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应尽快实现原煤向洁净燃料的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1](2021)在《燃用后选煤副产品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归趋及其效应》文中研究指明选煤是煤炭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通过选煤,原煤被加工成精煤,同时产生选煤副产品(煤矸石、煤泥和中煤)。选煤副产品是含有少量煤和许多杂质的复杂混合物,因其富集灰分、硫分和微量元素,热值低,被认为是劣质燃料。近年来,为处置日益增多的选煤副产品,同时也为缓解能源短缺问题,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被大力倡导,其中燃用选煤副产品发电是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二次环境污染长期以来被忽视,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十分有限。不同类型选煤副产品(煤矸石、煤泥和中煤)的品质(热值、灰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等)存在较大差异,为全面了解、同时也为横向比较分析不同类型选煤副产品燃用企业周边环境污染状况,本文选取六盘水某煤矸石电厂、萍乡某煤矸石电厂、济宁某煤泥电厂和大同某中煤电厂(涵盖不同类型的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这类代表性的选煤副产品燃用企业周边区域作为研究区,采集土壤和农作物样品,基于11种环境敏感微量元素(Be、Cd、Co、Cr、Cu、Mn、Ni、Pb、Sb、V和Zn)在土壤中含量、形态分布特征以及农作物各组织中分布规律,分析土壤样品中各微量元素间的关联特征以及农作物对元素的富集特征,揭示微量元素迁移转化特征,评估研究区周边土壤及农作物污染状况和健康风险,对比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以及不同类型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周边环境污染特征,总结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结论概括如下:(1)结合各研究区土壤样品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描述性统计结果,总量和形态分布特征,以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Ward法)结果,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对周边土壤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微量元素已在研究区土壤中不同程度累积。土壤微量元素Sace(酸可提取态)能反映人类活动尤其是近期污染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研究区土壤大部分元素的Sace随距离变化曲线规律大体符合高架点源排放污染物的地面浓度分布规律。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尾气排放及其干湿沉积,作为研究区土壤的稳定外源,使得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脱离原有的集群,形成新的集群,这些集群可以用选煤副产品中元素的不同赋存模式来解释。(2)结合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综合考量元素总量、形态和毒性)的评价结果可知,研究区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元素污染,污染程度依煤矸石电厂>煤泥电厂>中煤电厂递减。随着电厂用煤品质的提高,电厂微量元素排放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有效降低。此外,电厂的运行时间及污染物治理情况亦是影响电厂周边土壤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电厂污染物排放情况虽受其时代背景影响,差别较大,但随着我国政府对电厂排放管理的日趋严格,电厂污染物减排卓有成效。(3)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周边部分农作物样品可食用组织中部分元素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健康风险评估表明长期摄入这些农作物会给居民带来健康风险。农作物玉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中相同元素的生物有效组分,而不是它们的总含量。农作物不同组织对同一元素的积累能力不同,且同一农作物组织对不同元素的积累能力也有差别。(4)相较文献已报道的国内外燃煤电厂周边土壤环境污染状况,本文研究的六盘水和萍乡两个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微量元素污染程度处于相对高位,而大同某中煤电厂和济宁某煤泥电厂周边土壤环境污染程度一般。因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装机容量远小于一般燃煤电厂,其引发的环境污染尤其值得重视。(5)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农作物均呈现出污染态势,农作物自身的生理特性是影响其吸收微量元素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监管电厂这类大气污染型企业周边农业活动时,应有意识地规避那些富集吸收重金属类元素能力强的农作物,如叶菜类。(6)综合考虑元素总量、形态和毒性评价表现,Co、Cd、Mn、Pb和Sb是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环境中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几种元素,需要重点关注。(7)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是一把双刃剑,利用不当必然造成二次环境污染。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选煤副产品显然比追求经济利益更重要。针对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包括:建立选煤副产品标准化检验方法和分类指南;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制定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企业的污染物行业排放标准,实施总量控制;优化管理体系;建立全过程跟踪管理系统;制定鼓励选煤厂技术创新的政策。世界各国正积极尝试从选煤副产品这类劣质燃料中收获能源,然而,本论文显示不同类型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均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微量元素污染,其中煤矸石电厂尤为严重,对比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的装机容量,这值得引起重视。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存在诸多问题,其燃用需慎重。不建议不经预处理就直接燃用选煤副产品,需要通过更合适的技术来利用它们。
兰君[2](2019)在《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中国能源的基石,未来中国能源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不会改变。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传统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亟需探寻转型升级路径,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的同时,兼顾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建设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环境承载力不同,因此,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空间优化问题。《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将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相结合。本论文在探讨煤炭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典型国家煤炭转型升级案例的基础上,在分析中国煤炭产业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技术经济和生态效率两个维度建立评价模型,综合考虑煤炭产业经济性和环境兼容性的基础上,寻找出与各省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容量相匹配的煤炭产业,将传统煤炭、高效燃煤发电、煤制油气和现代煤化工在各省进行布局,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中国煤炭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发达国家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往往出现在工业化中后期。转型的方式主要是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除了主观性的限制煤炭消费量外,通过高效燃煤发电节约用煤,并发展煤化工等将产业链延长,从传统的燃料利用向燃料和原料并重的方式转变。(2)沿海省区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煤炭资源禀赋大省。(3)新兴煤炭产业中,煤制气和煤制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4成,与资本投入一同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4)短期内煤制油、煤制气产业增量无法实现对冲传统煤炭产业因产能过剩、能源结构调整等原因而导致的发展动能减弱,高效燃煤发电是短期内提升煤炭产业发展动能、加速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最有效补充。(5)未来全国各主要区域的煤炭产业布局可划分为三类:(1)重点发展类: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山东、河北、安徽、贵州;(2)逐步调整类:辽宁、湖南、浙江、河南、青海、宁夏、甘肃、黑龙江、四川、云南;(3)逐步退出类:广东、福建、江苏、湖北、海南、天津、上海、重庆、北京、广西、江西、吉林、浙江、西藏。(6)到2035年中国煤炭产业中煤化工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煤电需求基本维持现有规模,而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由于生态保护的压力和行业下行的变化需求不断下降,现代煤化工和其他行业需求则快速增长。
