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罩,保护罩上设用以在撞击时吸收碰撞能量的多个吸能槽,保护罩上还设有用以对蓄电池进行维护和拆装的拆装口,拆装口由环形侧壁围挡而成;以及可拆卸的装配在拆装口上的盖板;其中:保护罩的多处设有用以进行支撑的支撑点和加强筋,支撑点设在保护罩的底部,加强筋设在保护罩的四周侧壁。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具备一定的防压、防撞及防水性能;结构设计合理,轻便实用,便于日常维护。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用以在撞击时吸收碰撞能量的多个吸能槽,所述保护罩上还设有用以对蓄电池进行维护和拆装的拆装口,所述拆装口由环形侧壁围挡而成;以及可拆卸的装配在所述拆装口上的盖板;其中:所述保护罩的多处设有用以进行支撑的支撑点和加强筋,所述支撑点设在所述保护罩的底部,所述加强筋设在所述保护罩的四周侧壁。

设计方案

1.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用以在撞击时吸收碰撞能量的多个吸能槽,所述保护罩上还设有用以对蓄电池进行维护和拆装的拆装口,所述拆装口由环形侧壁围挡而成;以及

可拆卸的装配在所述拆装口上的盖板;其中:

所述保护罩的多处设有用以进行支撑的支撑点和加强筋,所述支撑点设在所述保护罩的底部,所述加强筋设在所述保护罩的四周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上凸设有用以承载安装所述盖板的环形凸沿,所述环形凸沿和所述环形侧壁之间设有导水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四周侧壁与所述环形侧壁之间设有与所述导水槽相连通的缝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截面呈V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上还设有与所述导水槽相连通的接水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吸能槽设置在所述拆装口的四周,所述吸能槽的截面呈U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呈条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相对两侧过盈卡接在所述环形侧壁上,所述盖板的承载面高于紧固装配在所述保护罩内部的所述蓄电池的顶部高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口的外周设有用以掀起打开所述盖板的扣手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身钣金,所述蓄电池和所述保护罩分别紧固在所述车身钣金上,所述保护罩围挡在所述蓄电池的四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小汽车开发过程中,蓄电池通常布置在行李舱上,例如两厢车的行李舱上。蓄电池在防压、防撞及防水性能保护上至关重要,处理不好会导致漏电、起火等重大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保护装置,一般会使用全密封或者直接裸露在消费者可以接触到的地方来对蓄电池进行保护的方案,该方案同时设置专用的钣金安装结构。该种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容易给蓄电池的日常保养带来了不便或者增加消费者的触电风险,而且会增加车身的重量,导致能耗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具备一定的防压、防撞及防水性能;结构设计合理,轻便实用,便于日常维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罩,保护罩上设用以在撞击时吸收碰撞能量的多个吸能槽,保护罩上还设有用以对蓄电池进行维护和拆装的拆装口,拆装口由环形侧壁围挡而成;以及可拆卸的装配在拆装口上的盖板;其中:保护罩的多处设有用以进行支撑的支撑点和加强筋,支撑点设在保护罩的底部,加强筋设在保护罩的四周侧壁。

其中,环形侧壁上凸设有用以承载安装盖板的环形凸沿,环形凸沿和环形侧壁之间设有导水槽。

其中,盖板的四周侧壁与环形侧壁之间设有与导水槽相连通的缝隙。

其中,缝隙的截面呈V形。

其中,保护罩上还设有与导水槽相连通的接水槽。

其中,多个吸能槽设置在拆装口的四周,吸能槽的截面呈U形。

其中,加强筋呈条状。

其中,盖板的相对两侧过盈卡接在环形侧壁上,盖板的承载面高于紧固装配在保护罩内部的蓄电池的顶部高度。

其中,拆装口的外周设有用以掀起打开盖板的扣手位。

其中,还包括:车身钣金,蓄电池和保护罩分别紧固在车身钣金上,保护罩围挡在蓄电池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蓄电池保护装置,保护罩上设用以在撞击时吸收碰撞能量的多个吸能槽,保护罩上还设有用以对蓄电池进行维护和拆装的拆装口,拆装口由环形侧壁围挡而成;以及可拆卸的装配在拆装口上的盖板;保护罩的多处设有用以进行支撑的支撑点和加强筋,支撑点设在保护罩的底部,加强筋设在保护罩的四周侧壁,具备抗压、防撞的性能;结构设计合理,重量轻、维护保养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蓄电池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蓄电池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蓄电池保护装置如图2所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蓄电池保护装置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蓄电池保护装置的拆装口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蓄电池保护装置的如图5所示B-B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保护装置的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蓄电池保护装置,适应于蓄电池布置在行李舱上的结构设计中。该结构方案除了具备抗压、防撞、防水等功能以外,还具有重量轻、维护保养操作方便、储物功能、组装方便、防触电的性能。

具体地,包括:车身钣金1、通过压板及螺钉固定在车设钣金1上的蓄电池2以及用以对蓄电池进行防护及功能拓展的保护罩3。保护罩3是通过发泡成型工艺形成的异形体,其它实施方式中的成型工艺并不限定。本实施例中,保护罩3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卡接的方式固定在车身钣金1上。

