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野生稻论文_韦宇,李孝琼,陈颖,刘开强,郭嗣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粒野生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粒,水稻,细胞质,性状,雄性,自交系,子粒。

小粒野生稻论文文献综述

韦宇,李孝琼,陈颖,刘开强,郭嗣斌[1](2019)在《小粒野生稻渗入系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QTL分析及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杂交水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对来源于小粒野生稻基因渗入系的抗病材料桂恢1561和感病材料桂1025的重组自交系株系进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并利用QTLNetwork-2.2软件对重组自交系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从210份重组自交系株系中鉴定获得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及中抗的株系材料共计31份,其中,配合力较高的株系有7份;定位到4个抗性QTL(qSRBSDV3、qSRBSDV4、qSRBSDV7和qSRBSDV12),qSRBSDV3位于第3染色体RM5548~RM85区间,qSRBSDV4位于第4染色体RM3471~RM518区间,qSRBSDV7位于第7染色体RM5508~RM1135区间,qSRBSDV12位于第12染色体RM7102~RM1261区间,其中qSRBSDV4为主效抗性位点。(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郭嗣斌,韦宇,李孝琼,高国庆,邓国富[2](2016)在《小粒野生稻优异基因的挖掘与利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小粒野生稻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含有大量的优异基因,是进行栽培稻遗传改良和基因组研究的宝贵资源。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利用小粒野生稻种质取得的系列进展,主要包括:小粒野生稻优异性状的鉴定和遗传群体的构建,小粒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定位、克隆与育种利用,还对小粒野生稻优异基因利用的困难和应对策略进行了讨论。这些结果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小粒野生稻的有利基因。(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韦宇,李孝琼,黄克宁,陈颖,高国庆[3](2015)在《小粒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导入系群体检测来自小粒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的有利QTL,为水稻超高产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小粒野生稻与栽培稻IR24构建的高代回交导入系,通过早、晚两季的重复试验,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进行每株穗数(PNR)、单穗长(PLH)、千粒重(TGW)、每穗实粒数(FGP)、每穗总粒数(SPP)、单株重(YGP)等6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检测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早、晚两季分别检测到20和17个与产量相关的QTL,其中,控制每株穗数、单穗长、千粒重、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单株重的QTL分别有3、6、6、4、3和5个。两季均检测到的QTL有10个,分别为单穗长QTL q PLH-2、q PLH-5,千粒重QTL q TGW1.1、q TGW3、q TGW9、q TGW12,每穗总粒数QTL q SPP-1,单株重QTL q YGP-1.2、q YGP-3、q YGP-12,其平均表型贡献率分别为7.38%、10.01%、8.51%、14.66%、10.23%、17.00%、6.80%、7.69%、20.35%和16.23%。【结论】两季共检测到13个来自小粒野生稻的有利QTL,其中q PLH-2、q TGW-1.1、q TGW-9、q TGW-12、q SPP-1、q YGP-12等6个QTL在两季试验中均稳定表达,推测其可能在超高产育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郑卓,孙惠敏,王安萍,胡雪华,柳正葳[4](2015)在《小粒野生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创建及其恢保关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野1A是由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 Presl.)中天然不育株与Y58S/内香B杂种后代优秀单株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由于该雄性不育细胞质来自小粒野生稻,称为XY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恢保关系鉴定结果表明,XY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野败型(WA)、印尼水田谷型(ID)、K型和红莲型(H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保关系不同,WA型、ID型、K型和HL型的保持系和恢复系中部分可以作为XY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的保持系,部分可以作为XY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的恢复系。XY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突破了WA型、ID型、K型和HL型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恢保关系,扩大了保持系育种范围,可以用品质优良的栽培品种培育出高标准优质米不育系。由此可见,XY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不仅丰富了杂交稻细胞质遗传多样性,而且为培育高标准优质米不育系、进而实质性提高杂交稻稻米品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育种途径。(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刘开强,韦宇,李孝琼,邓国富,高国庆[5](2014)在《小粒野生稻导入系子粒大小和形状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AB-QTL分析法,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于2009~2010年分别在武昌和南宁对一套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导入系的子粒大小、粒长、粒宽与子粒长宽比进行QTL定位。2009年检测到18个QTLs,其中千粒重、粒长、粒宽和子粒长宽比分别检测到6、4、5和3个QTLs,单个QTL可解释表型贡献率的5.18%~21.33%;2010年检测到12个QTLs,其中千粒重、粒长、粒宽和子粒长宽比分别检测到6、2、2和2个QTLs,单个QTL可解释表型贡献率的6.68%~16.55%。两年均检测到的QTLs共有10个,其中4个新鉴定的QTLs的表型贡献率较大,分别为qTGW-9.2、qTGW-12、qGL-9和qGW-12,其增效基因均来自于小粒野生稻。这些携带有利QTL的小粒野生稻导入系是进行水稻(Oryza sativa)产量和品质改良的优良材料。(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6期)