杜文广[3](2017)在《民用洁净焦炭制备和煤气组成调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用散煤燃烧释放的颗粒物(PM)、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雾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及危害,已成为公众及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民用散烧煤清洁化势在必行。煤焦化产业产能过剩、焦炉煤气潜力有效利用差,已导致许多企业闲置、效益下降。借助煤焦化产业制备民用洁净燃料就显现出其重要性。煤焦化产物焦炭着火点高、火焰长度短、续燃能力差、污染物排放量大,难于直接用于民用燃烧;焦炉煤气富氢少碳,无法经济高效合成化学品或富集甲烷。针对存在的问题,本课题提出以两步高效固硫及减氮脱硝、催化助燃、自主增碳、还原磁化耦合富集甲烷等为核心,进行民用洁净焦炭制备及煤气组成调制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本文主要选取山西、陕西和青海等地不同种类的煤,引入CaCO3、CaO、Fe3O4、钾长石等不同类型的多功能添加剂或复合添加剂,通过高温干馏(热解)制得民用洁净燃料。分别在高温反应炉、铁箱装置、工业化焦炉等不同规模装置上,考察了钙基类型及Ca/S摩尔比对高温干馏煤气组成及H2/CO摩尔比以及洁净焦炭固硫率的影响规律、Ca/S摩尔比对洁净焦炭高温燃烧固硫率的影响规律,并在实验室水平管式炉及不同民用燃具上考察与比较了民用洁净焦炭及其它煤基民用燃料燃烧污染物的排放特性。采用XRD、BET、XPS、TG-MS、TG-DSC和TPR等表征手段对研究样品物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GC和烟气分析仪分别对干馏煤气组成和燃烧烟气污染物进行检测,分析并探讨了煤高温干馏过程中煤气组成调制、洁净焦炭制备与应用中两步固硫减氮脱硝机理。同时采用课题组自制搅拌流态化气-固相反应装置,进行焦炉气低温磁化赤铁矿富集磁铁矿和甲烷的实验。这些已为民用洁净焦炭制备及煤气组成调制关键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碳酸盐类添加剂在高温干馏过程中分解成CO2与炽热C之间气化反应生成的CO,来调制煤气组成及H2/CO摩尔比;利用碳酸盐类在高温干馏过程中分解成的CaO与煤炭中硫高温分解成的一部分H2S和Fe S间反应生成的CaS来完成热解中固硫;利用洁净焦炭中存在的CaO与燃烧形成的SO2间反应生成的CaSO4,和洁净焦炭中存在的CaS氧化成的CaSO4两种方式来完成燃烧中高效固硫;利用焦炉气中H2和CO低温还原磁化赤铁矿富集磁铁矿和CH4,所有这些反应过程热力学是可行性的。(2)碳酸盐类添加剂的加入使煤炭高温干馏形成的热解煤气总量增加,特别是煤气组分CO及CO2量急剧增加,并随Ca/S摩尔比的增加煤气中H2/CO摩尔比显着下降。煤炭高温干馏的同时,CaCO3会分解生成CaO和CO2。CO2在干馏煤气中与炽热的C发生气化反应生成CO,导致高温干馏煤气总量和煤气组成中CO、CO2量增加。CaO的催化作用主要是提高煤干馏过程中挥发物的裂解以及焦炭结构的部分分解。碳酸盐类添加剂加入入炉煤的量的计算公式为:(3)引入多功能钙基复合添加剂的配合煤,经高温干馏后制备的洁净焦炭中,硫的形态主要为CaS和有机硫。钙基添加剂的类型和Ca/S摩尔比对制备的洁净焦炭中总硫含量和固硫率影响是不同的。复合添加剂中,钙基添加剂使制备的洁净焦炭中全硫含量增加。加入CaCO3添加剂制备的洁净焦炭具有较好的固硫率,并随着Ca/S摩尔比的增加,固硫率逐渐增加,最佳Ca/S摩尔比为2。钙基添加剂一方面促进了煤中有机硫高温分解为H2S,并以CaS形式被固定在焦炭中;另一方面使Fe S2热解形成的Fe S转化成CaS被固定在洁净焦炭中。复合添加剂中Fe3O4对煤中有机硫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复合添加剂中的Fe和Ca对焦中氮分解成挥发性氮具有催化作用。引入多功能钙基复合添加剂的配合煤在高温干馏过程中,具有合理固硫、减氮效果。(4)民用洁净焦炭具有良好的燃烧固硫效果。当Ca/S摩尔比为1.5时,其固硫率接近100%。燃烧温度对洁净焦炭固硫率的影响规律与固硫添加剂在燃烧过程中形成CaSO4产物热稳定性有关。当燃烧温度低于1050℃,洁净焦炭固硫率在99%以上。高温干馏处理降低了洁净焦炭燃烧污染物氯、汞及芳香烃类的含量。助燃剂的引入使洁净焦炭具有与其它传统煤基民用燃料相近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依据着火级别判断标准(着火温度600℃≥Ti>400℃时为易燃煤)和着火稳燃特性的指数判别民用洁净焦炭为易燃性且燃烧较好的煤基燃料。洁净焦炭的CRI在4858%之间,相比冶金焦炭具有较好的反应性。民用洁净焦炭高温燃烧过程中SO2、NOX、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浓度低。民用洁净焦炭高效固硫的原因是:一方面有机硫燃烧释放的SO2被焦炭中的活性CaO捕获后氧化成CaSO4;另一方面煤高温干馏过程焦炭中形成的CaS氧化成CaSO4。民用洁净焦炭有效降低NOX释放的途径是:将洁净焦炭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NOX被CO和C还原成N2,而洁净焦炭中Ca和Fe元素对上述过程具有显着催化作用。不同于传统燃煤固硫,洁净焦炭高温燃烧过程中具有高效固硫、脱硝效果。(5)广灵式赤铁矿中铁的主要物相为赤铁矿和褐铁矿,而和其矿物关系密切的为石英砂。经H2低温还原磁化作用,赤铁矿晶粒转变成磁铁矿晶粒,晶粒明显长大,且具有明显的变晶粒状聚集结构、壳层带状聚集结构。虽然磁铁矿晶粒中包裹着脉石杂质,但其嵌布粒度较大。铁品位28.63%的赤铁矿在450℃下,H2还原磁化30min后获得磁铁矿,在磁场强度为0.156T的条件下进行磁选,可获得铁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6.99%和61.93%的精矿粉。模拟焦炉气通过低温赤铁矿还原磁化后的形成的气体为富甲烷气,经过分离N2就可以得到甲烷浓度较高的合成天然气。(6)民用洁净焦炭工业化制备工艺成熟可靠,制备出的洁净焦炭产品质量稳定。民用洁净焦炭于2016年进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民用煤燃烧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指南(试行)》优质煤替换类型名单,进行推广。目前民用洁净焦炭工业化生产量达100万吨,主要替代民用散煤,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赵洪宇[4](2016)在《难选铁矿石促进富油煤热解及铁矿物回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关于低阶煤热解做了很多研究,但有些低阶煤热解焦油产率较低,从根本上讲,部分低阶煤并不适合采用热解工艺进行提质加工。在煤田地质学中,按煤的低温焦油产率级别可将煤(空气干燥基)分为三个等级,低温焦油产率≤7%的煤称为含油煤,低温焦油产率大于7%小于等于12%的煤称为富油煤,低温焦油产率>12%的煤称为高油煤。研究发现,我国西部部分煤低温焦油产率较高,属于典型的“富油煤”,但煤热解焦油中沸点高于360℃的重质组分含量较高,不仅使煤焦油的使用价值降低,且冷凝点较高、易于凝结的重质焦油很容易堵塞管路,影响热解系统的稳定运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热解技术的应用。因此,如何采取适当热解工艺把这部分焦油提取出来,并通过热解过程调控获得更高产量的煤焦油,且实现焦油轻质化,这无疑对富油煤热解技术的应用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为此,本文以我国西部四种富油煤作为热解实验原料,通过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固定床反应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GC-MS)以及磁选回收等实验装置系统研究了我国西部富油煤及其内在矿物质以及外加铁矿石对其热解特性影响及铁矿石磁选回收条件。论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基础性质分析表明,四种富油煤中挥发分平均产率大于39.73%,其中HM2R煤样具有高水分、高挥发分、高氧含量、低灰分的特点;四种煤样灰成分以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主;YLR煤样主要由植物的木质部和叶等组织经凝胶化作用转变而成,ZC3R显微组分主要为壳质组,且以大孢子体为主;四种煤样变质程度由低到高依次是HM2R<HM4R<YLR<ZC3R。(2)热重分析表明,四种煤样热解的主要失重区间集中在400℃600℃,最大失重速率集中在450℃470℃之间,HM2R煤样最大失重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煤样;在640℃和745℃左右,YLR和ZC3R煤样分别出现一小的失重速率峰,前者是由于煤中黄铁矿发生分解,后者是一些碳酸盐矿物质在该温度段发生分解;当热解温度达到800℃时,煤样HM2R、HM4R、YLR、ZC3R失重率分别为43.82%、31.54%、31.47%、31.33%。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HM2R煤样在热解最大失重速率区间活化能最低,四种煤样在最大失重速率区间均可采用二级反应来进行描述。HM4R和ZC3R煤样参加反应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更多能量,而HM2R和YLR煤样在相同热解条件下煤样中分子从常态转化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更加容易。(3)固定床实验表明,当热解终温为600℃时,液体产物产率最大,此时HM2R、HM4R、YLR、ZC3R煤样焦油产率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79%、8.81%、8.42%、10.03%。四种煤样热解气相产物主要在550600℃热解温度区间生成,当热解温度为600℃时,四种富油煤样气相产物中各组分产率较大。热解终温低于550℃时,热解气相产物中以co2和co等含氧气体为主。而热解终温大于600℃时,煤样热解生成气相产物中以h2和ch4等低碳烃类为主。煤样中挥发分产率、氢碳比、挥发分产率和氢含量乘积与低温焦油产率总体上呈一定的正比例关系,特别是采用挥发分产率和氢含量乘积预测低温焦油产率更为准确。