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锁,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密码组件、钥匙组件、按钮、锁舌和锁绳,密码组件和钥匙组件相互独立,按钮与密码组件联动联接,锁舌与钥匙组件联动联接,锁绳的一端为密码解锁端,另一端为钥匙解锁端;该挂锁通过密码组件解锁后,按压按钮解除按钮对锁绳的密码解锁端的限位;该挂锁通过钥匙组件解锁后,钥匙组件解除对锁舌的限位,锁舌解除对锁绳的钥匙解锁端的限位,锁绳的钥匙解锁端可拔出实现解锁,该挂锁密码组件和解锁组件之间相互独立,无需相互配合,整体结构相对更简单,在装配时的配合要求也相对较低,能够更好地保证装配合格,保证后期的正常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挂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密码组件、钥匙组件、按钮、锁舌和锁绳,所述密码组件和所述钥匙组件相互独立,所述按钮与所述密码组件联动联接,所述锁舌与所述钥匙组件联动联接,所述锁绳的一端为密码解锁端,另一端为钥匙解锁端;该挂锁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被所述按钮限位上锁,所述按钮被所述密码组件限位上锁,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被所述锁舌限位上锁,所述锁舌被所述钥匙组件限位上锁;该挂锁通过所述密码组件解锁后,按压所述按钮解除所述按钮对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的限位;该挂锁通过所述钥匙组件解锁后,所述钥匙组件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限位,所述锁舌解除对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的限位,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可拔出实现解锁。
设计方案
1.一种挂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密码组件、钥匙组件、按钮、锁舌和锁绳,所述密码组件和所述钥匙组件相互独立,所述按钮与所述密码组件联动联接,所述锁舌与所述钥匙组件联动联接,所述锁绳的一端为密码解锁端,另一端为钥匙解锁端;
该挂锁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被所述按钮限位上锁,所述按钮被所述密码组件限位上锁,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被所述锁舌限位上锁,所述锁舌被所述钥匙组件限位上锁;该挂锁通过所述密码组件解锁后,按压所述按钮解除所述按钮对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的限位;该挂锁通过所述钥匙组件解锁后,所述钥匙组件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限位,所述锁舌解除对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的限位,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可拔出实现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组件包括锁仁和连板,所述连板和所述锁仁同步转动,所述连板具有限位状态和让位状态;
所述钥匙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连板处于限位状态,所述连板对所述锁舌限位上锁;所述钥匙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连板处于让位状态,所述连板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设有限位块,所述连板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锁仁的一端设有让位缺口;
所述连板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壁限制所述锁舌的移动;所述连板处于让位状态时,所述锁舌可移动通过所述让位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设有第一铆接头,所述第一铆接头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锁舌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另一端套设有锁舌压簧;
所述钥匙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锁舌被限位,所述第一铆接头被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锁舌配合限位;所述钥匙组件解锁后,所述锁舌被解除限位,向外拔出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时,所述锁舌远离所述第一卡槽移动,所述锁舌压簧产生弹性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接头的朝挂锁内插入的端部为直径随插入方向逐渐缩小的圆台状,所述第一卡槽的靠近第一铆接头的插入端面的部分为直径随插入方向逐渐增大的圆台状,和\/或所述锁舌的插入所述第一卡槽的端部为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组件包括密码轮组和中心杆,所述按钮的一端为限位端;
所述密码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中心杆被所述密码轮组限位,所述按钮被所述中心杆限位,所述按钮通过所述限位端对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限位;所述密码组件解锁后,所述密码轮组解除对所述中心杆的限位,按压所述按钮,所述限位端移动解除对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的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为所述按钮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设有第二铆接头,所述第二铆接头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按钮的限位端插入所述第二卡槽实现对所述锁绳的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挂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出块和顶出弹簧;
