显着性;经营性收入的占比对于基金与国债的显着性水平高于股票;财产性收入的占比对于叁种资产在1%显着性水平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家庭收入结构中的转移性收入比重的增加,并没有显着增加资产配置的投资组合有效性;其他叁类收入比重的增加,均对投资组合有效性具有正向显着影响。这意味着,提高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概率与投资组合有效性,不仅需要从收入水平入手,更应重视收入结构的调整,着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本文来源于《金融与经济》期刊2018年03期)
赵军[7](2017)在《Expectile回归和最优资产组合中的变量选择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维数据在经济、金融、统计、生物基因工程等领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刻画高维数据潜在的模型结构是分析高维数据的基础.统计学中,回归是刻画数据模型结构一种常用的模型,常用的有最小二乘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等.随着统计技术和计算能力的发展,在处理多维数据甚至高维数据时,回归模型的变量选择问题已经由传统的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和逐步回归方法发展到正则化框架.Tibshirani[89]在回归模型中引入了L1惩罚函数,即着名的Lasso来对自变量进行选择,开创了正则化框架的先河,随后得到迅速发展和演化,Fan & Li [30]提出了SCAD惩罚函数来克服Lasso选择模型过大以及估计偏差较大等问题,并提出“Oracle “性质来作为变量选择的评价准则.自此,正则化框架成为处理回归问题变量选择的热门手段.本文将正则化框架引入Expectile回归(Newey&Powell[70]1987提出)中,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多维情况下,研究了带有SCAD惩罚函数的Expectile回归在变量选择和回归参数估计等方面的表现,并证明该方法具有“Oracle”性质;·高维情况下,研究了在回归误差具有有限阶矩的情况下,带有惩罚SCAD项的Expectile回归在变量选择上的表现,证明了理论“Oracle”解是相应非凸优化问题的一个局部解.同时,我们采取CCCP算法来求解这一非凸优化问题,并证明了由CCCP算法得到的解在经过有限步迭代之后会依概率收敛到“Oracle”解,从而将由算法给出的局部最优解和理论“Oracle”解统一联系起来.另外,当高维数据存在异方差时,采用正则化的Expectile回归能够识别出导致异方差现象的协变量,而这一性质传统的最小二乘方法并不具有.本文的另一个工作是在数据驱动的非参数框架下对Mean-CVaR最优资产组合问题的研究,特别地,当投资允许卖空时,通过引入投资策略L1限制条件将变量选择和最优资产组合问题结合起来.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以CVaR为风险度量的最优资产组合的渐近性质,从最优解和有效前沿边界的相合性等方面证明了该非参数框架下的Mean-CVaR模型可以很好地逼近理论模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6-01)
杨宏林,符慧明,崔晨[8](2016)在《价值与动量混合策略DEA交叉效率评价及资产组合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DEA交叉效率模型融合有效价值与有效动量指标,结合风险度量方式和投资者风险偏好,构造均值-方差(MV)和均值-半方差(MSV)的价值与动量混合策略DEA交叉效率资产组合优选模型。基于上证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DEA交叉效率股票组合期望收益率显着高于上证A股市场股票组合,不同持有期均值-方差和较长持有期均值-半方差DEA交叉效率股票优选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与风险调整收益率(夏普比率)均高于单一价值股票组合和单一动量(赢者)股票组合。(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6年10期)
齐佳[9](2016)在《贵州省交通运输发展对农户家庭资产组合选择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的发展速度一直名列前茅。期间,一直坚持“要想富,先修路”的发展建设理念,交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等目标。2016年发布的贵州省“十叁五”规划中提出了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目标。这一目标主要包括“叁环八射”铁路网和“六横七纵八连四环线”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向县级以下村镇地区的推进。贵州省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不仅会提高本省与外界的联通效率、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资源,同时也会给道路沿线的各个市、县、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完善农户家庭资产组合选择影响因素。因此,深入研究贵州省交通运输发展变化对农户家庭资产组合选择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贵州省交通运输发展状况及农户家庭资产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在贵州省交通运输发展状况对农户家庭资产选择影响这一主题上,分别就间接影响实现的四大机制开展了研究,即交通运输发展如何通过影响信息资源、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通道间接地对农户家庭资产组合选择产生影响。并就此开展了两个步骤的实证研究:首先,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贵州省交通运输发展变化对农村地区信息资源、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条件和农村人口就业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贵州省公路里程、铁路里程、公路客运量和铁路客运量对农村地区信息资源、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条件和农村人口就业情况中的部分指标会有显着性影响。其次,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筛选出部分受到交通运输发展影响的主要因素,再用probit模型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经因子分析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农户家庭资产组合选择产生的影响。其中,农户家庭资产主要分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两大类。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下又包含多个不同的资产,这样就会产生出多种农户家庭资产组合。