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钐、钆与对叔丁基杯[6]芳烃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1](2019)在《磁性功能化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分离富集性能》文中提出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短缺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铀是核能的主要燃料,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铀资源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含铀废水,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危害,也会浪费地球上有限的铀资源。因此,研究处置含铀废水的新方法、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杯芳烃是一类拥有独特空穴结构的第三代超分子环状低聚化合物。因其合成步骤简单,结构易修饰等特点,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磁性纳米Fe3O4粒子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磁性、巨大的比表面积等,在众多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杯[4]芳烃与UO22+的空间匹配效应,以杯[4]芳烃为母体,对其上沿进行羧基化改性,对其下沿进行磷酸酯修饰,然后,将杯[4]芳烃衍生物“接枝负载”到磁性纳米Fe3O4粒子上,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各阶段产物进行表征。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这一系列目标产物对铀的分离富集性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氯磷酸二苯酯作为取代基,通过取代反应对杯[4]芳烃下沿进行修饰,合成出一种新型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表征。考察了pH值、萃取剂浓度、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外界因素对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U(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铀的初始浓度为5 mg/L时,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铀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4.0,温度为25℃,萃取剂浓度为0.20 g/L,萃取平衡时间为2 h。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铀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此外,在有多种共存离子的情况下,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表现出对U(Ⅵ)良好的选择性萃取能力。(2)用对氨基苯甲酸和氯磷酸二苯酯分别对杯[4]芳烃的上、下沿进行修饰,得到对羧基苯偶氮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调查了pH值、萃取时间和温度对CPD萃取铀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萃取时间和温度都会影响CPD对U(Ⅵ)的萃取。当初始pH值为5,温度为25℃,萃取时间为2 h时,CPD对U(Ⅵ)的萃取率达到最大。计算了萃取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CPD萃取铀是一个自发放热过程,且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吻合较好。(3)通过简单的自组装方法,制备了由磁性纳米Fe3O4粒子和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CPD)组成的磁性功能化杯[4]芳烃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Fe3O4/CPD复合材料用来去除在不同条件下水溶液中的U(VI)。同时,对吸附过程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Fe3O4/CPD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吸附材料,可用于环境污染治理中U(VI)的分离富集。
柏英英[2](2015)在《多酸与杯芳烃的杂化分子的合成与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杯芳烃是指对位取代的苯酚类配体与甲醛缩合而成的杯状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由于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识别性质,杯芳烃及其衍生物作为传感器的敏感膜材料用于检测、识别有机小分子已成为超分子化学应用研究的热点。作为第三代主体超分子化合物,杯芳烃具有独特的空穴结构,其特点如下:1.通过控制不同反应条件及引入适当的取代基,可以自由调节空穴的大小;2.杯芳烃下缘的酚羟基、上缘的苯环对位,而且连接苯环单元的亚甲基都是活性位点,可以进行各种选择性功能化反应,从而改善杯芳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杯芳烃较大的空穴尺寸能与离子和中性分子形成主—客体包合物。多酸是一类过渡金属氧簇合物,本身具有奇异的光、电、磁、催化等特性。将多酸与杯芳烃结合,不但可能获得性能更加新颖奇特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而且能把二者的研究从单一分子合成发展到分子多层次聚集体的高层次研究,从单纯的有机杯芳烃合成研究发展到金属杯芳烃的复杂性研究。本文从分子设计的原理出发,设计如下合成策略:1.合成出主体分子杯芳烃;2.利用部分金属离子和主体分子进行配位,形成金属—杯芳烃超分子化合物;3.在此基础上将杯芳烃和多酸进行键合或者配位,形成多酸-杯芳烃杂化分子。本论文在合成了杯[4]芳烃、去叔丁基杯[4]芳烃、硫杂[4]芳烃的基础上优化了杯芳烃合成路线,提高了产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铁、镍、钴等金属—杯芳烃超分子化合物研究,合成了新的Fe-硫杂杯[4]纳米笼状配合物,此为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及单晶衍射晶体结构表征;同时开展了基于六钒酸衍生物的有机官能团的二次修饰和不对称合成的研究,合成了六钒酸丁二酸酐衍生物、不对称六钒酸烷氧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ESI、单晶衍射等结构表征。在成功实现杯芳烃、杯芳烃-金属超分子化合物的基础上,对多酸与各类杯芳烃化合物进行了共晶及共价键合反应的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
