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型润湿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粉尘,采掘面,理化性质,润湿剂
新型润湿剂论文文献综述
常宸玮,赵媛,刘畅,赵明越[1](2019)在《煤矿喷雾降尘用新型润湿剂优选复配基础试剂的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井下粉尘主要来自采掘工作面,煤矿防尘用水表面张力大、润湿性能差、导致喷雾降尘率较低,达不到降尘要求。为提高清水喷雾降尘效率及润湿剂的使用效率,利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新型润湿剂复配基础试剂的实验,探寻适用于田陈煤矿采掘工作面的润湿剂优选试剂。(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马艳玲[2](2016)在《新型煤尘润湿剂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实验为基础,探讨影响煤润湿性的主要因素并复配出安全高效多组分的润湿剂。首先对7种煤化程度不同的煤进行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孔隙结构分析、扫面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和接触角的测定,分析煤尘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润湿性的关系,并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煤尘润湿性的最佳回归方程。其次,选出润湿效果好、安全性高、经济性效益好的表面活性剂单体和盐溶液作为复配原料并得出其相应的最佳添加量。关于煤尘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润湿性的研究,结论如下:煤尘表面的脂肪烃和芳香烃是导致煤尘表面具有较强疏水性的根本原因,而煤尘表面含有的羧基、羟基、羰基等亲水性含氧官能团,使煤尘具有一定的亲水性;煤尘水分、灰分、挥发分、氧元素、氢元素含量越高,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固定碳和碳元素含量越高,接触角越大,润湿性越差;氮和硫元素的含量对煤尘的润湿性影响不大;粒度和比表面积越大,煤尘润湿性越好;孔径越大,润湿性越差。最后,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煤尘润湿性的最佳回归方程:θ=72.881-1.774[氧元素]+1.052[孔径],即煤尘的氧含量和孔径是影响煤尘润湿性的主要因素。煤尘的氧含量越高,平均孔径越小,煤尘润湿性越好。关于新型润湿剂研究,结论如下: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其对煤尘的润湿能力,但不是浓度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佳浓度;非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润湿效果比单一表面活性剂好,其中以快渗T和JFC复配后的润湿效果最好,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要好于阴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加盐能够改善溶液的润湿性,对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用较强,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用较弱。最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2种润湿剂配方,并对新型润湿剂保水性、生理毒性及腐蚀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新型润湿剂保水效果较好,其毒性和腐蚀性均很小;经计算,使用新型湿润剂进行工作面喷雾降尘的成本仅占产值的不到0.3%,吨煤成本仅提高1.5元左右,新型润湿剂的经济效益高。(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夏伟[3](2015)在《新型磁化雾降尘技术及煤尘润湿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浓度粉尘时刻威胁着井下职工的身心健康和矿井的安全生产。现有降尘技术通常耗水量大,降尘效果不佳,抑或经济成本高,因此研究煤矿粉尘防治新理论与新技术对于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改善作业地点的工作环境、保护煤矿工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等手段,研究水雾捕尘机理,并以提高水雾的煤尘润湿性能为中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研究喷雾降尘机理,引用扩散荷电效应解释尘雾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静电吸引问题,建立了尘粒绕雾滴运动的数学模型,得出四种捕尘方式(惯性碰撞、截留、静电、扩散)同时发生并相互促进的结论;分析了传统喷雾降尘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雾粒径越小、密度越大,喷雾速度越快,雾体润湿性能越强,则其降尘效果越好。(2)研究了润湿剂降尘机理,系统分析了润湿剂对喷雾降尘的影响,其捕获煤尘可分成四阶段,主要是通过其分子在溶液表面形成紧密的润湿剂分子定向排列层来实现;润湿煤尘分为粘附、铺展和吞没叁个过程,各过程自发进行的判据为:○1粘附:W0,180a3q£;○2铺展:0,90iW3q£;○3吞没:0,0lsS3q=。(3)开展了一系列煤尘润湿性评价实验,研究得出不同种类和浓度润湿剂对其润湿性能的影响及润湿剂助剂对其润湿性能的提高的规律,并结合润湿剂复配增效原理,研制出新型煤尘润湿剂,配方为0.1%SDBS+0.1%1631+0.2%Na2SO4(配方中各原料比例为其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4)研究了磁化水的理化特性,从提高雾化程度和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及粘度等多角度分析了磁化雾降尘机理;建立了磁化雾喷雾降尘系统的实验模型装置,比较水雾磁化前后以及结合煤尘润湿剂后的新型磁化雾喷雾降尘技术的降尘效率,实验结果显示,普通水降尘率只有59%,磁化雾降尘率达到71%,采用磁化雾+新型煤尘润湿剂的降尘技术组合的降尘率更是高达94%,对呼吸性粉尘降尘效果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5-05-01)
