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血管吻合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管,动脉,脑中,吻合术,烟雾,动脉瘤,黏合剂。
血管吻合术论文文献综述
丁伟,陈晓斌,黄乔春,王孟阳,黄从刚[1](2019)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的成人缺血性烟雾病55例67侧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结果及术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详细记录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5例67侧大脑半球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9 h,平均出血量127 ml。术后1周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检查示62侧吻合桥动脉通畅,通畅率达92.54%。术前1周及术后1周、术后6个月,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峰值时间(TTP)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周及术后1周、术后6个月,随时间推移CBF、CBV逐渐增加,TTP、MTT逐渐缩短,除CBV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73.13%症状得以缓解,90.9%患者主诉主观感受改善。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率达92.53%。术前1周及术后1周、术后6个月,mR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周及术后1周、术后6个月,mRS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除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包括硬脑膜下血肿和桥动脉闭塞各3例,吻合口动脉瘤2例,高灌注综合征、癫痫及脑梗死各1例。近期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2周内,均通过对症治疗得到缓解;远期并发症较少,主要为脑梗死和脑出血,经专科治疗病情好转,均遗留相关神经功能障碍。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通过互补协同作用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可增加患者脑血流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脑血管事件发生,并可预防复发性脑梗死。(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08期)
王占伟,张刚中,刘光辉,李直营,徐文中[2](2019)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对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MMD)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03—2016-01治疗的61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1例。对照组实施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研究组实施EDAS与STA-MCA吻合术联合治疗。统计2组局部脑血管改善率,并对比2组手术前、术后半年颞浅动脉搏动指数(PI)、平均流速(Vm)、血管重建情况、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机体功能恢复情况(mRS)。结果术前2组STA PI、Vm、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TA PI及mRS评分均较低,STA Vm、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改善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管重建良好率54.84%(17/31)高于对照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MCA与EDAS联合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效果更为显着,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及脑血管灌注情况,提高血管重建良好率,且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少华,刘少东,陈新军,陈劲草[3](2019)在《颞浅动脉吻合术联合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吻合术联合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7年12月间武汉市第九医院收治的3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颞浅动脉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颞肌厚度、术后感染、张口困难及偏瘫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张口困难发生率为5. 3%,低于对照组的3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颞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颞肌厚度均降低,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颞浅动脉吻合术联合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可有效降低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出现颞肌萎缩几率,促进颞肌血运恢复,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19年05期)
周婕,胡志华,杨建红,杜文娟,李细娥[4](2019)在《末梢灌注指数在判断四肢血管吻合术后肢端血运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四肢血管吻合术后四肢末梢灌注指数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来评价末梢灌注指数作为四肢血管吻合术后肢端血运监测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40例四肢动静脉断裂患者四肢血管吻合术后,取平卧位。连续监测并记录心率、血压、呼吸、患肢皮温、色泽、肿胀程度及毛细血管搏动情况,对照组肢端血运差发生前12(T_(-6))、10(T_(-5))、8(T_(-4))、6(T_(-3))、4(T_(-2))、2 h(T_(-1))及危象组肢端血运差发生时的时间(T_1)、后30 min(T_2)、1 h(T_3)、1.5 h(T_4)、2 h(T_5)、2.5 h(T_6)、3 h(T_7)的末梢灌注指数。结果两组心率、血压、呼吸、患肢皮温、色泽、肿胀程度及毛细血管搏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肢端血运差发生前12(T_(-6))、10(T_(-5))、8(T_(-4))、6(T_(-3))、4(T_(-2))、2 h(T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危象组肢端血运差发生时的时间(T_1)、后30 min(T_2)、1 h(T_3)、1.5 h(T_4)、2 h(T_5)、2.5 h(T_6)、3 h(T_7)的末梢灌注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端灌注指数在四肢血管吻合术后明显增高,可在术后及时评价肢端血运情况。(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黄天雯,谭运娟,陈晓玲,戴巧艳[5](2019)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婴幼儿血管吻合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行血管吻合术的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进行监测,为婴幼儿血管吻合术病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婴幼儿行血管吻合术术后的病房环境、疼痛评估、局部组织血循环评估、体位护理、疼痛干预、专科治疗护理、专科用药护理等要素与过程质量指标进行监测。[结果]病房环境达标率为99.82%,疼痛评估准确率为90.45%,局部组织血循环评估准确率为98.20%,体位舒适安全合格率为93.35%,疼痛干预有效率为96.50%,专科治疗护理合格率为100.00%,专科药物使用合格率为98.20%。共监测19例病人,其中11例发生血管危象,护士均能及时发现,经积极治疗与护理,10例吻合血管存活,1例组织发生干性坏死。[结论]对婴幼儿血管吻合术病人的全程护理管理需进一步加强,护士应从要素、过程质量入手,通过细致、全面的护理评估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时发现血象危象的并发症,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本文来源于《循证护理》期刊2019年03期)