皮艾南[3](2014)在《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铀等金属离子的络合、萃取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采用四步法,在杯[6]芳烃下缘酚羟基上衍生合成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并采用IR对其进行表征,然后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常见金属离子和铀的络合性能,并以氯仿为溶剂研究了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常见金属离子和铀的萃取性能,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先合成对叔丁基杯[6]芳烃,然后将其依次与二溴乙烷、硫氢化钠、溴乙烷、双氧水反应,合成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对合成的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进行红外表征,表明亚砜基团已经成功引入杯[6]芳烃。2.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金属离子(Cr3+、Pb2+、Fe3+、Cu2+、Ag+、Na+、Ni2+)的络合性能,结果表明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对Cu2+的络合能力最强。采用Job’s方法研究了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对Cu2+的配合比,结果发现它们之间的络合不是以一种单一的配合比形式存在,而是存在更为复杂的络合形式。3.研究了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金属离子(Cr3+、Pb2+、Fe3+、Cu2+、Ag+、Na+、Ni2+)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与杯[6]芳烃相比较,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对Na+的萃取率由72.7%降低至50.4%,而对Cu2+的萃取能力由62.8%提高到82.7%,说明了将亚砜基团引入杯[6]芳烃后,提高了其对Cu2+的络合能力。4.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铀的络合性能,结果表明,将亚砜基团引入杯[6]芳烃后,发生红移现象,对应的最大吸光度随之增大。与杯[6]芳烃相比较,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对铀具有更强的络合能力,用Job’s方法研究了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对UO22+的配合比为3:2。5.研究了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铀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萃取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杯[6]芳烃对铀的萃取最佳pH值在5.0左右,亚砜衍生物对铀的萃取最佳pH值在4.3左右,对应的萃取平衡时间分别为25min和60min,共存阳离子(Mn2+、Na+、Cu2+、Pb2+、Ni2+、Mg2+)中,Mn2+对杯[6]芳烃萃取铀的影响最大,Cu2+对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萃取铀的影响最大,共存阴离子(CO32-、SO42-、C2O42-、NO3-)对两者的萃取铀的影响不大。
莫辉艳[4](2014)在《杯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U(Ⅵ)的萃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对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先合成杯[4]、[6]芳烃,然后以氯磷酸二乙酯为原料,经过取代反应合成杯[4]、[6]芳烃磷酸酯衍生物;利用IR、1HNMR、13CNMR等对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杯[4]、[6]芳烃磷酸酯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并以氯仿为溶剂,考察了杯[4]、[6]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对水溶液中低浓度铀的萃取效果,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对叔丁基苯酚、甲醛、乙酸乙酯为原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催化剂,经过加热、回流、重结晶等步骤得到对叔丁基杯[4]、对叔丁基杯[6]芳烃;再以对叔丁基杯[4]、对叔丁基杯[6]芳烃和氯磷酸二乙酯为原料,以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为溶剂,四丁基碘化铵为催化剂,经过加热、回流、重结晶等步骤分别得到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和对叔丁基杯[6]芳烃磷酸酯衍生物。(2)利用IR、1HNMR、13CNMR对合成的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叔丁基杯[6]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进行表征。IR图谱分析表明,与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叔丁基杯[6]芳烃相比,杯芳烃磷酸酯衍生物在官能团P-O、P=O的地方,红外光谱图的吸收峰有明显变化,1HNMR、13CNMR图谱进一步表明杯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构象发生了变化。综合以上图谱,基本可以判断合成物质为目标产物。(3)通过UV-vis光谱研究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叔丁基杯[6]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杯芳烃磷酸酯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加强,尤其对叔丁基杯[6]芳烃磷酸酯衍生物对铀的紫外吸收峰有明显迁移,采用Job’s法确定了杯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与铀络合配比为2:3。(4)研究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叔丁基杯[6]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对低浓度铀的萃取性能,考察了pH值、萃取剂浓度、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共存离子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比较了杯芳烃磷酸酯与杯芳烃对铀的萃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叔丁基杯[4]、[6]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对铀的萃取是一个放热反应;对叔丁基杯[4]、[6]芳烃及对叔丁基杯[6]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铀的最佳pH为5,而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铀的最佳pH为4;萃取平衡时间为60min;金属阳离子(Na+,Mn2+,Cu2+,Ni2+,Mg2+和Pb2+)对对叔丁基杯[4]、[6]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萃取铀的影响比阴离子(CO32-,SO42-,NO3-和C2O42-)大。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杯[6]芳烃对铀(Ⅵ)的萃取效果优于杯[4]芳烃,杯芳烃磷氧衍生物对铀(Ⅵ)的萃取效果优于杯芳烃,杯芳烃磷氧衍生物对铀(Ⅵ)的萃取率比杯芳烃提高了36%39%。(5)通过IR、1HNMR、13CNMR以及UV-vis光谱,初步确定杯芳烃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主要是通过酚羟基键合位点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苯环空腔的包结作用,杯芳烃磷酸酯衍生物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主要是通过磷氧基团的配位作用,由于磷氧基团对铀等金属离子比酚羟基亲和力更强,从而提高了其与铀等金属离子络合的稳定性。
