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絮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形态学,絮凝,黄河,泥沙,分形,浊度。
絮体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龙向宇,唐然,方振东,冯裕钊,蒋辉[1](2010)在《活性污泥的絮体结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Motic数码显微镜观察SRT为3 d和15 d的活性污泥絮体以及它们的LEPS和TEPS絮凝污泥悬浮液形成的生物絮体的结构。结果表明,高SRT(15 d)活性污泥絮体较低SRT(3 d)活性污泥絮体的颜色深且密实;同一活性污泥中,内层的絮体结构较外层的絮体结构密实,细菌细胞与菌胶团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最后,结合絮体结构图片,从大分子作用力的角度,提出了活性污泥絮体结构模型,以形象地描述不同SRT活性污泥EPS及其表面性质变化对活性污泥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期刊2010年02期)
李传常,唐爱东,王勇[2](2008)在《聚合氯化铝-腐殖酸(PAC-HA)絮体的表面分形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PAC为絮凝剂处理腐殖酸模拟废水,研究其絮凝效率与絮凝机理.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了PAC-HA絮体,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影像分析法研究絮体表面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投加量较少时,絮体表现为明显的团簇状结构,随着投加量增加,絮体趋于以细小颗粒分散排列、团簇现象减少,絮体的分形维数呈线性增大;搅拌时间为5min时,絮体粒径大于10μm,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絮体粒径减小、粒径大小趋于均匀,絮体的分形维数增大,而且在搅拌时间为25min时存在极大值;不同投加量和不同搅拌时间下,去浊率与絮体分形维数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为絮凝剂高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期刊2008-12-08)
谭万春[3](2004)在《黄河泥沙絮凝形态学研究——絮体生长的计算机模拟与絮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高分子絮凝黄河泥沙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形理论和计算机模拟技术,从形态学角度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高分子絮凝剂投药量公式和自动投药控制模型、二维空间内颗粒凝聚过程的计算机模拟、黄河泥沙絮体形态学以及高分子絮凝黄河泥沙的生长动力学和絮体结构模型。 应用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和光散射颗粒粒度分析仪(PDA),通过理论分析,将PDA的输出信号之一——平均透光强度(对应于DC值)作为原水的特性表征参数,DC值可以同时反映颗粒浓度和比表面积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DC值与单位体积水中泥沙颗粒总表面积S_P之间具有很好的幂函数关系:DC=cS_P~d,式中c、d为经验系数,进而得到了以DC值为参数的高分子絮凝剂投药量公式:D=f(DC)=e(DC)~f,式中:e、f为经验系数,平均相关系数达0.981,利用所建立的公式,建立了前馈——后馈联合控制的在线自动投药模型。 本文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在二维空间内采用单体凝聚和集团——集团凝聚两种模型对颗粒凝聚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多种形态的絮体,并对絮体进行了形态分析,通过改变粘附概率、粘附位置、颗粒数量、颗粒浓度、扩散系数和运动路径等模拟参数,我们考察了絮体分形维数、密度和孔隙率随模拟条件变化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形成特定形态絮体的控制参数。 在对黄河泥沙絮体形态的研究中,试验中利用显微摄像技术对絮体进行了观察,并通过图像分析得到了絮体的形态参数,考察了搅拌时间、搅拌速度、高分子投药量、投药浓度及原水泥沙浓度等试验参数对絮体分形维数的影响,得到了絮体分形维数随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 最后,本文还对絮凝动力学和絮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高分子絮凝黄河泥沙,对絮凝过程作了一些符合试验条件的假设,建立了颗粒碰撞频率表达式,应用了颗粒数量平衡方程,从而建立了絮凝过程的动力学生长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二者趋势一致,在没有使用经验参数的情况下基本上能够描述黄河泥沙絮凝过程中絮体数量和尺寸分布的变化过程;对絮体结构的研究中,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絮体进行了观察,将絮体分为絮粒、絮团和絮网叁个不同的生长阶段,通过假设颗粒结合位置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合正四面体,建立了絮体结构模型,计算得到的模型絮体分形维数基本与试验中的实际絮体相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高分子絮凝黄河泥沙生成的絮体结构。(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4-05-01)
金同轨,高湘,张建锋,王华军,张树德[4](2003)在《黄河泥沙的絮凝形态学和絮体构造模型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黄河高浊度水在高分子絮凝剂作用下的干扰沉降现象出发,叙述了黄河泥沙颗粒与高分子聚合物链状分子间的吸附作用、黄河泥沙絮凝过程的比表面积模型。结合分形理论在絮凝形态学中的应用,对有限扩散凝聚、弹射凝聚和反应控制凝聚等叁种凝聚模型进行了简介,同时讨论了絮体的分形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形。文章对几种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作了简介。以黄河泥沙颗粒絮凝后形成的微小絮体为代表,讨论了絮体的构造模型,以及自由沉降和干扰沉降状态下,不同的絮体构造模型及模型的适用可能。(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03年05期)
金同轨,张建锋,高湘,王华军,张树德[5](2002)在《黄河泥沙的混凝形态和絮体构造模型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浊液中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重力沉淀的方法将其与水分离并去除,为加速其沉淀,往往采用加入高价阳离子电解质或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混凝后去除。在某些状态下,水中的固体微粒在不投加混凝剂时也能发生自动絮凝。混凝形态学的研究有助于从微观角度阐明絮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成为近年来的重要研究方向。蒋展鹏、汤忠红在许保玖教授的指导下在我国首先进行了混凝形态学的开创性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期刊2002-05-01)
絮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PAC为絮凝剂处理腐殖酸模拟废水,研究其絮凝效率与絮凝机理.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了PAC-HA絮体,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影像分析法研究絮体表面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投加量较少时,絮体表现为明显的团簇状结构,随着投加量增加,絮体趋于以细小颗粒分散排列、团簇现象减少,絮体的分形维数呈线性增大;搅拌时间为5min时,絮体粒径大于10μm,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絮体粒径减小、粒径大小趋于均匀,絮体的分形维数增大,而且在搅拌时间为25min时存在极大值;不同投加量和不同搅拌时间下,去浊率与絮体分形维数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为絮凝剂高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絮体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龙向宇,唐然,方振东,冯裕钊,蒋辉.活性污泥的絮体结构模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
[2].李传常,唐爱东,王勇.聚合氯化铝-腐殖酸(PAC-HA)絮体的表面分形模型[C].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08
[3].谭万春.黄河泥沙絮凝形态学研究——絮体生长的计算机模拟与絮体模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4].金同轨,高湘,张建锋,王华军,张树德.黄河泥沙的絮凝形态学和絮体构造模型问题[J].泥沙研究.2003
[5].金同轨,张建锋,高湘,王华军,张树德.黄河泥沙的混凝形态和絮体构造模型问题[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