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内弹道论文_郭天吉,吴宏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火炮内弹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弹道,火炮,数值,初速,方程组,等离子体,火药。

火炮内弹道论文文献综述

郭天吉,吴宏斌[1](2019)在《火炮内弹道环境测试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火炮内弹道环境,设计了一套存储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以国产高g值MEMS加速度传感器和STC8单片机为基础,辅以相应的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存储器和电源电路。使用该测试系统对某种大口径火炮内弹道环境进行了测试,获得了完整的过载曲线,证明了测试系统的设计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21期)

金文奇,宁金贵,王剑,邓波[2](2019)在《基于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火炮内弹道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烧蚀火炮内弹道仿真精度,在文献[1]火炮烧蚀内弹道理论基础上,保持火药几何燃烧定律、火药燃速定律和体现起始部膛线烧蚀的弹丸起动压力方程不变,通过对变炮膛截面积、变药室容积、弹后烧蚀容积增量等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分析和计算,建立体现全膛烧蚀的弹丸运动方程和内弹道基本方程,从而建立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借鉴经典内弹道诸元解算方法,导出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解算方法。以某火炮试验数据为例进行仿真烧蚀磨损内弹道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初速仿真值与试验值误差为0. 9%,能够满足火炮工程实践3%的仿真误差要求;仿真精度优于文献[1]的火炮烧蚀内弹道方法,证明了所建立的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和诸元解算方法是正确的,可用于烧蚀磨损火炮身管寿命预测。(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亮亮,李海元[3](2019)在《火炮内弹道出口速度优化控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炮内弹道的分析和研究一直以来是火炮技术的关键领域,而火炮内弹道出口速度则是其重要分析参数之一。通过对电热化学炮出口速度进行优化控制的研究,可以为实际试验与火炮安全性设计提供更良好的安全性设计方案。在建立仿真模型中,对等离子体射流的处理则是其关键与难点。通过ANSYS FLUENT计算平台,采用湍流模型,将等离子体射流加入到气相源项中,通过改变源项,实现了不同等离子体的射流功率和作用范围下的内弹道二维非稳态仿真,获得了膛底压力和弹丸初速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最大膛压和弹丸到达炮口时的初速会随着等离子体射流功率的升高而增大,最大膛压和弹丸到达炮口时的初速都会随着等离子体作用范围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最大膛压增长的幅值会随着等离子体作用范围的增加越来越大,而弹丸到达炮口时的初速增长的幅值则会随着等离子体作用范围的增加慢慢减小。因此,在火炮设计时可以考虑采用较高的等离子体射流功率来实现对弹丸出口速度的增加,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等离子体射流的作用范围,但不宜过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1期)

肖建光,郑元枫,郭张霞,刘宗超,高跃飞[4](2017)在《齐射型多管火炮内弹道性能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经典内弹道方程组,引入新的内弹道参数-身管个数,推导了齐射型多管火炮内弹道方程组。结果表明,火药燃气由单个药室沿多个身管膨胀时,引起了内弹道基本方程的显着变化。管数的增加虽然使次要功成倍增加,但弹丸动能也相应提高,二者的比值保持不变,即齐射型多管火炮次要功系数与同口径单管火炮相等。当将齐射型多管火炮内弹道方程组用相对量表示时,它与经典内弹道方程组具有统一的形式。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常量的计算方式不同,如药室容积缩颈长l0、弹丸极限速度vj、综合参量B等。通过对常量计算公式的分析,提出了两种齐射型多管火炮内弹道计算的等效方法,即单管等效与多管等效。(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程林,霸书红,蒋大千,贾凯华,王树涛[5](2017)在《大口径火炮内弹道参数的计算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单一装药经典内弹道数学模型,用MATLAB软件编写火炮内弹道程序,得到内弹道各特征量如弹丸速度、火药气体平均压力、火药气体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并且对内弹道参数如次要功系数、火药力、余容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肖建光,郑元枫,郭张霞,刘宗超,高跃飞[6](2017)在《齐射型多管火炮内弹道性能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经典内弹道方程组,引入新的内弹道参数-身管个数,推导了齐射型多管火炮内弹道方程组。结果表明,火药燃气由单个药室沿多个身管膨胀时,引起了内弹道基本方程的显着变化。管数的增加虽然使次要功成倍增加,但弹丸动能也相应提高,二者的比值保持不变,即齐射型多管火炮次要功系数与同口径单管火炮相等。当将齐射型多管火炮内弹道方程组用相对量表示时,它与经典内弹道方程组具有统一的形式。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常量的计算方式不同,如药室容积缩颈长l0、弹丸极限速度vj、综合参量B等。通过对常量计算公式的分析,提出了两种齐射型多管火炮内弹道计算的等效方法,即单管等效与多管等效。(本文来源于《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10-21)