周文茜[5](2013)在《分子筛SBA-15表面杯芳烃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众多科学工作者开始关注固载型催化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表面金属有机化学的方法在固体表面构建活性中心明确、性能特殊的非均相催化剂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表面金属有机化学方法是以固体表面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制备表面固载型催化剂的一种新方法。本论文通过表面金属有机化学方法,利用分子筛SBA-15固载大空间位阻的杯芳烃钛配合物,形成结构明确的SBA-15表面钛化合物,经高温富氧煅烧得到表面钛氧催化剂。通过FT-IR、TEM、TG-DSC和XPS等方法对制备的表面物种进行表征。同时,以烯烃环氧化为模型考察了表面固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合成杯芳烃衍生物配体。以对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合成对叔丁基杯[4]和杯[6]芳烃,然后对其进行甲基化处理,得到相应的甲基化杯芳烃衍生物。杯芳烃作为“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利用其易于和金属配位、具有大的空间位阻的特性,为后续制备SBA-15表面活性中心孤立的催化剂提供良好的基础。(2)合成杯芳烃钛配合物。以甲基化的杯芳烃衍生物为配体,TiC14为钛源提供中心金属,合成杯芳烃钛配合物,作为表面固载型催化剂的前驱体。(3)合成SBA-15表面钛催化剂。活化处理分子筛SBA-15,为活性中心的锚定提供可控位点。将杯芳烃钛配合物固载于SBA-15表面,得到分子筛表面催化剂C4/C6-Ti-SBA-15,经煅烧制得表面钛氧催化剂TiO2(C4/C6)-SBA-15。对催化剂进行FT-IR、XPS、TG-DSC、N2吸附-脱附和TEM等表征。结果表明实现了“单点”活性中心在分子筛SBA-15表面的构建。(4)考察催化性能。分别以C4/C6-Ti-SBA-15、TiO2(C4/C6)-SBA-15为催化剂,考察对烯烃的环氧化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30%H202作氧化剂,80℃反应3h,TiO2(C6)-SBA-15催化环己烯环氧化的催化选择性最佳(可达63.7%)。另外,表面金属钛催化剂催化烯烃环氧化的选择性不仅与活性中心钛的分散性有关,还与活性中心的浓度有关。
张小军[6](2013)在《对叔丁基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钍的吸附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杯芳烃作为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优秀代表,近30年来,杯芳烃的合成及应用都已成为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通过对杯芳烃母体上缘(烷基端)、下缘(羟基端)、桥连亚甲基及母体本身的修饰,就可以得到功能各异的杯芳烃衍生物。这些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具有独特性能的杯芳烃衍生物,已经在分子离子识别、纳米研究、功能材料、催化、色谱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杯芳烃及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其对钍(Ⅳ)的吸附性能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钍的简介,壳聚糖的简介,杯芳烃的概述和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条件,提出了研究设想。第二章: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及其衍生物-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并对产物进行了质谱、核磁、红外及热重表征,对吸附前后的物质进行红外和扫描电镜对比分析。研究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对钍离子(Th4+)的吸附,紫外光谱法研究表明,衍生物在pH=3、温度30℃下震荡2h后可达到吸附平衡,对钍离子的吸附率达72%,吸附容量为9.0mg/g。干扰离子实验则说明合成的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很有可能成为富集钍的较好的吸附剂。第三章: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为主体分子引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制备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壳聚糖聚合物,研究了其作为吸附剂对钍(Th4+)的吸附,并将其与壳聚糖进行对比,吸附结果表明杯芳烃-壳聚糖是一种性能更好的吸附剂,最佳吸附pH为3.5,吸附容量可达44.7mg/g。文中还探讨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壳聚糖聚合物的吸附等温模型和动力学吸附研究,结果表明等温吸附数据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R=0.9982),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反应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R=0.9978)。
杜尚超,毕研峰,于洋,廖伍平[7](2012)在《对叔丁基杯[8]芳烃修饰的[LnⅢ6CoⅡ8](Ln=Sm,Gd,Dy)核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对叔丁基杯[8]芳烃(H8C8A)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得了三个十四核的3d-4f化合物[LnIII6CoII8(C8A)2(O)2(OH)4(CO3)2(HCOO)2(CH3COO)4(DMF)m(H2O)n]·pDMF·qH2O(其中DMF=N,N′-二甲基甲酰胺;1:Ln=Sm,m=8,n=6,p=1,q=5;2和3:Ln=Gd(2)或Dy(3),m=10,n=4,p=0,q=7).X射线单晶测试表明,化合物结构中,杯[8]芳烃呈双锥式构型,每个锥式空腔下缘结合一个稀土离子,两个钴离子位于双锥的连接处,形成一个Ln2Co2-C8A四核单元,两个四核单元通过两个稀土离子连接形成环状结构,加上另外四个配位的钴离子,形成Ln6Co8核簇.磁性研究表明:化合物2在?H为7T,温度为4K时熵变值为14.83Jkg?1K?1,化合物3在低温下表现出频率依赖特性.