嵇源[4](2013)在《新型农药磺酸盐类润湿剂的合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健康意识逐渐重视,人们对生态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重视。其中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首当其冲,传统的农药剂型,如粉剂,乳油等剂型由于粉尘及溶剂等环境污染问题在市场上的份额逐渐降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具有水基化,无粉尘,有效含量高等特点的水分散颗粒剂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作为水分散颗粒剂中主要的添加剂—润湿剂也相应的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受到技术,价格,专利保护等因素的限制,在国内关于农用润湿剂的报道比较少,大多还是采用可湿性粉剂时代的传统的润湿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拉开粉等。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农用水分散颗粒剂专用的润湿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合成了磺酸钠脂肪酸乙酯(CS系列),α-磺酸钠乙酸脂肪酯(CA系列)两类化合物,共10个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讨论疏水基团的链长的增加对于其表面性质如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润湿力,接触角及HLB的影响,并讨论酯键位置的改变对两类物质性质的影响。最后,将它们应用在叁嗪类除草剂水分散颗粒剂中作为润湿剂,确定其作为润湿剂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S系列产物,随着疏水链长的增加,其反应条件所需要的温度逐渐升高,而对于CA系列产物,由于反应条件的限制,产物的转化逐渐降低。对于两类产物,随着疏水链长的增加,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CMC及HLB逐渐降低而润湿力,铺展能力更强。应用在叁嗪类除草剂水分散颗粒剂的结果表明,与市售润湿剂1004相比,自制的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在悬浮率,润湿时间等结果要更优于1004,起泡少,并易于消除。(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刘娴,吴明华[5](2009)在《丙纶非织造布用新型润湿剂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二醇聚氧乙烯(15)醚(AEO15)和顺酐(MA)为原材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备十二醇聚氧乙烯(15)醚马来酸单酯(AEOMA)。单酯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醚酐摩尔比=1∶1.0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 h,催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利用单酯化产物与另一单体丙烯酸(AA)以水作溶剂进行共聚得到了AA-g-AEOMA嵌段共聚的新型润湿剂。共聚反应的适宜条件为:酯化物∶丙烯酸=1∶1.2(摩尔比),反应温度为75℃,催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红外光谱测试证实了产物的结构特征,透水时间、表面张力测试证实此润湿剂可改善丙纶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本文来源于《产业用纺织品》期刊2009年01期)
王磊[6](2007)在《化学抑尘剂抑尘性能的动力法评价及新型润湿剂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选用黄河沙作为实验物料,对所用物料进行了基本特性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润湿剂性能测定方法,选用动力实验法作为课题研究方法,运用新建立的动力实验法实验装置测定润湿剂的抑尘性能,研究了润湿剂的降尘机理及影响润湿剂抑尘效果的因素,评价了各种润湿剂的抑尘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研制出一种新型润湿型抑尘剂,并对润湿剂抑尘性能不同测定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定量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润湿剂的浓度、加湿流量、润湿剂类型均对抑尘效果有影响,但并不是润湿剂浓度越高、加湿流量越大抑尘效果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佳浓度及最佳加湿流量;所选用的叁种润湿剂由于亲水基团的不同,从而造成抑尘效果的不同。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氯化钠、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新型抑尘剂的最终配方,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3%、0.4%、0.10%、0.05%。添加新型润湿剂的溶液与水相比抑尘能力最大可提高41.1%,当达到最佳加湿流量时,前者与水相比抑尘能力可提高21%左右,新型润湿剂在各个加湿流量下,其降尘效率都比实验中所选用的其他润湿剂高,综合评价各种润湿剂的抑尘性能,其抑尘能力大小排序为:新型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二酸钠。粉尘颗粒的大小对于抑尘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添加润湿剂后对于粗颗粒的抑尘效果要优于细颗粒;而新型润湿剂对于粗细两种颗粒的抑尘效果都比较明显。由于粉尘颗粒与液体的有效作用时间不同,上向毛细管渗透法与动力实验法所得到的相同的润湿剂的抑尘效率也不同,动力实验法模拟的是实际喷雾系统,能直接得到某种抑尘剂的实际抑尘效果,这是动力实验法相比较于其他润湿剂性能测定方法的最大优点。(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07-05-01)
