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维特根斯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维特根斯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游戏,语法,维也纳,安乐。

维特根斯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林小君[1](2019)在《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今二语习得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读写等其他方面的技能相比,依旧相对薄弱。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理论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以语言游戏说为指导,将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积极创造社会化、生活化的语言环境,让学习者在回归生活、享受生活的轻松氛围里,感受快乐语言学习的魅力,从而增强主动思维、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徐英瑾[2](2019)在《从日语角度析维特根斯坦对“感觉私有论”的围剿》一文中研究指出后期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观的批判,是建立在他对"感觉私有论"批判的基础上的。然而,不太为学界所重视的是,在撰写作为《哲学研究》之准备资料的《大打字稿》时,维特根斯坦曾经提出过一条非常新颖的用以批判"感觉私有论"的思路。该思路的大旨是,德语中的主—谓结构在感觉表述领域中的运用,将非常容易引诱德语哲学家去认定,像疼痛这样的感觉,乃是疼痛主体的某种"私有物"。而在维氏看来,只要我们重新构造一种能够摆脱上述主—谓逻辑思维之桎梏的新感觉表达方式,"感觉私有论"的幻觉亦可随之消失。然而,维氏为设计这种新表达方式而引入的行为主义表达方式,依然会在日常语用环境中遇到种种难题,因此,其可操作性亦大为成疑。其实,如果维特根斯坦能够参考日语中的疼痛表达方式的话,上述难题就会得到纾解。具体而言,日语具有关于疼痛的"主观现象化"与"客观名词化"两个系列的表达方式,而即使在后一个系列中,日语言说者也没有明确诉诸行为主义对于疼痛的表述方式。因此,维特根斯坦的论证如果能够以日语为主要表述手段的话,那么其说服力就会大为增强。从这个角度看,维特根斯坦对以印欧语为基点的传统西哲思辨方式的批判,在客观上乃是为一种以非印欧语为基点的新哲学思维方式的展开初步扫清了障碍。(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焦卫华[3](2019)在《金岳霖与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批判与未来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哲学家金岳霖批判西方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但仍然以西方哲学的概念体系构建新的中国哲学。鉴于西方语言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深层关联,他建构的中国哲学必然会被打上西方形而上学的烙印。与之相比,维特根斯坦通过语言批判给出的消解西方形而上学的出路虽然高明,但也给人们留下了更大的困惑,即哲学如果都是否定性的消解而不建构,它的出路在何方?安乐哲区分了理性语言和关联性语言,以古汉语中普遍存在的关联性思维来对抗西方的形而上学化的理性语言,从而为哲学的未来发展找到一条可行之路。(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卢汉阳[4](2019)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唯心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西方语言哲学的奠基人之一,维特根斯坦的许多讨论涉及语言与现实的关系。以安斯康姆为代表的部分语言哲学家将维氏的相关论点归结为是一种"语言唯心主义",而马尔康姆等学者则竭力驳斥这种提法。本文在把维氏思想放在西方哲学传统中进行对比审视的基础上,力图厘清这场论战中的矛盾节点,同时围绕"生活形式""社会规约""语言游戏"等概念论证在维氏后期的哲学中的确存在一种融汇着反实在论并中和自然主义的建构论思想。在将维氏的世界观与传统意义上以心理过程、精神实体为主导的唯心主义加以区别之后,这一思想可以被称为是一种"语言唯心主义"。(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郝金花[5](2019)在《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建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从胡塞尔和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哲学构建、反心理主义以及主体概念出发来揭示出他们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20期)

李果[6](2019)在《维特根斯坦论作为语言游戏的宗教》一文中研究指出学者们对后期维特根斯坦宗教观比较流行的解读是,他将宗教理解为一种封闭的、无法从外部予以批判的语言游戏。但根据语言游戏的定义,宗教是否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游戏则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宗教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观点与逻辑实证主义者们对形而上学的拒斥之间的某种关联;同时,维氏对弗雷泽宗教观点的批判也值得重新评估。而宗教作为情感宣泄这种后期维氏宗教观并未在实证主义者们的相关观点上有所推进。(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建清[7](2019)在《试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批判哲学中语言学转向的一位标志性人物,其独特的批判视角引起了哲学界的高度关注和研讨。在他的哲学观点的建构过程中,其"语言游戏"的论点是关键。正是这一观点,才彻底推翻了自己在《逻辑哲学论》对语词、命题、概念、事实、事态等研究中提出的图像伦观点,同时也为自己架构家族相似、反本质主义以及私人语言等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本文即以他的"语言游戏"的相关理论概念为基点,来探讨其语言游戏观的本质内核、基础意义和对整个批判哲学发展方向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9期)

