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藏特性论文_雷雅男,谢东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储藏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特性,稻谷,种子,大米,籽粒,时间,甘薯。

储藏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雷雅男,谢东东[1](2019)在《加热方式和储藏时间对复热馒头营养品质和消化特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加热和蒸汽加热是目前常见的食品复热手段,为了比较这两种方法和不同储藏时间对复热馒头营养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本实验系统研究加热方式和冷冻时间(0、12、24 h、48 h、72 h、128 h,4℃时)对复热馒头感官评价、馒头水分、蛋白质二级结构、淀粉老化程度、淀粉和蛋白质的体外消化方面的影响。在4℃冷藏24小时后,采用蒸汽和微波加热馒头,然后采用蒸汽方式对不同储藏时间的馒头进行复热。结果表明,储藏后复热馒头感官特性得到显着提升(P <0.05),水分也得到了恢复,复热显着改变了储藏馒头的蛋白质二级结构(P <0.05),蒸汽方式可以改善馒头淀粉老化后的劣变品质,两种加热方式都可以提高冷藏馒头的淀粉和蛋白质消化(P <0.0 5),蒸汽复热效果优于微波加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复热后馒头的感官品质呈现下降的趋势,24 h之后下降显着(P<0.05),复热后水分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β折叠逐渐下降(P <0.05),无规则卷曲逐渐升高(P <0.05),淀粉老化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P <0.05),快速淀粉含量和蛋白质消化率逐渐下降(P<0.05)。感官品质的改变主要和复热后馒头水分有关,淀粉的消化率和淀粉的老化程度成正比,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复热馒头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耿瑞蝶,张霞,王琦,李金河,王金水[2](2019)在《新收获小麦在储藏过程中面筋聚集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收获小麦具有后熟期,经过后熟期储藏的小麦其品质会有明显的提升。如能找到一种简便、快捷地检测新收获小麦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方法,将使新收获小麦的应用得到拓展。面筋峰值仪是一种运用高剪切力原理、快速测定面筋强度、反映面筋聚集特性的仪器。利用面筋峰值仪测定新收获泛麦8号中筋小麦在模拟我国主要的4个储粮区域进行储藏过程中面筋的聚集特性,从而判断小麦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新收获小麦在短期储藏过程中,峰值形成时间逐渐增长,峰值扭矩变化不大,峰值面积逐渐增大。这表明面筋的形成时间逐渐增长,流变学特性得到提升;面筋延伸抗性增大,延展性降低,面筋强度增大。因此,利用面筋峰值仪可以判断出新收获小麦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得到改善,并且在华中生态区域(28℃,RH 75%)储藏至第10周左右时面筋的聚集特性最好,小麦品质达到最佳。(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进,姚晓云,余丽琴,李慧,周慧颖[3](2019)在《水稻耐储藏特性叁年动态鉴定与QTL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子耐储藏特性是粮食作物的特殊农艺性状之一,耐储藏性能对种子生产和种质资源保存有重要意义。以粳型超级稻龙稻5(LD5)和高产籼稻中优早8(ZYZ8)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共180个株系)为实验材料,自然高温高湿条件下放置1年、2年和3年后,对不同储藏时段种子发芽率进行比较,并利用223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进行动态QTL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储藏时段龙稻5的发芽率均显着低于中优早8,株系间耐储性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储藏时段发芽率显着相关,相邻存储时段发芽率关系紧密。共检测到17个耐储性相关的QTLs,3个老化时段分别检测到5、4和3个,检测到5个动态条件QTLs,单一QTL解释5.60%–32.76%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在–16.78%–16.95%范围内。主效QTL簇qSSC2、qSSC6、qSSC7和qSSC8能调控不同储藏时段的发芽率, qSSC6具有明显降低发芽率的效应。共检测到26对上位性互作位点,主效QTL qSS1和q SS4参与上位性互作,这表明上位性互作是调控耐储藏性状的重要遗传组成。研究结果为水稻(Oryza sativa)耐储性相关QTL的精细定位奠定基础,同时丰富了耐储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因资源。(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邹堃[4](2019)在《仰韶牛心柿的果实特性及储藏保鲜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渑池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海拔506?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平均气温12.6?℃,年均降水量650?mm,年平均日照时数?2?362.2?h,光照充足,光热协调,年有效积温为4046.4?℃,无霜期216?d,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海拔高,有利于农作物糖分和干物质的积累,适宜多种优质特色农作物生长。以仰韶牛心柿为主的特色林(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19期)