郭嗣斌,刘开强,李孝琼,韦宇,邓国富[6](2014)在《小粒野生稻基因渗入系抗褐飞虱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小粒野生稻(Acc.No.101133)褐飞虱抗性QTL和连锁的分子标记,为水稻褐飞虱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育种材料。【方法】采用标准苗期集团法对一套小粒野生稻的基因渗入系进行褐飞虱抗虫鉴定,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小粒野生稻含有的褐飞虱抗性QTL。【结果】IR24的死苗率为92.2%,表现高感;小粒野生稻的死苗率为11.1%,表现高抗;131份基因渗入系的死苗率差异较大,变异范围为15.5%~91.1%,呈偏态型连续分布。鉴定获得3个褐飞虱抗性QTL,来自小粒野生稻的等位基因均能显着降低幼苗死亡率,联合贡献率为58.8%;qBph3位于第3染色体RM570~RM85区间,qBph4位于第4染色体RM335~RM518区间,qBph12位于第12染色体RM309~RM17区间,以qBph4的效应值最大,效果最稳定。与IR24相比,携带纯合等位基因qBph4的9个基因渗入系的幼苗平均死亡率极显着下降37.7%。【结论】从小粒野生稻基因渗入系中鉴定出3个褐飞虱抗性QTL位点;抗褐飞虱主效QTLqBph4的验证不仅提供了一个有用的QTL,还为水稻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一套褐飞虱抗性育种材料。(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刘小娇[7](2014)在《小粒野生稻SSR分子标记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稻属共包括24个种,10个染色体组,分为AA、BB、BBCC、CC、CCDD、EE、 FF、GG、HHJJ和HHKK。小粒野生稻(BBCC,4n=48)原产于亚洲,主要分布于菲律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抗稻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特性。开发小粒野生稻分子标记是为了探究BBCC基因组野生稻的起源和进化,及为挖掘BBCC基因组内优良基因提供方法工具。用MISA软件从小粒野生稻全基因组序列中查询SSRs,选择合适的SSR位点;用Primer3.0软件设计引物。选择600对引物进行通用性和特异性的研究,结果表明495对引物可以在预测范围内扩增出相应的清晰条带,339个标记扩增产物有多态性,占总引物的68.5%。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为2.5,取值范围在1-9之间;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33,取值范围在0-0.844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PIC)为0.290,取值范围在0-0.825之间。另外,495对引物中有12个标记只存在于BB基因组中,占总数的2.4%;173个标记只存在于CC基因组中,占总数的34.9%;299个标记同时存在于BB、CC、BBCC基因组中,占总数的60.4%;另外有11个标记在BB、CC基因组中都不存在,占总数的2.2%;另外有198个标记出现在AA基因组中,占总数的40.0%。本研究开发出小粒野生稻的SSR分子标记不仅可以用于栽培稻的分子辅助育种中,也可以了解不同基因组的系统进化关系及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郭嗣斌,韦宇,李孝琼,徐俊英,邓国富[8](2013)在《小粒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导入系群体检测来自于小粒野生稻的产量相关性状的有利QTL,为水稻的超高产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利用小粒野生稻与栽培稻IR24构建的高代回交导入系群体,通过在南宁早晚两季的重复试验,应用软件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进行了6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检测及遗传效应分析。在早晚两季分别检测到了20和17个与产量相关的QTL。3个控制每株穗数的QTL分别位于第4、8、11号染色体,在旱季和晚季分别能解释总共20.4%和l5.7%的表型变异;6个控制单穗长的QTL被定位,其中,第3号染色体上有2个,第1、4、5、11号染色体上分别有l个,在早季和晚季分别能解释总共28.79%和45.22%的表型变异,两季都检测到的QTL有2个;6个控制千粒重QTL分别位于第1、3、7、9、12号染色体,其中,第1号染色体上有2个,第3、7、9、12号染色体上各有1个,在早季和晚季分别能解释总共67.37%和49.27%的表型变异,两季都检测到的QTL有4个;4个控制每穗实粒数的QTL分别位于第2、3、6、10号染色体,在早季和晚季分别能解释总共16.02%和21.71%的表型变异;3个控制每穗总粒数的QTL分别位于第1、2、7号染色体,在早季和晚季分别能解释总共13.17%和24.17%的表型变异,两季都检测到的QTL有1个;5个控制单株重的QTL分别位于第1、3、10、12号染色体,其中第1号染色体上有2个,第3、10、12号染色体上各有1个,在早季和晚季分别能解释总共55.74%和53.93%的表型变异,两季都检测到的QTL有3个。其中增效基因来自于小粒野生稻的有利QTL有13个,这些单个QTL对群体性状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5.98%~18.15%。针对6个产量相关性状两季共检测到27个QTL,增效基因来自于小粒野生稻的QTL有13个,其中qPLH-2、qTGW-1.1、qTGW-9、qTGW-12、qSPP-1、qYGP-12等6个QTL在两季试验中都稳定表达,因此它们可能在利用小粒野生稻有利基因进行水稻的超高产育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2013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3-10-08)

