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百合论文_任明波,杨毅,刘杰,刘春雷,刘燕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川百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南川,百合,组织,鳞茎,生境,花丝,培养基。

川百合论文文献综述

任明波,杨毅,刘杰,刘春雷,刘燕琴[1](2019)在《南川百合资源现状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发现,近年南川百合资源呈明显下降趋势,评估为易危(VU)等级.以鳞茎为外植体进行芽的诱导、增殖培养,筛选出培养配方:MS+6-BA 1.4 mg/L+NAA 0.2 mg/L+白糖30 g/L+琼脂7.0 g/L, pH=5.8;壮苗、生根培养基:MS+NAA 0.3 mg/L+香蕉泥15 g/L+活性炭0.1%+白糖40 g/L, pH=5.8;可以实现南川百合快繁和资源保护.(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丁瑞华,李红梅,赵玉倩,贾桂霞[2](2016)在《南川百合种子萌发及试管鳞茎的培育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川百合为中国特有植物,本研究对组培条件下种子萌发和试管鳞茎增大的影响因素、以及光照和多效唑对移栽后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川百合种子萌发与温度、剥种皮处理、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含量等因素相关,南川百合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5~20℃;剥种皮处理的种子具有最高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90.48%、42.86%;使用1/2MS培养基的种子在第9天开始萌发,并且具有较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②试管鳞茎的增大与蔗糖浓度及活性炭含量相关,蔗糖浓度为60g/L以及活性炭含量为1.00g/L的培养基能够显着加快试管鳞茎的增大。③施用0.5mg/L的多效唑能够促进南川百合幼苗叶片数量增加,提高其移栽成活率;长日照对于南川百合的幼苗生长没有影响。该研究对南川百合的繁殖和引种驯化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期刊2016-07-19)

赵玉倩,丁瑞华,李玉帆,刘正权,贾桂霞[3](2016)在《中国特有植物南川百合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川百合(Lilium rosthornii Diels)是我国特有的野生百合种,可以作为抗逆育种的亲本,但是目前数量急剧减少。对重庆南川和湖南怀化的南川百合群体的生境及表型性状进行调查,测量形态学指标并计算其变异系数。从73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对引物,对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6对引物在两个群体中共扩增了15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1条;根据Popgene计算可得,南川百合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其群体平均水平为PPF=67.44%,N_e=1.684 5,I=0.544 9,H_(pop)=0.3507,物种水平为PPF=73.33%,N_e=1.730 2,I=0.612 1,H_(pop)=0.390 8;其中重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湖南群体。两个群体之间的基因流为2.174 5,存在着基因交流;群体间遗传变异占10.31%,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89.60%。作者对南川百合野生群体进行调研并对其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分析其濒危的原因,从而有利于南川百合保护、引种和育种方针的制定。(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6年03期)