该挂锁和所述密码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挤压所述顶出块,所述顶出弹簧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所述按钮解除对所述锁绳的限位后,所述顶出弹簧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驱动所述顶出块移动,所述顶出块将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顶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挂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壳,所述锁壳和所述顶出块,其中一个设有凸块,另一个设有凹槽,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凹槽。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挂锁。
背景技术
密码挂锁具有锁绳,其内部设有密码组件和锁芯组件,密码挂锁可通过密码解锁和锁芯两种方式实现开锁。但是,一般密码挂锁的密码组件和锁芯组件存在相互关联的零部件,使得整体结构较复杂,且装配时的配合要求较高容易导致装配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锁,达到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时的配合要求较低能够更好地保证装配合格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挂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密码组件、钥匙组件、按钮、锁舌和锁绳,所述密码组件和所述钥匙组件相互独立,所述按钮与所述密码组件联动联接,所述锁舌与所述钥匙组件联动联接,所述锁绳的一端为密码解锁端,另一端为钥匙解锁端;
该挂锁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被所述按钮限位上锁,所述按钮被所述密码组件限位上锁,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被所述锁舌限位上锁,所述锁舌被所述钥匙组件限位上锁;该挂锁通过所述密码组件解锁后,按压所述按钮解除所述按钮对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的限位;该挂锁通过所述钥匙组件解锁后,所述钥匙组件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限位,所述锁舌解除对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的限位,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可拔出实现解锁。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钥匙组件包括锁仁和连板,所述连板和所述锁仁同步转动,所述连板具有限位状态和让位状态;
所述钥匙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连板处于限位状态,所述连板对所述锁舌限位上锁;所述钥匙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连板处于让位状态,所述连板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限位。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锁舌设有限位块,所述连板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锁仁的一端设有让位缺口;
所述连板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壁限制所述锁舌的移动;所述连板处于让位状态时,所述锁舌可移动通过所述让位缺口。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设有第一铆接头,所述第一铆接头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锁舌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另一端套设有锁舌压簧;
所述钥匙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锁舌被限位,所述第一铆接头被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锁舌配合限位;所述钥匙组件解锁后,所述锁舌被解除限位,向外拔出所述锁绳的钥匙解锁端时,所述锁舌远离所述第一卡槽移动,所述锁舌压簧产生弹性形变。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一铆接头的朝挂锁内插入的端部为直径随插入方向逐渐缩小的圆台状,所述第一卡槽的靠近第一铆接头的插入端面的部分为直径随插入方向逐渐增大的圆台状,和\/或所述锁舌的插入所述第一卡槽的端部为圆弧形。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密码组件包括密码轮组和中心杆,所述按钮的一端为限位端;
所述密码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中心杆被所述密码轮组限位,所述按钮被所述中心杆限位,所述按钮通过所述限位端对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限位;所述密码组件解锁后,所述密码轮组解除对所述中心杆的限位,按压所述按钮,所述限位端移动解除对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的限位。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中心杆为所述按钮的一部分。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设有第二铆接头,所述第二铆接头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按钮的限位端插入所述第二卡槽实现对所述锁绳的限位。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还包括顶出块和顶出弹簧;
该挂锁和所述密码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挤压所述顶出块,所述顶出弹簧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所述按钮解除对所述锁绳的限位后,所述顶出弹簧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驱动所述顶出块移动,所述顶出块将所述锁绳的密码解锁端顶出。