罗乔[7](2016)在《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射频火炮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大量弹丸,形成火力密度高、落点相对集中的弹幕,对于我军近程防御系统、反袭击和区域封锁武器系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超高射频火炮的发展还需要攻克一些技术难题,其中之一是"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技术"。本文以某小口径超高射频火炮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深入地研究了超高射频火炮弹药结构、身管内不同发射次序弹丸的行程差异、射击频率以及膛口流场对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和方法可以为超高射频火炮的研制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具体内容总结如下:a)建立了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使用四阶Runge-Kutta算法,编制了经典内弹道计算程序,在实验数据验证计算程序模拟结果可信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发射时间间隔、不同装填条件下的3发弹丸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得到了发射时间间隔、装填条件变化对各发弹丸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使用内弹道计算程序和定量修正公式,较为简单方便地得到了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的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b)建立了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的经典内弹道模型,编制了数值模拟程序,分别模拟了 3发弹丸不同发射时间间隔和装填条件下的串联发射内弹道过程,得到了发射时间间隔、装填条件变化对各发弹丸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使用经典内弹道计算程序和定量修正公式,较为简单方便地得到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的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但是整装式弹药的结构特性降低了火药气体的做功效率,浪费了发射药能量,从串联发射内弹道性能和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优劣的的角度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弹药设计方案。c)分析了现有的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弹丸定位技术及其优缺点,选择了弹药结构最接近常规弹丸的弹丸摩擦自锁定位方案进行定位性能研究。通过对弹丸自锁定位结构的静力学分析论证、有限元模拟验证了弹丸自锁定位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最大摩擦系数、止退环结构参数等参数变化对定位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能够实现可靠定位的弹丸自锁定位方案弹药结构的具体尺寸参数,为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的两相流内弹道数值模拟提供了可信的计算初始条件,减小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的难度和工作量。d)为了更加精确地研究弹前火药气体运动过程对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的影响和极限情况下两发弹丸同时在身管内的运动过程,以得到更准确的各发弹丸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建立了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弹后膛内和弹前空间的两相流模型,两者通过弹丸运动紧密耦合,使用MacCormark差分格式,编制了两相流内弹道计算程序,在实验数据验证计算程序模拟结果可信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发射时间间隔、不同装填条件下的3发弹丸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得到了发射时间间隔、装填条件变化对各发弹丸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且知道导致经典内弹道模型和两相流内弹道模型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种内弹道模型计算得到的弹头压力和弹前压力差异很大。结合使用两相流内弹道计算程序和定量修正公式,可以得到发射时间间隔较大时的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但是发射时间间隔较小时,只能校正各发弹丸炮口速度一致,并尽量降低后两发弹丸的最大膛底压力,但是后两发弹丸的最大膛底压力无法降至与第1发弹丸的最大膛底压力一致。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和经典内弹道模型计算的弹头压力和弹前压力差异较大,导致基于两种内弹道模型的一致性校正方案差异很大,其中两相流内弹道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e)为了研究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时膛口流场对各发弹丸初速一致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初始流场、耦合经典内弹道模型的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弹丸串联发射膛口流场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使用有限体积法计算了不同发射时间间隔的两发弹丸串联发射的膛口流场发展过程,发现影响弹丸出炮口后速度增加量的主要因素是弹丸的炮口压力大小,炮口压力可以作为弹丸出炮口后速度增量的判断依据,不同发射次序弹丸的炮口压力不一致,使得出炮口后的速度增加量不同,可在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设计时配合炮口压力予以提前修正,以尽量使不同发射次序弹丸的初速达到一致。经典内弹道模型在耦合较精确弹头阻力时能够得到与两相流内弹道模型相近的内弹道性能参数计算结果。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时,第1发弹丸膛口流场的消散过程和后续弹丸膛口流场的形成过程与传统火炮的膛口流场过程是不同的,随着发射时间间隔的缩短,前发弹丸的膛口流场对次发弹丸出炮口后弹头压力的影响逐渐增大,使弹头压力曲线变化幅度增大,但是第2发及后续弹丸的弹头压力在弹头出炮口后置为零对内弹道计算结果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9-01)