通过probit模型分析得出农户家庭资产会随着农户拥有移动电话数量、拥有高中学历以上人数这两个影响因素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农村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的增加而减少,与村民接受新型医疗服务人数关联性不大。同时农户拥有移动电话数量、拥有高中学历以上人数、农村学校校舍建筑面积对农户家庭资产组合选择中的实物性家庭资产和储蓄存款也会产生显着性的影响。可是这叁种影响因素对农户家庭金融性资产中的流动现金的影响并不显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两点。其一,首次将交通运输发展变化作为间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了由此带来各影响渠道的联动变化,并最终作用于农户家庭资产组合的选择。比较全面的刻画了贵州省交通运输发展给农户家庭资产组合选择带来变化的机理和状况。其二,通过probit模型分析了贵州省农户家庭资产组合与影响农户家庭资产组合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运用了因子分析方法筛选影响农户家庭资产组合的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贵州财经大学》期刊2016-06-05)
许倩[10](2016)在《均值-方差模型具有不确定性下的资产组合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均值-方差资产组合是在无市场交易摩擦等严格假设下,通过量化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运用最优化法则获得资产组合的财富分配比例。事实上,投资者并不知道模型中涉及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方差及其协方差等参数的真实值,实践中往往基于历史数据获得其某一估计值,这导致参数估计风险,即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性问题;同时,市场交易摩擦客观存在,交易成本是其典型之一,且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交易成本也不是固定不变,即存在可变交易成本问题。无论是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还是可变交易成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资产组合的稳定性和业绩。因此,研究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与可变交易成本下的资产组合选择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假设投资者是风险规避型,基于均值-方差模型研究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与可变交易成本下的资产组合选择问题,从资产组合稳定性和业绩的视角探讨其内在联系。基于均值-方差模型,引入一组约束常数测度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程度和V-型交易成本函数测度交易成本的可变性,构建最大-最小化多先验资产组合模型,运用拉格朗日法获得模型的解析解;选取上证50指数中的8只股票,以其2011年7月到2014年6月的月度收益数据为样本予以实证。结果表明:多先验资产组合权重是均值-方差资产组合权重与最小方差资产组合权重的加权平均,且其稳定性强于最小方差资产组合;随着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程度不断增强和交易成本不断下降,均值-方差资产组合的稳定性不断增强;适度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可提升均值-方差资产组合业绩,且交易成本越低,提升得越明显。研究阐明了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与资产组合的关系,指出适度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适当的交易成本不但能增强资产组合的稳定性而且也能提升资产组合业绩,且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但实际投资决策往往是动态的,因此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可变交易成本下的多阶段资产组合选择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安徽工程大学》期刊2016-05-31)
资产组合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随机控制技术、Bellman最优性原理和HJB方程研究了通货膨胀、随机利率和交易成本等因素影响下的连续时间投资组合选择的最优化问题,将利率假定为服从Vasicek利率模型的随机过程,应用连续时间的动态均值-方差方法得到符合实际意义的HJB方程,通过多重网格的数值逼近方法求解相应的HJB方程得到双目标优化问题的最优投资策略。用实证方法与国内证券市场上代表性指数基金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以及经济环境和投资者的异质信念等因素均会对最优策略产生影响,有效前沿会随之发生变化,债券与股票之间的投资比例并不是简单维持固定比例就可以保证总资产最优,拓展了基金分离定理。考虑通货膨胀和交易成本等因素的资产组合选择模型可以实实在在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客观的实践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资产组合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晓辉,谭红日.基于单指数模型的最优风险资产组合选择及分析[J].征信.2019
[2].李爱忠,汪寿阳,彭月兰.考虑随机利率和通货膨胀的连续时间资产组合选择[J].中国管理科学.2019
[3].唐艺,周通平.基于迁移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的资产组合设计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谭浩.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资产选择行为与家庭投资组合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5].王翌秋,王昊宇.城乡家庭子女数量与家庭资产组合选择行为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8
[6].李超伟,万佳乐,秦海林.收入结构、金融资产选择与投资组合有效性——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J].金融与经济.2018
[7].赵军.Expectile回归和最优资产组合中的变量选择问题[D].浙江大学.2017
[8].杨宏林,符慧明,崔晨.价值与动量混合策略DEA交叉效率评价及资产组合选择[J].商业研究.2016
[9].齐佳.贵州省交通运输发展对农户家庭资产组合选择影响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6
[10].许倩.均值-方差模型具有不确定性下的资产组合选择[D].安徽工程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