(4)随着原煤煤样中氢碳原子比的逐渐降低,焦油中主链上小于10个碳原子以及102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逐渐降低,而焦油中脂肪烃类化合物主链碳原子大于20的相对含量则呈增长趋势;hm2r、zc3r、hm4r焦油中取代基上只有一个碳原子的苯系物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21%、1.72%、1.55%;四种焦油中零甲基(c0)、一甲基(c1)取代基苯系物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原煤热解焦油中二甲基(c2)、三甲基(c3)取代基酚类物相对含量最高,而一甲基(c1)和四甲基(c4)取代基酚类物相对含量次之;四种原煤热解焦油中脂肪烃相对含量分别为25.77%、26.86%、28.36%、30.46%;其次是酚类化合物,苯系物和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含量最少。(5)tga分析表明,两级浸取脱灰煤失重率始终大于原煤,原煤中的矿物质对煤热解起到抑制作用,导致失重率之间差值略大于工业分析中的差值;当热解终温达到800℃时,hm2d、hm4d、zc3d及yld煤样失重率分别为47.18%、35.27%、35.05%、34.36%。当热解温度较低时,逐级脱灰煤样h2和ch4释放特性差别不大,当热解温度达到700℃时,此时热解h2释放浓度达到最大值,释放浓度依次为hm2d>hm2h>hm2a>hm2r;随着热解温度的逐渐升高,co释放浓度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6)与原煤相比,四种脱灰煤样的焦油产率增大,而轻质焦油产率、轻质焦油质量分数降低;与脱灰煤元素分析相比,其热解焦油中碳、氢元素含量升高,且氢含量和氢碳比值升高尤其明显,氮、硫及氧元素含量呈降低趋势;脱灰煤热解焦油中氧含量高于原煤热解焦油,而碳、氢元素低于原煤热解焦油,氮、硫未呈现出明显变化规律。与hm2r、hm4r、ylr、zc3r原煤热解焦油相比,相对应的脱灰煤重质组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1.84%、8.99%、8.85%、8.87%。脱灰煤热解焦油中沸点低于360℃的轻质组分中的轻油(<170℃)含量大于原煤,而其他组分含量低于原煤。(7)铁矿石中fe2o3在热解产生的还原气氛还原成fe3o4、feo等,赤铁矿半焦中fe3o4峰强度大于添加镜铁矿半焦,但feo峰强度小于添加镜铁矿半焦;fe3o4与co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rgθ中fe3o4嵌布粒度相比,赤铁矿中fe3o4的嵌布形式促使其继续发生还原反应生成feo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rgθ还原反应的发生,进而导致Fe O峰强度更大。(8)当热解温度较低时,内在矿物质抑制煤样热解,但铁矿石对煤样热解的促进作用大于矿物质的抑制作用。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煤样中镜铁矿和赤铁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原煤中内在矿物质对镜铁矿和赤铁矿对煤样热解的促进作用起到的抑制效应有所减弱;在热解反应第二阶段,原煤中矿物质抑制作用减弱,使原煤中添加铁矿石后反应活化能降低幅度较大,且对煤样热解的促进作用镜铁矿>赤铁矿>内在矿物质。与原煤相比,当镜铁矿添加量为煤样质量的20%时,HM2RS、HM4RS、YLRS、ZC3RS煤样的热解转化率分别提高了5.78%、5.24%、4.33%、5.46%;焦油中沸点大于360℃馏分含量平均降低9.85%以上;当铁矿石添加量较小时,铁矿石对焦油的裂解作用较弱,添加的铁矿石主要促进煤样热解生成气相产物;随着铁矿石添加比例增大,铁矿石对裂解焦油的作用增强;四种原煤煤样中添加铁矿石后热解液体产物产率降低,主要是焦油产率降低,铁矿石不同添加比例煤样热解水产率基本保持不变;在综合考虑能耗、焦油产率等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两种铁矿石添加比例为20%时较为合适。(9)镜铁矿对于焦油中苯系物中取代基的脱除效果好于赤铁矿;添加铁矿石的煤样热解焦油中酚类物相对含量有所升高,且添加镜铁矿煤样焦油中酚类物相对含量升高幅度大于赤铁矿;两种铁矿石都能够促使焦油中苯系物和多环芳烃相对含量增加;添加铁矿石煤样热解焦油中的酚油和萘油产率升高明显,而添加铁矿石的四种煤样热解焦油中洗油产率总体呈降低趋势;添加铁矿石煤样热解焦油的H/C比普遍升高,而O/C比则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铁矿石促使焦油中的醇类、酚类或羧酸等有机物中的羟基含量降低,进而导致焦油中氧含量降低。(10)添加赤铁矿和镜铁矿煤样的热解保温时间分别为25min和35min,半焦磨矿细度分别为-0.074mm占80.21%和81.67%,磁选管磁场强度分别为96.48kA/m和109.27kA/m,在上述工艺参数条件下赤铁矿和镜铁矿的磁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取得最佳值,其中赤铁矿磁选回收铁精矿品位为50.49%,回收率为84.72%,镜铁矿铁精矿品位为57.62%,回收率为77.38%;铁矿石在还原过程中仅是铁原子得失电子,化学价态发生改变,而铁矿物的嵌布关系及粒度组成实际上未发生改变,铁矿石在热解还原过程中含铁矿物的粒度及嵌布关系对原矿具有继承性;赤铁矿全铁含量以及铁精矿回收率虽然较高,但含铁矿物的粒度嵌布较细使铁精矿品位低于镜铁矿。
陈胜昌,付京,范开忠,胡世廷,韩克,李佳林,安银基,陈豫黔,兰海平,王家平,徐光伟,徐钰,杨正东,卓军,梁云风,张志强,李春香,陈启菲,欧阳辉艳[5](2013)在《贵州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前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012年2号文件)提出,贵州应"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充分发挥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能源产业,加强煤炭资源勘探,推进资源整合与优化开发,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重点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能源通道建设,加强‘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电源点建设,积极推动联电联营,稳步推进重点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积极开发新能源,促进能源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意见》赋予贵州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的战略定位。贵州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基地,素以"西南煤海"着称。贵州煤炭资源保有储量达797.45亿吨,居全
王晓琳[6](2012)在《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健康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要尽早进入低碳时代就必须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生产和利用。煤炭领域是我国实现CO2减排目标的关键所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国内外研究表明,目前煤炭矿区低碳研究注重点仅仅是从技术角度实现低碳,但从管理、环境、经济、人文等系统规划的角度所做的研究还不够,才刚刚起步,没有形成完全围绕“低碳”的矿区发展模式。本文以盘江集团为研究对象,基于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产品和产业结构单一、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瓦斯开发利用低等现状,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对地下开采煤矿进行碳排放源的构成分析,进而核算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煤炭矿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进而提出碳减排途径,构建低碳经济产业链。最终形成低碳经济下煤炭矿区的发展模式,并完善低碳保障体系。论文在深入分析低碳经济概念、理论方法、国内外矿区低碳经济现状的基础上从构建煤炭矿区低碳经济模式的角度提出了“矿区低碳经济”的概念:矿区低碳经济就是以降低CO2和CH4气体排放为目标,建立低碳生产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链,实现高碳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化排放,包括分析找出碳排放源、进行碳排放量化计算,构建与分析低碳经济模式量化综合评价体系,提出碳减排途径、制定出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最终形成矿区低碳经济结构和模式。在确定了“矿区低碳经济”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生命周期的过程分析法,通过对煤炭矿区从地下采出煤炭生产、深加工和燃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排放源进行系统分析,分析地下开采煤炭矿区的直接碳排放源和间接碳排放源,确定出碳排放边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从产业链的角度,找出了煤炭在矿区内从开采到被输出或利用的流通路径,系统分析各个生产和流通利用环节的碳排放源,揭示了碳排放的本质过程,为科学合理的计算碳排放量和从源头上制定碳减排计划奠定基础。根据煤炭在矿区内的流通路径、能量消耗与伴生资源的处理,建立了碳排放源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量化计算煤炭矿区的碳排放量。并应用于盘江集团煤电产业链的碳排放量核算,在确定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因子和资源消耗量的基础上,得到了煤电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碳排放量并加总为整个盘江集团煤炭矿区的碳排放总量。在碳排放量核算的基础上,遵循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确定出涵盖工业代谢、固废流、碳元素流、水流、能量流及主要环境影响等因素的煤炭矿区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低碳经济系统分析,进一步修正构建出符合盘江集团实际的低碳经济评价具体指标,运用AHP法得出指标体系的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对20052010年间盘江矿区综合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并通过建立GM(1,1)模型,预测出盘江集团“十二五”期间各项指标值。预测盘江集团2015年低碳经济综合经济效益评价值将比2010年提高25%。实行低碳技术并结合相关实施措施之后,盘江集团在“十二五”期间各项能耗和排放指标以及低碳经济综合经济效益均较2010年将有较大幅度提高。结合评价和预测的结论,在分别核算各种减排途径的碳排放量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了盘江集团的碳减排关键途径,依此构建出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低碳经济产业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项目和相关保障措施。