李达,郑双,魏学涛,刘少武,王锋[8](2015)在《点火药量对30mm火炮内弹道性能及内弹道循环时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0mm弹道炮研究了点火药量对内弹道性能及内弹道循环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随着点火药量的增加炮口初速和膛内压力增长较为明显,常温和高温增长幅度可忽略;当辅助点火药药量增加到300mg,出现了低温膛压明显高于常温膛压的现象;在相同的点火药量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内弹道循环时间变短,随着发射药表面钝感剂含量的增加常温内弹道循环时间变长;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点火药量的增加内弹道循环时间变短,但当点火药量超过一定量后继续增加将起不到明显改善点火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火工品》期刊2015年04期)

王加刚,余永刚,郭飞,周良梁[9](2015)在《多参数变化对埋头弹火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埋头弹内弹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埋头弹装填参数变化对内弹道过程的影响。基于两次点火及火药程序燃烧控制技术,开展了35mm埋头弹火炮内弹道性能试验,并建立埋头弹两次点火的内弹道理论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装药装药量、弹丸质量、药室容积、火药力等参数变化对埋头弹火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指导埋头弹火炮内弹道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邹华,陆欣,周彦煌[10](2015)在《固体差动随行装药高初速火炮内弹道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原理的固体差动随行装药的高初速火炮发射方案,该方案能有效克服传统随行装药技术提高初速必将伴随射弹底部最大压力增加的缺点。它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差动原理,实现不同组合件之间的速度不同,自动压缩储能室使随行工质向弹后连续喷射,有效抑制和消除了弹丸运动引发的稀疏波影响,提高了火炮工作容积利用率。推导了差动随行组合弹丸不同组合件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弹载工质物理量分布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在最大膛压、飞行弹丸底部最大压力、弹重及弹丸行程等不变条件下,随行药量取10.2kg,某大口径火炮的弹丸初速可提高26%,火炮工作容积利用率提高约44%。该方案可为火炮提高初速和实现超远程发射提供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5年01期)

火炮内弹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烧蚀火炮内弹道仿真精度,在文献[1]火炮烧蚀内弹道理论基础上,保持火药几何燃烧定律、火药燃速定律和体现起始部膛线烧蚀的弹丸起动压力方程不变,通过对变炮膛截面积、变药室容积、弹后烧蚀容积增量等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分析和计算,建立体现全膛烧蚀的弹丸运动方程和内弹道基本方程,从而建立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借鉴经典内弹道诸元解算方法,导出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解算方法。以某火炮试验数据为例进行仿真烧蚀磨损内弹道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初速仿真值与试验值误差为0. 9%,能够满足火炮工程实践3%的仿真误差要求;仿真精度优于文献[1]的火炮烧蚀内弹道方法,证明了所建立的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和诸元解算方法是正确的,可用于烧蚀磨损火炮身管寿命预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火炮内弹道论文参考文献

[1].郭天吉,吴宏斌.火炮内弹道环境测试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金文奇,宁金贵,王剑,邓波.基于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火炮内弹道仿真研究[J].兵工学报.2019

[3].张亮亮,李海元.火炮内弹道出口速度优化控制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9

[4].肖建光,郑元枫,郭张霞,刘宗超,高跃飞.齐射型多管火炮内弹道性能仿真[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7

[5].程林,霸书红,蒋大千,贾凯华,王树涛.大口径火炮内弹道参数的计算及仿真[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7

[6].肖建光,郑元枫,郭张霞,刘宗超,高跃飞.齐射型多管火炮内弹道性能仿真[C].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2017

[7].罗乔.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

[8].李达,郑双,魏学涛,刘少武,王锋.点火药量对30mm火炮内弹道性能及内弹道循环时间的影响[J].火工品.2015

[9].王加刚,余永刚,郭飞,周良梁.多参数变化对埋头弹火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J].弹道学报.2015

[10].邹华,陆欣,周彦煌.固体差动随行装药高初速火炮内弹道理论分析[J].爆炸与冲击.2015

论文知识图

火炮内弹道参数曲线埋头弹火炮内弹道及装药分析膨胀波火炮与常规闭膛火炮的内弹道曲...光纤探头与靶架实验结果齐射型多管火炮内弹道计算结果干涉仪照片

标签:;  ;  ;  ;  ;  ;  ;  

火炮内弹道论文_郭天吉,吴宏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