马君玲,吴世杰,张晓妮,王连峰[5](2019)在《铁路沿线4种蒿属植物植冠储藏种子的重量形状及萌发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辽西北铁路沿线沙区段4种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植冠储藏种子重量形状和种子萌发特点,以期分析特殊生境不同蒿属植物繁殖对策的功能差异及其在植被更新进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万年蒿和大籽蒿的种子形状偏圆形、重量大,野艾蒿种子形状偏扁平、重量小,只有黄蒿种子不仅小且近圆形,推测黄蒿可能具有持久土壤种子库;万年蒿、大籽蒿、野艾蒿和黄蒿的种子萌发格局表现为前期萌发迅速,后期萌发缓慢;野艾蒿和万年蒿种子萌发持续时间长,具有分摊萌发风险的机制,大籽蒿和黄蒿萌发持续时间短且萌发速率高,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萌发条件适宜即能大量快速萌发。铁路沿线沙区段蒿属植物特殊的繁殖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分摊了种群生存的风险,使种群得以持续繁衍,所反映出的生态功能对铁路沿线沙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农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周佳倩[6](2019)在《基于水分活度调节的米糠储藏稳定性及优化加工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米糠是精加工的副产物,富含了糙米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极具开发价值。由于米糠自身富含大量的油脂,虽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益于人体健康,因其油脂极易酸败变质、口感较粗糙,且加工性质差等原因而未能在食品中充分利用。为了提高米糠的利用率,米糠稳定化研究以及应用于食品加工中是开发米糠资源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微波法和空气对流法改变米糠水分活度,研究其稳定化的效果,筛选出最适宜储存的米糠水分活度,同时建立米糠有效储存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添加稳定化后的米糠,对米糠-小麦混粉面团进行拉伸特性、质构特性以及微观结构的研究,为米糠的储存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性的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微波和对流空气两种方法作用于米糠,通过降低米糠的水分活度,抑制脂肪酶的水解程度,达到延长米糠储藏期的目的。实验结果显示,稳定化效果最优的米糠水分活度为0.165,长期储存试验表明,调节米糠水分活度的稳定化处理工艺可使米糠储存期延长达到原料米糠储存时长的3倍,由此证明,基于水分活度调节对米糠稳定化效果显着。2、应用Arrhenius理论,获得水分活度为0.508的原料米糠和水分活度为0.165的稳定化处理后米糠氧化速率方程分别为kAw0.508=828.15exp(3194.2/T)和kAw0.165=100.51exp(2841.3/T),经过调节水分活度后米糠的氧化速率与原料米糠的氧化速率相比,降低了 8.24倍,因而,通过调节水分活度可以显着延缓米糠产出后的氧化速率。3、水分活度为0.508的原料米糠储存期预测模型为:tAw0.508=AV终点/AV0×exp(3194.2/T)/828.15,水分活度为0.165的稳定化米糠储存期预测模型为:tAw0.165=lnAV终点/AV0×exp(2841.3/T)/100.51,经模糊感官评定结合米糠自身酸价,可将AV0 100.5123.01mg/g作为米糠酸价的临界值AV终点,测定米糠初始的酸价AV0以及确定储藏的温度T后,即可用储存期模型较准确的预测米糠的储存时间t。4、为改善米糠粗糙口感及加工性较差的问题,将米糠与小麦粉混合,电镜扫描结果表明不同粒径与米糠添加量形成的混粉面团的微观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过80目筛的米糠粒径在5%、10%、15%、20%的添加量水平下内部微观结构连续性较差,孔洞比较大且不均匀。过120目筛的米糠粒径在5%、10%、15%、20%四个添加量水平下的米糠混粉面团内部结构更致密统一,孔隙较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与小麦面团内部结构差异性小。所以,米糠的粒径越小,混粉面团内部结构越稳定,有利于后期的食品加工。5、混粉面团拉伸特性实验表明,米糠-小麦混粉面团的拉伸位移、拉伸阻力、拉伸比和拉伸面积值随着米糠添加量的增加均呈减小的趋势,随着粒径的减小呈增大的趋势,对比小麦粉本身的拉伸特性参数,米糠的添加量不超过20%且选择120口的米糠6、混粉面团质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米糠粉的面团在硬度、弹性、咀嚼度和回复性四方面均有一定的变化,随着米糠粉添加量的增加,混粉面团的硬度和咀嚼度均提高,混粉面团的弹性和回复性变化不明显,略微有下降的趋势,随着米糠粒径的减小,硬度和咀嚼性增大,回复性和弹性变化差异较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葛志文,高瑀珑,刘慧,郑云飞,邱伟芬[7](2019)在《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使用BIOLOG ECO平板测定不同储藏年限稻谷微生物群落功能的特性,比较分析了总碳源平均色度变化率(AWCD值)、6类碳源对应的平均色度变化率(AWCD值)、多样性指数并且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未储藏新鲜稻谷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最强,储藏1年稻谷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最弱,其后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储藏稻谷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逐渐增加;不同储藏年限的稻谷,其微生物群落对胺类碳源的代谢利用能力有显着差异,在6类碳源中对碳水化合物类碳源的代谢利用能力最强;未储藏新鲜稻谷的多样性最大,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未储藏新鲜稻谷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与其他储藏年限稻谷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吕尊富,潘超,崔鹏,陈国林,庞林江[8](2019)在《短期储藏对不同大小甘薯理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薯储藏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对甘薯的食味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选用心香和紫罗兰2个甘薯品种,每个品种分别称出的50、100、200 g的3种薯块,将其储藏于(25±2)℃、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的储藏间内,分析不同等级甘薯块根理化特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样品的亮度值(L值)和色差(E)都呈先下降,60 d后略微升高的趋势。