王铁林,张木[7](2002)在《新型润湿剂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原料 ,与顺酐酯化再与亚硫酸氢钠磺化 ,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双酯磺酸钠。酯化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n(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顺酐 ) =2 7∶1 0 ,酯化反应温度为 16 0℃ ,酯化时间为 6h ,压强在 1 3~ 8 0kPa,催化剂用量与顺酐量的质量比为0 0 4∶1 0 0 ;磺化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n(亚硫酸氢钠 )∶n(顺酐 ) =1 0 5∶1 0 0 ,在通氮气的条件下操作 ,磺化温度为 85℃ ,磺化时间为 3 2h。所得产品润湿力在 10s左右(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02年S1期)
卓俭明,范惠珍,张绍华[8](1992)在《新型陶瓷砂轮润湿剂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润湿剂在陶瓷砂轮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本文结合刚玉陶瓷砂轮实际生产中的问题,研制开发一种新型润湿剂——改性渣油乳化液润湿剂,从而获得松散性、保存性好的成型料。成型制品具有自硬性,湿坯固结干燥速度快,干强度高,节约能耗等优点。(本文来源于《磨料磨具与磨削》期刊1992年05期)
Sakamoto,仲燕琳[9](1985)在《两种新型润湿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MF成分的特性表1列出了NMF(天然润湿组份)的各种成分,从表1看出,氨基酸类占NMF很大比例,但它们的作用还不完全清楚。最近,Koyama等人研究了皮肤组织角质层中的游离氨基酸成分及其与季节、年龄和皮肤炎症的关系。他们发现,其中的每种因素对游离氨基酸都有影响,特别是精氨酸(Arg),乌氨酸(Orn),和桔氨酸(Cit)。此外,Orn和Cit之间的(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品科学》期刊1985年03期)
新型润湿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探讨影响煤润湿性的主要因素并复配出安全高效多组分的润湿剂。首先对7种煤化程度不同的煤进行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孔隙结构分析、扫面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和接触角的测定,分析煤尘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润湿性的关系,并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煤尘润湿性的最佳回归方程。其次,选出润湿效果好、安全性高、经济性效益好的表面活性剂单体和盐溶液作为复配原料并得出其相应的最佳添加量。关于煤尘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润湿性的研究,结论如下:煤尘表面的脂肪烃和芳香烃是导致煤尘表面具有较强疏水性的根本原因,而煤尘表面含有的羧基、羟基、羰基等亲水性含氧官能团,使煤尘具有一定的亲水性;煤尘水分、灰分、挥发分、氧元素、氢元素含量越高,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固定碳和碳元素含量越高,接触角越大,润湿性越差;氮和硫元素的含量对煤尘的润湿性影响不大;粒度和比表面积越大,煤尘润湿性越好;孔径越大,润湿性越差。最后,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煤尘润湿性的最佳回归方程:θ=72.881-1.774[氧元素]+1.052[孔径],即煤尘的氧含量和孔径是影响煤尘润湿性的主要因素。煤尘的氧含量越高,平均孔径越小,煤尘润湿性越好。关于新型润湿剂研究,结论如下: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其对煤尘的润湿能力,但不是浓度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佳浓度;非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润湿效果比单一表面活性剂好,其中以快渗T和JFC复配后的润湿效果最好,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要好于阴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加盐能够改善溶液的润湿性,对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用较强,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用较弱。最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2种润湿剂配方,并对新型润湿剂保水性、生理毒性及腐蚀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新型润湿剂保水效果较好,其毒性和腐蚀性均很小;经计算,使用新型湿润剂进行工作面喷雾降尘的成本仅占产值的不到0.3%,吨煤成本仅提高1.5元左右,新型润湿剂的经济效益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型润湿剂论文参考文献
[1].常宸玮,赵媛,刘畅,赵明越.煤矿喷雾降尘用新型润湿剂优选复配基础试剂的实验[J].山东化工.2019
[2].马艳玲.新型煤尘润湿剂的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
[3].夏伟.新型磁化雾降尘技术及煤尘润湿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
[4].嵇源.新型农药磺酸盐类润湿剂的合成与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3
[5].刘娴,吴明华.丙纶非织造布用新型润湿剂的合成[J].产业用纺织品.2009
[6].王磊.化学抑尘剂抑尘性能的动力法评价及新型润湿剂的研制[D].山东科技大学.2007
[7].王铁林,张木.新型润湿剂的合成[J].精细化工.2002
[8].卓俭明,范惠珍,张绍华.新型陶瓷砂轮润湿剂的研制[J].磨料磨具与磨削.1992
[9].Sakamoto,仲燕琳.两种新型润湿剂的研究[J].日用化学品科学.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