赵群力,高霞,陈平,臧树良[8](2010)在《杯芳烃与金属离子配合的最新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近10年来杯芳烃及其衍生物与金属阳离子,主要包括碱金属、过渡金属、稀散元素和稀土金属配合的最新进展,对于萃取、回收和提纯某些重要的金属离子提供依据,尤其是杯芳烃与稀散元素的配合与反应,可能作为稀散元素回收和再利用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寇玉辉[9](2010)在《柱芳烃的合成及其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20多年中,杯芳烃及其衍生物以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杯芳烃类化合物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气体吸附、纳米管道、催化剂、DNA识别和富勒烯化学等。随着杯芳烃化学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的杯芳烃不断被合成出来,在超分子化学领域应用广泛。这些新型杯芳烃包括杯吡咯、硫代杯芳烃、氧杂同杯芳烃等。与众多文献报道的间位杯芳烃相比,关于其对位类似物-柱芳烃的了解却很少。2008年,Ogoshi等首次报道了2种此类化合物。他们在研究Lewis酸催化对苯二甲醚和多聚甲醛反应中首次发现了对位亚甲基桥连的苯环五聚体,命名为对甲氧基柱[5]芳烃;再通过BBr3脱烷基得到的全羟基柱[5]芳烃显示了良好的主客体性能。遗憾的是,柱芳烃的产率很低。本文在研究苄醚类化合物的酸催化反应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柱芳烃合成方法。该方法反应原料简单,反应时间短,操作方便,产率高。通过研究不同的溶剂、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二氯甲烷做溶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分别选用不同的烷氧基底物和侧链醚底物来研究对反应的影响;合成了一系列柱[5]芳烃衍生物;通过晶体结构的解析,发现了柱芳烃对乙腈的包合作用。首次合成了柱[6]芳烃、柱[7]芳烃27b和柱[10]芳烃210b,并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柱[5]芳烃经硝酸铈铵氧化得到一种新型的缺电子的柱芳烃-柱[5]醌。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底物烷氧醚碳链的增加、位阻的增大,柱芳烃反应时间有所延长,柱[5]芳烃的产率略有降低,柱[6]芳烃的产率有所增加,但柱芳烃的总收率接近定量;(2)随着底物侧链苄醚碳链的增加、位阻的增大,柱芳烃反应时间明显延长,反应条件更为剧烈(需要回流反应),柱[5]芳烃的产率明显降低,柱[6]芳烃的产率有所增加,并且柱芳烃的总收率也很高。柱芳烃合成反应中,五聚体的产率最高。改进了一种用对二烷氧基苯制备柱芳烃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二氯甲烷做溶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二烷氧基苯与多聚甲醛反应制备柱芳烃,收率较高。合成了135a, 135b, 135c, 135d和145a, 145b, 145c, 145d八个非对称柱[5]芳烃,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分析135b- 135d的晶体结构,验证了柱芳烃对溶剂分子的包合作用。非对称柱[5]芳烃的总产率很高,其中三种烷基朝向不一致的非对称柱芳烃产物产率接近,烷基朝向一致的非对称产物的产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种异构体。非对称柱[5]芳烃合成中,选用甲基和乙基碳链底物时,发现只得到一种产物,表明非对称柱[5]芳烃的苯环可以发生扭转。通过研究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反应现象,结合相关文献的分析,提出了柱芳烃合成反应是通过阳离子自由基反应的机理。初步研究了烷氧基柱芳烃与丁胺类盐酸盐的分子识别性能,以及柱[5]醌95与吡啶、对苯二酚和对苯二胺分子识别性能。
黄建军[10](2009)在《对叔丁基杯[6]芳烃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稀土配合物在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前景,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化学家对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于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测定及荧光性质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领域。本文合成了以RE3+(Sm3+、Tb3+、Dy3+)以及Tb3+︰Ln3+(La3+、Gd3+、Y3+)为中心离子,以对叔丁基杯[6]芳烃(H6L)为配体的十二种稀土固体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热谱分析,结果表明同核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RE(H4L)(DMF)6(OH)]·H6L、[RE(H3L)(DMSO)5]·4DMSO;1:1型掺杂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Tb0.5Ln0.5(H4L)(DMF)6(OH)]·H6L、[Tb0.5Ln0.5(H3L)(DMSO)5]·4DMSO。摩尔电导率表明,所有配合物均为非电解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对叔丁基杯[6]芳烃通过酚羟基的氧原子与稀土配位;DMF和DMSO则分别通过羰基氧和亚砜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所有Tb(Ⅲ)的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掺杂La3+、Gd3+、Y3+离子对Tb3+的荧光有较强的增强作用,其中Y3+的敏化效果最好。本文还讨论了中性配体对荧光性质的影响。
二、钐、钆与对叔丁基杯[6]芳烃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钐、钆与对叔丁基杯[6]芳烃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磁性功能化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分离富集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 |
1.1.2 铀矿冶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
1.2 含铀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2.1 化学沉淀法 |
1.2.2 离子交换法 |
1.2.3 蒸发浓缩法 |
1.2.4 溶剂萃取法 |
1.2.5 膜分离法 |
1.2.6 生物法 |
1.2.7 吸附法 |
1.3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3.1 杯芳烃的起源 |
1.3.2 杯芳烃的特点 |
1.3.3 杯芳烃的合成 |
