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T型螺栓剪切测试装置。它包括设在试验机上端的上固定装置、剪切板和设在试验机下端的下固定装置,上固定装置与下固定装置之间设剪切板,上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主体、用于与试验机上端相固定的上固定孔和T型螺栓固定槽,固定主体上设上固定孔和T型螺栓固定槽,剪切板为钢架板,钢架板上设螺栓剪切孔和承拉孔,下固定装置包括与承拉孔相匹配的下端承拉孔、固定底座、用于与试验机下端相固定的下固定孔和用于固定剪切板的固定槽,固定底座上设下端承拉孔、固定槽和下固定孔,剪切板分别与上固定装置与下固定装置相连接。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和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T型螺栓(14)剪切测试装置,它包括设在试验机上端的上固定装置(11)、剪切装置(12)和设在试验机下端的下固定装置(13),上固定装置(11)与下固定装置(13)之间设剪切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装置(11)包括固定主体(1)、用于与试验机上端相固定的上固定孔(2)和T型螺栓固定槽(3),固定主体(1)上设上固定孔(2)和T型螺栓固定槽(3),剪切装置(12)包括钢架板(4)、螺栓剪切孔(5)和承拉孔(6),钢架板(4)上设螺栓剪切孔(5)和承拉孔(6)。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T型螺栓(14)剪切测试装置,它包括设在试验机上端的上固定装置(11)、剪切装置(12)和设在试验机下端的下固定装置(13),上固定装置(11)与下固定装置(13)之间设剪切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装置(11)包括固定主体(1)、用于与试验机上端相固定的上固定孔(2)和T型螺栓固定槽(3),固定主体(1)上设上固定孔(2)和T型螺栓固定槽(3),剪切装置(12)包括钢架板(4)、螺栓剪切孔(5)和承拉孔(6),钢架板(4)上设螺栓剪切孔(5)和承拉孔(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T型螺栓(14)剪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装置(13)包括与承拉孔(6)相匹配的下承拉孔(6)、固定底座(7)、用于与试验机下端相固定的下固定孔(9)和用于固定剪切装置(12)的固定槽(8),固定底座(7)上设下端承拉孔(10)、固定槽(8)和下固定孔(9),剪切装置(12)分别与上固定装置(11)与下固定装置(13)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T型螺栓(14)剪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机为万能试验机,万能试验机上端设上固定装置(11),上固定装置(11)通过螺栓和上固定孔(2)直接固定在万能试验机上端,将待检测T型螺栓(14)安置在T型螺栓固定槽(3)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T型螺栓(14)剪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螺栓(14)螺杆穿过钢架板(4)上的螺栓剪切孔(5)并安装螺栓垫片和螺帽。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T型螺栓(14)剪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板(4)下端插在试验机下端下固定装置(13)的固定槽(8)内,并采用固定螺栓插入钢架板(4)的承拉孔(6)和下固定装置(13)的下承拉孔(6)内。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T型螺栓(14)剪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机下端下固定装置(13)通过下固定孔(9)和固定螺栓固定在万能试验机下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T型螺栓剪切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按TB\/T3329-201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标准要求,需要对预埋槽道用 T型螺栓进行剪切试验,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8171764U中公开了开一种预埋槽道剪切试验用装置,包括底座、承压板、承压立柱、反力螺杆和预埋槽道固定装置,承压立柱连接于底座与承压板之间,反力螺杆的下端穿过承压板将预埋槽道固定装置固定在底座上;预埋槽道固定装置为U型结构,预埋槽道固定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水平方向的固定装置通孔,固定装置通孔与预埋槽道固定装置的顶面之间分别设有竖直方向的固定装置螺纹孔。用预埋槽道固定装置将待测预埋槽道方便快捷的固定来模拟预埋槽道的实际使用工况,同时使用拉拔仪和剪切套为T型螺栓施加剪切力,剪切套的硬度高、易于更换且成本较低,测试过程简单,数据可靠。但是,目前,检测单位主要采用压剪的方式,在试验过程中经常出现压力机加压轴线与剪切面不在同一轴线的情况,需要人为反复调整轴线位置,故经常导致试验值差距较大,实验结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 T型螺栓剪切测试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和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T型螺栓试件安装完就能保持压力机加压轴线与剪切面在同一轴线方向,不需要人为调整轴线位置,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该装置利用抗拉构件自动保持轴线方向的特征,可以实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用T型螺栓的剪切试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T型螺栓剪切测试装置。