濮洪九,杨中,胡静林,王源,苏立功,姜智敏,殷作如,张勇,陈天赤,尤艳馨,陈昶学,张严柱,李子明,周军,刘捷,李永东,孙明达,何国家,赵家廉,张宏,周波,唐秀银[7](2009)在《提高煤炭行业管理水平的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煤炭行业管理现状与产业政策分析第一节煤炭行业的特点一、煤炭行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基础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决定和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与运行速度。煤炭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历史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由1949年的90%以上连续下降到70%左右,但煤炭一直占据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导地位。2005年煤炭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5.6%,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8%。从我国一次能源资源赋存
王金华,姜智敏,刘勇,李丽英,张勇,张宏,刘松林,包兴[8](2009)在《煤炭行业经济转型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第一章煤炭行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煤炭行业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煤炭工业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2006年,国有煤矿已经形成年产煤炭13亿t以上的正规生产能力,乡镇煤矿作为煤炭供应的重要补充生产能力可达5~8亿t。我国煤炭行业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一)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全面展开我国煤炭工业在企业结构调整方面坚持走大型企业集团道路,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快速成长,已经形成神华、中煤能源、兖矿、大同、山西焦煤、开滦、淮南、淮北、黑龙江龙煤、陕西煤业等多个
徐敬尧[9](2009)在《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新菌种基因工程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是一种生物技术和矿物加工以及煤化工技术相结合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生物工程创新研究,实现了煤炭的“绿色”洁净转化,开辟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煤炭的生物降解转化具有能耗低、转化条件温和和绿色环保等优越性,是实施中国洁净煤战略的必由之路。论文研究基于我国是储量、生产和使用煤炭的“超级大国”的国情,从而决定了煤炭的生物降解转化——绿色煤炭技术将是一项前瞻性的基础研究课题。论文系统的对具有木质素降解酶系统的美国系BKM-F-1767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具有芳环结构降解酶系统的球红假单胞菌进行了煤炭生物降解转化的实验研究,进而利用了生物基因工程的方法对球红假单胞菌和黄孢原毛平革菌进行细胞融合、基因重组方面的尝试,获得了对煤炭生物降解转化的高效工程菌。另外,同步对球红假单胞菌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及其原生质体进行紫外和微波的物理诱变育种,用经典的诱变育种方法对其进行菌种改造,选育了优良的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新菌种。对降解产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FTIR、MS、XRD和TG-DTA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原煤、硝酸处理煤、煤炭降解后残渣及煤炭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褐煤的分子结构在降解前后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结构发生了降解,热性质发生了变化;降解产物是加酸沉淀物,固态时是一种似煤的黑亮色物质,加碱易溶解,不溶于乙醇。论文还对煤炭生物降解转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是木质素降解酶作用的结果;球红假单胞菌对煤炭的生物降解转化机理是酶DszA,B,C和还原酶对煤炭芳环结构攻击作用的结果;而球红假单胞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跨界融合子对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机理是跨界融合子能同时分泌两种生物酶系统,具有两套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方式。
夏筱红[10](2009)在《煤中有害元素直接液化迁移行为及其环境效应》文中认为以山西安太堡太原组11号煤层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柱状剖面上煤分层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煤环境演化历程。结合典型煤相的分析,采用直接液化模拟实验等方法,分析比较了液化产物的化学结构特征和有害微量元素分布,探讨了其地质-地球化学机理。结果表明:安太堡11号煤层高硫、高灰特性使得液化产物中微量元素富集具有出彼此“混杂”的特征;液化产物不同溶剂萃取物的产率与显微组分组、黄铁矿(尤其是隐晶质)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微量元素迁移受煤中高度凝胶化组分的控制,微量元素与不同溶剂萃取物具有不同的有机亲和性。研究发现:苯萃取物中微量元素组合含量从亲硫元素-亲铁元素-亲石元素逐渐减少,四氢呋喃可溶物中主要是亲硫、亲铁元素组合;煤中在海侵作用下形成的高有机硫、黄铁矿硫、高有机活性组分的成煤地质特征与煤直接液化总产率正相关,并决定微量元素在液化液态产物中的富集组合主要是亲硫、亲铁元素。同时,探讨分析了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和挥发性有害化合物在液化气、液产物及固态残渣的分布特征及其可能产生的环境效应。
二、山西应尽快实现原煤向洁净燃料的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应尽快实现原煤向洁净燃料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燃用后选煤副产品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归趋及其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煤副产品 |
1.1.1.1 煤矸石 |
1.1.1.2 煤泥 |
1.1.1.3 中煤 |
1.1.2 选煤副产品引发的环境问题 |
1.1.3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 |
1.1.3.1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背景 |
1.1.3.2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政策 |
1.1.3.3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模式 |
1.1.4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存在问题 |
1.1.4.1 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 |
1.1.4.2 选煤副产品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 |
1.1.4.3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引发的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样品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
2.2.1 六盘水某煤矸石电厂概况及样品采集 |
2.2.2 萍乡某煤矸石电厂概况及样品采集 |
2.2.3 济宁某煤泥电厂概况及样品采集 |
2.2.4 大同某中煤电厂概况及样品采集 |
2.3 样品前处理及分析 |
2.3.1 样品前处理 |
2.3.2 样品痕量元素总量分析 |
2.3.3 样品形态分析 |
2.3.4 质量保证及控制 |
2.4 数据处理 |
2.4.1 评价标准 |
2.4.2 污染指数(P_I) |
2.4.3 内梅罗综合指数(P_(NSI)) |
2.4.4 风险评价编码法(RAC) |
2.4.5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和R_I) |
2.4.6 健康风险(THQ和HI) |
2.4.7 生物富集系数(BAF) |
第3章 六盘水某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和农作物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
3.1 概述 |
3.2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3.2.1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 |
3.2.2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分布 |
3.2.2.1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 |
3.2.2.2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元素总量对元素形态影响 |