高原[8](2019)在《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对人工智能框架问题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维特根斯坦哲学能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启示,这其中就包括对于人工智能框架问题的启示。维特根斯坦在其学术生涯的早期和晚期对于框架问题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解答,而其晚期思想的代表作之一的《哲学语法》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则体现了其对这一问题的具体解答方式。(本文来源于《决策探索(下)》期刊2019年09期)

张学广,张启森[9](2019)在《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社会实践观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后期维特根斯坦接受马克思的影响而实现了"人类学的"转向,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在"实践"概念的使用上与马克思有相近的趋向。马克思强调哲学应转向感性现实,维特根斯坦则着力于语言和行为交织的语言游戏;马克思用"生产方式"归纳了社会实践的核心内容,维特根斯坦则用"生活形式"总结语言实践的基本架构。但是,由于在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上分歧较大,他们有关哲学的认识特质和实践使命的理解相当不同,马克思力图改造现实,不可能认同只让语言的实际使用如其所是的哲学。通过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社会实践观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各自哲学的特点,也为进一步发现其中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09期)

张清俐[10](2019)在《深化对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维特根斯坦被后世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生平尽管没有鸿篇巨制,却能以两部代表着作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学术与思想影响。今年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诞辰130周年。学界在纪念这位思想家之际,也在思考未来如何继续深化对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研究。以批判精(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9-17)

维特根斯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后期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观的批判,是建立在他对"感觉私有论"批判的基础上的。然而,不太为学界所重视的是,在撰写作为《哲学研究》之准备资料的《大打字稿》时,维特根斯坦曾经提出过一条非常新颖的用以批判"感觉私有论"的思路。该思路的大旨是,德语中的主—谓结构在感觉表述领域中的运用,将非常容易引诱德语哲学家去认定,像疼痛这样的感觉,乃是疼痛主体的某种"私有物"。而在维氏看来,只要我们重新构造一种能够摆脱上述主—谓逻辑思维之桎梏的新感觉表达方式,"感觉私有论"的幻觉亦可随之消失。然而,维氏为设计这种新表达方式而引入的行为主义表达方式,依然会在日常语用环境中遇到种种难题,因此,其可操作性亦大为成疑。其实,如果维特根斯坦能够参考日语中的疼痛表达方式的话,上述难题就会得到纾解。具体而言,日语具有关于疼痛的"主观现象化"与"客观名词化"两个系列的表达方式,而即使在后一个系列中,日语言说者也没有明确诉诸行为主义对于疼痛的表述方式。因此,维特根斯坦的论证如果能够以日语为主要表述手段的话,那么其说服力就会大为增强。从这个角度看,维特根斯坦对以印欧语为基点的传统西哲思辨方式的批判,在客观上乃是为一种以非印欧语为基点的新哲学思维方式的展开初步扫清了障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维特根斯坦论文参考文献

[1].林小君.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徐英瑾.从日语角度析维特根斯坦对“感觉私有论”的围剿[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焦卫华.金岳霖与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批判与未来哲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卢汉阳.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唯心主义[J].外语学刊.2019

[5].郝金花.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建构比较[J].明日风尚.2019

[6].李果.维特根斯坦论作为语言游戏的宗教[J].世界宗教研究.2019

[7].王建清.试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J].汉字文化.2019

[8].高原.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对人工智能框架问题的启示[J].决策探索(下).2019

[9].张学广,张启森.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社会实践观比较[J].哲学动态.2019

[10].张清俐.深化对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标签:;  ;  ;  ;  ;  ;  ;  

维特根斯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