它包括设在试验机上端的上固定装置、剪切装置和设在试验机下端的下固定装置,上固定装置与下固定装置之间设剪切装置,上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主体、用于与试验机上端相固定的上固定孔和T型螺栓固定槽,固定主体上设上固定孔和T型螺栓固定槽;剪切装置包括钢架板、螺栓剪切孔和承拉孔,钢架板上设螺栓剪切孔和承拉孔;下固定装置包括与承拉孔相匹配的下承拉孔、固定底座、用于与试验机下端相固定的下固定孔和用于固定剪切装置的固定槽,固定底座上设下端承拉孔、固定槽和下固定孔,剪切装置分别与上固定装置与下固定装置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安装操作简单,T型螺栓试件安装完就能保持压力机加压轴线与剪切面在同一轴线方向,不需要人为调整轴线位置,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该装置利用抗拉构件自动保持轴线方向的特征,可以实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用T型螺栓的剪切试验。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和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该装置利用抗拉构件自动保持轴线方向的特征,可以实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用T型螺栓的剪切试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固定装置放大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固定装置放大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剪切板放大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剪切板放大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固定装置放大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固定装置放大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中:1-固定主体、2-上固定孔、3-T型螺栓固定槽、4-钢架板、5-螺栓剪切孔、 6-承拉孔、7-固定底座、8-固定槽、9-下固定孔、10-下端承拉孔、11-上固定装置、 13-下固定装置、12-剪切装置和14-T型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各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T型螺栓14剪切测试装置。它包括设在试验机上端的上固定装置11、剪切装置12和设在试验机下端的下固定装置13,上固定装置11与下固定装置13之间设剪切装置12,上固定装置11包括固定主体1、用于与试验机上端相固定的上固定孔2 和T型螺栓固定槽3,固定主体1上设上固定孔2和T型螺栓固定槽3;剪切装置12包括钢架板4、螺栓剪切孔5和承拉孔6,钢架板4上设螺栓剪切孔5和承拉孔6;下固定装置13 包括与承拉孔6相匹配的下承拉孔6、固定底座7、用于与试验机下端相固定的下固定孔9 和用于固定剪切装置12的固定槽8,固定底座7上设下端承拉孔10、固定槽8和下固定孔 9,剪切装置12分别与上固定装置11与下固定装置13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操作简单, T型螺栓14试件安装完就能保持压力机加压轴线与剪切面在同一轴线方向,不需要人为调整轴线位置,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该装置利用抗拉构件自动保持轴线方向的特征,可以实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用T型螺栓14的剪切试验。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和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该装置利用抗拉构件自动保持轴线方向的特征,可以实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用T型螺栓14的剪切试验。
本实用新型用于隧道内预埋槽道的T型螺栓14剪切测试装置的材料均采用16Mn钢,其试验安装操作步骤如下:
1.所述试验机为万能试验机,万能试验机上端设上固定装置11,上固定装置11通过螺栓和上固定孔2直接固定在万能试验机上端,然后,将待检测T型螺栓14安置在T型螺栓固定槽3内;
2.将T型螺栓14螺杆穿过钢架板4(剪切板)上的螺栓剪切孔5并安装螺栓垫片和螺帽;
3.将钢架板4(剪切板)下端插在万能试验机下端下固定装置13的固定槽8内,并采用固定螺栓插入钢架板4的承拉孔6和下固定装置13的下承拉孔6内;
4.将万能试验机下端下固定装置13通过下固定孔9和固定螺栓固定在万能试验机下部;
5.开启万能试验机,按照TB\/T3329-201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标准要求进行试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对其做出种种变化。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4861.7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911137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G01N3/24
专利分类号:G01N3/24;G01N3/04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江苏城工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工学院
第一申请人:江苏城工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011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五一路303号
发明人:黄小红;陈金春;夏聪;徐斌;郭荣华
第一发明人:黄小红
当前权利人:江苏城工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工学院
代理人:王巍巍
代理机构:32231
代理机构编号: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