进一步的,保护罩3上设有吸能槽31,吸能槽31的作用是在撞击时吸收碰撞能量,吸能槽31设置的个数以及具体位置并不限定,本实施例中对应车头侧和车位侧的方向分别设有一个大致呈立方状的吸能槽31。

优选的,吸能槽31的截面呈U形,如此设置的作用是:使在车身发生碰撞吸能槽31发生形变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吸收碰撞能量的效能,对位于吸能槽31后侧的蓄电池安装位起到防碰撞的保护作用。将吸能槽31设置呈U形,也能够使保护装置具有储物功能,大大提高空间的利用性和整洁性。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呈U形的吸能槽31中放置补胎液、充气泵、三脚架、拖车钩等随车工具存放的空间,将吸能结构部位做成储物空间,提高了整车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保护罩3的中部还设有拆装口32,拆装口32由环形侧壁32a围挡而成。拆装口32开设的位置与装配在车身钣金1上蓄电池2所在的位置相对应。同时,拆装口32开口侧承载面的高度比装配后蓄电池2的顶部表面要高,用以在保护罩3上存放重物时不至于压损到蓄电池2。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蓄电池保护装置还包括可拆卸的装配在拆装口32上的盖板4。盖板4为方板,其与保护罩3的整体对蓄电池2形成保护。盖板4可相对保护罩3进行拆卸能够实现对蓄电池2进行快速维修和维护的功能,无需将蓄电池2从车身钣金1上拆卸即可实现,提高维修和维护的效率。

优选的,盖板4的承载面高于紧固装配在保护罩3内部的蓄电池2的顶部高度,如此设置的作用是:当行李箱存放重物时,由于,盖板4的承载面比蓄电池高,能够通过保护罩上的多个部位的支撑点先行支撑。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吸能槽31设置在拆装口32的四周。使保护罩3完成装配后,其拆装口32所对应的蓄电池2的装配位被吸能槽31围挡在中部,增强保护性能。

优选的,拆装口32的外周设有用以掀起打开盖板4的扣手位321,增加操作便携性。当蓄电池需要维修保养时,可以通过扣手位321,将盖板4打开。

进一步的,环形侧壁32a上凸设有用以承载安装盖板4的环形凸沿32b,环形凸沿32b和环形侧壁32a之间设有导水槽32c。与此同时,保护罩3上还设有与导水槽32c相连通的接水槽35。

具体实施时,盖板4装配在拆装口32上,盖板4的相对两侧的部分区域(例如设为凸耳)过盈卡接在环形侧壁32a上,如图6所示M位置。通过该卡接式的装配结构,实现了蓄电池2日常维护保养的便利性,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便利及安全的感受。

盖板4与四周侧壁32a未进行装配的区域与环形侧壁32a之间设有与导水槽32相连通的缝隙T。通过设置导水槽32c、接水槽35以及缝隙T,使保护罩3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例如:当行李箱上发生漏液时,液体会顺缝隙T,流入导水槽32内,最终流入接水槽35里面,从而起到了防水的作用。

优选的,缝隙的截面呈V形,利于对液体的收集,增强防水性。

进一步的,保护罩3的多处设有用以进行支撑的支撑点33和加强筋34,本实施例中,支撑点33设在保护罩3的底部及用于装配的位置,加强筋34设在保护罩3的四周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设置支撑点33和加强筋34的作用是:使在保护罩3吸收碰撞能量时,多个部位的支撑点33先行支撑,当重力超过支撑点33的承重时,例如压缩保护罩3到一定程度后,加强筋34开始起到二级支撑的作用,两种结构既能满足承重抗压的作用,又能实现产品的轻量化优点。同时,无需采用专用的钣金结构,就能实现对蓄电池在防撞、防压、防水上的保护。

优选的,加强筋34呈条状,既满足了承重抗压的作用,又能对产品重量进行轻量化。

相较于现有的其他保护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蓄电池保护装置采取了在蓄电池2的四周围挡吸能槽31、并在顶部设置可拆卸的盖板结构,该装置除了具备抗压、防撞、防水等功能以外,还具有重量轻、维护保养操作方便、储物功能、组装方便、防触电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蓄电池保护装置,保护罩上设用以在撞击时吸收碰撞能量的多个吸能槽,保护罩上还设有用以对蓄电池进行维护和拆装的拆装口,拆装口由环形侧壁围挡而成;以及可拆卸的装配在拆装口上的盖板;保护罩的多处设有用以进行支撑的支撑点和加强筋,支撑点设在保护罩的底部,加强筋设在保护罩的四周侧壁,具备抗压、防撞的性能;结构设计合理,重量轻、维护保养操作方便。

设计图

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0345.5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571454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H01M 2/10

专利分类号:H01M2/10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448-458号成悦大厦23楼

发明人:梁其龙;丁文泉;李东强;胡键键;侯宇泽

第一发明人:梁其龙

当前权利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威;熊贤卿

代理机构:44238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