1.3.4 杯芳烃衍生物的发展 |
1.3.5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4 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
1.4.1 纳米材料 |
1.4.2 磁性纳米Fe3O_4 |
1.4.3 磁性分离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铀的萃取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2.2.3 铀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4 萃取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表征 |
2.3.2 pH对萃取U(Ⅵ)的影响 |
2.3.3 萃取时间对萃取U(Ⅵ)的影响及其萃取动力学 |
2.3.4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U(Ⅵ)的影响 |
2.3.5 温度对萃取U(Ⅵ)的影响 |
2.3.6 共存离子对萃取U(Ⅵ)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对羧基苯偶氮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铀的萃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对羧基苯偶氮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3.2.3 萃取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对羧基苯偶氮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表征 |
3.3.2 pH对萃取铀的影响 |
3.3.3 萃取热力学 |
3.3.4 萃取动力学 |
3.3.5 选择性萃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性功能化杯[4]芳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磁性纳米Fe_3O_4 粒子的制备 |
4.2.3 Fe_3O_4/CPD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吸附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PD和 Fe_3O_4/CPD的表征 |
4.3.2 pH的影响 |
4.3.3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4.3.4 吸附动力学 |
4.3.5 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分析 |
4.3.6 选择性吸附 |
4.3.7 再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多酸与杯芳烃的杂化分子的合成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杯芳烃化学 |
1.1.1 杯芳烃的简介 |
1.1.2 杯芳烃的结构 |
1.1.3 杯芳烃研究应用 |
1.2 多酸化学 |
1.2.1 多酸的简介 |
1.2.2 多酸的发展 |
1.2.3 多酸的的合成策略 |
1.3 杯芳烃-多酸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杯芳烃-多酸非共价键修饰的研究进展 |
1.3.2 杯芳烃-多酸共价修饰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本论文的整体构想及内容 |
第2章 杯芳烃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优化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 |
2.2.2 药品与试剂 |
2.3 杯芳烃类化合物的合成 |
2.3.1 杯芳烃化合物的合成 |
2.3.2 硫杂杯[4]芳烃化合物的合成 |
2.4 对杯[4]芳烃合成路线的探索及优化 |
2.4.1 探究升温速率对产率的影响 |
2.4.2 探究重结晶方法对产率的影响 |
2.5 表征与分析 |
第三章 硫杂杯[4]芳烃与金属离子的配位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 |
3.2.2 药品与试剂 |
3.2.3 金属-硫杂杯芳烃类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多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4.1 前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仪器 |
4.2.2 药品与试剂 |
4.3 实验部分 |
4.3.1 多酸原料的合成 |
4.3.2 带有机官能团的六钒酸衍生物的合成 |
4.4 表征与分析 |
4.4.1 实验表征 |
4.4.2 实验合成分析 |
第5章 杯芳烃修饰多酸衍生物的合成探索 |
5.1 前言 |
5.2 杯芳烃与多酸的合成路线探索 |
5.2.1 共晶物合成的探索 |
5.2.2 共价型化合物的合成探索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六钒酸的杯芳烃单取代衍生物结果及讨论 |
5.3.2 去叔丁基杯[4]芳烃的六钒酸衍生物结果与讨论 |
5.3.3 乙氧基取代的六钒酸杯[4]芳烃衍生物结果与讨论 |
5.3.4 六钼酸的杯[4]芳烃单取代衍生物结果与讨论 |
5.3.5 多酸与杯芳烃共晶物结果与讨论 |
5.3.6 多酸与硫杂杯芳烃共价合成结果与讨论 |
5.3.7 实验合成路线的优化 |
第6章 结论 |
第7章 参考文献 |
第8章 致谢 |
(3)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铀等金属离子的络合、萃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 |
1.1.1 杯芳烃简介 |
1.1.2 杯芳烃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1.3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应用 |
1.2 亚砜简介 |
1.3 萃取剂与萃取溶剂的选择以及萃取原理 |
1.3.1 萃取剂的选择标准 |
1.3.2 萃取溶剂的选择 |
1.3.3 萃取原理 |
1.4 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对叔丁基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的制备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 对叔丁基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的制备 |
2.2.1 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制备 |
2.2.2 对叔丁基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的制备 |
2.3 对叔丁基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的红外表征 |
2.4 小结 |