范锡麟[9](2013)在《小粒野生稻OmSKP1的点突变蛋白表达纯化与体外互作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广泛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如激素信号转导、胚胎发育、光信号调节、开花、干旱、自交不亲和性以及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和免疫反应等过程。SCF复合体是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中研究较深入的泛素连接酶,由SKP1、Cullinl和可变的F-box蛋白组成。SKP1作为连接F-box与Cullinl的adopter,可参与泛素连接酶介导的激素信号转导、防御反应及次生代谢调控等生命活动。实验以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和日本晴NPB为材料,研究OmSKP1基因可能存在的糖基化修饰,现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 SKPl同源基因OmSKP1(Oryza Minuta SKP1),编码一个16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OmSKP1蛋白与玉米、大麦、高粱、小麦和山羊草SKP1同源性分别达到86%、84%、82%、84%和81%;并在89-167位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SKP1同源蛋白高度保守,并发现OmSKP1中存在两个保守的TPEE (TPEE1, TPEE2)基序,可能与糖基化修饰有关分析。2.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拟南芥ASK1(Arabidopsis thaliana SKP1)、水稻NPB和番茄中检测到的SKP1同源蛋白条带的大小都比理论值偏大。暗示其可能存在翻译后修饰。实验构建了特异性的TPEE基序点突变P137A (TPEE1), P152A (TPEE2),及其双突变P137A P152A (TPEE1, TPEE2),并获得了不含GST标签的目的蛋白OmSKP1。高碘酸-Schiff试剂染色表明,在E.coli体内可能不存在与OmSKP1糖基化修饰相关的酶系统。此外,构建了OmSKP1超表达和RNAi干扰载体,有关转化工作正在进行中。3.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OmSKP1在水稻叶片和花中均有表达,且在花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叶片。洋葱表皮细胞的荧光互补实验初步表明,OmSKP1和OsCOIl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能相互作用形成黄色荧光细胞核。(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郭嗣斌,韦宇,李孝琼,黄所生,刘开强[10](2012)在《小粒野生稻导入系对稻飞虱的抗性鉴定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稻飞虱是水稻生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野生稻拥有丰富的抗虫基因资源,导入系是鉴定和利用野生稻有利基因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371份小粒野生稻导入系进行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接虫鉴定,分别筛选出了11份抗、72份中抗褐飞虱的材料和7份抗、45份中抗白背飞虱的材料,其中有5份材料兼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这是从小粒野生稻中鉴定出抗白背飞虱材料的首次报道。通过对2份抗性导入系材料与感虫亲本杂交构建的F1和F2群体的抗虫鉴定和分析表明:K41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受2对显性抗虫基因通过互补作用所控制;P114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都是由1对主效的隐性基因控制。这些结果必将有利于小粒野生稻抗稻飞虱的基因定位和育种利用。(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小粒野生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粒野生稻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含有大量的优异基因,是进行栽培稻遗传改良和基因组研究的宝贵资源。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利用小粒野生稻种质取得的系列进展,主要包括:小粒野生稻优异性状的鉴定和遗传群体的构建,小粒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定位、克隆与育种利用,还对小粒野生稻优异基因利用的困难和应对策略进行了讨论。这些结果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小粒野生稻的有利基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粒野生稻论文参考文献

[1].韦宇,李孝琼,陈颖,刘开强,郭嗣斌.小粒野生稻渗入系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QTL分析及利用[J].贵州农业科学.2019

[2].郭嗣斌,韦宇,李孝琼,高国庆,邓国富.小粒野生稻优异基因的挖掘与利用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6

[3].韦宇,李孝琼,黄克宁,陈颖,高国庆.小粒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J].南方农业学报.2015

[4].郑卓,孙惠敏,王安萍,胡雪华,柳正葳.小粒野生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创建及其恢保关系鉴定[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刘开强,韦宇,李孝琼,邓国富,高国庆.小粒野生稻导入系子粒大小和形状的QTL定位[J].湖北农业科学.2014

[6].郭嗣斌,刘开强,李孝琼,韦宇,邓国富.小粒野生稻基因渗入系抗褐飞虱QTL定位[J].南方农业学报.2014

[7].刘小娇.小粒野生稻SSR分子标记的开发[D].山西农业大学.2014

[8].郭嗣斌,韦宇,李孝琼,徐俊英,邓国富.小粒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C].2013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2013

[9].范锡麟.小粒野生稻OmSKP1的点突变蛋白表达纯化与体外互作的初步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3

[10].郭嗣斌,韦宇,李孝琼,黄所生,刘开强.小粒野生稻导入系对稻飞虱的抗性鉴定与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2

论文知识图

3.2利用oligo-chr9和45S...栽培稻与小粒野生稻的种间杂交...小粒野生稻基因组可转化文库插...1 IR24 和小粒野生稻的 BC一3:小粒野生稻、IR24、杂种F,和...一7小粒野生稻基因组文库平板共有...

标签:;  ;  ;  ;  ;  ;  ;  

小粒野生稻论文_韦宇,李孝琼,陈颖,刘开强,郭嗣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