苏菁华[4](2014)在《渥丹与川百合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渥丹(Lilium concolor)和川百合(Lilium davidii)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球根花卉,是我国原产野生百合种。本试验用渥丹组培苗的鳞片和叶片、川百合球茎的鳞片作为外植体,各自接种在不同处理的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分别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对两种百合的愈伤组织分化或不定芽诱导、小鳞茎增殖膨大、生根培养等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组培快繁体系。渥丹组培快繁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愈伤组织诱导:渥丹组培苗的鳞片是最合适的外植体,愈伤诱导率较高且生长良好。诱导小鳞片愈伤组织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 (1.0mg/L),诱导率高达85.33%且愈伤组织生长良好。(2)愈伤组织的分化及小鳞茎再生:愈伤组织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0.5mg/L),分化率为66.04%,平均不定芽个数为5.38,且多数芽基部膨大形成小鳞茎。(3)小鳞茎膨大培养:影响小鳞茎膨大效果最佳的配方为MS+6-BA(1.0mg/L)+NAA(0.5mg/L),小鳞茎均重0.25g,增重系数为11.2。(4)生根培养:单因素影响下,1/2MS.70g/L蔗糖、0.3g/L活性炭对鳞茎生根影响最好,平均生根数分别为3.10,2.83和3.87。但蔗糖浓度对生根的影响差异不显着,考虑到投入成本与生根效果,蔗糖的浓度30/L为最佳选择,平均生根数为2.63。川百合组培快繁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初代培养:川百合球茎鳞片作为外植体,消毒效果最佳的消毒方案为酒精消毒90s,0.15%升汞消毒12min,其污染率仅为9.72%,坏死率为16.67%;外层鳞片分化能力最强,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为73.67%;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TDZ(0.2mg/L),诱导率高达86.00%,且平均出芽数表现良好,为4.3。(2)小鳞茎诱导和增殖培养:小鳞茎诱导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0.5mg/L),小鳞茎增殖系数高达3.93。(3)生根培养:川百合最佳的生根培养方案为MS+IBA(0.2mg/L),平均生根数为10.13,且鳞茎粗壮,根健壮粗长。(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赵静,帅明蓉,赵玉飞,李先源,李名扬[5](2012)在《南川百合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加快南川百合的繁殖速度,对南川百合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南川百合外植体的诱导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鳞片,花丝,子房,茎段,叶片.用鳞片作为外植体时,下部的诱导率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差.鳞片诱导丛生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5mg/L;用花丝和子房作为外植体时,诱导丛生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5mg/L;用再生苗的叶片作为外植体时,诱导丛生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用再生苗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时,诱导丛生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1.0mg/L.用于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0.05mg/L.无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生根率可达到86.7%,移栽后成活率很高.(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赵静[6](2012)在《南川百合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加快南川百合的繁殖速度,缩短其生育周期,从而保存南川百合优良的种质和性状,保护百合科生物多样性,本试验以南川百合(Lilium rosthornii Diels)的鳞片、叶片、茎段、花器官、不定芽叶片和再生小鳞茎的鳞片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不同浓度及组合的6-BA、NAA的培养基中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研究了影响南川百合组培快繁的主要因子,重点探索了南川百合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材料、培养基种类和培养方法,以期获得南川百合组织培养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以南川百合的鳞片、叶片、茎段、花器官、不定芽叶片和再生小鳞茎的鳞片作为外植体,结果表明:鳞片、叶片和茎段的污染率较高,出愈率低;花器官的子房和花托分生能力强,诱导分化率高,出芽数量多,诱导效果花托好于子房,花器官其它部位死亡率较高;不定芽的叶片和再生小鳞茎的鳞片没有被污染,数量多,基数较大,增殖速度快。因此花托、不定芽叶片和再生小鳞茎的鳞片为南川百合的最佳组织培养外植体。2.初代培养中,以实生苗鳞片为外植体,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5mg/L(培养基中附加白砂糖30g/L,琼脂7g/L,下同)此时分化率为82.33%,分化系数为3.33;以实生苗茎段为外植体,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1.0mg/L,此时分化率为58.67%,分化系数为3.19;以花托为外植体,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2mg/L,此时分化率为93.33%,分化系数为3.4;以再生苗叶片为外植体,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5mg/L,此时分化率为54.33%,芽分化系数为2.9;以再生小鳞茎的鳞片为外植体,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5mg/L,此时分化率为100.00%,芽分化系数2.5。3.在增殖培养阶段,细胞分裂素对增殖系数作用明显,生长素对叶片的生长与分化有重要影响。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05mg/L,此时的增殖系数达到3.1,产生的愈伤组织比较多,且继续分化出不定芽的潜力大,形成的不定芽苗高均匀,球茎膨大也显着。4.低浓度的无机盐离子有利于南川百合的生根,本试验选用1/2MS培养基。NAA对南川百合生根的诱导效果要比IAA好,其应用的最佳浓度为0.5mg/L;最适宜南川百合生根的糖浓度为40g/L;对南川百合生根最佳的活性炭浓度为1.0g/L;10.0mg/L的多效唑可起到矮化壮苗的作用,生根率为86.67%,平均根数5.2,此时根系发达,叶片浓绿肥厚,为下一步不定芽移栽成活打下了基础。综合考虑影响生根的各项因素,得到南川百合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5mg/L+10.0mg/LPP333+40g/L糖。5.培养基中糖浓度对南川百合球茎的膨大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30-80g/L的糖浓度对小鳞茎的膨大有较好的作用,在此范围内小鳞茎的直径、重量会随着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培养基中糖浓度(超过80g/L)较高时,得到的瓶苗生长状况不良,所以,80g/L糖浓度更有利于南川百合鳞茎的膨大。(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5-02)