第3章 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 |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2 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 |
3.3 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对 CU2+的配合比 |
3.4 小结 |
第4章 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 |
4.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2 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常见金属离子的萃取实验 |
4.3 小结 |
第5章 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铀的络合性能 |
5.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5.2 紫外光谱研究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铀的络合能力 |
5.3 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铀的配合比 |
5.4 小结 |
第6章 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铀的萃取实验研究 |
6.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6.2 铀分析试剂的制备 |
6.3 分光光度计测铀浓度的分析方法 |
6.4 铀标准曲线的绘制 |
6.5 萃取效率的计算方法 |
6.6 杯[6]芳烃萃取铀的影响因素 |
6.6.1 PH 值的影响 |
6.6.2 时间的影响 |
6.6.3 温度和萃取剂浓度的影响 |
6.7 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萃取铀的影响因素 |
6.7.1 PH 值的影响 |
6.7.2 时间的影响 |
6.7.3 温度和萃取剂浓度的影响 |
6.8 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铀的选择萃取性能 |
6.8.1 共存阳离子的影响 |
6.8.2 共存阴离子的影响 |
6.9 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铀萃取效果的比较 |
6.9.1 不同 PH 值下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铀萃取效果 |
6.9.2 不同萃取时间下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铀的萃取效果 |
6.9.3 不同温度和萃取剂浓度杯[6]芳烃及其亚砜衍生物对铀的萃取效果 |
6.10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创新点 |
7.2 研究结论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及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4)杯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U(Ⅵ)的萃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铀矿冶生产及主要环境问题 |
1.1.1 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 |
1.1.2 地浸、堆浸和原地爆破浸出法 |
1.1.3 铀水冶、铀精制、铀化合物转化、铀的富集 |
1.2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 |
1.2.1 杯芳烃的合成与制备 |
1.2.2 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
1.2.3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3 杯芳烃对铀的配位作用 |
1.4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杯[4]、[6]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合成及表征 |
2.2.1 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合成 |
2.2.2 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表征 |
2.3 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1 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2.3.2 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表征 |
2.4 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合成及表征 |
2.4.1 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合成 |
2.4.2 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表征 |
2.5 对叔丁基杯[6]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2.5.1 对叔丁基杯[6]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2.5.2 对叔丁基杯[6]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杯[4]、[6]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 |
3.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3.1.1 试验试剂 |
3.1.2 试验仪器 |
3.2 对叔丁基杯[4]芳烃与金属离子的络合 |
3.2.1 对叔丁基杯[4]芳烃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的测定 |
3.2.2 对叔丁基杯[4]芳烃与铀的络合比 |
3.4 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与金属离子的络合 |
3.4.1 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与金属离子的络合 |
3.4.2 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与铀的络合比 |
3.5 对叔丁基杯[6]芳烃与金属离子的络合 |
3.5.1 对叔丁基杯[6]芳烃与金属离子的络合 |
3.5.2 对叔丁基杯[6]芳烃与铀的络合比 |
3.6 对叔丁基杯[6]芳烃磷酸酯衍生物与金属离子的络合 |
3.6.1 对叔丁基杯[6]芳烃磷酸酯衍生物与金属离子的络合 |
3.6.2 对叔丁基杯[6]芳烃磷酸酯衍生物与铀的络合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杯[4]、[6]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对铀的选择萃取性能 |
