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层递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温室,摄动,匝道,理论,互联网,闭环。
分层递阶论文文献综述
邹祥莉,徐建闽,于洁涵,林观荣[1](2019)在《基于分层递阶结构和S模型预测控制的快速路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缓解快速路匝道拥堵,提出一种基于分层递阶结构和S模型预测控制的快速路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包括上层主线关联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和下层子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案例分析中以VISSIM为仿真平台,结合MATLAB进行二次开发,结果表明:协同控制模型相对于ALINEA控制模型来说,在快速路主线的平均行程时间和车均延误方面没有优化效果,但是在入口匝道的平均行程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和车均延误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优化,且从整体上来说,协同控制模型相对于ALINEA控制模型在平均行程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和车均延误方面分别优化了14.6%、88.9%和71.7%,总体上能够提高快速路系统,尤其是入口匝道的运行效率。(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余天宇,徐祖华,赵均,陈曦[2](2019)在《基于灵敏度理论的分层递阶式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规模的工业系统常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等特征。为了满足流程工业日益增长的控制要求,采用分层递阶结构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成为了研究热点。为了解决非线性控制策略所带来的计算时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理论的分层递阶式预测控制方法,通过将非线性反馈控制律的计算过程分解为离线计算和在线更新两部分,加快了系统输入量的计算速度。本算法在反应器-分离器系统中得到应用,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3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 2019)摘要集》期刊2019-07-31)
张福兴,桂勇华,张涛,王锐,苗洪雷[3](2019)在《基于分层递阶的能源互联网系统能量管理架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能源互联网和传统电网的差异性比较与分析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能源互联网系统节点类型、连接关系及交互规则。其次,在分析能源互联网系统能量管理新特点、新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局域供需管控层、区域集中调度层、广域需求匹配层在内的能源互联网系统能量管理分层递阶架构,并对各层系统的构成、功能等进行详细的讨论分析。再次,基于能源互联网系统能量管理分层递阶架构给出能量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及能量传递实现途径。最后,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结果可供能源互联网系统能量管理部门决策参考,以提高其决策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杨晓川[4](2019)在《一种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系统中的信息安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工业控制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工业设备通过总线网络相互连接,部署相对分散。由于总线协议缺乏足够的安全性,导致入侵者利用总线协议的信息安全隐患攻击系统。因此现场总线协议的信息安全研究对于工业领域信息安全防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对工业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几种现场总线,即Modbus/RTU、CAN、EtherCAT总线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采用Petri网形式化建模的方法分别对上述总线进行建模与分析,同时利用可达性分析方法对模型的有界性、可逆性、活性等性质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确保模型的正确性。针对目前总线协议可能存在的隐患,采用Petri网模型对攻击行为进行形式化描述。实验部分采用Modbus/RTU、CAN、EtherCAT几种现场总线,搭建了一种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系统来模拟实际的工业控制场景,将系统分成决策层、控制层、执行层,实现了每一层之间的通信与上下层之间的通信。为了模拟攻击者的行为进行了几种攻击实验,包括洪泛攻击、窃听盗取数据帧、中间人攻击等攻击方式,扰乱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并记录实验效果。最后设计了一种总线监控系统,以CAN总线为监控对象,该系统可以根据数据帧流量来进行实时监控CAN总线传输数据时的状态,同时进行数据采集,鉴别非法的数据帧,一定程度上实现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本文重点在于采用Petri网的建模分析方法对几种现场总线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通过攻击实验来分析总线系统的信息安全隐患,希望本文研究内容可以对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全防护提供理论借鉴。(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4)
王红,郝晓丽[5](2019)在《基于双模型分层递阶的雾天图像复原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雾天条件下采集的图像易出现对比度低、模糊等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双模型分层递阶的雾天图像复原算法。通过改进的限制对比度自适应均衡算法模型对图像进行处理,有效增强图像对比度同时除去部分雾气;结合物理去雾模型,通过阈值分割与四叉树搜索算法选取大气光值,计算对比度与透射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完成细化去雾;运用Canny算子优化的引导滤波算法对图像的高频信息进行去噪,通过小波重构得到最终的复原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去除噪声,降低图像失真,复原后图像的对比度、细节和色彩保持方面都有所提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9年05期)
陈俐均,杜尚丰,何耀枫,梁美惠[6](2018)在《温室温度分层递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作物生长周期为小时级,温室温度变化为分钟级,两者响应时间尺度相差较大.针对这种双时间尺度特性,提出了一种温室温度分层递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具体分为作物层和环境层.在作物层,根据奇异摄动理论获取解耦的低阶模型,设计优化控制器以求取温室温度设定值,使生产净成本达到最小,并将设定值传递给环境层;在环境层,设计模糊控制器以有效跟踪设定值.最后,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各层控制器均可有效发挥作用,控制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曹若男[7](2018)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分层递阶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分层递阶模式。该模式从办学定位和人才主体出发,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分层设立教学目标,递阶推进课程发展,采取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方法优化教学团队建设,统筹规划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形成校本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有机系统,体现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深化举措。(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8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 (ICCE 2018)(Advances in Education Sciences,VOL.18)》期刊2018-06-15)