不同等级的薯块的硬度、黏度、咀嚼性等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60 d以后呈显着下降趋势,不同等级甘薯块根的质构特性均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甘薯淀粉、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综合分析发现,甘薯的食味品质均在室内储藏60 d前达到最大值,60 d后,块根理化特征劣变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潮鹏,郑学玲,张杰,李昭[9](2018)在《储藏条件对成品粮大米基本理化特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成品粮大米在不同的温度(15、20、25℃)及相对湿度(RH:60%、70%)条件下随着储藏时间(30、60、90 d)的延长大米的基本理化特性变化情况,从而建立成品粮大米储藏新标准。试验主要探讨了大米在储藏过程中大米的含水率、白度、脂肪酸值、菌落总数、糊化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米的含水率先增高随后趋于稳定,大米白度在储藏过程中慢慢下降,菌落总数、脂肪酸值、峰值黏度和衰减值随着储藏时间延长及温湿度增高显着增加。(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唐福元,程绪铎[10](2019)在《储藏期与储藏压力对稻谷籽粒压缩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质构仪压缩稻谷籽粒的短轴来测定稻谷籽粒的压缩特性。测定的稻谷储藏在不同的时间与压力下。实验结果表明:当储藏时间为60 d且储藏压力由0 kPa增加到300 kPa,稻谷籽粒的破坏力由81.6 N减小到73.8 N,破坏能由8.10 mJ减小到6.27 mJ,破坏应变由0.139减小到0.117,表观接触弹性模量由171.3 MPa减小到57.7 MPa,最大接触应力由40.8 MPa减小到19.1 MPa。当稻谷储藏压力为77、100、139、200 kPa且储藏时间由0~60 d,稻谷籽粒的破坏力由81.6 N分别减小到79.6、79.1、78.2、77.0 N;破坏能由8.10 mJ分别减小到7.55、7.35、7.08、6.85 mJ;破坏应变由0.139分别减小到0.131、0.128、0.126、0.121;表观接触弹性模量由171.3 MPa分别减小到136.0、121.8、110.6、83.3 MPa;最大接触应力由41.2 MPa分别减小到35.0、32.5、30.3、15.0 MPa。结果表明储藏压力与储藏时间对稻谷籽粒的压缩特性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储藏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收获小麦具有后熟期,经过后熟期储藏的小麦其品质会有明显的提升。如能找到一种简便、快捷地检测新收获小麦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方法,将使新收获小麦的应用得到拓展。面筋峰值仪是一种运用高剪切力原理、快速测定面筋强度、反映面筋聚集特性的仪器。利用面筋峰值仪测定新收获泛麦8号中筋小麦在模拟我国主要的4个储粮区域进行储藏过程中面筋的聚集特性,从而判断小麦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新收获小麦在短期储藏过程中,峰值形成时间逐渐增长,峰值扭矩变化不大,峰值面积逐渐增大。这表明面筋的形成时间逐渐增长,流变学特性得到提升;面筋延伸抗性增大,延展性降低,面筋强度增大。因此,利用面筋峰值仪可以判断出新收获小麦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得到改善,并且在华中生态区域(28℃,RH 75%)储藏至第10周左右时面筋的聚集特性最好,小麦品质达到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储藏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雷雅男,谢东东.加热方式和储藏时间对复热馒头营养品质和消化特性影响的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2].耿瑞蝶,张霞,王琦,李金河,王金水.新收获小麦在储藏过程中面筋聚集特性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刘进,姚晓云,余丽琴,李慧,周慧颖.水稻耐储藏特性叁年动态鉴定与QTL分析[J].植物学报.2019

[4].邹堃.仰韶牛心柿的果实特性及储藏保鲜技术[J].河南农业.2019

[5].马君玲,吴世杰,张晓妮,王连峰.铁路沿线4种蒿属植物植冠储藏种子的重量形状及萌发特性[J].农学学报.2019

[6].周佳倩.基于水分活度调节的米糠储藏稳定性及优化加工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7].葛志文,高瑀珑,刘慧,郑云飞,邱伟芬.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特性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19

[8].吕尊富,潘超,崔鹏,陈国林,庞林江.短期储藏对不同大小甘薯理化特性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19

[9].李潮鹏,郑学玲,张杰,李昭.储藏条件对成品粮大米基本理化特性影响[J].食品科技.2018

[10].唐福元,程绪铎.储藏期与储藏压力对稻谷籽粒压缩特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2 耐储藏特性较好的种质的遗传多...我国主要水稻品种储藏特性的地...加速老化过程CAT活性的变化不同温度下稻谷回生值随时间的变化碘蓝值的变化F2∶3群体及双亲储藏20个月后的发芽率...

标签:;  ;  ;  ;  ;  ;  ;  

储藏特性论文_雷雅男,谢东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