4.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4.1.1 试验试剂 |
4.1.2 试验仪器 |
4.2 对叔丁基杯[4]、[6]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对铀的萃取性能 |
4.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2 试验方法 |
4.2.3 pH 对铀萃取的影响 |
4.2.4 萃取时间对铀萃取的影响 |
4.2.5 温度对铀萃取的影响 |
4.2.6 萃取剂浓度对铀萃取的影响 |
4.3 阴阳离子共存下杯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对铀的选择萃取性能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杯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对铀的选择键合机理 |
5.1 结构分析 |
5.2 机理分析 |
5.2.1 杯芳烃与铀的键合机理分析 |
5.2.2 杯芳烃磷酸酯与铀的键合机理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创新点 |
6.2 结论及建议 |
6.2.1 结论 |
6.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分子筛SBA-15表面杯芳烃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非均相催化反应 |
1.1.1 催化研究的意义及其相关理论 |
1.1.2 非均相催化的发展 |
1.2 杯芳烃 |
1.2.1 杯芳烃概述 |
1.2.2 杯芳烃的化学修饰与改性 |
1.2.3 杯芳烃发展前景 |
1.3 表面金属有机化学概述 |
1.3.1 表面金属有机化学研究背景 |
1.3.2 描述表面特性的表征方法 |
1.3.3 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杯芳烃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2 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合成 |
2.2.3 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合成 |
2.2.4 产物的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2 产物的表征 |
2.4 小结 |
第3章 杯芳烃钛配合物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甲基化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合成 |
3.2.3 对叔丁基杯[4]芳烃钛配合物的合成 |
3.2.4 甲基化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合成 |
3.2.5 对叔丁基杯[6]芳烃钛配合物的合成 |
3.2.6 产物的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产物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2 产物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NMR) |
3.3.3 产物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 |
3.4 小结 |
第4章 SBA-15表面钛物种的合成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分子筛SBA-15的预处理 |
4.2.3 SBA-15表面杯[4]钛固载及其煅烧 |
4.2.4 SBA-15表面杯[6]钛的固载及其煅烧 |
4.2.5 产物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子筛SBA-15的活化处理 |
4.3.2 SBA-15表面杯[4]钛及其煅烧产物的表征 |
4.3.3 SBA-15表面杯[6]钛及其煅烧产物的表征 |
4.4 小结 |
第5章 烯烃的环氧化催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标准曲线绘制 |
5.2.3 烯烃环氧化催化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标准曲线绘制 |
5.3.2 催化选择性影响因素分析 |
5.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6)对叔丁基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钍的吸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钍的简介 |
1.2 壳聚糖的简介 |
1.3 杯芳烃的概述 |
1.4 杯芳烃的应用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的合成及其对钍的吸附 |
引言 |
2.1 实验部分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结论 |
第3章 对叔丁基杯[4]芳烃接枝壳聚糖的合成及其对钍的吸附 |
引言 |
3.1 实验部分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结论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7)对叔丁基杯[8]芳烃修饰的[LnⅢ6CoⅡ8](Ln=Sm,Gd,Dy)核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化合物1~3的合成 |
2.3 X射线晶体学衍射数据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构描述 |
3.2 化合物磁性 |
4 结论 |
(8)杯芳烃与金属离子配合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与碱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 |
2 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 |
3 与稀散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 |
4 与稀土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 |
5 结束语 |
(9)柱芳烃的合成及其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杯芳烃的合成 |
1.2.1 杯芳烃母体的合成 |
1.2.2 杯芳烃类衍生物的合成 |
1.3 杯芳烃的构象特点 |
1.4 杯芳烃的性质和功能 |
1.4.1 杯芳烃的催化性质 |
1.4.2 杯芳烃与金属离子的配合 |
1.4.3 对阴离子的识别作用 |
1.4.4 中性分子的识别 |
1.4.5 生物活性分子的识别 |
1.4.6 分子开关 |
1.4.7 分子自组装 |
1.4.8 化学传感器 |
1.5 杯芳烃在特定科学领域内的应用 |
1.5.1 纳米科学中的应用 |
1.5.2 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 |
1.5.3 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1.6 新型杯芳烃 |