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还包括锁壳,所述锁壳和所述顶出块,其中一个设有凸块,另一个设有凹槽,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凹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挂锁密码组件和解锁组件之间相互独立,无需相互配合,整体结构相对更简单,在装配时的配合要求也相对较低,能够更好地保证装配合格,保证后期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挂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挂锁的钥匙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时锁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的挂锁的钥匙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壳;11、第一锁孔;12、第二锁孔;13、凹槽;2、密码组件;21、密码轮组;22、中心杆;3、钥匙组件;31、锁仁;32、连板;321、限位槽;3211、让位缺口;4、按钮;40、按钮压簧;41、限位端;5、锁舌;50、锁舌压簧;51、限位块;6、锁绳;61、密码解锁端;62、钥匙解锁端;71、第一铆接头;711、第一卡槽;72、第二铆接头;721、第二卡槽;8、顶出块;80、顶出弹簧;81、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挂锁包括锁壳1、密码组件2、钥匙组件3、按钮4、锁舌5和锁绳6,密码组件2和钥匙组件3相互独立无相互关联的零部件。锁绳6的一端为密码解锁端61,另一端为钥匙解锁端62。按钮4与密码组件2联动联接,且上锁时按钮4对锁绳6的密码解锁端61限位。锁舌5与钥匙组件3联动联接,且上锁时锁舌5对锁绳6的钥匙解锁端62限位。该挂锁处于上锁状态时,锁绳6的密码解锁端61被按钮4限位上锁,按钮4被密码组件2限位上锁,锁绳6的钥匙解锁端62被锁舌5限位上锁,锁舌5被钥匙组件3限位上锁;该挂锁通过密码组件2解锁后,即通过密码组件2输入正确的解锁密码解锁后,密码组件2解除对按钮4的限位,按压按钮4解除按钮4对锁绳6的密码解锁端61的限位,锁绳6的密码解锁端61可拔出实现解锁;该挂锁通过钥匙组件3解锁后,即解锁钥匙通过钥匙组件3解锁后,钥匙组件3解除对锁舌5的限位,锁舌5解除对锁绳6的钥匙解锁端62的限位,锁绳6的钥匙解锁端62可拔出实现解锁。该挂锁密码组件2和钥匙组件3之间相互独立,无需相互配合,整体结构相对更简单,在装配时的配合要求也相对较低,能够更好地保证装配合格,保证后期的正常使用。
结合图2和图3所示,钥匙组件3包括锁仁31和连板32,解锁钥匙插入锁仁31带动锁仁31转动时,连板32和锁仁31同步转动。连板32设有限位槽321,限位槽321远离锁仁31的一端设有让位缺口3211,锁舌5设有限位块51。锁舌5的限位块51常态下位于限位槽321,限位块51与让位缺口3211的两种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连板32具有限位状态和让位状态这两个不同的状态。钥匙组件3处于上锁状态时,限位块51与让位缺口3211相互错开,限位槽321的槽壁限制锁舌5的移动,连板32处于限位状态;解锁钥匙插入锁仁31带动锁仁31转动,连板32转动至限位块51与让位缺口3211位置对应,钥匙组件3处于解锁状态后,限位槽321解除对限位块51的限制,锁舌5可移动通过让位缺口3211。锁绳6的钥匙解锁端62设有第一铆接头71,第一铆接头71设有第一卡槽711。锁舌5的一端插入第一卡槽711,锁舌5的另一端与锁壳1之间设有锁舌压簧50。钥匙组件3处于上锁状态时,锁舌5被限位无法移动,由于第一卡槽711和锁舌5端部的配合限位,使得第一铆接头71和锁绳6的钥匙解锁端62被限位上锁;钥匙组件3处于解锁状态后,锁舌5被解除限位可以移动,向外拔出锁绳6的钥匙解锁端62时,第一铆接头71推动锁舌5远离第一卡槽711移动,锁舌压簧50产生弹性形变,第一铆接头71完全脱离锁舌5后,锁舌压簧50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驱动锁舌5移动复位;锁绳6的钥匙解锁端62再次插入第一锁孔11时,第一铆接头71的朝向锁壳1内的端部推动锁舌5远离锁壳1的第一锁孔11移动,第一铆接头71移动至第一卡槽711与锁舌5的端部对齐后,锁舌压簧50推动锁舌5移动插入第一卡槽711。作为优化,第一铆接头71的朝向锁壳1内插入的端部为直径随插入方向逐渐缩小的圆台状,使该端部更好地推动锁舌5移动。第一卡槽711的靠近第一铆接头71的插入端面的部分为直径随插入方向逐渐增大的圆台状,使第一卡槽711更好地推动锁舌5移动。锁舌5的插入第一卡槽711的端部为圆弧形,便于与第一铆接头71的端部和第一卡槽711配合。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密码组件2包括密码轮组21和中心杆22,中心杆22为按钮4的一部分,按钮4的一端为限位端41,按钮4与锁壳1之间设有按钮压簧40。锁绳6的密码解锁端61设有第二铆接头72,第二铆接头72设有第二卡槽721,按钮4的限位端41插入第二卡槽721实现对第二铆接头72的限位。密码组件2处于上锁状态时,中心杆22被密码轮组21限位,因此按钮4被限位无法移动,按钮4的限位端41插入第二卡槽721对第二铆接头72限位上锁;密码组件2处于解锁状态后,即通过密码轮组21输入正确的解锁密码解锁后,密码组件2解除对中心杆22的限位,中心杆22可移动,按压按钮4,按钮压簧40受压弹性形变,中心杆22移动,限位端41移动脱离第二卡槽721解除对第二铆接头72的限位。作为优化,该挂锁还包括顶出块8和顶出弹簧80,顶出块8位于锁壳1的第二锁孔12,顶出弹簧80位于顶出块8和锁壳1之间。该挂锁和密码组件2处于上锁状态时,第二铆接头72挤压顶出块8,顶出弹簧80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按钮4解除对第二铆接头72的限位后,顶出弹簧80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驱动顶出块8移动,顶出块8将第二铆接头72和锁绳6的密码解锁端61顶出。锁壳1开设有凹槽13,顶出块8设有凸块81,凸块81位于凹槽13,凸块81与凹槽13配合限制防止顶出块8弹出锁壳1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凸块81设置在锁壳1上,将凹槽13设置在顶出块8上。
以上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以上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9260.7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837987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E05B67/22
专利分类号:E05B67/22;E05B37/02;E05B15/04;E05B15/00
范畴分类:33D;36F;
申请人:东莞市景瑜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景瑜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401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凫山村长富工业区兴山路27号
发明人:钟洪亮;薛鹤飞;杜泽生
第一发明人:钟洪亮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景瑜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雷利平
代理机构:1113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解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