吴刚,虞泓,梁淑云,杨逢春,李永谊[7](2009)在《云南川百合DALP遗传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ALP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川百合居群进行DNA指纹检测,结果筛选出5个引物组合,扩增后共产生192条DNA基因片段,其中178条谱带具有遗传多态性,占92.71%;10个居群的总等位基因数(Na)为1.9271、平均为1.0823,总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430、平均1.0533,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673、平均0.0303,总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105、平均为0.0447,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8874,即遗传变异有88.74%发生在居群间、有11.26%发生在居群内,表明川百合居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此外,昆明市西山的川百合野生居群(DC)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栽培居群,这与川百合栽培品种长期人工驯化有直接关系。同时野生居群受到人为活动干扰严重。研究结果表明,DALP分析可为川百合遗传育种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7期)

王瑞波[8](2009)在《中国特有植物南川百合(Lilium rosthornii Diels)保护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的对象——南川百合(Lilium rosthornii Diels)及其对照种——泸定百合(Liliumsargentiae Wilson)属于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 L.)多年生草本植物,均为中国特有植物,其药用和园艺观赏价值极高。南川百合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北和贵州,主要生于山沟或溪边;泸定百合分布于四川、重庆、云南等地,主要生于山坡草丛或灌丛中。南川百合的分布区日益缩小,个体数量日渐稀少,已处于濒危状态。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特有植物南川百合与其对照种泸定百合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开花物候、花部综合特征、繁育系统、传粉生态学特征、种子萌发特性,以及水分胁迫、施肥与遮荫条件下的表型可塑性响应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了南川百合在种群生态学、繁殖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等方面的生态对策及日渐稀少的原因。结果表明:1.采用分形理论与方差均值比率及几种聚集度指标对南川百合与泸定百合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果:南川百合种群均为集群分布,而泸定百合种群大体为集群分布,但趋向于随机或均匀分布;南川百合与泸定百合种群的分形维数均较小(远离2),说明其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都不大,体现其在群落中的劣势伴生地位,这样的地位使其易受群落中优势种的排挤;在2006年,南川百合种群的平均计盒维数(0.8100)比泸定百合种群(0.9435)小14.15%,平均关联维数(1.0867)比泸定百合(1.3297)小约18.27%,而其平均信息维数(0.3710)却比泸定百合种群(0.1852)大100.32%,这些意味着南川百合种群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比泸定百合弱,但其种群格局强度要比泸定百合大得多:在高温干旱的2006年,两种百合的平均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及关联维数与2005年相比都有所减少,但南川百合种群平均计盒维数的减少比例(13.00%)约为泸定百合(9.04%)的1.44倍,平均信息维数的减少比例(22.71%)约为泸定百合(3.43%)的6.63倍,平均关联维数的减少比例(5.71%)约为泸定百合减少比例(0.23%)的24.83倍,这些数据表明,高温干旱天气对这两种百合的生长均有影响,泸定百合的抗热抗旱能力要高于南川百合,南川百合更易受高温干旱天气的伤害。此外,人为干扰也是影响南川百合种群大小不可忽视的因素。与泸定百合相比,南川百合是一个比较脆弱的物种,更容易导致濒危。2.通过南川百合的自然种群的开花物候、花部综合特征、繁育系统及传粉生态学特征等方面进行观察与分析可知:①南川百合开花时间为7~9月,单花花期一般为4~6d;个体开花持续时间6~26d,种群花期历时30d左右;自然种群开花进程为渐进式单峰曲线,属于“集中开花模式”,考虑到南川百合单个植株花少(花少数单生,多数2~9朵),因此这种开花模式有利其生殖成功。②南川百合开花过程柱头与花药的距离一般很近(甚至靠在一起),也有离得较远的,柱头的可授性先于花药散粉;其杂交指数为3或4,花粉-胚珠比约为2000~3880,结合人工套袋和授粉实验可以确定该种的繁育系统属于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而其对照种泸定百合的杂交指数等于4,花粉-胚珠比约为2400~4000,因此,南川百合的远交程度要低于泸定百合,而近交程度要高于泸定百合,这可能是其环境的选择压力及本身演化的结果,而自交则降低了其生殖失败的风险,但会降低后代的适应力;因其自身花粉很易落在自身柱头上,故花粉竞争可能是导致该种日渐稀少的主要的生殖生物学原因。③南川百合的传粉昆虫以大型的鳞翅目蝶类昆虫为主,常见的访花者有:碧凤蝶(Papilio bianor(Cramer))、玉带凤蝶指名亚种(Papilio polytes polytes Linnaeus)、美凤蝶大陆亚种(Papiliomemnon agenor Linnaeus)、檗黄粉蝶海南亚种(Eurema blanda hylama Corbet)、菜粉蝶东方亚种(Pieris rapae orientalis Oberthiir)等;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与花蜜分泌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这有利于其生殖成功,但传粉昆虫种类较少,体型较大,这不利于其生殖成功。