3.2.3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3.2.4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3.2.5 煤矸石电厂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
3.2.5.1 污染指数(P_I)和内梅罗综合指数(P_(NSI))评价结果 |
3.2.5.2 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结果 |
3.2.5.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和R_I)评价结果 |
3.3 煤矸石电厂周边农作物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及污染特征 |
3.3.1 煤矸石电厂周边农作物各组织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 |
3.3.2 煤矸石电厂周边农作物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评价 |
3.3.3 煤矸石电厂周边农作物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健康风险评估 |
3.4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农作物系统环境敏感微量元素迁移 |
3.4.1 煤矸石电厂周边农作物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富集系数 |
3.4.2 煤矸石电厂周边农作物与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萍乡某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
4.1 概述 |
4.2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4.2.1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 |
4.2.2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分布 |
4.2.2.1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 |
4.2.2.2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元素总量对元素形态影响 |
4.2.3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4.2.4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4.2.5 煤矸石电厂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
4.2.5.1 污染指数(P_I)和内梅罗综合指数(P_(NSI))评价结果 |
4.2.5.2 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结果 |
4.2.5.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和R_I)评价结果 |
4.3 小结 |
第5章 济宁某煤泥电厂周边土壤和农作物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
5.1 概述 |
5.2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5.2.1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 |
5.2.2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分布 |
5.2.2.1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 |
5.2.2.2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元素总量对元素形态影响 |
5.2.3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5.2.4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5.2.5 煤泥电厂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
5.2.5.1 污染指数(P_I)和内梅罗综合指数(P_(NSI))评价结果 |
5.2.5.2 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结果 |
5.2.5.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和R_I)评价结果 |
5.3 煤泥电厂周边农作物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及污染特征 |
5.3.1 煤泥电厂周边农作物各组织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 |
5.3.2 煤泥电厂周边农作物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评价 |
5.3.3 煤泥电厂周边农作物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健康风险评估 |
5.4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农作物系统环境敏感微量元素迁移 |
5.5 小结 |
第6章 大同某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
6.1 概述 |
6.2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6.2.1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 |
6.2.2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分布 |
6.2.2.1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 |
6.2.2.2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元素总量对元素形态影响 |
6.2.3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6.2.4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6.2.5 中煤电厂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
6.2.5.1 污染指数(P_I)和内梅罗综合指数(P_(NSI))评价结果 |
6.2.5.2 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结果 |
6.2.5.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和R_I)评价结果 |
6.3 小结 |
第7章 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环境中微量元素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
7.1 概述 |
7.2 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环境微量元素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
7.2.1 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环境微量元素含量对比 |
7.2.2 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环境微量元素形态对比 |
7.2.3 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环境微量元素污染指数对比 |
7.3 不同类型选煤副产品电厂周边土壤环境微量元素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
7.4 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农作物环境微量元素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
8.1 概述 |
8.2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存在问题 |
8.3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改进建议 |
8.3.1 建立选煤副产品标准化检验方法和分类指南 |
8.3.2 科学规划,合理选址 |
8.3.3 制定行业排放标准,实施总量控制 |
8.3.4 优化管理体系 |
8.3.5 建立全过程跟踪管理系统 |
8.3.6 制定鼓励选煤厂技术创新的政策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煤炭消费规律与需求预测研究 |
1.3.2 煤炭资源生态利用效率研究 |
1.3.3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1.3.4 煤炭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1.3.5 文献总结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说明 |
1.7 创新点 |
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发展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空间布局优化理论 |
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典型案例 |
2.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2.2.2 国外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3.1.1 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演变趋势 |
3.1.2 中国煤炭部门消费结构演变趋势 |
3.2 煤炭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分析 |
3.2.1 煤炭部门需求分析 |
3.2.2 未来各省煤炭需求分析 |
3.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3.1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
3.3.2 中国煤炭产业空间布局存在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 |
4.1 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分析 |
