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解耦变结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鱼雷,系统,线性化,磁阻,模糊,履带。
解耦变结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瑜瑜,刘少军,王曙霞[1](2017)在《逆系统解耦附加变结构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传统串级调速功率因数低及能量损耗大等固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逆系统解耦附加变结构控制的电流型PWM串级调速系统。为增强系统的鲁棒性,PWM逆变器选用逆系统解耦附加变结构控制策略,并对该控制策略进行详细推导,加之斩波电路选用转速电流双闭环PI控制,最终获得了系统的控制图。最后利用MATLAB对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实系统不仅具有良好动态特性,而且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谐波,节约了能源。(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7年07期)
曾庆含,马晓军,袁东,刘春光[2](2015)在《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运动解耦与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运动控制强非线性、强耦合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一种解耦的控制结构,并设计各子系统控制器.首先,将运动控制系统分解为速度、横摆角速度两个独立子系统,克服传统差速控制存在的强耦合.其次,采用积分滑模控制方法,引入非线性积分滑模面,设计了能有效克服路面不确定扰动、消除积分饱和的速度控制器,实现车速的无超调、无静差的跟踪;考虑驱动电机饱和约束,结合模糊自适应与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能够适应转向阻力非线性变化的横摆角速度控制器,提高车辆转向运动控制的抗扰能力、降低控制量抖振.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实现多种工况下车辆快速、准确的直线、转向运动控制.(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5年08期)
张西勇,李宗吉,王树宗[3](2012)在《基于变结构控制的反鱼雷鱼雷姿态解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鱼雷鱼雷由于攻击对象的特性要求具备较好的机动性,鱼雷作姿态机动时控制通道间的耦合,使得传统鱼雷控制技术无法达到控制目的,本文在构建反鱼雷鱼雷姿态运动子系统状态方程的基础上,采用变结构控制策略设计了反鱼雷鱼雷姿态控制器,理论推导和仿真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使得反鱼雷鱼雷姿态角稳定地跟踪弹道所需航向角,实现了鱼雷姿态子系统间的解耦控制.(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2年11期)
刘羡飞,孙玉坤,王德明,张亮[4](2007)在《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径向位移解耦及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改进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传统径向力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转子径向位移存在非线性、强耦合的特点,采用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进行了动态解耦和完全线性化设计,实现了两自由度上转子径向位移的独立控制,并对解耦后的独立线性子系统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综合。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优良的解耦性能,而且和传统PID控制系统相比,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具有优良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07年09期)
刘玉玺,周军,周凤岐[5](2007)在《基于解耦的导弹模糊变结构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导弹在某一飞行过程中通道间存在耦合,需要通过解耦进行控制。为了节省弹载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在系统参数逐点变化的情况下,选择一些特征点进行解耦。充分考虑了系统中未解耦点处的较大残余耦合量和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的情况,设计了相应的模糊变结构控制器,有效地克服残余耦合量和参数不确定性给系统稳定性带来的影响,并且也很好地抑制了变结构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抖振。仿真表明,相对于传统P ID控制方法,模糊变结构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07年08期)
郑雪梅,冯勇,王宇野,李洪伟[6](2004)在《一种带有解耦干扰补偿器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带有解耦干扰补偿器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通过设计解耦干扰补偿器将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控制项和系统的不确定项分别控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变速趋近律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并分别对调节和跟踪系统进行讨论.实现了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控制项和不确定项的解耦鲁棒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唐超颖,沈春林[7](2003)在《基于四元数的航天器解耦模糊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四元数设计变结构控制 (VSC)的滑动平面 ,通过适当选择滑动平面的参数矩阵实现控制系统的解耦。在变结构控制系统中引入模糊控制 ,以切换函数的绝对值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 ,设计合适的模糊规则 ,通过模糊推理和解模糊得到符号函数的参数矩阵 ,消除了变结构控制系统中的抖振现象 ,并能保持系统的鲁棒性。控制系统结构简单 ,模糊控制器运算量小。仿真实例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03年01期)
邵春江,冯勇,司铁明[8](2002)在《一类可解耦MIMO系统的模型跟随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线性多变量系统解耦理论与变结构控制的优点 ,采用鲁棒控制系统理论中的二自由度结构法的设计思想 ,提出了一种对于可解耦多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的模型跟随变结构控制方法 .对于一类满足解耦条件的多输入多输出跟踪系统 ,分两步进行设计 .首先对被控对象标称模型进行解耦和稳定化极点配置 ,将得到的控制表达式作为最终控制律的第一部分 ;其次 ,以前一部分设计构成的闭环系统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建立模型跟随偏差系统 ,并求出变结构控制律 ,作为最终控制律的第二部分 .从而使被控系统在存在内部模型参数摄动和外部干扰的情况下 ,仍然具有优良的动态性能 .利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所设计的模型跟随偏差系统是稳定的 .最后 ,通过仿真实例 ,表明了所提出的方法是正确的 .(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5期)
邹文逊,刘永清,冯昭枢[9](1996)在《广义解耦电机系统的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感应电机系统的变结构(滑模)控制问题,分析了用广义系统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感应电机系统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并给出了感应电机解耦系统的控制方案。仿真例子表明,所得的闭环系统对电机运行参数的变化和负载干扰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并能快速收敛。(本文来源于《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期刊1996-09-01)
毛宗源,邱焕耀[10](1994)在《感应电动机解耦变结构控制系统抖振抑制和消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交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解耦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基础上[1],对其中滑模变结构带来抖振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系统抖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抖振抑制和消除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选择了最适合本系统的小区间PI控制法.文中还给出了仿真曲线和分析.(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解耦变结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运动控制强非线性、强耦合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一种解耦的控制结构,并设计各子系统控制器.首先,将运动控制系统分解为速度、横摆角速度两个独立子系统,克服传统差速控制存在的强耦合.其次,采用积分滑模控制方法,引入非线性积分滑模面,设计了能有效克服路面不确定扰动、消除积分饱和的速度控制器,实现车速的无超调、无静差的跟踪;考虑驱动电机饱和约束,结合模糊自适应与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能够适应转向阻力非线性变化的横摆角速度控制器,提高车辆转向运动控制的抗扰能力、降低控制量抖振.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实现多种工况下车辆快速、准确的直线、转向运动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解耦变结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瑜瑜,刘少军,王曙霞.逆系统解耦附加变结构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7
[2].曾庆含,马晓军,袁东,刘春光.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运动解耦与变结构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5
[3].张西勇,李宗吉,王树宗.基于变结构控制的反鱼雷鱼雷姿态解耦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2
[4].刘羡飞,孙玉坤,王德明,张亮.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径向位移解耦及变结构控制[J].农业机械学报.2007
[5].刘玉玺,周军,周凤岐.基于解耦的导弹模糊变结构控制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
[6].郑雪梅,冯勇,王宇野,李洪伟.一种带有解耦干扰补偿器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4
[7].唐超颖,沈春林.基于四元数的航天器解耦模糊变结构控制[J].上海航天.2003
[8].邵春江,冯勇,司铁明.一类可解耦MIMO系统的模型跟随变结构控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
[9].邹文逊,刘永清,冯昭枢.广义解耦电机系统的变结构控制[C].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1996
[10].毛宗源,邱焕耀.感应电动机解耦变结构控制系统抖振抑制和消除的研究[J].自动化学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