3.通过对南川百合与其对照种泸定百合的种子萌发实验研究得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光照能延长南川百合与泸定百合种子萌发的开始时间,缩短种子萌发达到高峰与完全所需的时间,而避光则相反;光照下,南川百合种群种子的平均萌发率比泸定百合约低18.60%,虽在避光下比泸定百合高出4.66%,但比其在光照下低,这说明光照有利于这两种百合种子的萌发,而避光对泸定百合种子萌发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对南川百合种子萌发也有一定影响,这些事实意味着南川百合比泸定百合耐荫的特点也反映在种子萌发上;南川百合与泸定百合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0℃,较为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其中泸定百合种子适宜萌发温度范围比南川百合宽,这说明泸定百合适应环境的能力比南川百合强;南川百合种子萌发在最佳光温组合(20℃24 h光照)时的萌发率(58.47%)比泸定百合种子在最佳光温组合时(15℃24 h光照)(99.17%)明显地低,这可能是南川百合日渐稀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4.通过水分胁迫实验得知:①南川百合重度胁迫植株的叶面积在处理后期增加,叶片变薄,表现出不抗水分胁迫的特性;而泸定百合则相反,表现出抗水分胁迫的特性,且其茎与叶特征表现出比南川百合更高的表型可塑性。②在两个重要的光合作用适应性指标中,南川百合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率在处理后期,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率在多数时段均随胁迫加重而下降,且变化幅度较大,表现出不抗水分胁迫的特性;在泸定百合却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变化幅度小,表现出抗水分胁迫的特性。③南川百合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塑性比泸定百合小,且其POD活性在处理后期仍维持很高水平使之走向衰老,表现出较低的抵抗水分胁迫的能力。因此,与泸定百合相比,南川百合抵抗水分胁迫的能力较低。5.通过施肥与遮荫实验得知:①在不施肥或施肥条件下,南川百合的株高、冠幅、叶长、叶宽、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在重度遮荫中最高,其叶厚度最小,而泸定百合只有冠幅、叶长、叶面积在重度遮荫中最高,叶厚度在处理后期才最小;在相同程度的光照下,南川百合的多数形态指标表现为施肥高于不施肥,而泸定百合只有株高、叶宽、叶厚等表现为施肥高于不施肥;并且南川百合的形态表型可塑性比泸定百合高。②在两个重要的光合作用适应性指标中,南川百合与泸定百合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率以及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率在不施肥或施肥条件下均在重度遮荫中表现出较低水平,但南川百合的可塑性高于泸定百合;南川百合与泸定百合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率在同样光照下均在施肥条件中表现出较低水平,而南川百合叶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率在重度遮荫中下降,在泸定百合为上升,且在南川百合中以上两种指标的可塑性以及光合色素含量可塑性均高于泸定百合。③在不施肥条件下,南川百合叶过氧化氢酶(CAT)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随遮荫程度加重而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仅在处理后期最高,而泸定百合CAT活性呈动态式消长变化,SOD活性随遮荫程度加重而下降,POD活性重度遮荫中在处理后期最高;施肥条件下,南川百合叶CAT活性、SOD活性与POD活性均在遮荫时较高,而泸定百合叶CAT活性在重度遮荫中最高,SOD活性是不遮荫中最高,POD活性是遮荫中最高;在同样光照下,南川百合叶POD活性虽在施肥中较低,但其CAT活性和SOD活性在施肥中最高,而施肥对泸定百合叶CAT活性、SOD活性与POD活性存在抑制现象;且在施肥与遮荫中有南川百合保护酶活性比泸定百合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因此,南川百合比泸定百合更喜肥、耐荫,贫瘠的土壤与强光照环境对其生存不利。6.从研究结果看,南川百合日渐稀少的主要原因有:①过度采挖使种群难以在短期内恢复。②传粉昆虫种类少、体型大和花粉竞争导致种群内植株间近交频繁而结籽率低,影响生殖成功。③光照和温度是影响南川百合种子萌发的关键环境因子。温度的过高或过低直接导致自然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率很低,更新居群的实生苗少。④种群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弱,抗热抗旱能力不强。⑤南川百合不耐水分胁迫,也不耐瘠薄等,故其对生境的要求较严,适宜生长在比较湿润、肥沃、土层深厚的生境中。由此,可采取以下两个保护策略:第一、就地保护策略。在南川百合的主要分布地选择遗传多样性高、生境适宜、面积较大的种群建立自然保护小区进行就地保护,以抑制种群的减小,恢复该物种的种群数量,维持种群间一定的基因流水平,使该物种的许多小而分散的种群互相联系,以使该物种能够有足够大的群体来对抗环境的压力;同时,在保护其生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其传粉昆虫。第二、迁地保护策略。可以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将部分南川百合鳞茎或幼苗移植到比较湿润、肥沃、土层深厚的适宜生境中,通过人工更新的方法来保护和恢复这一日渐稀少的物种。(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5-01)