4.1.1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4.1.2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模型构建 |
4.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4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2 基于TOBIT模型的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基于面板的Tobit模型 |
4.2.2 驱动因素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 传统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1 传统煤电经济性评价 |
5.1.2 冶金经济性评价 |
5.2 新兴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2.1 煤制油气技术经济评价 |
5.2.2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经济性评价 |
5.2.3 新型煤化工技术经济性评价 |
5.3 煤炭产业技术经济对比及优选方向 |
5.4 中国煤炭产业生产要素贡献率及产出弹性分析 |
5.4.1 模型构建内涵 |
5.4.2 指标选取及处理 |
5.4.3 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确定 |
5.4.4 模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
6.1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 |
6.1.1 指标体系的功能与构成 |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共性原则 |
6.1.3 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个性原则 |
6.2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确立 |
6.2.1 指标选择的依据 |
6.2.2 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指标内涵 |
6.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过程 |
6.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3.3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4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5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6.5.1 煤炭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 |
6.5.2 全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3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4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个人简历 |
(3)民用洁净焦炭制备和煤气组成调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 |
1.1 民用散煤亟待治理 |
1.1.1 雾霾及其形成概述 |
1.1.2 雾霾的治理关键--管控好散烧煤 |
1.2 煤基民用燃料的应用和环境效益 |
1.2.1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
1.2.2 煤炭利用与环境生态 |
1.2.3 民用燃料在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作用 |
1.3 煤基民用洁净燃料生产及应用现状 |
1.3.1 类型 |
1.3.2 生产 |
1.3.3 应用 |
1.4 煤基民用洁净燃料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4.1 煤炭热解过程中气体构成、硫化物及氮化物的迁移变化 |
1.4.2 煤基固体燃烧过程中固硫及脱硝 |
1.4.3 煤炭热解气的综合利用 |
1.4.4 煤基固体洁净燃料燃烧特性 |
1.5 民用散烧煤洁净化治理途径 |
1.5.1 煤改气 |
1.5.2 煤改电 |
1.5.3 城镇化集中供热 |
1.5.4 民用洁净燃料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
1.6.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原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化学试剂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化学试剂、药品及气体 |
2.1.3 实验样品制备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实验过程及方法 |
2.3.1 煤高温热解 |
2.3.2 洁净焦炭高温燃烧及污染物排放 |
2.3.3 焦炉煤气低温还原磁化赤铁矿及磁选 |
2.4 分析方法及表征手段 |
2.4.1 化学分析方法 |
2.4.2 仪器分析与表征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民用洁净焦炭联产焦炉气的自主增碳方法及机理 |
3.1 引言 |
3.2 自主调节焦炉煤气组成及氢碳摩尔比热力学分析 |
3.3 配煤中Ca/S摩尔比对热解煤气组成的影响 |
3.3.1 配煤中Ca/S摩尔比对高温热解成焦率的影响 |
3.3.2 热解煤气中有效组分H2、CO及CH4的变化 |
3.3.3 热解煤气中酸性气体和不饱和烃组分的变化 |
3.4 工业化焦化生产过程中焦炉煤气组成变化 |
3.5 煤炭高温干馏自主调节煤气氢碳比机理和补碳获取合成气方法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高温干馏(热解)固硫及减氮性能 |
4.1 引言 |
4.2 煤炭高温干馏过程固硫热力学分析 |
4.3 钙基添加剂对煤炭高温干馏形成的焦炭物相及硫化物形态的影响 |
4.3.1 钙基添加剂对煤炭高温干馏形成的焦炭物相的影响 |
4.3.2 钙基添加剂对煤炭高温干馏形成的焦炭硫化物形态的影响 |
4.4 钙基添加剂类型及含量对煤炭高温干馏过程中焦炭固硫率的影响 |
4.5 不同规模热解装置上煤高温热解固硫率效果 |
4.5.1 工业焦化条件下铁箱实验 |
4.5.2 工业化焦炉试验 |
4.6 煤炭高温热解过程中复合添加剂对洁净焦炭固硫减氮机理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高温燃烧特性及固硫脱硝性能 |
5.1 引言 |
5.2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高温燃烧固硫的热力学分析 |
5.3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高温燃烧过程中固硫的影响因素 |
5.4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高温燃烧特性 |
5.4.1 煤基民用燃料洁净焦炭工业、元素分析及氯、重金属含量分析 |
5.4.2 煤基民用燃料燃烧特性 |
5.4.3 煤基民用燃料洁净焦炭的反应性 |
5.5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高温燃烧烟气释放特性 |
5.5.1 煤基民用燃料样品燃尽率 |
5.5.2 煤基民用燃料样品燃烧释放特性 |
5.6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的环境效果 |
5.6.1 大型煤基民用燃料燃具 |
5.6.2 小型煤基民用燃料燃具 |
5.6.3 洁净焦炭推广情况及社会、环境效益 |
5.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焦炉气低温磁化赤铁矿富集甲烷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焦炉煤气还原赤铁矿热力学分析 |
6.2.1 氢气还原赤铁矿反应热力学分析 |
6.2.2 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反应热力学分析 |
6.2.3 甲烷还原赤铁矿反应热力学分析 |
6.2.4 焦炉煤气还原赤铁矿反应热力学分析 |
6.3 赤铁矿矿石物相组成及结构构造 |
6.3.1 赤铁矿矿石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 |
6.3.2 赤铁矿矿石的物相结构构成 |
6.4 赤铁矿还原磁化性能 |
6.4.1 H_2、CO、CH_4及焦炉气气氛下赤铁矿的还原性能 |
6.4.2 H_2气氛下赤铁矿的还原磁化性能 |
6.5 还原磁化对精矿粉磁选的影响 |
6.5.1 磁选工艺条件的选择 |
6.5.2 还原磁化温度对磁铁矿磁选的影响 |
6.6 焦炉煤气还原磁化赤铁矿富集甲烷 |
6.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4)难选铁矿石促进富油煤热解及铁矿物回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 |
1.2 我国洁净煤技术发展现状 |
1.3 煤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煤的热解机理 |
1.3.2 煤的热解工艺 |
1.4 工艺条件对煤热解影响 |
1.4.1 热解终温 |
1.4.2 升温速率 |
1.4.3 热解气氛 |
1.4.4 压力 |
1.5 煤催化热解研究进展 |
1.5.1 内在矿物质 |
1.5.2 外加矿物质 |
1.6 煤热解焦油提质研究进展 |
1.6.1 煤焦油的化学组成 |
1.6.2 煤焦油提质方法 |
1.6.3 煤焦油催化提质机理 |
1.7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7.1 选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 |
1.8 本章小结 |
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2.1 实验样品 |
2.1.1 煤样 |
2.1.2 铁矿石 |
2.1.3 化学试剂 |
2.2 热解及辅助实验设备 |
2.2.1 铝甄 |
2.2.2 固定床反应器 |
2.2.3 热重分析仪 |
2.2.4 辅助设备 |
2.3 分析测试设备与方法 |
2.3.1 工业分析、元素分析 |
2.3.2 气相色谱分析 |
2.3.3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 |
2.3.6 X射线衍射分析 |
