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法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境,生态,法制,损害赔偿,法制建设,西宁,通州。
环境法制论文文献综述
夏连琪[1](2019)在《西宁强化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见习记者夏连琪西宁报道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为建设新时代幸福城市构筑起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西宁市突出地方立法特色,历时两年,研究制定了全国首部规范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地方性法规《西宁市建设绿色发展样板(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期刊2019-09-06)
刘洪岩[2](2019)在《接驳与拓展:“生态文明入宪”与环境法制革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文明因其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建构方向,展现了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生态文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着现代环境法制变革的伦理价值、理论基础和价值功能,从而内在地推动着现代环境法制的革新和发展。以"生态文明入宪"为契机,我国环境法制在继承传统、立足新时代和指向未来的基础上,必将积极回应生态文明"天人相睦"的价值诉求,除弊立新,助推"环境法制"向新时代"生态法治"的建构与跨越,从而进一步促成我国未来环境法学从"环境法"向"生态法"研究范式的转型和学科名称的转换。(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海[3](2019)在《论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对环保投资和环保产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根据当前我国环境与资源法制建设的历程来看,必须要注重通过法律确立市场信心,从而不断进行引入资金,分析现阶段我国环境和资源法制环境建设等对环保投资和产业带来的各种影响。只有在不断分析其根源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我国环保投资和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环境法治建设对环保投资和环保产业的相关研究,保证我国在环保方面的主要建设与目标得以实现。(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9年10期)
张婷婷[4](2019)在《河北省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法制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河北省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区域的污染转向农村地区,尤为加重了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压力。通观当前河北省农村环境的相关问题,制度建设与环保观念共同构成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的短板。因此,河北省应当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法律、法规加以完善,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保护好农村的生态平衡。(本文来源于《河北企业》期刊2019年05期)
王晶[5](2019)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法制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日益严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问题是人地不协调的表现,而地理学科强调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我国作为法治国家,正在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法制教育势在必行。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环境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开设环境法制教育课程,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也逐渐重视环境法制教育,增强公民环境法制意识。第二部分阐述了环境法制教育研究主要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环境教育、法制教育和环境法制教育的概念,综合来看,环境法制教育就是教授人们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人们采取法律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第叁部分分析并归纳出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Ⅱ、Ⅲ中可以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内容。第四部分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法制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高中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对环境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中生环境法制观念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对环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进展程度。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法制教育提出可行性建议。第五部分提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法制教育的原则:激发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体现教学的现代科学思想,注重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实现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突出教学的启发引导作用;并提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法制教育的措施:教师自身应熟悉环境法律知识,加强学生对环境法律知识的认知,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时机和渗透程度,环境法制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第六部分呈现了四节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教学设计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评析,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师的环境法制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郭顺,高清[6](2019)在《广西河长制的实施现状及环境法制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内生弊端,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加快水生态的恢复与建设,维护河湖的健康发展,党和国家在结合地方河流治理实践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探讨研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河长制。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之后,河长制的建设也就成为了各地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可否认,河长制对于河流的治理和生态保护效果明显,成果显着。但河长制作为新生事物,其自身还存在许多制度不足。同时,其以国家政策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时,很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文章针对广西当前河长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环境法制建议和思考。(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崔祝进,李苑[7](2019)在《环境法制宣教“一+叁”模式好在哪?》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通讯员崔祝进 见习记者李苑南通报道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调研组一行近日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调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并详细了解了通州区通过“1+3”(紧扣一个目标,抓实叁大板块)模式拓展环境法制宣教优势的做法。据了解,近年来南(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期刊2019-02-01)
巴思懿[8](2018)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制保障现状与措施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诸多,影响了生态的平衡发展。人们应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森林资源的保障。基于此,文章全面细致的分析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制保障现状及其具体有效措施展开分析,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8年21期)
汪元[9](2018)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内在逻辑、实践镜像及路径探析——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为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标志着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是从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的现状来看,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脆弱和地方法律制度的落后都给环境法制建设带来了阻碍。该文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进行分析,发现造成这种阻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了由于城市化进程给当地带来的环境破坏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落后和环保意识的缺失,也包括了少数民族地区习惯法和国家法的冲突与当地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等各种因素。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法制建设要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就需要普遍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和环保意识,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和制定环境法制建设的长远规划,这既是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的必要保障,也是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本文来源于《梧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曹俊[10](2018)在《生态环境法制体系 内在逻辑是什么?》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特别是生态文明写进宪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认真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生态环境法制体系,可以发现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那就是,特别强调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属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在法治思维的指引下,这几年来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文明》期刊2018年04期)
环境法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态文明因其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建构方向,展现了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生态文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着现代环境法制变革的伦理价值、理论基础和价值功能,从而内在地推动着现代环境法制的革新和发展。以"生态文明入宪"为契机,我国环境法制在继承传统、立足新时代和指向未来的基础上,必将积极回应生态文明"天人相睦"的价值诉求,除弊立新,助推"环境法制"向新时代"生态法治"的建构与跨越,从而进一步促成我国未来环境法学从"环境法"向"生态法"研究范式的转型和学科名称的转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法制论文参考文献
[1].夏连琪.西宁强化生态环境法制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9
[2].刘洪岩.接驳与拓展:“生态文明入宪”与环境法制革新[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3].王海.论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对环保投资和环保产业的影响[J].大众投资指南.2019
[4].张婷婷.河北省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法制问题探析[J].河北企业.2019
[5].王晶.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法制教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6].郭顺,高清.广西河长制的实施现状及环境法制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
[7].崔祝进,李苑.环境法制宣教“一+叁”模式好在哪?[N].中国环境报.2019
[8].巴思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制保障现状与措施探析[J].祖国.2018
[9].汪元.“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内在逻辑、实践镜像及路径探析——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为对象[J].梧州学院学报.2018
[10].曹俊.生态环境法制体系内在逻辑是什么?[J].中国生态文明.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