杨靖,董伟,张洪平[9](2008)在《川百合花丝组织培养再生植株》一文中研究指出川百合花丝在1/2MS大量元素+2,4-D1mg/L+KT 1mg/L培养基上暗培养5周后,得到淡黄色愈伤组织。将川百合花丝愈伤组织转到N6+2,4-D 0.5mg/L+KT 0.5mg/L培养基上,培养5周。然后转入1/2MS+BA2mg/L+NAA0.1 mg/L分化培养基上,光照培养4周后,即分化出绿色芽丛。(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2008年会暨球根花卉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10-01)

王元忠,沙本才[10](2008)在《南川百合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川百合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并初步建立其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南川百合鳞片适宜诱导芽和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NAA0.01mg/L+6-BA2.0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活性炭1g/L。培养基均添加0.8%琼脂和4%蔗糖。(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植物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川百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川百合为中国特有植物,本研究对组培条件下种子萌发和试管鳞茎增大的影响因素、以及光照和多效唑对移栽后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川百合种子萌发与温度、剥种皮处理、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含量等因素相关,南川百合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5~20℃;剥种皮处理的种子具有最高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90.48%、42.86%;使用1/2MS培养基的种子在第9天开始萌发,并且具有较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②试管鳞茎的增大与蔗糖浓度及活性炭含量相关,蔗糖浓度为60g/L以及活性炭含量为1.00g/L的培养基能够显着加快试管鳞茎的增大。③施用0.5mg/L的多效唑能够促进南川百合幼苗叶片数量增加,提高其移栽成活率;长日照对于南川百合的幼苗生长没有影响。该研究对南川百合的繁殖和引种驯化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川百合论文参考文献

[1].任明波,杨毅,刘杰,刘春雷,刘燕琴.南川百合资源现状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丁瑞华,李红梅,赵玉倩,贾桂霞.南川百合种子萌发及试管鳞茎的培育初探[C].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2016

[3].赵玉倩,丁瑞华,李玉帆,刘正权,贾桂霞.中国特有植物南川百合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16

[4].苏菁华.渥丹与川百合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

[5].赵静,帅明蓉,赵玉飞,李先源,李名扬.南川百合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体系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6].赵静.南川百合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2

[7].吴刚,虞泓,梁淑云,杨逢春,李永谊.云南川百合DALP遗传变异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

[8].王瑞波.中国特有植物南川百合(LiliumrosthorniiDiels)保护生物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9].杨靖,董伟,张洪平.川百合花丝组织培养再生植株[C].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2008年会暨球根花卉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8

[10].王元忠,沙本才.南川百合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简报)[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8

论文知识图

川百合川百合微丝骨架在川百合花粉原生质体的...百合属4种植物的中期染色体形态及核型A...2 川百合花粉管质膜利用两相法纯...苯胂化氧(PAO)和gen iste in对川百合

标签:;  ;  ;  ;  ;  ;  ;  

川百合论文_任明波,杨毅,刘杰,刘春雷,刘燕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