2.3.7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2.3.8 孔隙度及比表面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原煤热解特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原煤基础性质分析 |
3.2.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3.2.2 灰成分分析 |
3.2.3 微观结构分析 |
3.2.4 表面官能团分析 |
3.3 原煤热重分析 |
3.4 原煤热解动力学分析 |
3.5 原煤固定床热解产物产率 |
3.5.1 气体产物 |
3.5.2 液体产物 |
3.5.3 固体产物 |
3.6 热解气组分分析 |
3.7 热解焦油分析 |
3.7.1 热解焦油组分特点 |
3.7.2 焦油元素分析 |
3.7.3 影响焦油产率因素分析 |
3.8 固定床和铝甄热解液体产物产率对比 |
3.9 热解半焦分析 |
3.9.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3.9.2 微观形貌 |
3.9.3 XRD分析 |
3.9.4 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 |
3.10 本章小结 |
4 脱灰煤固定床热解实验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脱灰煤基础性质分析 |
4.2.1 不同方式脱灰煤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4.2.2 微观结构分析 |
4.2.3 表面官能团分析 |
4.2.4 不同脱灰煤比表面积分析 |
4.3 两级浸取脱灰煤热重分析 |
4.4 逐级脱灰煤与单独脱灰煤固定床热解产物产率对比 |
4.4.1 热解气相产物产率对比 |
4.4.2 热解焦油产率对比 |
4.4.3 热解固体产物产率对比 |
4.5 热解气组分对比分析 |
4.5.1 氢气 |
4.5.2 甲烷 |
4.5.3 二氧化碳 |
4.5.4 一氧化碳 |
4.6 热解过程中气体组分释放特性 |
4.7 脱灰煤热解焦油分析 |
4.7.1 热解焦油组成分析 |
4.7.2 热解焦油中组分含量对比分析 |
4.7.3 热解焦油元素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外加铁矿石对煤样热解特性影响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添加铁矿石后煤样热重分析 |
5.3 添加铁矿石后煤样热解动力学 |
5.4 铁矿石添加比例对固定床热解产物产率影响 |
5.5 铁矿石对热解气组分影响 |
5.6 铁矿石对热解焦油组成影响 |
5.6.1 焦油GC-MS分析 |
5.6.2 焦油中组分含量分析 |
5.6.3 焦油元素分析 |
5.6.4 焦油红外分析 |
5.7 铁矿石在半焦中形态变化 |
5.8 本章小结 |
6 铁矿石磁选回收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全铁品位测定 |
6.3 保温时间 |
6.4 磨矿细度 |
6.5 磁场强度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低碳经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基础与现状 |
1.4 研究目标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煤炭矿区碳排放源构成分析 |
2.1 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产业链概况及其分析 |
2.2 碳排放源过程分析 |
2.3 煤炭矿区碳排放源构成分析 |
2.4 碳排放量计算边界的确定 |
2.5 盘江集团煤炭矿区碳排放源构成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煤炭矿区碳排放量核算体系研究 |
3.1 碳排放量核算模型 |
3.2 直接碳排放量核算 |
3.3 间接碳排放量核算 |
3.4 盘江集团煤炭矿区碳排放量核算 |
3.5 本章小结 |
4 盘江煤炭矿区低碳经济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
4.1 煤炭企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
4.2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盘江集团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分析 |
4.4 盘江煤炭矿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5 盘江集团低碳经济评价与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5 碳减排途径及低碳经济模式分析 |
5.1 盘江集团煤炭矿区碳减排途径分析 |
5.2 碳减排核算结果 |
5.3 低碳经济产业模式构建 |
5.4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今后工作重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新菌种基因工程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研究的意义 |
1.2 煤炭的加氢液化及微生物液化技术的研究 |
1.2.1 煤炭的加氢液化 |
1.2.2 煤炭的生物降解转化 |
1.3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可行性研究 |
1.3.1 煤炭生物加工的研究 |
1.3.2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研究的可行性 |
1.4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研究概况 |
1.4.1 降解转化煤炭的微生物 |
1.4.2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的种类 |
1.4.3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方式的研究 |
1.4.4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产物分析 |
1.4.5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产物的可能应用 |
1.4.6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
1.5 微生物菌种选育技术 |
1.5.1 微生物菌种选育技术概况 |
1.5.2 原生质体融合基因育种技术 |
1.6 本论文主要内容、技术关键及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拟解决的技术关键 |
1.6.3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机理的探讨 |
1.6.4 主要特点与创新之处 |
2 材料、研究方法及主要设备 |
2.1 试验材料 |
2.1.1 实验用煤样 |
2.1.2 煤样制备 |
2.1.3 试验用菌种 |
2.2 煤样实验分析方法及煤炭微生物降解转化率计算方法 |
2.2.1 煤样试验分析方法 |
2.2.2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率的测定方法 |
2.3 降解用微生物的生物特性的研究 |
2.3.1 微生物的形态研究 |
2.3.2 微生物生长量的测量 |
2.4 煤及煤生物降解转化产物的结构特性分析 |
2.4.1 红外光谱法(FTIR) |
2.4.2 X射线衍射 |
2.4.3 热分析——热重法(TG)及差热分析(DTA) |
2.4.4 质谱分析法(MS) |
2.5 试验用主要仪器及设备 |
3 黄孢原毛平革菌及其紫外、微波诱变菌用于煤炭降解实验研究 |
3.1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选择、培养及生物学特征 |
3.1.1 黄孢原毛平革菌 |
3.1.2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培养基 |
3.1.3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生物学特性 |
3.2 黄孢原毛平革菌用于煤炭降解转化实验研究 |
3.2.1 试验用煤样 |
3.2.2 实验方案的选择与实验条件的确定 |
3.2.3 煤炭降解转化实验方法 |
3.2.4 煤炭微生物降解率的测试方法 |
3.2.5 培养条件 |
3.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7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煤炭的降解转化机理 |
3.2.8 本段结论 |
3.3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紫外诱变及其煤炭降解转化实验研究 |
3.3.1 孢子悬液的制备 |
3.3.2 UV诱变 |
3.3.3 诱变致死率 |
3.3.4 初筛和复筛 |
3.3.5 煤炭降解转化方法 |
3.3.6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淮南潘二矿次烟煤和山西晋城白煤的降解情况说明 |
3.3.7 诱变结果与分析 |
3.3.8 本段结论 |
3.4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微波诱变及其煤炭降解转化实验研究 |
3.4.1 微波诱变处理 |
3.4.2 煤炭降解转化方法 |
3.4.3 诱变结果与分析 |
3.4.4 本段结论 |
4 球红假单胞菌及其紫外、微波诱变菌用于煤炭降解转化实验研究 |
4.1 球红假单胞菌的选择、培养及生物学特征 |
4.1.1 球红假单胞菌 |
4.1.2 球红假单胞菌的培养基 |
4.1.3 球红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 |
4.1.4 本段结论 |
4.2 球红假单胞菌用于煤炭降解转化实验研究 |
4.2.1 试验用煤样 |
4.2.2 实验方案的选择与实验条件的确定 |
4.2.3 降解转化实验方法 |
4.2.4 煤炭微生物降解转化率的测试方法 |
4.2.5 培养条件 |
4.2.6 实验结果计算与分析 |
4.2.7 正交试验过程中培养基pH值的变化及分析 |
4.2.8 本节结论 |
4.3 球红假单胞菌的紫外诱变菌用于煤炭降解转化的实验研究 |
4.3.1 球红假单胞菌诱变平板的准备 |
4.3.2 UV诱变 |
4.3.3 初筛和复筛 |
4.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球红假单胞菌的微波诱变菌用于煤炭降解实验研究 |
4.4.1 实验准备 |
4.4.2 微波诱变处理 |
4.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 球红假单胞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原生质体的制备、诱变和跨界融合及其用于煤炭降解转化实验研究 |
5.1 球红假单胞菌的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