陈俐均[8](2018)在《温室生产分层递阶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室生产自动化是现代智慧农业发展的方向,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技术是实现自动化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温室生产过程中的双时间尺度特性,同时考虑系统的不确定、时变、非线性、强耦合等特点,开展了温室生产自适应模型构建与分层递阶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为提高温室自动化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本文重点开展了以下五方面的研究工作:[1]开展了温室作物-环境自适应机理模型的研究。针对温室系统模型参数的时变和不确定特性,使用无损卡尔曼滤波器原理构建了系统的自适应模型,该方法可对模型的参数和状态进行在线联合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模型可有效预测具有时变参数的温室系统状态。[2]研究了温室生产分层递阶控制系统的结构。针对温室生产过程的双时间尺度特性,利用奇异摄动理论将系统模型进行降阶分解,将相互耦合的作物和环境状态进行解耦,获得时间尺度较大的作物层子模型和时间尺度较小的环境层子模型;基于降阶解耦的子模型,提出了分层递阶控制系统的结构,包括上层作物层控制器和下层环境层控制器,该结构可将环境设定值的获取和跟踪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子控制器。[3]提出了作物层闭环优化控制器设计方法。利用无损卡尔曼滤波器对作物状态进行预估构成反馈,在室内环境和执行机构状态的约束下,基于滚动时域优化原理设计了作物层闭环优化控制器,使经济性能指标达到最优;利用修正的共轭梯度法对形成的受约束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获得优化的环境设定值。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控制器可在满足约束范围的条件下,获取有效的环境设定值。[4]提出了基于精确反馈线性化的环境层鲁棒预测控制器设计方法。利用非线性状态反馈原理对系统模型进行精确线性化,解除环境状态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线性化解耦模型,设计了最小-最大化鲁棒预测控制器,以最优化最大干扰情形下的控制性能;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形成的带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获得控制输入值。仿真结果表明,在未知干扰存在的情形下,相比常规的反馈线性化预测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获得更合理的控制输入和更理想的设定值跟踪效果。[5]研发了温室环境远程测控系统,为控制算法的验证和实施提供测试平台。该系统包括VB用户应用层、Web服务器层和底层传感器和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温室环境数据的采集和执行机构状态的监测和控制功能,且运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仲悟之,李梓锋,肖洋,贾俊川,徐式蕴[9](2018)在《高渗透联网风电集群有功分层递阶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电随机性、难预测性以及低可控性,导致大型风电基地各风场之间及风场内部无法有效执行调度指令。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通常会限制风电出力,进而导致弃风限电的问题。结合分层递阶思想,提出一种适用于多个接入点的风电场群有功控制策略。该策略在已有调度指令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各风电场间及风电场内部各机组的有功出力值,进而形成场群层、子场层的相应协调调度方法,并以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IEEE 30节点系统、基于东北某风电基地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提出的分层递阶控制策略在降低系统网损、提升调度精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了风电消纳能力。(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崔平平,赵姝,陈洁,钱付兰,张以文[10](2018)在《分层递阶的网络结构洞占据者挖掘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洞是在社会网络信息传播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类关键节点。据研究,5%的结构洞控制着50%的信息传播。学者们研究了单一粒度网络下结构洞的挖掘方法及分析,然而很多网络存在分层递阶的多粒度结构特性,对分层递阶网络的结构洞挖掘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分层递阶网络的多粒度结构洞挖掘方法 HI-SH,并对不同粒度下的结构洞进行了分析。在该方法中,首先对网络进行多粒度社团划分,得到每一粒度下网络的社团;然后,根据两级信息传播理论,使用单一粒度下结构洞挖掘算法,挖掘每一粒度下top-k结构洞。在公用数据Topic16和真实数据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网络的结构洞是动态变化的,单一粒度下的结构洞排名不能代表整个网络的结构洞排名。(本文来源于《中文信息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分层递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规模的工业系统常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等特征。为了满足流程工业日益增长的控制要求,采用分层递阶结构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成为了研究热点。为了解决非线性控制策略所带来的计算时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理论的分层递阶式预测控制方法,通过将非线性反馈控制律的计算过程分解为离线计算和在线更新两部分,加快了系统输入量的计算速度。本算法在反应器-分离器系统中得到应用,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层递阶论文参考文献
[1].邹祥莉,徐建闽,于洁涵,林观荣.基于分层递阶结构和S模型预测控制的快速路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研究[J].公路工程.2019
[2].余天宇,徐祖华,赵均,陈曦.基于灵敏度理论的分层递阶式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及应用[C].第3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9)摘要集.2019
[3].张福兴,桂勇华,张涛,王锐,苗洪雷.基于分层递阶的能源互联网系统能量管理架构研究[J].电网技术.2019
[4].杨晓川.一种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系统中的信息安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5].王红,郝晓丽.基于双模型分层递阶的雾天图像复原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
[6].陈俐均,杜尚丰,何耀枫,梁美惠.温室温度分层递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8
[7].曹若男.“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分层递阶模式研究[C].Proceedingsof2018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reativeEducation(ICCE2018)(AdvancesinEducationSciences,VOL.18).2018
[8].陈俐均.温室生产分层递阶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9].仲悟之,李梓锋,肖洋,贾俊川,徐式蕴.高渗透联网风电集群有功分层递阶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8
[10].崔平平,赵姝,陈洁,钱付兰,张以文.分层递阶的网络结构洞占据者挖掘及分析[J].中文信息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