1.6.1 硫代杯芳烃 |
1.6.2 杯吡咯 |
1.6.3 氧杂同杯芳烃 |
1.6.4 柱状杯芳烃 |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
1.7.1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柱芳烃前期底物的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1,4-二乙氧甲基-2,5-二甲氧基苯(3a)的合成 |
2.2.4 1,4-二乙氧基-2,5-二乙氧甲基苯(3b)的合成 |
2.2.5 1,4-二正丁氧基-2,5-二乙氧甲基苯(3c)的合成 |
2.2.6 1,4-二乙氧基苯侧链衍生物的合成 |
2.2.7 结果与讨论 |
2.2.8 1,4-二乙氧甲基-2,5-二苄氧基苯(3h)的合成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柱芳烃合成条件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对乙氧基柱[5]芳烃(2~5a)的合成与表征 |
3.2.4 以 1,4-二乙氧基-2,5-二乙氧甲基苯(3b)为原料优化反应条件 |
3.2.5 以 1,4-二乙氧基-2,5-二羟甲基苯(3d)为原料优化反应条件 |
3.2.6 优化反应条件的讨论和总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底物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和柱芳烃衍生物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表征设备和仪器 |
4.2.3 底物烷氧基变化对柱芳烃合成反应的影响 |
4.2.4 对称柱[5]芳烃的晶体结构 |
4.2.5 底物侧链取代基变化对柱芳烃合成反应的影响 |
4.2.6 2,5-二乙氧甲基-1,4-苯醌(3i)及其还原产物的柱芳烃合成研究 |
4.2.7 对二烷氧基苯底物的柱芳烃合成反应 |
4.2.8 柱[5]芳烃(2~5d)合成方法的改进和柱[5]醌的发现 |
4.2.9 反应中原料及产物柱[5]芳烃、柱[6]芳烃、柱[5]醌的波谱比较 |
4.2.10 柱[6]芳烃(2~6d)和柱[6]醌 9~6 的合成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非对称柱[5]芳烃的合成和晶体结构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表征设备和仪器 |
5.2.3 前期原料的合成 |
5.2.4 非对称柱[5]芳烃的合成 |
5.3 非对称柱[5]芳烃的结构和单晶解析 |
5.3.1 非对称柱[5]芳烃结构的理论预测 |
5.3.2 非对称柱[5]芳烃的晶体结构 |
5.3.3 非对称柱[5]芳烃结构的判定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柱芳烃合成反应机理的初步探索 |
6.1 引言 |
6.2 实验与机理探讨部分 |
6.2.1 原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
6.2.2 柱芳烃合成反应化学反应式的研究 |
6.2.3 相关文献的机理介绍和柱芳烃反应机理的初步预测 |
6.2.4 柱芳烃合成反应中间产物的分析和机理的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柱芳烃分子识别性能的初步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与性能探索部分 |
7.2.1 原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
7.2.2 烷氧基柱芳烃与丁胺类盐酸盐的分子识别研究 |
7.2.3 柱[5]醌6~5 分子识别性能的初步研究 |
7.2.4 柱[5]芳烃对有机小分子的分子识别性能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对叔丁基杯[6]芳烃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杯芳烃概述 |
1.1.1 杯芳烃的由来 |
1.1.2 杯芳烃的结构特征及性质 |
1.1.3 杯芳烃的应用 |
1.2 稀土配合物 |
1.2.1 稀土配合物概述 |
1.2.2 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机理 |
1.2.3 杯芳烃稀土配合物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及测试条件 |
2.3 对叔丁基杯[6]芳烃(H_6L)的合成 |
2.4 配合物的合成 |
2.4.1 [RE(H_4L)(DMF)_6(OH)]·H_6L的合成 |
2.4.2 [RE(H_3L)(DMSO)_5]·4DMSO 的合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各种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分析及性质 |
3.1.1 组成分析 |
3.1.2 一般性质 |
3.1.3 摩尔电导 |
3.1.4 差热-热重分析 |
3.2 配合物的波谱性质 |
3.2.1 红外光谱 |
3.2.2 核磁共振氢谱 |
3.2.3 紫外光谱 |
3.2.4 荧光光谱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钐、钆与对叔丁基杯[6]芳烃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磁性功能化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分离富集性能[D]. 王成. 南华大学, 2019
- [2]多酸与杯芳烃的杂化分子的合成与结构研究[D]. 柏英英. 湖北工业大学, 2015(08)
- [3]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铀等金属离子的络合、萃取性能[D]. 皮艾南. 南华大学, 2014(03)
- [4]杯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U(Ⅵ)的萃取性能研究[D]. 莫辉艳. 南华大学, 2014(02)
- [5]分子筛SBA-15表面杯芳烃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 周文茜.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6]对叔丁基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钍的吸附性能[D]. 张小军. 南华大学, 2013(01)
- [7]对叔丁基杯[8]芳烃修饰的[LnⅢ6CoⅡ8](Ln=Sm,Gd,Dy)核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研究[J]. 杜尚超,毕研峰,于洋,廖伍平. 中国科学:化学, 2012(09)
- [8]杯芳烃与金属离子配合的最新进展[J]. 赵群力,高霞,陈平,臧树良. 应用化工, 2010(08)
- [9]柱芳烃的合成及其结构研究[D]. 寇玉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2)
- [10]对叔丁基杯[6]芳烃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研究[D]. 黄建军. 赣南师范学院,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