5.1.1 菌种 |
5.1.2 培养基 |
5.1.3 生化试剂 |
5.1.4 原生质体形成率、再生率计算 |
5.1.5 原生质体制备 |
5.2 球红假单胞菌原生质体的紫外诱变及其煤炭降解转化实验研究 |
5.2.1 球红假单胞菌原生质体的紫外诱变选育 |
5.2.2 煤炭微生物降解率的测试方法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球红假单胞菌原生质体的微波诱变及其煤炭降解转化实验研究 |
5.3.1 原生质体的微波诱变选育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
5.4.1 菌种 |
5.4.2 培养基 |
5.4.3 生化试剂 |
5.4.4 原生质体形成率、再生率计算 |
5.4.5 原生质体制备 |
5.4.6 原生质体形成结果与探讨 |
5.5 黄孢原毛平革菌原生质体的紫外诱变及其煤炭降解转化实验研究 |
5.5.1 原生质体的紫外诱变选育 |
5.5.2 煤炭微生物降解率的测试方法 |
5.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 黄孢原毛平革菌原生质体的微波诱变及其煤炭降解转化实验研究 |
5.6.1 原生质的微波诱变选育 |
5.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7 球红假单胞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跨界融合及其煤炭降解转化试验研究 |
5.7.1 几种营养液、缓冲液和试剂的配制 |
5.7.2 培养基 |
5.7.3 原生质体融合率 |
5.7.4 菌种及其原生质体的制备 |
5.7.5 融合子的药检检出 |
5.7.6 球红假单胞菌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原生质融和条件的优化 |
5.7.7 球红假单胞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跨界融合子对煤炭生物降解转化试验研究 |
6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产物的特性研究 |
6.1 球红假单胞菌降解煤产物的特性研究 |
6.1.1 球红假单胞菌溶煤产物的特性研究 |
6.1.2 褐煤与煤炭降解转化产物的分析研究 |
6.1.3 褐煤与褐煤降解转化产物的FTIR谱图分析 |
6.1.4 义马褐煤与褐煤降解转化产物的XRD图谱分析 |
6.1.5 义马褐煤与褐煤降解转化产物的热分析(TG—DTA)图谱分析 |
6.1.6 球红假单胞菌降解煤产物的特性研究小结 |
6.2 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煤产物的特性研究 |
6.2.1 黄孢原毛平革菌溶煤产物的特性研究 |
6.2.2 试验样品 |
6.2.3 义马褐煤及其生物降解转化产物的XRD谱图分析 |
6.2.4 义马褐煤及其生物降解转化产物的FTIR谱图分析 |
6.2.5 淮南潘二矿次烟煤及其生物降解转化产物的FTIR谱图分析 |
6.2.6 煤炭抽提物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生物降解转化产物的MS研究 |
6.3 球红假单胞菌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原生质体融合子降解转化煤炭产物的特性研究 |
6.3.1 融合子溶煤产物的特性研究 |
6.3.2 义马褐煤及其生物降解转化产物的FTIR谱图分析 |
6.3.3 煤炭抽提物与融合子生物降解转化产物的MS研究 |
7 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机理研究与分析 |
7.1 碱作用机理 |
7.2 生物分泌的螯合剂的作用 |
7.3 生物酶作用机理 |
7.3.1 真菌生物降解转化煤炭机理探讨 |
7.3.2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煤炭降解转化机理的探讨研究 |
7.3.3 球红假单胞菌对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机理的探讨 |
7.3.4 球红假单胞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跨界融合子对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机理的探讨 |
结论 |
1.煤炭的生物降解转化——绿色煤炭技术 |
2.煤炭生物降解转化菌种的选择、改良和创造及其煤炭生物降解转化 研究方面 |
3.煤炭生物降解转化产物的特征、产物的XRD、MS、FTIR和热分析研究方面 |
4.煤炭的生物降解转化机理研究方面 |
5.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煤中有害元素直接液化迁移行为及其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Summary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煤炭直接液化研究现状 |
1.2.2 煤液化过程中有害物质研究现状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2 难点与创新之处 |
1.4.3 流程与技术方法 |
1.4.4 论文工作量 |
2 平朔太原组11 号煤层形成条件及其演化 |
2.1 煤层剖面特征及样品描述 |
2.1.1 煤层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
2.1.2 煤层柱状剖面特征及分层样品描述 |
2.2 煤中微量元素分布及其组合 |
2.2.1 煤中微量元素分布规律 |
2.2.2 煤中微量元素组合 |
2.2.3 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2.2.4 泥炭沼泽盐度地球化学标志 |
2.3 煤岩学组成及其指相标志 |
2.3.1 显微煤岩组分特征与煤相演化 |
2.3.2 泥炭沼泽环境的煤岩学标志 |
2.4 成煤微环境及其演化 |
2.4.1 泥炭沼泽水介质动力条件及其演化 |
2.4.2 泥炭沼泽水介质化学性质及其演化 |
2.4.3 古泥炭沼泽演化模式 |
2.5 小结 |
3 煤直接液化率及产物特性 |
3.1 直接液化模拟实验方案 |
3.1.1 主要影响因素与实验条件选择 |
3.1.2 煤直接液化实验设计 |
3.1.3 液化产物的分离与分析 |
3.2 煤的直接液化转化效率 |
3.2.1 计算方法 |
3.2.2 直接液化率 |
3.3 液化残渣及其化学特性 |
3.3.1 液化残渣的基本化学性质 |
3.3.2 液化残渣的矿物特征 |
3.3.3 液化残渣的化学结构 |
3.4 煤直接液化流态产物的化学结构 |
3.4.1 总体结构 |
3.4.2 液态产物的化学结构 |
3.4.3 气态产物的化学结构 |
3.5 小结 |
4 煤直接液化行为与煤性质之间关系 |
4.1 煤的化学性质与煤直接液化活性 |
4.1.1 煤的工业分析指标与煤直接液化率 |
4.1.2 煤的元素组成与煤直接液化率 |
4.2 煤的岩石学特征与煤的直接液化活性 |
4.2.1 煤中硫化物与煤的直接液化活性 |
4.2.2 显微煤岩组分组与煤直接液化产率 |
4.2.3 显微煤岩亚组分与煤直接液化产率 |
4.3 煤的物理性质与直接液化反应性 |
4.3.1 煤的热稳定性与液化性能 |
4.3.2 煤中显微孔隙与矿物结构与液化反应性能 |
4.3.3 煤液化残渣显微结构与液化反应性能 |
4.4 小结 |
5 煤中有害元素直接液化迁移行为及其规律 |
5.1 煤液化残渣中的有害元素 |
5.1.1 煤液化残渣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水平 |
5.1.2 液化残渣有害微量元素富集水平所指示的元素迁移特征 |
5.1.3 煤液化残渣中稀土元素富集规律 |
5.2 煤中有害元素在液态产物中的分布与迁移 |
5.2.1 苯可溶物中的微量元素 |
5.2.2 四氢呋喃可溶物中的微量元素 |
5.3 小结 |
6 煤中有害元素直接液化迁移环境效应及其地球化学机理 |
6.1 煤直接液化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 |
6.1.1 概述 |
6.1.2 苯溶物(油和沥青烯)中微量元素迁移赋存 |
6.1.3 苯可溶物微量元素组合与成煤环境 |
6.1.4 四氢呋喃可溶物(前沥青烯)微量元素组合与成煤环境 |
6.2 成煤环境条件对煤中微量元素液化迁移行为的耦合控制 |
6.2.1 煤相与煤中微量元素液化迁移行为关系 |
6.2.2 灰分产率与煤中微量元素液化迁移关系 |
6.2.3 微量元素赋存状态与其液化迁移行为 |
6.3 煤中微量元素液化迁移及其环境效应 |
6.3.1 煤中微量元素液化迁移的大气环境效应 |
6.3.2 煤中微量元素液化迁移的固体废弃物环境效应 |
6.3.3 煤中微量元素液化迁移的液态有机产物环境效应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山西应尽快实现原煤向洁净燃料的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燃用后选煤副产品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归趋及其效应[D]. 李丹. 南昌大学, 2021(02)
- [2]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兰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民用洁净焦炭制备和煤气组成调制关键技术研究[D]. 杜文广.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1)
- [4]难选铁矿石促进富油煤热解及铁矿物回收技术研究[D]. 赵洪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5]贵州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研究报告[A]. 陈胜昌,付京,范开忠,胡世廷,韩克,李佳林,安银基,陈豫黔,兰海平,王家平,徐光伟,徐钰,杨正东,卓军,梁云风,张志强,李春香,陈启菲,欧阳辉艳. 2011-2012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2013
- [6]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低碳经济模式研究[D]. 王晓琳. 中国矿业大学, 2012(10)
- [7]提高煤炭行业管理水平的政策研究[A]. 濮洪九,杨中,胡静林,王源,苏立功,姜智敏,殷作如,张勇,陈天赤,尤艳馨,陈昶学,张严柱,李子明,周军,刘捷,李永东,孙明达,何国家,赵家廉,张宏,周波,唐秀银.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 2009
- [8]煤炭行业经济转型政策研究[A]. 王金华,姜智敏,刘勇,李丽英,张勇,张宏,刘松林,包兴.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 2009
- [9]煤炭生物降解转化新菌种基因工程的构建研究[D]. 徐敬尧. 安徽理工大学, 2009(11)
- [10]煤中有害元素直接液化迁移行为及其环境效应[D]. 夏筱红.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