李东峰,周国平,周文科,付丽萍,刘海玉[6](2019)在《烟雾病患者实施血管吻合术后TCD及mRS评分的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烟雾病是一组以脑Willis环双侧分支血管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导致的侧支小血管网功能异常性脑血管病~([1])。其影像学结果呈密集雾状小血管影,因此,被临床命名为烟雾病~([2])。本病患者临床症状以反复性一过无力、瘫痪为主,部分患者可见持续性瘫痪、癫痫、出血、视觉功能异常和智力障碍等~([3])。本病治疗方案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并辅以扩容、血管扩张以及钙离子拮抗药物~([4])。血管吻合术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术式,为分析该术式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01期)
邢琛琨,任少琳,桑圣刚,陈扬平[7](2018)在《中小血管吻合术中医用黏合剂和血管内支撑体应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血管吻合术的出现是外科技术的里程碑样的事件,在现有的20余种中小血管吻合方法中,针线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存在一些不足。黏合法因可以弥补丝线法的不足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黏合法的逐步改良过程,实则为医用黏合剂和血管内支撑体的不断发展,医用黏合剂和血管内支撑体的联合应用有望成为血管吻合技术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查阅有关血管吻合技术的发展历程,对中小血管吻合技术的方法进行概述,并对黏合法中目前应用的医用黏合剂和血管内支撑体进行总结分析。(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8年16期)
刘刚,董珊珊,李宗锴[8](2018)在《颅内外血管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治疗成人烟雾病(MMD)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条件的43例成人MMD患者资料,行STA-MCA血管吻合术共计46例。采用脑血管CTA及DSA检查,评估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43例患者共行46例STA-MCA血管吻合术,失访5例,术后6-12个月随访患者复查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根据松岛分级,手术效果良好23例(56.10%),一般16例(39.02%),有效率95.12%。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术前1天m RS评分为3.12±0.75,术后6个月m Rs评分为1.27±0.31,术后6个月m RS评分较术前显着降低,表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本研究术后无新发出血,出现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新发脑梗死2例,新发TIA发作1例,术后手术切口愈合不良1例。结论 STA-MCA血管吻合术对成人MMD有较好疗效和预后。(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55期)
任波[9](2018)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的实践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分别采用常规动静脉端侧吻合术(常规组)和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改良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各60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改良组一次成功率、通畅率及失功率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吻合时间、成熟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早期血栓、吻合口狭窄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分布及总满意率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建议采用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其效果理想,吻合和成熟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8年19期)
刘鑫,雷儒萌,欧梁[10](2018)在《四妙勇安汤对大鼠尾动脉血管吻合术后吻合口再狭窄及VEGF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对大鼠尾动脉血管吻合术后吻合口再狭窄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均采用尾动脉离断后行显微镜下吻合手术造模,造模后12h进行干预,实验组予四妙勇安汤灌服,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服。分别于造模后第3日和第7日的末次灌胃2h后分批留取血管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并采用图像分析软件IPP 6.0(Image-Pro-Plus 6.0)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四妙勇安汤组在术后第3日和第7日时的血管内膜面积均明显增加(P<0.05),VEGF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吻合口血管狭窄程度减低(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能促进血管吻合术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通过调节VEGF蛋白水平的变化,加快血管修复,达到预防吻合口再狭窄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8年04期)
血管吻合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对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MMD)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03—2016-01治疗的61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1例。对照组实施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研究组实施EDAS与STA-MCA吻合术联合治疗。统计2组局部脑血管改善率,并对比2组手术前、术后半年颞浅动脉搏动指数(PI)、平均流速(Vm)、血管重建情况、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机体功能恢复情况(mRS)。结果术前2组STA PI、Vm、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TA PI及mRS评分均较低,STA Vm、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改善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管重建良好率54.84%(17/31)高于对照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MCA与EDAS联合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效果更为显着,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及脑血管灌注情况,提高血管重建良好率,且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管吻合术论文参考文献
[1].丁伟,陈晓斌,黄乔春,王孟阳,黄从刚.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效果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9
[2].王占伟,张刚中,刘光辉,李直营,徐文中.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
[3].张少华,刘少东,陈新军,陈劲草.颞浅动脉吻合术联合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
[4].周婕,胡志华,杨建红,杜文娟,李细娥.末梢灌注指数在判断四肢血管吻合术后肢端血运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9
[5].黄天雯,谭运娟,陈晓玲,戴巧艳.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婴幼儿血管吻合术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19
[6].李东峰,周国平,周文科,付丽萍,刘海玉.烟雾病患者实施血管吻合术后TCD及mRS评分的变化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7].邢琛琨,任少琳,桑圣刚,陈扬平.中小血管吻合术中医用黏合剂和血管内支撑体应用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8
[8].刘刚,董珊珊,李宗锴.颅内外血管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9].任波.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的实践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
[10].刘鑫,雷儒萌,欧梁.四妙勇安汤对大鼠尾动脉血管吻合术后吻合口再狭窄及VEGF蛋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