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市政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型分析

某项目市政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型分析

深圳市保利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518049

摘要:市政道路对地基整体性、刚度、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市政道路下埋设的各种市政管网对基础的沉降的要求也较为严格。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是要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基于此,本文结合项目案例分析了市政路软基处理的方案选型过程,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市政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型

一、工程概况

本次和府项目代建市政路设计望洋山路-汕澳路起点接港澳路(纬四路),终点接阿里山路(经二路),沿线与规划津湾东八街呈T字相交,全长约589m,红线宽30m,设计车速为30km/h,规划定位为交通性支路。另外沿线预留两处地下车库出入口和一处消防出入口。

1、现状地形、地貌

场区所在地段原为新津河域,后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启动建设,对本地段新津河域进行改道,经围海造地形成陆域而成。地貌形态上属韩江三角州冲积平原前缘地带。地块东侧为人工河及空地,西侧为和府项目场地,场地开阔,东侧近人工河地段堆填砂土地势较高,其余地段较为平坦,上部主要为填海造陆吹填的淤泥。现状地面为吹填淤泥层,厚度大,虽局部层顶填土稍具强度,其下吹填淤泥呈流塑态,强度低。

2、特殊性岩土

根据勘察报告,从上到下土层为填土、新近吹填淤泥、粉砂、淤泥。场地第2、4层淤泥软弱土,存在如下对工程不利的地质因素:

(1)第2土层为新近吹填淤泥,分布于场区多数路段地表,虽顶部稍具强度,但含水率随深度增大而增加,其下呈流塑态,具含水率高、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结构较灵敏等特点,厚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对拟建道路影响较大,需对该层吹填淤泥进行适当的地基处理后方可作为拟建道路的路基持力层。

(2)第4土层淤泥层呈流塑态,具含水率高、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结构较灵敏等特点,厚度巨大,工程地质条件差,但该层埋深较大,对拟建道路影响不大。

二、工期要求

根据项目开发进度,2017年5月底市政路定标,6月初进场施工,2017年8月30日展示区开放,预计交楼时间为2019年底,交楼前半年移交代建市政路,据此计算展示区路段工期约为2个月,非展示区路段工期为2年。

另外,展示区路段右侧售楼部桩基已在2017年5月前完成,其余区域桩基础及基坑支护于2017年5月中旬全面展开,因此,场地施工工序为先施工桩基及基坑支护,再施工市政路,软基处理方案选型应该考虑软基处理施工时对先行施工的桩基及基坑的影响。

三、软基处理方案初选

考虑到场地情况,本项目可采用的处理方案如下:

针对本项目,结合每种地基处理方法的特点,地基处理方案选用思路:

1、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强夯置换工法,造价低,效果好,但堆载预压需要工期较长,在工期允许情况下推荐采用该工法;

2、管桩桩网复合地基施工快,强度高,质量易控制,但造价高,不建议大面积采用该工法;

3、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工法工艺成熟,造价较低,施工速度快,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强度,增加地基整体性。但现场起点处填筑部分建筑垃圾块石,为避免对搅拌桩施工的影响,需挖除;

4、CFG桩网复合地基施工简单、速度快、处理效果较好,能满足本路段工期和质量的要求,但造价较高。

四、软基处理方案优选

方案选择原则:在保证工期,方便施工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工法。据此原则,形成以下两个优选方案:

方案一:强夯置换砂石墩+水泥搅拌桩+局部换填

桩号范围K0+000~K0+110,该段为展示区及售楼部,为不扰动已先行施工的售楼部桩基,右侧临近售楼部基础范围的非机动车道采用换填工艺,远离售楼部范围的机动车道及左侧非机动车道采用强夯置换工艺,工期约为一个月;

桩号范围K0+110~K0+420,该段道路工期两年内即可,内侧临近地下室外墙,应避免对已施工桩基的破坏,内侧非机动车道采用水泥搅拌桩结合基坑围护桩处理,外侧机动车道及左侧非机动车道远离地下室基础部分采用强夯置换砂石墩;

桩号范围K0+420~K0+588.654,该段道路工期两年内即可,未设置地下室,主体结构基础远离道路,全断面采用强夯置换砂石墩处理。

本方案中,换填处理面积825m2(面积占比4.5%),搅拌桩处理面积1890m2(面积占比10.2%),强夯处理面积15737m2(面积占比85.3%)。

方案二: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

桩号范围K0+000~K0+110,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以满足展示区的工期要求;

桩号范围K0+110~588.654,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预计工期六个月以上。

五、经济性分析

运用工程造价软件分析统计,套用项目所在地市场定额价格,得出两个方案造价如下:

方案一:总造价737万,其中强夯置换517万,水泥搅拌桩103万,换填及土方116万;

方案二:总造价862万,其中堆载预压680万,水泥搅拌桩143万,起点段挖除回填土方39万。

方案二中因堆载预压中砂垫层需采用中粗砂,费用170万,因本项目场地内外运土为淤泥,无法利用,堆载土方运距选为18km购入,卸载土选为10km运出,堆载费用295万(含材料费),卸载费用85万。因场地地质条件所限,方案二中土方未能合理利用,造价较高。

六、结论

综合考虑工期、成本、技术等方面,本项目软基处理采用方案一强夯置换砂石墩+水泥搅拌桩+局部换填工艺,软基处理造价约737万,单价约400元/m2,通过方案比选,达到了技术可靠、方便施工,节约成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城市道路—软土地基处理图集:15MR301[S].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15.

标签:;  ;  ;  

某项目市政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